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8616866       资源大小:30.4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文档格式.docx

    1、一是身体,二是学习。总觉得这两样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有用。而往往认为心理健康是虚的,是可有可无的,可做可不做。究竟应该做些什么,从什么地方入手也是一无所知。评价一个孩子好坏,看待一个孩子成长进步,往往集中在一个焦点上,那就是学习成绩、分数。其实我们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有好多学习成绩问题是由于心理素质不佳导致的。在去年我们杂志社主办的一次座谈会上,有一位母亲,刚一张口就失声痛哭。原来她的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这个孩子从周一到周五,一起床就恶心,哇哇大哭。可一到双休日,就什么事都没有,该吃就吃,该玩就玩。由于这个孩子比较胖,开始妈妈以为这个孩子身体有什么问题。可是带

    2、着孩子到医院一检查,什么事也没有。后来又有人建议她,领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她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带着孩子去看了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看完后得出的结论是,孩子得了上学恐惧症。听完了医生的话,这位妈妈觉得天都像塌下来一样。因为平时她对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要求都过于严格,或者说极度的苛刻。总要求孩子达到那样的成绩,那样的分数。稍微达不到要求,轻则指责,重则打骂,有时候甚至是毒打。在这次座谈会上这位母亲泪流满面地对我说,现在呀,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在学习上有多好了,去拿什么大奖。我只希望孩子在心理上是好的,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去生活,再也不希望他痛苦下去了。这位妈妈的要求,已经从当初的最高点降到

    3、最低点了。但是,现实已经很难满足这位妈妈了。我们很多家长恐怕都很清楚,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一点一滴中形成的。一旦出现了症状形成了疾病,治愈起来相当困难。目前,这位妈妈已经带着孩子在北京进行了四年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花了大量的时间,花了很多的钱,但是症状仍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 平时我们在报告中接触很多家长,很多家长向我们反映,他们的孩子不愿意学习,自信心差、人际交往能力差、独立性差等等。其实好些家长还没有意识到,有好多都是孩子心理问题,需要进行心理调解,而不是通过打骂、通过说教,就能够解决的。当然,我不是说一个孩子学习好不重要。应该说,孩子学习好当然很重要。当前在我们国家这种硬

    4、式教育体制下,一个孩子学习好,可以考一个好的中学,考一个重点大学,将来找一个工作,肯定会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我请在座的家长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您的孩子是不是只要学习好了,将来的一切都解决了呢?孩子是不是只要学习好、分数高、名次靠前,他将来在生活上就一定幸福,在事业上就一定能够成功呢?这个问题我留给我们家长。您回去以后,用您身边的人和事去验证这个问题,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杭州有一个叫周武的老师,他作了一项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第十名现象。怎么回事呢,周武老师担任语文老师和班主任20多年,他有意识地对1990年前后毕业的150名小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如今这些已经上了大学或参加

    5、了工作的孩子当中,当年在班里居前三名的尖子生,有好多在长大成人之后,却在升学就业方面屡屡受挫。而第十名左右甚至二十名左右的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却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甚至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当了大老板,成了百万富翁。有的家长可能在想,我的孩子就在一、二十名之间哪,我天天还不满意,还踢他、骂他呢。劝您不要在不满足了,可能将来会有大的出息。不信的话,您可以试试看。当然,我不是说前三名或者前十名就一定没有出息。我要说的是,分数并不代表一切。我们爱上网的朋友都知道,网易是我们中国一个非常知名的网站。它的首席执行官叫丁磊,据说丁磊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他在班里最好的名次,仅仅拿过一、二十名,但现在呢,

    6、他已经是我们中国十大富翁之一了,排在第六位呀。这一切都说明什么呀,这表明啊,目前学校中的学业成绩,一个孩子的名次,或者说简简单单一个孩子的一个分数,很难预测将来在事业上能否成功。还有很多因素影响制约着孩子的发展,其中心理因素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叫王继胜,他从1999年开始,对我们全国高考状元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对北京市3万名中学生进行了心理测试。通过调查发现,这20个影响孩子高考的因素当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考生考试中的心理状态;第二位是考生考试前的心理状态;第三位学习方法;第四位学习基础。而以前备受我们家长注意的记忆力,仅仅排在了十七位。也就是说平常几个孩子学习相差

    7、不多,但因为心理状态的调节不同,那么最后的考试结果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心理状况如果调节得好,那么高考的最后总成绩会提高60到100分以上。相反,心理状态如果调节得不好,那么高考总成绩就会降低50分以上。这一升一降中间的差距就是110分,甚至是150分的差距。我想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家长都非常清楚,在我们国内这么激烈的高考竞争当中,这150分的差距,对一个孩子将来的择校意味着什么,对一个孩子未来的前途意味着什么,这就是心理因素对一个孩子将来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教育专家认为,之所以会有这个第十名现象,主要是因为,孩子的心理压力越小,让他自由发挥的空间就越大,在关键的时候就越能独立地处理一些问题,在关

    8、键的时候也就更够能超水平的发挥了。那么,我们做为家长,如何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啊,如何给他塑造一个健康的美好的心灵和心理素质呢?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二个大问题。 二、孩子心灵的成长和孩子身体的成长一样,需要均衡的营养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孩子的成长,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身体的成长,二是心理的成长。身体的成长大家都知道了,在正常的情况下,只要吃五谷杂粮,只要有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其实这孩子的身体啊,你不用太在意,都会慢慢地长大。但是我们好多家长恰恰关注的是孩子的身体的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对这个营养可以说是营养过剩啊。而孩子心理成长同样需要营养,这个营养却恰恰被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有的甚

    9、至就根本没有给予孩子。有的现在还在欠着孩子的,是一个负数啊。孩子心理成长,需要哪些营养呢?概括地讲,孩子心理成长需要五大营养,十个字:肯定、自由、情感、宽容、梦想。下面我就和我们在座的家长朋友一起一一解读孩子心灵成长所需的这五大营养,看您到底给他了没有,还欠多少,如果欠得多的话,您从今天开始慢慢地给它还上还来得及。 第一大营养,心灵的成长需要肯定。2001年的时候,我们杂志社走了全国十几个省市,搞了一系列的知心调查。其中在给中小学生的调查当中,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新的世纪,如果你的爸爸妈妈满足你的要求,你最希望得到什么?我们的家长也考虑一下,你们的孩子到底希望你给他什么呀,到底清不清楚哇

    10、。有的家长可能说,我的孩子也没见要什么呀,就知道吃知道玩啊。恐怕您对您的孩子也不十分了解啊。在这个调查结果没有出来的时候,我们杂志社的记者、编辑和专家就在私下猜测议论,说孩子吧,毕竟是中小学生,年龄都比较小,肯定是希望玩的时间多一些,家里多给些零花钱,肯定是很多孩子都想要的。 当调查结果出来以后,却让我们大吃一惊。在接受调查的3671名中小学生中,有56.82的孩子,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看到他们的进步,肯定他们;有56.47的孩子希望我们的爸爸妈妈别总拿他和别人的孩子比,别总说别人的孩子比他强。孩子的答案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哪怕他仅仅是一个孩子,这种被肯定的需求也胜过了他对金钱和娱乐的渴望。 现

    11、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根本没有在意和了解孩子这种心理需求。我们有很多父母似乎总愿意用“笨蛋”啊、“没用的东西”啊、“不争气的玩意”啊、“废物”啊等等这些话来讽刺挖苦孩子,真是一点余地都不留啊。孩子自身的进步我们看不到、孩子自身的努力我们看不到,孩子的一些优点、特长我们看不到,我们的两个眼睛看的只有什么呀,我们两个眼睛盯得只有分数。上小学的时候语文100分、数学100分,上了中学,至少门门80分以上才能令我们满意。甚至有的父母一次达到要求都不能令我们满意,必须次次达到要求。有些孩子一次考了双百,很高兴的回到家里告诉父母,“我这次考双百了”很得意。我们好些父母会说,这次确实考的不错。正当孩子扬着小脸得

    12、意的听着爸爸妈妈表扬,紧接着我们的父母后面的话又来了:“千万不要骄傲啊,咱们一次考双百算不了什么,咱们要次次考双百呀,那才叫过硬啊。”孩子一听,“我的妈呀,我爸我妈怎么这么高的要求哇,我怎么能做得到啊。”一下信心就没了。所以我们说很多孩子就是在这种家庭环境当中,逐渐地平庸下去了。当他们的学习成绩自己和自己比有了明显的进步,从85分进步到了90分,很高兴,很得意。告诉爸爸妈妈,“我这次考试又进步了,长了5分。”结果我们好多家长往往张口就问,“这次班里考最高的是多少啊?你就考这么个分数还值得说呀,也不嫌丢人哪?”孩子在那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呀,在那站着憋得脸通红。最后孩子实在听不下去了,冒出一句话来,

    13、“我们班还有不及格的,你咋不问哪?”我们说,很多孩子就是在这种环境里逐渐平庸下去了。当他自己花了一晚上时间用电脑画了一幅画,自己很高兴很满意,把它拿给爸爸看希望得到爸爸的表扬。结果有好多父亲躺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儿不冷不热地说,“行了行了快睡觉去吧,我哪有时间看你这个破玩意啊。”一句话就把孩子打发走了。孩子拎着自己的画低着头特没趣的回自己房间去了,一晚上都没出来没说话。我们说,很多孩子就是在这种环境里逐渐平庸下去了。当他们在自己的心里暗暗地发誓,在背后刻苦的努力,说,“这次一定要考出个好成绩打个翻身仗,给爸爸妈妈看看,也争口气。”结果由于种种原因又没考好,我们父母不是看到孩子已经努力了已经有了

    14、上进的要求,去表扬他,去鼓励他。回到家里,我们有好多妈妈会讽刺说,“你看你看我早就说你不行吧,你看这次真的不行吧,你就不是那块料嘛。你给我几天几夜不睡觉也拿不了个前三名。大笨蛋,你给我等着干别的活去吧。”我们父母这些话可能只是随口说说,我们根本没往心里去,甚至有些整天就挂在我们父母嘴上,成了口头禅了,一天不说就难受。可是,这对孩子心灵的伤害却是巨大的。孩子在这种否定的家庭和环境中长大,他面对当今社会这么激烈的竞争,他的自信心从哪里来呀。他会越来越感到自己无能、自己没本事。“你看连我爸我妈都说我不行,都说我不是那块料,都说我不如谁谁谁”,由此他会失去信心,他会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感觉矮人三分。

    15、时间长了,他会失去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勇气。所以,在此我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听听孩子这样的心声,“爸爸妈妈,我不想在否定中长大!” 家长朋友们,咱们来个换位思考。把您放在孩子那个位置上,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是您的话,单位领导经常对你工作给予批评给予否定,那么您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哇?今天来的年轻妈妈比较多,如果您的丈夫经常拿您和别人的妻子做比较,说您长得不如谁谁谁漂亮,您会作何敢想啊?有好多年轻的妈妈要跟丈夫急啊,要吃醋、要大发雷霆啊。“怎么着你看上她了,她漂亮啊,那你跟她过去吧,找我来干吗?”何况是孩子啊。这种被肯定的心理需求比我们成年人还迫切,只是我们没有觉察到。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家长都想成为教

    16、育孩子的高手,希望孩子能听您的话,自觉的学习,刻苦的努力。但您可能没有意识到,如果没有这种心灵的肯定和接纳作为基础,您对他的任何教育都是徒劳的。 所以,我们作为家长的,一定要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有针对性的做工作。如何让孩子接纳您呢,这里有一个秘诀,那就是您要学会赏识您的孩子。我们中国老百姓经常说一句话,叫“好孩子都是夸大的”。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士为知己者死”,说的就是为信任自己赏识自己的人去死都愿意。应该说我们成年人都有这种被赏识的心理需求。打个比方,一个年轻的妈妈,如果做了一个漂亮的发型或者买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得到了朋友得到了丈夫的夸奖,走在大街上让无数人投来了欣赏羡慕的目光,不用说,

    17、我能想像得到,您头一定抬得高高的,腰板挺得倍儿直,幸福的喜悦挂在脸上。天气再冷风再大,也想在大街上多走几个来回儿来引人注目啊。这就是我们成年人被别人欣赏被别人肯定所产生的一种愉悦心情,其实孩子更是如此。甚至比我们成年人这种被肯定的心理需求更加迫切,只是我们家长没有觉察到。 走在大街上,当我们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孤儿时,我们往往会投去同情的目光。现实生活当中,也许您的孩子他的心灵正处在饥寒交迫之中,累累的伤痕,处处的疮疤,正需要我们家长来滋润他幼小干枯的心田。但我们好多父母毫无觉察全然不知,有些父母甚至在孩子受伤的心灵上再戳刀子、浇盐水,再刺痛孩子受伤的心哪!所以在此我真诚地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家

    18、长,从今天开始,收回您的食指,不要再指责孩子,伸出您的大拇指大声赞美您的孩子吧。哪怕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喜欢您的孩子,但您作为他的父母您也要张开您的双臂,用您的爱把他完全地拥入怀抱中。用您肯定的话语欣赏的目光,营造一个幸福的童年和少年生活。 第二大营养,心灵需要自由。去年暑假期间,我们杂志社接到了河北石家庄一个小男孩儿给我们打来的电话。他说,“知心姐姐,我现在感觉非常的闷。放暑假了,别的孩子都在外面玩儿,可我爸我妈却整天把我锁在家里让我学习,连电视电脑都被他们锁起来了。更可气的是,他们两个晚上回来也自觉的不看电视。我的家里总是静悄悄的,像死了一样,一点意思都没有。”我们说他的父母的这种做法首先

    19、是把危险锁在了一起,万一发生了火灾或恶性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有的家长可能在新闻联播中已经看到了,就在去年暑假期间,广西南宁的一个小学生被家长锁在家里,由于家里失火,孩子从窗户逃生,脑袋卡在护栏上导致死亡。这是多么可怕的悲剧呀。就是一切正常不出现什么意外,那么整天让一个孩子过这种囚徒一样的生活,又有什么意思啊。何况孩子心灵的成长本身就包含了一种自由的需要啊,没有了这种自由他的想像力就很难形成,他的创造力更很难发挥。平时我们接触很多家长,跟我们反映的一个很集中的问题,就是孩子的依赖性太强、独立性太差,都上初中了,十三、四了,什么都要我帮着去干,到底怎么回事啊?其实我们没有意识到,这都是您给孩子的自

    20、由太少了而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您不放手让他干任何事情,他什么时候学会干哪?干什么您都不放心,您都代劳了,他就会永远都让您代劳下去。 要把哪些自由还给孩子呢?至少有以下四个自由,我希望回去还给您的孩子。 第一个自由就是安排时间的自由。如果您要想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主宰时间,那么你就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 第二个自由就是零花钱的自由。在零花钱的问题上,应该说我们国家一直处在一个落后的状况。很多父母不给孩子零花钱或大把大把地给孩子零花钱,这是两个极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做法。美国等许多国家在零花钱问题上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尽早给孩子零花钱,并教给他们一些现金管理知识。二是孩子零花

    21、钱的多少,应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需求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三是要逐渐让孩子学会好的习惯,那就是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地使用和管理手中这点有限的钱。 第三个自由就是读书的自由。 第四个自由就是兴趣的自由。 自由能让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孩子焕发出巨大的想像空间,产生发散性思维,把他巨大的潜能发挥出来。(例举树上10只鸟,打死一只还剩几只?孩子的一连串的发问)从这个看似笑话的故事当中可以看到,一个孩子的心灵在没有限制没有禁锢的情况下,是多么的自由奔放啊,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充满了想象的空间。但是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已经很难见到孩子的这种天真与浪漫了。好多孩子被我们家长和老师教育管束得光说大人话,光办大人事,

    22、像一个成熟的小大人了。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啊。我们究竟应该教会孩子什么?应该让孩子在这个阶段享受什么?而做为父母,不要活生生的把孩子享受这段生活的权利给剥夺了。这对他的一生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三大营养,心灵的成长需要情感。讲到情感,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话题了。在这里,重点讲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培养孩子感动的能力,让他做一个感情丰富、知恩图报的人。一个人他应该具备这样一个素质,那就是他能够被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所感动,并随时地把这种感动调动起来,化作一种力量。去年,有一个女学生给我们杂志社写来了一封信。她在信里说,“我有一个非常好的妈妈,妈妈非常疼爱我。所有好吃的东西妈妈都不舍得吃

    23、,都留给了我。为了我好好学习,妈妈晚上几乎不看电视。而是静静地坐在我身边,陪我学习。无数个夜晚,当我学习劳累的时候,妈妈总是无声无息地把水果、牛奶、面包端到了我身边,为此我曾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我认为我有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但是又一次,在我学习中间,我想停下来给妈妈削一个苹果,我妈妈却说,不用你削,你别浪费时间了。当时我并没有说什么,但是我内心却非常的难受。妈妈为什么不在乎我的爱,不在乎我的回报呢?其实很多孩子的感动,就在我们父母的不知不觉、一点一滴中失去了。孩子给我们倒一杯茶,给我们拿一双拖鞋,剥了一块糖,我们很理所当然地拒绝了孩子,甚至根本没有在意。正是在这一点一滴当中,孩子逐渐失去了感动

    24、的心理,而对这一切都理所应当的接受了。为此教育专家曾经呼吁,一定要把这种感动的能力还给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这种感动的能力呢?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要让孩子学会对养育自己的父母感恩。做为我们父母,一定要在乎孩子的这种感恩的行为,在乎孩子的爱,在乎孩子的回报。 在培养孩子情感的第二方面,就是要培养孩子善良的能力,让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做一个善良的人。在一次综艺节目中,主持人问嘉宾这样一个问题:电梯里总挂着一面大镜子,设计者设计的最初意图是什么?嘉宾们回答非常踊跃。有的说,为了检查一下仪容仪表;有的说,为了扩大视觉空间;还有的说,为了从镜子里面发现后面有没有跟进来不怀好意的人。当然,这些答案都非常的正确

    25、,但都没有说出设计者最初设计的意图。当主持人再三提醒嘉宾之后,主持人迫不得已说出了非常简单的答案。他说,肢残人摇着轮椅进来,不用费劲转身,就能从镜子里面发现楼层的指示灯。嘉宾们恍然大悟,一个个抱怨说原来如此。确实,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了,我们能够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但是如果这种知识仅仅是考虑到了自己和自己的需要,而没有替他人着想的话,我们说再丰富的知识都是有局限性的。教育专家曾经呼吁,一定要把一颗善良的心交给孩子。现在,我们全社会上下都在讨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其实,善良就是一个孩子最大的道德。可以这样说,一个孩子如果从小没有一颗善良的心,那他的聪明、机

    26、智、勇敢、无所畏惧等等,这些品质越是突出越是卓越的话,将来长大之后可能给你惹得祸就越大,对我们这个社会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马佳爵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证。应该说马佳爵非常聪明,各方面素质也非常突出,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班里的前几名,并顺利地考入了大学,而且学的是生命科学的研究。但是他没有一颗善良的心,最终走上了杀人犯罪的道路。所以,希望我们的家长不能只关注分数而不关注这些东西呀。这恐怕比分数比金钱更重要,这是一个孩子一生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大营养,心灵的成长需要宽容。应该说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我们这个社会对人的宽容度是越来越高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我们家庭对孩子的宽容度不是越来越

    27、高而是越来越低。我们有好多父母对自己、对同事、对朋友能够宽容,但对十几岁的孩子却非常苛刻难以宽容。孩子刚生下来,可能有几年被我们父母欣赏的时候,捧为掌上明珠,逢人就夸逢人就讲,认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好景不长,接下来我们更多的父母便是翻来覆去地给孩子找问题、指缺点、提希望,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看别人的孩子,看优点、看长处;看自己的孩子看缺点、看问题。总想把所以孩子的优点都加在自己孩子的身上,这样才能满意。所以说一天到晚怎么看自己的孩子都不顺眼、都不满意,就是在挑毛病、指问题。有这样一位父亲,他也是经常指责自己的儿子,挑儿子的毛病。说孩子弄坏东西、弄脏东西,自己东西放得不到位,房间整得

    28、不利索,腰板站得不直等等。甚至有一天,孩子在和别人踢足球的时候,不小心划破了球袜,这个爸爸当着许多孩子的面叫孩子立刻回家。到家就让把袜子脱了,光着脚站在地板上,训着说,你要知道这个球袜很贵的,你要穿就爱惜着点儿,要不就光着脚去玩去吧。尽管这样,这个爸爸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做得过头的地方,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他认为自己千真万确。直到有一天,他正在书房看报纸。他十岁的儿子来到书房门口,怀着惶恐不安的心情不敢进去。他发现了厉声问道,你要干什么呀?孩子并没有说话,而是轻轻地走进书房,来到爸爸身边,双手搂着爸爸的脖子亲吻了几下,又没有说什么,就跑开了。父亲的报纸一下滑落在地上,他在心里对孩子发出了这样的

    29、忏悔:儿子,请你原谅你的爸爸吧。我从什么时候养成了一个不容你、爱呵斥、爱挑毛病的坏习惯呢?今天我全都明白了。从今天开始,我要做你的好爸爸、你的好朋友,在你伤心的时候和你一起伤心,在你快乐的时候和你一起快乐我会始终在脑子里提醒自己,他仅仅是个孩子,一个刚刚十岁还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呀。这个爸爸的体会告诉我们,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犯错误,孩子如此,我们大人何尝不是如此。我们现在之所以不再犯孩子一样的低级错误,正是我们从无数个错误当中吸取了宝贵的生活经验。同时,我们说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如果你宽容了你的孩子,对于他改正问题、纠正缺点、克服毛病,恐怕会胜过十次的批评、十次的指责甚至是十次的打骂,比批评、指责、打骂更容易让孩子理解、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也更容易让孩子改正错误。其实我们大家都十分清楚万事不可能十全十美,不要说孩子,就是我们大人,甚至国家的法律法规都不可能做到百无疏漏。你怎么就要求你的孩子做得那么完美呀,不允许犯一点错误,不允许有一点毛病,不允许有一点过失呢。出了问题,又批评、又指责甚至打骂连孩子一点改正的机会都没有。作为我们家长,对于孩子是否过于苛刻过于严格了呢?不过,我们这里讲宽容,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指我们家长对孩子这个特殊的群体的理解和尊重,对孩子人生态度和生活态度的理解和尊重。 第五大营养,心灵的成长需要梦想。黎巴嫩著名诗人季伯伦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我宁可


    注意事项

    本文(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