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八年级物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资源ID:8682698       资源大小:148.4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八年级物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中 考 撷 要最近三年,中考题中对测量的知识中的知识点考得较少,主要考查长度的正确测量方法与读数、特殊的长度测量、误差的性质及减小误差的方法、常见长度的认识、单位换算等多出现在填空与选择题中,其他题型较少智 能 拓 展国际米原器什么是国际公认的长度单位呢?1790年法国科学院规定:以通过巴黎的子午线由北极到赤道距离的一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叫Metre,译成汉语叫“米”。这个标准在当时被认为是科学的。因此,1891年在国际计量大会上一致通过它作为国际标准米。为了把这个标准国际化,会议通过制作一个标准米原器,米原器是用铂铱合金制造的,它的截面成X形,全长1.02

    2、m,在距离两端各1cm处刻上一条极细的横断条纹,在温度为0时,两条细纹间距离恰好是1m,不要小看这个“米”,它不仅是长度的基准,面积和体积也要以它为基准,就是物质质量的标准也是由米而来。因此,“米”便决定着各种计量,米原器自然成了掌上明珠米原器保存在法国巴黎近郊一个恒温无尘的地方,精度达到了0.1m,比有的尘埃直径还要小。然而,很不幸,人们后来发现从北极到赤道通过巴黎的这根子午线,它的一千万分之一实际并不是1m,而是相差02mm,加上两端细刻纹也要占去一部分空间,这就发生了标准米原器不是非常标准的问题,能不能找到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标准尺?科技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候选者光波波长,所以在196

    3、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决定以氪86同位素灯在规定条件下发出的橘红色光波波长的l 650 763.73倍作为一个标准米我国在1977年也采用了这个标准1983年10月,国际上又以“光在真空中的1299 792 458s的时间间隔内走过的长度”定义为米怎样测定这1299 792 458s呢?这就需要极其精密的钟表了可见,要了解我们生存的物质世界,不光要有一把尺来量度空间,还要有一座钟来量度时间。长度单位多次修改,是为了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米的新规定之所以能实行,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精确的、可以重复实现的实验手段。这个规定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测量在物理学以至其他科学领域的重要性。 追

    4、踪时间早上8点,自远东的海参威起飞,能否在同一天早上8点到达莫斯科呢?有人会说:“别开玩笑!”其实,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呢?因为海参崴和莫斯科有9小时的时差。换而言之,只要飞机能用9小时从海参崴飞到莫斯科,就会发生这样的趣事。海参崴和莫斯科两个城市的距离约为9000千米,以9000千米除以9等于1000千米得时速为1000千米,只要用喷气式飞机,就可实现预期的目标。在北极圈内,你甚至可以用比上述更慢的速度来和太阳(应该说是地球自转的速度)竞争。就拿位于北纬77度的新地岛(Nouaya Zemlya)为例,时速约450千米的飞机,凭借地球的自转,仅仅在地球表面作一点轻微的移动,就能和太阳在同一时

    5、间中飞行了。这时,机舱内旅客眼中的太阳就会静止在空中,纹丝不动,而且始终不会没人西方(当然,飞机必须保持同太阳一致的方向飞行)。月球也围绕地球公转,如果想“追逐月球”,就更简单了。因为月球是以地球自转角速度的129来绕着地球运动的,所以你无需跑到极地,只要到地球中纬度的地方,用时速25-30千米的汽船,便可与月球同步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他的著作欧洲见闻录庄稼汉外游记中,曾就这一点作过简略的描述。在他从纽约至亚速尔群岛的航程中,有如下的一段记载:“此刻正值炎夏,夜晚的天气比白昼清凉这时,我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就是在每晚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只要你仰望夜空,都可望见一轮满月。这轮月亮为何如此怪

    6、异呢?起初,我左思右想都不得其解。最后,我终于发现了原因的所在。因为船在海上由西向东航行。平均每小时在经线上前进20分,换句话说,轮船和月亮正以相等的速度,朝着同一方向前进。”百万分之一秒的用途在日常生活中,时间精确到秒已经足够了 我们从未发现哪所学校会把学生上课的时间定为几时几分几秒点几几即使是最新款式的电子手表,它给出的时间也只到秒为止那么,科学家们为什么要把时间测得那样准,要精确到百分之一秒、百万分之一秒,甚至亿分之一秒呢?一般说来,人的反应时间大约为十分之几秒,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秒的时间,要求并不迫切但是,在生产活动和科学研究中,情况则完全不同最简单的例子是百米赛跑,有时准确到

    7、十分之一秒还很难决雌雄,必须精确到百分之一秒才能选出优胜者人们研究雷电时,发现每次雷电都有一个“主雷区”,它发出沉闷的先导雷声,然后在云层中分叉、放电,划出闪光传向地面,每一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不到万分之一秒如果时间测量精确不到万分之一秒,人们就很难研究雷电的全过程,也不可能找到今天这样避免雷击的方法再如研究爆炸过程,炸药爆炸发生在百万分之一秒(微秒)的短时间里现代鱼雷用一种高速炸药引爆,从引爆到爆炸只有二十几个微秒化学家和国防技术人员要试验和记录各种物质的爆炸速度,没有精确到万分之一秒的时间测量,他们不仅不能找到有效的爆炸物质,而且有时连他们的生命也难以保全宇宙航行对时间的要求更高飞船或卫星的发

    8、射、入轨、制导、重返大气层、安全回收着陆,每一过程都需要精密的时间测量从发射场、飞行控制中心,到回收监视区域,都需要有专门控制时间的系统,给各个部位提供高精度的时间信号,以保证发射成功在核物理学领域,有的微粒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其寿命只有几亿分之一秒可以设想,如果没有高精度的原子钟,人们便难以研究物质的微观变化特性,也不会发现新元素智 能 归 例题型一 本组题主要考查你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以及长度单位的换算问题例1 一名粗心的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m?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0.175 B一名同学的高度:1.64C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0.24 D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

    9、1.35知识点 关于长度的单位的具体概念,能估测一些常见长度闯关点拨 本组题考查了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估测长度的能力首先应对1m、1dm、1cm、1mm等形成具体的模型,然后根据时间情况将相应的长度与长度单位进行比较 解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020cm,0.175m=17.5cm,因而A选项是正确的:B、C、D若以m为单位,显然是不符合生活常识,是错误的 答 选A例2 下面是小虎同学做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请指出他在换算过程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算式(1)5.2m=5.2m100cm=520cm (2)6.5106m=6.510610-6=6.5m(3)36m=36m1000=36000

    10、nm(4)480mm=4801000m=0.48知识点 单位换算闯关点拨 进行单位换算时,正确的格式是数字不变,把相应 的单位作等量代换解 四个算式最后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但中间的格式都不对(1)式中用“100cm”代换了前面的“m”,所以中间的“m”就不应该有了;(2)式中中间没写单位;(3)式中前面的等式显然是不成立的;(4)式用了除法正确的算式应为:(1)5.2m=5.210-6m=6.5m(3)36m=361000nm=36000nm(4)480mm=480m=0.48m题型二 本组题主要考查你能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例1 如图11-23所示,用刻度尺测量A、B两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

    11、条 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 cm知识点 考查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技能及读数、记录的能力闯关点拨 在读数前,要认清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零刻度图11-23解 使用刻度尺 时,应将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所以对A的测量是不正确的,对B的测量是正确的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所以读数要准确到mm,B的起始端对准刻度尺 的11.00cm处,末端对准13.58cm处,所以长度L=13.58cm-11.00cm=2.58cm例2 某同学测量一块木块的长度,将一把木质刻度尺如图11-24放置,其错误是: (1)_图11-24 (2)_ (3)_知识点 刻度尺的正确放置与读数闯关点拨 注意正确使用刻度

    12、尺的方法:对准零刻线;尺要放正;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被测物体边缘所队的刻度线答 (1)被测物体边缘没有对准零刻度线 (2)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体平行 (3)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例3 某同学用卷尺测自己的身高为1.724m,那么这卷尺的分度值是_,数据中的准确值是_,如果改用cm作单位,该同学的身高应记为_cm知识点 长度测量中的读数环节与记录闯关点拨 本题考查了怎样正确读数和记录实验结果,读数时应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所以最后一位是估读数解 倒数第二位数2是表示2cm,所以分度值是1cm,准确值是1.72m,若用cm作单位,该同学的身高应记为172.4cm题型三 知道什么叫误差,知道用

    1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减小误差例 某同学用1cm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是1.24dm,1.25dm,2.24dn,1.242dm,求该物体的长度知识点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闯关点拨 (1)同一把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中的准确值应该是相同的(2)用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被测物体物体的长度,可以减小误差解 厘米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cm,能准确到厘米位,估计到毫米位,所以题中1.242dm是错误读数,应去掉,2.24dm比其他三个数据大1dm,显然是测量错误或读数错误,也要去掉最后三个正确的读数求平均值,即为测量的结果,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1.24dm 答

    14、 该物体的长度为1.24dm题型四 会用一些特殊方法测量长度例1 现有一卷粗细均匀的细铜丝,要求测出它的直径试一试,并把测量步骤和方法写出来知识点 微小长度的测量方法闯关点拨 细铜丝的直径很小,而常用的测量工具达不到这样的准确程度,不能直接测量,只能用累积法(积多求少法)间接地测量解 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如图11-25所示,用分度值为mm的刻度尺测出线圈的总长度为L,则细铜丝的直径图11-25拓展题 现有只有两支相同的铅笔,一卷已知直径为1mm细铜丝,请设法测出另一卷细铁丝的直径。析 本题只有两支铅笔和已知直径的细铜丝,没有刻度尺,要直接测出另一卷细铁丝的直径是比较困难的,只能另僻蹊

    15、径,可以利用已知直径的细铜丝和铅笔制作一个简易的刻度尺,即将已知直径的细铜丝紧密排绕在一支铅笔上,并记录下细铜丝排绕的圈数N1。再在另一支铅笔上紧密排绕相同线圈长度的细铁丝,并记录下相等线圈长度的细铁丝的圈数N2,则可以测出细铁丝的直径解 将已知直径的细铜丝紧密排绕在一支铅笔上,并记录下细铜丝排绕的圈数N1。再在另一支铅笔上紧密排绕相同线圈长度的细铁丝,并记录下相等线圈长度的细铁丝的圈数N2细铁丝的直径 d=1mm N1/ N2例3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从中卫县南长滩(A)入境,至石嘴山市头道坎(B)出境,流经宁夏长度L。已知图11-29中单位长度表示60km,估计L长约 km。知识点 用

    16、“化曲为直”的方法来测量曲线的长度闯关点拨 本题是一道联系宁夏地理位置、社会经济的开放题,涉及数学、物理和地理等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该题把物理上的特殊测量方法和估测宁夏境内黄河长度结合起来,命题独具匠心,对引导学生注意培养综合能力有一定的意义。本题考查学生能否用“化曲为直”的替代方法来测量待测长度,此题“化曲为直”的方法有多种。解 方法一:用刻度尺量出60km的线段长为l0,以此为单位长,沿图中黄河AB段量折线段,数出折线段的个数为6,则L=660km=360km。方法二:以60km的线段为单位长,用圆规截取单位长,并量出图中黄河AB段有n个单位长,则L=60nkm。方法三:用细线或纸

    17、条的CD段与图中黄河AB段重叠,然后再用刻度尺量出CD长为lcm,再量出图中60km线段长为l0cm,则L=60l/l0(km)答 黄河在宁夏境内长为397km(本题估测值在350km至450km之间,均在误差范围内,都可算正确)友情提示 借助一些辅助器材(如圆规、硬币、滚轮、不易拉长的棉线等)把不能直接测量的曲线变为直线,再用刻度尺测量,这就是“化曲为直”的替代方法。譬如:要测量某曲线长,可用不易拉长的棉线先使它与待测曲线完全重合,然后将软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棉线的长度即为曲线长度;或用硬币沿着曲线从一端无滑动地滚动到另一端,记下硬币滚动圈数,再测出硬币直径,算出硬币周长,则曲线长等于硬币周

    18、长乘以圈数。题型五 本组题主要考查你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和时间单位的换算问题例1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1.2h= min= s(2)1d= min知识点 时间单位的换算闯关点拨 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天(d)=24h,1h=60min,1min=60s解 (1)1.2h=1.260min=72min=7260s=4320s (2)1d=24h=2460min=1440min答 (1)72;4320 (2)1440例2 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人眼睛迅速一眨 B人心脏跳动一次C人正常呼吸一次 D人打一个呵欠知识点 考查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时间的熟悉程度闯关点拨 本题考查你对

    19、1s的感性认识解 根据生活经验,人迅速一眨用时小于1s,而人正常呼吸一次或一个呵欠的时间大于1s,故选B中考典题精析考题1 以下数据,最接近一间普通教室的天花板距该教室地面的高度的是()A.5.5m B.3.5m C.2.0m D.1.5m闯关点拨 一个初中学生的身高可取1.6m(也可大些或小些),手向上伸直可达2m通过目测可以发现,一个人将手向上伸直,离顶还有较大一段距离(约1m),故可以判断天花板高度应在3m左右答 选B考题2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估测、粗测是日常生活、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测长度的方法小伟同学的家距学校约1.5km的路程请你写出粗测这段路程的两种方法:是:(1) ;(2)

    20、闯关点拨 测一段曲折又较长的路程时,应采用“测少算多”的基本方法显然这里的“少”是一步长,这里的“多”是总步长由于路程在1.5km左右,按常规大约要走2500步左右,这样用计数的方法显然很容易发生错误,因此还可运用s=t的关系,先测出正常步行的速度,再测整段路程运动的时间除了步行方法外,还可以运用自行车轮胎周长作为“少”代步长或测自行车正常骑行速度解 (1)测步长和步数 (2)测步行速度和时间智 能 训 练基础知识训练136mm= dm,900s= min(题型一、题型五)2某同学进行测量记录时因粗心漏掉了单位,请你补上:物理教科书的厚度为8.2 ,课桌的宽度为0.65 (题型一)3图11-3

    21、0是测量一木块长度的示意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物体的长度是_cm。(题型二)4请你将下列长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填序号) A太阳的直径为71011cm B原子核的半径为210-15m C人高度为1.7103mm D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13km E万里长城全长为6.71012m F课桌长为1m (题型一)5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将以下活动所需时间由长到短排列(填序号) (题型五)A去操场做一节广播操 B到隔壁教室去借一本书C到距离家3km的学校上学 D眨一下眼睛6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 )(题型一)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

    22、是11.2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7以下数据,最接近一间普通教室的天花板距该教室地面的高度的是( )(题型一)A5.5m B3.5m C2.0m D1.5m8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题型三)A 1731cm B 1732cm C 1752cm D 1730cm9如图11-31,在测物体长度时,有以下几种方式,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题型二)10木铅笔是同学们天天用到的工具。你判断一下,小宇对木铅笔的下列估测哪个有误,请你把它找出来( )(题型一) A铅笔的质量约为5kg B铅笔的长度约为 20cm C铅笔的截面积约为0.5cm

    23、2 D铅笔芯的直径约为 1 mm11某同学为了测定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骤:a.量出一本书的厚度,记录L;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设:没有磨损);c.翻看物理书最后一页的页码,记录n;d.用L/n 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记录d;(1)上述各措施中错误的步骤是 ,应分别改为 ;(2)实验措施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为(填字母序号) 。(题型四)12如图11-32所示,是一棵百年银杏树,小明想知道此树的树干A处的有多粗,可是小明身边只有直尺没有软皮尺,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测量A处直径大小的方案。要求:说明所需的辅助器材,并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综合提高训练图1

    24、1-331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如图11-33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 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 mm。(题型四).2某校探究学习小组,为了研究蚯蚓在粗糙面上爬得快,还是在光滑面上爬得快,他们用一条蚯蚓在相同条件的外界下,分别让它在不同的表面上爬行,为了比较蚯蚓在不同表面上爬行的快慢,必须算出蚯蚓爬行的 ,为了准确测出蚯蚓爬行的路程,在确定蚯蚓的爬行起点和终点时,他们应该选择蚯蚓的 (填头部或尾部)作为观察对象,因蚯蚓爬行的路程是弯曲的,为了测出它的爬行的路程,除了使用棉线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3有两项实验:用刻度尺测细铜

    25、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派绕50圈;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线圈的总长度再除以50;测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先测出100个大头针的总质量,再除以100。这两项实验的思想方法是相同的,两个实验遇到问题的共同特点是: ,解决办法的共同特点:4实验室的常用秒表,长针走一圈是 s,估计一下自己的身体的“生物钟”脉搏跳动10次大约 s。(题型五)5“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109nm可能是( )(题型一)A一个人的身高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6下面说法

    26、中,正确的是 ( )(题型三)A如果测量方法都是正确的,那么不论是哪个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都应得到相同的结果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出的数值不同,其中一定有一人的测量方法不正确C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一定的,只要测量方法正确一定不会有误差D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一定的,即使测量方法正确也会产生误差7有一叠纸,怎样测得某中一张纸的厚度?8要测出一幢12层住宅楼的高度,请你提出三种方法(题型四)9意大利的比萨斜塔600多年来“斜而不倒”. 300多年前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使其更加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斜塔究竟有多高呢?图11-34为比萨斜塔的正面照片,请你仔细

    27、观察图片,利用图片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测算出斜塔实际高度,并简单说出推断理由. (题型四)10为了探究误差产生的原因,小名和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1)找出几把不同的刻度尺(可以是分度值不同,也可以是制作材料不同),从中取出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将它们的零刻度线对齐,再看看它们的10cm或15cm刻度线是否还对齐;换用其它尺子仿照上述方法再做两次。(2)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根直线,由几个同学独立测量直线的长度,注意:使用的是同一把刻度尺,并将零刻度对准直线的起点。现在请回答下列几个问题:15cm的刻度线不再对齐说明了: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的最后一位不完全相同,说明了: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引起误差的原因有哪些?(题型三)11在观察如图11-35小球摆动时,小涛发现小球每摆一个来回的时间似乎都相同。于是他产生了猜想,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 可能跟小球质量m有关; 可能跟绳子长度l有关; 可能跟小球移开的距离s有关;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在竖直的木板上画出方格,用瓶子代替小球,并在瓶内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物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