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好课培训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8611860       资源大小:20.6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上好课培训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2)联系上课实际熟悉课堂教学理论,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诊断与解决;做好课堂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水平;(3)结合教师自身课堂教学技能簿弱环节,强化课堂教学导入、讲解、板书、提问、结束等基本技能的训练。2、学习形式(1)集中培训:(XX年3月6月)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两次。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帮助教师了解上好课实质,培养良好师德意识,提高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培训内容以有效上课的师德修炼、上好课有效技能和上好课应知应会为主。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微格训练具体化,便于检测。 培训要点新课程课堂教学新技能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的设定、操作、检测的技能;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探究、合作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2、技能; 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学习行为科学人文评价的技能。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教学重难点解决的合理性、准确性问题;课堂活动的组织问题;新课程下低教活动、无效活动的问题。课堂教学反思方法教学点滴自我性评价;观摩听课学习性评价;理论学习提高性评价;教学探讨研究型评价。(2)个人自学:(XX年2月XX年6月)结合教师本人的教学实际需要,针对性本学科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坚持边学习边实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出“上好课”的主题。3、培训方式(1)收集问题 以教师问题单的形式收集教师上课存在的共性的、重要的实际问题,主要是“应知应会、补缺补差、释义解难”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汇总

    3、统计后建立“上好课”问题库,选定共性和突出的问题作为培训抓手,拟定解决方案,并严格执行预设方案,从根本上克服“无效上课”。(2)专题辅导 以第三轮继续教育省级培训内容和“上好课”的三个专题教材为蓝本,精选部分教师普遍感兴趣的内容或困惑的内容,举办专题讲座,帮助教师解决“新课程课堂教学新技能”、“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课堂教学反思方法”三个专题方面的问题。(3)学习交流 分学科组开展集体备课、上课、评课、反思,解决“上课”中存在的问题。(4)问题研讨 从教师上课过程提出的共性问题中,依据三个学习专题的内容,各选一个问题分学科分层次进行集中研讨(要求保存研讨记录等相关材料)。充分发挥同学科教

    4、师的团队作用,促进经验共享,实施行动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不同学科特点,三个问题由教研组长牵头组织本组教师共同议定,研讨、解决上课中存在的问题,报校本培训业务指导组备案。研讨的主要形式有:集体备课 分学科组开展集体备课,研讨备课方法,解决“不会备课”和“备课不科学”的问题,使备课这一重要教学环节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解决上好课中实际存在的棘手问题。听课、评课 同伴协助,互相听课评课,检验备课的实际效果,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调整,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说课 选定一到两个课例进行说课,以说课稿的形式提交学科组,供同学科教师研讨、交流,深化教师对所任学科课程标准的理解,了解教

    5、材的编写意图,吃透教材思想内涵,提高上好课的理论素养和基本技能。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公开课 以公开课的形式展示研修成果,要求每位教师上1节公开课,课后集中评议,做好记录,总结经验,在组内学习推广;找出不足,在后续上课过程中加以改进。(5)教学反思 对个人的备课和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发展性。附:校本培训安排:五、培训检查注重能力考核,实行统一考核与校本考查相结合,过程性考查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校本考查以学习过程为主。考核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成绩不合格的,当年度不能参加职称评定,考核不得为优。六、学时分配学年总学时数60学

    6、时,本学期完成30学时,具体分配如下:(1)岗位自学(6学时)教师针对“上好课”提出问题(1学时)研读教育理论专著笔记;教研组活动记录;学习笔记;学期共计不少于5000字的自学笔记(5学时)。(2)完成学校分配到教研组解决的2次微格训练。完成1个内容的练习、评议获5学时。(10学时)(3)教研活动(14学时) 集体备课(4学时) 参加集体备课活动,每人主备1次。每次2学时。参加教研活动,有发言记录。全部参加活动4学时、参加3/4次活动3学时,参加1/2次活动2学时,少于1/2次活动不得学时(4学时) 听课、评课(5学时) 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教研组长不少于15节,主管教学的人员20节以上。评

    7、课缺1次,扣1学时,听课节次未达基本要求的,此项不予认定。 教学公开课(3学时) 设计1节教学公开课,2学时。承担全组公开课教学活动的教师增补1学时。说课稿交教研组研讨存档(1学时)。或上一节完整的“无生课堂”课,有会议记录、参与者评议、讲稿(3学时)。教学反思(2学时) 每周一篇(直接在备课笔记上反映)。(4)教师自选项目(合计不超过10学时):各位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结合本学科特点,进行问题诊断学习、网上自学等,每提供500字的自学笔记为1学时,提供上好课论文1篇或自制课件1节或自制教具1份为2学时,本年度与“上好课”相关的论文获区级及以上表彰(3课时)针对专题二的学习心得(500字

    8、)(3学时);不兼课的行政领导可以用讲座代替,主持一次校级培训(有讲稿、会议记录、参会人员签名),每次讲座为4课时,要提供讲稿。以弥补学时不足。教师本学期完成30学时校本培训(前3项必选,后1项任选)七、主要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校长是“上好课”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培训工作负总责,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对培训的组织管理负直接责任。学校行政班子人员不仅对培训有管理的责任,还必须积极参加培训,带头完成规定的培训学时。2、加强过程管理在学校继续教育校本培训领导组和校本培训业务指导组的指导下,构建学校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管理网络;对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培训过程进行检查指导。(1)不定期抽查教师备课情况,并及时

    9、反馈检查结果;(2)继续实行校本培训领导组、业务指导组推门听课制度,从课堂教学实效反观备课行为,确保做到上课务实。(3)学校将校级业务指导者的工作纳入本人工作量,让业务指导者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履行业务指导的职责。3、在区教研室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推进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科研水平。4、由业务指导组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学期中、末分别进行两次校本教研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5、建立激励机制,将教师的业务培训与岗位聘任、学期考核挂钩,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结合省级教科研课题加强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激励教师不断进步,努力打造一支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6、结合学校办学情况和师资水平状况

    10、,划拨继续教育专项经费,有计划地安排学科教师参加市、区两级组织的培训、业务进修和教学观摩活动。7、建立校本研训活动档案,内容包括:学校校本研训活动的方案、计划,自主培训活动材料,学员个人档案和认定材料等。把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聘任、评优、评先的依据。小学校本培训方案“教育工作的一切去适应每位学生发展”的课程理念,给教师的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育工作不但要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更要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不断更新。只有使知识、信息不断摄入,师品不断提升,“终生学习”的理念才能渗入到每位教师的心里。这样,有组织地进行校本师资培训已迫在眉睫。在此我们应以实施新课标为导向

    11、,加大力度促进新课程改革,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师资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的有关精神,做到保质保量对本校教师实行新课程改革的校本培训,通过校本培训使全校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上有新的改善和提高,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提高教育质量奠定基础。针对我校实际,围绕“不出门,学名师,求效益,创特色”这一校本培训总目标,特制定本方案。一、校本培训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为指导,认真踏实地实践“xxxx”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师德建设,全面落实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教学技能等的培训,激发教师

    12、积极主动参与培训的自觉性。二、校本培训目标:1、让“人人都能成才,使每个人都能主动找到适合自己发展平台”的办学理念成为每位教师谋求自身发展的自觉行动。2、通过校本培训使每位教师在专业发展上都有长足的进步,形成学习型、研究型的工作方式。3、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基本功扎实、具有较丰富的理论素养、较高的专业能力和求索精神的教师队伍。三、校本培训组织管理:1、校本培训的领导小组组 长:副组长: 员:各年级组长,各科教研员2、校本培训指导评价小组校负责教育教学领导,教研组长代表。四、校本培训类别与内容指向:1、全员培训:政策法规、制度、规范要求,职业道德要求,教育教学技能(问题研究、专题课题研究)。2、班

    13、主任工作培训:科学的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3、青年教师培训:教育观念、教育教学基本技能,课题研究、信息资料收集处理应用,实行师徒结对带教制度。五、校本培训时间与主要形式:1、政治理论学习时间(政策、法规、制度、规范要求、职业道德要求、新课程方案、学科要求)。2、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时间(理论学习、问题研究、实践研讨反思)。3、聚焦课堂教学、教学时间(理论转换为实践、互帮互学、专家诊断性指导)。4、空课、课余时间(记录问题、相互交流、合作学习)。5、自学时间(理论学习、反思与教案、课件设计)。6、报告会、教育教学论坛,接受信息时间(学科教学、学生教育,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教育)。六、校本培训的主题:

    14、1、提高教职工素养、职业水平的研究与实践。2、学生自主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养成)培育的研究。3、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策略、方法、途径实践研究。4、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研究。八、校本培训的内容与形式:1、理论学习:围绕主题或确定主题收集资料(教育教学等方面的信息、教育教学论著节选、经验、论文)学习认知(从表象到深层地理解学生、理解教育)实践感悟(撰写学习感悟心得或案例)交流学习体会或案例分析。2、班主任工作:围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实施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1)班级管理:制订班级奋斗目标、学生个人奋斗目标、班级制度、规范要求、岗位设置;建立检查、评比、谈心、激励、帮教机制

    15、。(2)班级文化:创建文明有序、积极向上的班风,培育好学上进的学风,循序渐进对学生群体与个体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教育;设计与开展生动活泼、推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活动;保持整洁、整齐的班级及卫生区域环境;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取向上设计教育环境。3、聚焦课堂,深入开展新课程理念的下课堂教学实践研究。(1)年级组、备课组组织管理年级组、备课组计划(包括管理计划、理论学习计划)的落实,阶段性总结和期末总结、教师学习心得或教学案例、问题研究与课题研究、传帮带结对名单和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记录单。(2)教研过程(学习认识实践反思研讨交流)学科理论学习材料、教学理论学习材料、定时

    16、定期交一篇理论学习心得或教学案例。适时进行集体备课、上课、听课、相互评课、轮流说课活动。经常性地落实研讨课、观摩课以及课堂教学和教学技能评比。经常性地对教学问题(作业设计、作业质量、辅导、学习态度、习惯的矫正等方面)的研究。(3)教研侧重问题诊断对策上。针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学科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或所遇到突出问题,综合归类形成议题,研究步骤(形成问题自主学习现场观察对话交流形成报告开出“处方”),每个教研组、备课组有一本问题对策本,每位教师均要提供问题与对策资料。九、校本培训的保障机制:1、营造浓郁的校本培训氛围,让教师从要我学变为我需要学;创设良好培训条件,在经费、设备、设施、时间安排等方面予以保证。2、业务骨干引领,开设讲座,学科教学指导小组帮助诊断指导,同时去发现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亮点,阶段性地开辟教师讲坛及沙龙活动。3、评价与考核。教师参与校本培训、投入程度、提高幅度作全程记录,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与教师职务晋升、评优、目标管理奖发放挂钩,投入校本培训的过程,把每位教师带入在二期课改下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打造教育智慧,使每位教师朝着既是教育者、更是学习者、实践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方向努力。


    注意事项

    本文(上好课培训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