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分析——以清华教育在线平台为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资源ID:871490       资源大小:810.68KB        全文页数:8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分析——以清华教育在线平台为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3.2用户体验理论213.3 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234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指标研究254.1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定位254.2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诉求274.3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指标研究284.3.1软件的可用,性284.3. 2教育软件的可用性284.3.3国内外网络教学平台相关可用性评价指标284.3.4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指标建立305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调查分析325.1研究对象325.2可用性评价方法的选择345.3扬州大学EOL平台可用性测试分析355.3.1可用性测试过程355.3. 2正式测试375.4扬州大学EOL平台可用

    2、性调查分析435.4.1扬州大学EOL平台可用性调查435.4.2扬州大学EOL平台可用性调查数据分析445.5扬州大学EOL平台可用性访谈606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问题及建议636.1 E0L平台存在的可用性问题636.2改进E0L平台可用性的建议656.2.1平台界面656.2.2平台功能模块656.2.3平台内资源656.2.4任务型登录656.2.5教师. 666.2.6设计理念666.2.7学校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和培训667研究总结与反思677.1研究总结677.2研究反思68参考文献69附录75致谢79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1扬州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版权83图表目录图2-1知网网

    3、络教学平台文献分布(按年份)6图2-2网络教育平台文献分布(技研究内容)6图2-3用户立方体9图2-4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的有用性评价框架16图3-1用户体验要素22表4-1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定位27表4-2国内外网络教学平台相关可用性评价指标29表4-3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指标31图5-2 EOL辅助课程教授的教学系统结构32图5-3 EOL平台研究型教学结构34图5-4任务3, 7, 8, 11完成情况分析图39图5-5 EOL平台登录后界面40图5-6 E0L平台学习笔记界面40图5-7 E0L平台教学邮箱界面40图5-8查看作业任务界面41图5-9提交作业所在课程作业界面41图5-1

    4、0作业提交界面41图5-11答疑讨论&课程论坛(最新调整为课程讨论区)42图5-12答疑讨论与网上讨论区42图5-13样本性别分布图图5-14样本年级分布图45图5T5样本专业分布图46图5T6经常使用的平台功能48图5-17教师无组织不使用的平台功能48图5-18 EOL平台用于网络辅助教学的优势51图5-19不愿意使用E0L平台的原因51图5-20 E0L平台的整体满意度55图5-21各专业对平台熟悉程度的均值图56表5-1 EOL平台可用性测试计划35表5-2新手用户完成任务测试情况38表5-3调查样本分布45表5- 4使用EOL平台的主要原因46表5-5使用以下功能的频率47表5-6

    5、EOL平台功能对课程学习的帮助程度49表5-7平台各功能有助于学习与其使用频率的相关性(1) 49表5-8平台各功能有助于学习与其使用频率的相关性(2) 50表5-9 E0L平台用于网络辅助教学的优势51表5-10不愿意使用EOL平台的原因51表5-11界面及交互性能的满意度52表5-12教学支持满意度53表5-13学习及交互体验满意度53表5-14学习者控制体验满意度54表5-15对E0L平台整体的满意度54表5-16学习者对E0L平台的熟悉程度55表5-17专业对平台熟悉程度的单因素方差检验56表5-18选修课程门数与对平台熟悉程度的相关性57表5-19对EOL平台的熟悉程度与满意度的相关

    6、性57表5-20界面交互满意度与整体满意度的相关性58表5-21教学支持与整体满意度的相关性58表5-22学习交互体验与整体满意度的相关性59表5-23学习者控制与整体满意度的相关性59表5-24影响学习体验最重要的因素601绪论1.1研究背景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第七条明确提出实施“教育信息 化建设工程”的战略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第十九章又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 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而教育信 息化,就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

    7、络通讯技术为基 础的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21世纪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 的发展,使得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点。而且,众多国家都 以立法的形式对信息技术教育给予相当的地位。在这方面,国外发达国家比我们 已经领先了有35年的时间。在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的开发、实施也早于我国。网络辅助教学就是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集中体现。几年前,美国等国家的很多 学校都计划尝试利用网络来辅助教学,一些学校开设了虚拟大学。几年过去了, 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很多虚拟大学、远程大学倒闭了;但是,采用网络进行辅 助教学的大学却越来越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在很多大学,网络辅助教学已经 成为大学老师

    8、、学生不可缺少的手段。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是高等院校各种内部 和外部环境要求的必然。高校扩招和社会对高等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使得教师 资源紧缺。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就是为师生创建了一个虚拟的学习 环境,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实现了以学生为 中心,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网络教学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和途 径,使参与式、启发式教学真正成为可能,使终身学习成为普遍趋势。2而网络教学平台是网络辅助教学的载体。国外对网络教学平台研究较早,其 发展也比较成熟,知名的有美国的WebCT( 2005年被Blackboard收购)、Blackboard, 澳大利亚的M

    9、oodle等,其中美国Blackboard公司开发的教学平台最具有代表性, 至今在国际上拥有着广泛的用户群。国内有些学校已经引进了这些平台并1H在使 用。除了引进国外的平台,国内从第一个网络教学平台4A出现后就研发了许多的 软件平台,目前较成熟的有清华教育在线(THEOL)、北大bluepower、天空教室,网络辅助教学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应用分析( 2010-10-28)p,吴宏伟,张殿龙,梅险.高校网络辅助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 (7)以及有些学校(上海电视大学、香港公开大学等)自主研发的教学平台。1.2问题提出所谓网络教学平台,是指建立在网络基础之上,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现

    10、代教 育理论构建的,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国外也有人称之为网 络学习工具、虚拟学习环境等。在高校中,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是作为传统教学活 动的辅助手段来实现教学时空延展、增强师生互动的一种信息化教学模式。因此, 网络教学平台的高校中的应用关系到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效果,而在众多高校 信息化评价指标中,都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实施做出规定,如李思寰指出,高校教 育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中关于应用状况的评价中,最主要的是网络辅助教学 平台上已注册的教师、学生总数,以及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上的课程门数等关于高校中网络教学平台辅助教学的重要性,也有众多学者提出自己的观点。 例如,吴宏伟等人在“高校网

    11、络辅助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一文中指出网络教学重 点应解决的问题包括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开展全校性的网络辅助教学,学 校应该统一开发或者选择一个易于使用、稳定性高的网络教学平台。孙钦波,李 东旭也指出网络教学平台首先应遵循用户友好的设计原则。平台界面的友好性和 直观性将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次不能忽视平台网络导航的设计。 对于广大师生来说,使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从事教学活动是一个新事物,加上网 络资源信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所以平台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其易操作性,在平台 设计中提供智能提示、辅导、启发、反馈、纠错等导航功能,以尽可能地方便师生 提高平台的使用效果。6】可用性(Usabil

    12、ity)研究发源于1970年代的“软件心理学”,之后用于人类工 效学中。ISO对可用性下的定义为:在特定情境下特定用户使用特定产品时所达到 的效率、效度及满意度大小。可用性大师Jakob Nielson认为可用性应该包括以下 要素:易学性、可记忆性、效率、出错率和用户满意度。可用性(Usability)是交 互式IT产品/系统(计算机软硬件、网站、消费电子产品、仪器设备等)的重要质 量指标,指的是产品对用户来说有效、易学、高效、好记、少错和令人满意的程 度,即用户能否用产品完成他的任务,效率如何,主观感受怎样,实际上是从用武法提.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w李思寰.

    13、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印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 (1)151吴宏伟,张殿龙,梅险.高校网络辅助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切.计算机教育,2007, (7)佝孙钦波,李东旭.全方位构建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切实提高教学质旦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7, (10) 户角度所看到的产品质量,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国外的一些著名软件公司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意识到软件可用性的重 要性,并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圆。IBM早在1970年久引入了可用性测试91, 微软公司在1988年也开始进行可用性测试加】。现今著名的IT企业都有自己的可 用性实验室,像Microsoft,hp,Nokia20世纪90年代后期

    14、,杭州大学工业心理学重点实验室为Motorola和Symantec公司开展了产品的可用性测试工作。现在, 微软亚洲研究院、西门子和诺基亚等先后在我国设立了可用性实验室或中心。大 连海事大学欧盟可用性中国中心为国内软件企业开展了关于可用性培训和测试工 作叫。最尖端的技术,作为教育技术不见得就是最好的技术,最好的技术应该是最 适用、最实用的技术,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得到合理利用,能过对学生的学习有 实际帮助,并且便于学生使用的技术。如果学生是客户,那么学生购买的其实不 是你提供的技术,而是你通过技术应用而实现的服务。因此,平台好不好是使用 它的客户说了算,也就是其用户体验如何。网络教学平台是网络学习

    15、的载体,是实施网络辅助教学的核心,它在实际应 用中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设计良好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减少师生 用户使用该平台时的外在认知负荷,从而把更多的努力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对网 络教学平台进行可用性评价,可以发现其存在的可用性问题,有利于界面及功能 改进,改善师生的用户体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为此,笔者在对国内外网络教 学平台可用性评价文献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本校所用的清华教育在线网络辅助教 学平台进行可用性评价,力求找出其用于网络辅助教学所存在的可用性问题,改 善师生的学习体验。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研究网络教学平台的可用性评价问题,主要的研究内容和采用的研 究方法有:(

    16、7 国 http:/usability.gov/basics/index.html郑杨硕.软件界面设计的可用性测试探析U1科技促进发展,2007,(10)Il0J http:/www.syntagm.co.uk/design/Liu Z, et al. An Organizational Human- Centeredness Assessment at Chinese Software n Enterprises M. In: Proceedings of the 5th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Computer Human Interaction (APCHI

    17、 2002),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2.251 259.(,2J冯琳,孔磊.教学平台:趋势与挑战一一第2次“中国远程教育青年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9, (12)1、通过对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出目前国内外网络 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的研究现状,其中包括理论研究现状(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 评价维度及评价方法)与实践研究现状(用可用性评价方法对网络教学平台进行 评价)。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2、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教学平台功能的研究,以及对某些网络教学平台 的实际应用,明确高校中辅助课堂教学类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定位及其模块组成, 主要采用

    18、文献分析法;3、运用可用性工程理论,分析影响高校辅助课堂类教学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 可用性要素,并基于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标准的研究,形成高 校辅助教学类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4、基于学生用户体验,评测清华教育在线平台各功能模块的有效性、效率及 用户满意度等,主要采用可用性测试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5、基于可用性测试及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分析结果,形成清华教育在线平台各 功能模块可用性提升的改进方案。2相关研究现状2.1网络教学平台研究现状2.1.1网络教学平台概念武法提教授在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这本书中提到网络教学平台又称网络 教学支持平台,有广义和狭义之

    19、分,广义的网络教学平台既包括支持网络教学的 硬件设施,又包括了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系统。也就是说,广义的网络教学平台 有两大部分:硬件教学平台和软件教学平台。狭义的网络教学平台是指建立在网 络基础之上,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构建的,为远程网络教学强供全 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1,31我国教育技术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教授、何克抗教授(2001年)对网 络教学平台的定义如下“一个完整的网络教学平台应该由四个系统组成:网上教 学支持系统、网上教务管理系统、网上课程开发工具和网上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四 个子系统。它是建立在通用的Intemet/Intranet基础之上的,专门为基于双向多媒 体通

    20、信网络的远程教学而提供全面服务的软件系统,在丰富的学科资源的基础之 上,学科教师根据教学要求与教学计划,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开发网络教育 课件,借助于网络教学的一些支持工具,开展双向的远程教学,教学管理系统可 以保障这种教学更加高效,也更加规范化。I从以上两种定义得出,武法提教授侧重于宏观的描述,余胜泉和何克抗教授 则侧重于对其功能的细化描述。而本文中的网络教学平台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 环境,其功能也包括以上所指四个子系统。所谓网络教学平台,是指建立在网络 基础之上,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构建的,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支持 服务的软件系统。2.1.2网络教学平台研究现状在知网中以“网络教

    21、学平台”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有751条检索结果。其 中期刊全文数据库644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85条(3条重复),中国 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2条。笔者重点对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检索结果进行分析。,3)武法提.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MJ余胜泉,何克抗.网络教学平台的体系结构与功能J.中国电化教育,2001, (8): 60-63.图2-1知网网络教学平台文献分布(按年份)图2-1表明,从2001年到2010年,国内优秀硕士论文对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 逐渐增多,其中2007年的研究数量达到最高,为21篇。近年来对其研究也是保 持平稳,在13篇左右。图2-2网络

    22、教育平台文献分布(按研究内容)图2-2表明,目前国内对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设计、开发、二 次开发与实施层面(设计占最多),有极少数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特征进行了研 究,其中有1篇对网络教学平台的界面可用性进行研究,而评价方面目前尚无相 关研究。2.2可用性及可用性评价方法2.2.1可用性可用性(Usability)研究发源于1970年代的“软件心理学”,之后这个概念被 普遍应用于人类工效学中。其应用领域广泛,可指向各种硬件产品和软件系统。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9241-11标准对可用性做如此定义:可用性是指产品在特 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effe

    23、ctiveness)效率 (efficiency)和用户主观满意度(satisfaction)%该定义现已成为对可用性理解的国 际共识。此外,美国学者哈德逊(Hartson, 1998)提出的可用性定义更为简单明了, 他指出可用性包括两层含义:有用性和易用性。有用性是指产品能否实现所设计 的功能,易用性是指用户与界面的交互效率、易学性及用户满意度【岫。另一位在可用性研究领域享有崇高声望,被业界和学界公认为“可用性之父” 的美国学者贾克波尼尔森(JakobNielsen)则认为对可用性的理解,从用户的角度 来看,就是考察产品是否易用、高效,并使人感到满意,且乐意使用它。他还特 别指出可用性评价的

    24、五个最重要的属性,分别是可学习性(learnability),即系统 应该容易学习,从而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上手并能用系统来实现所需功能;高效 性(efficiency):系统的使用应当高效,因此当用户学会使用系统之后,可能具有 高的绩效水平。可记忆性(memorability):系统操作应当容易记忆,从而那些非频 繁使用系统的用户,在一段时间没有使用之后重新使用时能够很快再次上手,而 不用一切事情从头学起。容错性(errors):系统应当具有低的错误率,在错误发生 之后也能够迅速恢复。适意性(satisfication):系统使用起来令人愉快,从而让用 户在使用时主观感到满意,喜欢使用该系统。

    25、(17由上可见,可用性涉及到易学、易用、系统有效性、用户满意度等诸多因素。 目前可用性研究主要集中于针对网站、数字图书馆、移动产品以及各种软硬件产 品的评估。而最近几年国内外也开始关注网络教学平台的可用性,并对各种平台 进行了可用性评价的实践研究。2. 2.2可用性评价可用性评价是系统化收集软件系统或工具的可用性数据并对其进行评定和改 进的过程。它主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根据可用性经验和原则评价产品是否易学、 易用、用户满意度是否高等。可用性评价研究经过数十年实践,已经发展出许多 成熟的评价方法。可用性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以用户为主的评价、以专家为主的评 价和以模型为主的评价。以用户为主的评价方法主

    26、要有可用性测试、问卷调查与 访谈、用户反馈法等;以专家为主的评价主要有启发式评价、认知过程走查法等。 用户模型法较少使用,是用数学模型来模拟人机交互的过程。目前应用最普遍的5】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for Standardisation (1998) ISO 9241: Software Ergonomics Requirements for office work with visual display terminal (VDT), Geneva, Switzerland(,6) UPA中国,可用性简介.http: /www. chinaui. com/ar

    27、ticle/articleView. aspx? ARTICLE ID =171 (AccessedOct. 1,2006切 Jakob Nielsen.可用性工程M. 1993: 17.可用性评价方法主要有可用性测试法、启发式评估、用户调查与访谈、认知过程 走查法、行为分析法等。2. 2. 2.1可用性测试可用性测试是测试者邀请用户使用设计原型或产品完成任务操作,并通过观 察、记录和分析用户行为和相关数据,对可用性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可用性测 试一般在特别设计的实验室中进行,测试过程中数据收集最重要。通常收集方法 有:直接观察法、有声思维法、问卷调查与访谈、录像记录法。Nielsen认为,有 声思维法(Thinking Aloud)是可用性测试的一种有效方法,即在测试过程中大声 说出自己的想法。但这种方法往往会减慢测试的速度从而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Lund提出的录像法可以将测试过程全程录下来,以便于后续分析,但这种方法耗 时耗力【。客观数据一般从任务测试


    注意事项

    本文(网络教学平台可用性评价分析——以清华教育在线平台为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