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地下室渗漏解决措施及工程施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 资源ID:8570465       资源大小:40.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下室渗漏解决措施及工程施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1、 渗漏; 防水1地下室渗漏原因分析一般认为地下室渗漏主要分为结构自防水渗水和柔性防水层渗水两大方面。1.1结构自防水渗水分为以下几点:(1)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外部地下水通过底板及地下室外墙面的钢筋保护层进入钢筋周围,钢筋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造成钢筋氧化、腐蚀,钢筋与混凝土产生间隙,从而造成地下水顺着钢筋方向深入地下室内部。(2)混凝土浇筑时,操棒手未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或者操棒手过少忙不过来,混凝土振捣不到位造成混凝土不密实,产生蜂窝、麻面、漏振、孔洞等现象。而处理这些部位时,松散的混凝土未剔除彻底,没有采用掺外加剂的细石混凝土修补且细石混凝土不密实,易导致混凝土疏松产生渗漏。(3)混凝土浇

    2、筑前,模板内木板、方木、砖头、编织袋等杂物未清理干净,使混凝土中存在杂物,易造成混凝土自身渗漏。(4) 由于混凝土中水泥在水化反应中释放水化热产生混凝土自身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的共同作用,混凝土会产生温度应力、收缩应力和施工中浇筑方法不当等原因,可能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地下水顺着裂缝渗入地下室。(5)外墙柱交界处和拐弯顶板内钢筋比较密集,空间小,混凝土浇筑困难,混凝土不易密实,造成渗漏。1.2柔性防水层渗水(1)混凝土模板拆除后,表面较多水眼,若直接做涂料防水层涂料表面会形成许多孔眼,也是造成地下室渗水的根源。(2)外墙穿墙螺栓切割时留头较长,钢筋头露在抹灰层外,扎破外墙防水层,在地下水的

    3、作用下形成氧化腐蚀,穿墙螺栓与混凝土间产生间隙,造成渗漏。(3)室外回填土存在杂物,回填时杂物破坏防水保护层及防水层,造成地下室渗漏。(4)外墙阴阳角不做处理,卷材防水层在室外回填土的压力作用下,阴角易拉裂,阳角易破坏,也是造成地下室渗水的原因之一。2、地下室渗漏理论解决措施地下室渗漏解决措施可以从结构自防水渗水的防治和柔性防水层渗漏的防治两方面入手。2.1结构自防水渗水的防治(1)设计地下室时,混凝土迎水面钢筋保护层严格按规范要求设置并可适当加厚;施工过程中,钢筋翻样、加工、安装均应取负差值,以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防止钢筋保护层过小造成的渗漏。(2)混凝土浇筑时,配备足够的操棒手,严格按照

    4、规范要求振捣混凝土,振捣点分布均匀,操作时快插慢拔,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防止因混凝土疏松造成的渗漏。(3)混凝土的原材料应分类堆放,并在混凝土搅拌前检验合格方可使用;混凝土浇筑前,认真检查模板杂物是否清理干净,严格执行“三检”制度,确保浇筑完后混凝土内无杂物,防治因混凝土内存在杂物造成的地下室渗漏。(4)防水混凝土应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 作为原材料,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并规范要求进行养护,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混凝土自身应力产生裂缝,造成地下室渗漏。(5)外墙柱交接处和拐弯顶板的钢筋密集区,混凝土浇筑时应派专人管理,采取措施把密集钢筋暂时分隔开,最好采用同标号的细石混凝

    5、土进行浇筑,防止因钢筋密集造成此部位混凝土不密实引起的渗漏。2.2 柔性防水层渗漏的防治(1)外墙防水层施工前,必须先抹水泥砂浆找平层,并赶平压光。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水眼,防止因水眼引起的渗漏。(2)外墙穿墙螺栓切除时,应派专人管理,现场跟踪监督指导,保证螺栓切除面与混凝土面平齐,避免因螺栓外露过长破坏地下室外墙防水层引起渗漏。(3)在室外回填土施工前,应把防水层上杂物清理干净,靠近防水保护层50 cm内的回填土应过筛处理,保证回填土内无杂物,防止因杂物破坏防水层引起地下室渗漏。(4)卷材防水层施工前,外墙阴阳角采用砂浆圆角处理,保证防水卷材与混凝土外表面之间无空隙,防止在室外回填土的压力下破坏

    6、卷材引起渗漏。3地下室渗漏工程施工技术3.1 合理确定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合理确定工程的防水等级是确保工程使用功能的前提,也是进行防水设计的准则和依据。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确定过低,轻者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正常使用,重者则使整个防水设计失败,造成地下工程的报废。而防水等级确定过高,又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得不偿失。规范规定的防水等级划分为四级,除一级外,其它各级都给出了定量指标。在设计时,可根据规定的定量指标,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如指挥工程属极重要的战备工程,应定为一级;而人员掩蔽工程属重要的战备工程,应定为二级。只有合理确定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才能准确制定防水方案,做到有的放

    7、矢。3.2 选用合理结构形式、优化构造节点设计3.2.1选用合理的结构形式结构自防水(含外加剂) 为主的防水主导思想在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结构自防水法是利用结构本身的密实性、憎水性以及刚度,提高结构本身的抗渗性能,通常被称为刚性防水。它要求结构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刚度,而合理的结构形式恰恰是提高结构整体刚度的关键。因此,设计中在结构选型方面,应根据防护要求、平时和战时使用功能、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能方的不长、能整的不散,避免结构突变(或断面突变),尽量使结构选型规则、整齐,借以提升结构的整体刚度,减少裂缝开展及变形缝的设置。3.2.2 构造节点设计变形缝、施工

    8、缝和其它(例如穿强孔、阴角等) 构造节点的设计在地下工程防水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防水薄弱环节,在设计中应尽量不设或少设。 1) 长期以来就有“十缝九漏”的说法,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解决变形缝的防水问题外,尽量减少变形缝的设置也是减少这一尴尬现象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工程设计人员在变形缝的防水处理上加强重视,变单一式的防水设计为复合式防水设计。目前,应用最广的复合式防水设计有中埋式止水带与外贴防水层复合使用;中埋式止水带与遇水膨胀橡胶条、嵌逢材料复合使用;中埋式止水带与可卸式止水带复合使用。2)关于施工缝的防水设计,传统的凹缝、凸缝、阶梯缝、钢板(橡胶) 止水带,其原理都是延长渗水线路,等

    9、于加大了混凝土的厚度。这一原理除本身不完善外,施工起来也不好处理,因此不再提倡单独使用。建议采用外贴式止水带与中埋钢板(橡胶) 复合使用,其中以遇水膨胀胶条或腻子条与中埋钢板(橡胶) 复合使用最佳,但在防护结构中宜采用钢板,以确保工程的防护效果。3) 穿墙管、线、螺栓宜采用止水环与遇水膨胀腻子条复合使用,且应采取防止转动的措施,如将止水环平面外形改为非圆形。总之,构造节点的防水设计应避免单一式,尽量采用复合式防水设计,并且尽量减少变形缝、施工缝的设置,借以减少地下工程的漏水概率。3.4 主体结构材料强度设计及钢筋布置在地下工程防水设计中,合理的混凝土强度设计及材料选用、钢筋及拉接筋的合理布置对

    10、减少和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开展至关重要。3.4.1主体结构材料强度设计地下工程特别是高抗力人防指挥工程,其顶、底板多为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设计强度越高,水泥用量就越大,必然造成混凝土水化热过高,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30时,温度应力容易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产生开裂。因此,大体积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在C20C35 范围内选用,高抗力人防指挥工程可适当提高,但应控制在C40 左右,避免设计上“强度越高越好”的错误观念。在配置混凝土的材料选择方面,水泥应优先采用水化热低的矿渣水泥配置大体积混凝土,用量控制在380kg/m3 以内;采用540mm 颗粒级配的石子和中、粗砂,控制含泥量小于1.5;且配置的混凝土

    11、抗渗等级应在S6 以上。笔者最近接触了一例由于顶板裂缝而产生渗漏水问题的某地下人防工程,虽然其产生裂缝的原因还不完全清楚,但从施工单位的混凝土配合比中不难发现,其水泥用量明显偏高,不能说与顶板产生裂缝没有关系。3.4.2钢筋布置由于地下工程多为双向双面配筋,除满足结构应力外,还承受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及控制裂缝的开展。因此,上下钢筋的布置应尽可能采用小直径、小间距。普通地下室主筋采用直径1420mm 的钢筋和100150mm 间距是比较合适的,构造筋直径宜为1014mm,间距100150mm,人防地下室和人防指挥工程钢筋直径可适当提高。另外,在混凝土内部加入一定量的钢纤维,对控制混凝土裂

    12、缝的开展效果更佳。由于人防地下室和人防指挥工程需要设置大量的拉接筋,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其保护层厚度,势必会形成一定数量的渗水通道。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置拉接筋时,采用“梅花型”布置、尽量少而精(用8 或10 钢筋);同时双面配筋要采用统一的模数确定钢筋间距,保证双面钢筋交叉点连线垂直于钢筋网;有可能的话,可在拉接筋中间焊接止水环;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严格保证砼迎水面50mm 的钢筋保护层厚度。4结语地下工程的防水是多方面的,涉及的领域和专业非常广泛,它需要各专业密切配合;同时对题,一旦发现问题立刻采取措施。地下室的防水设计应该遵循:以防为主;防、排结合;截、堵为补的原则。以地下室工程结构、地形、地质

    13、及防水材料等为着眼点,充分考虑上述可能存在的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使防水工程设计既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又有针对性,达到较理想的使用效果。参考文献1 邹新建.地下工程排水施工应用技术. 工程技术研究 .中国建筑防水201124.2 陈金光,高飞.地下室渗漏的原因及防治. 技术研发. Vol.18,No.7,2011.3 侯凯达. 如何防治地下结构渗水J. 山西建筑,2011(02). 4 伍仲滨. 地下室防水设计问题的若干思考J. 民营科技,2010(03).5 中国建筑防水杂志社.2007 年度全国防水材料工程应用调查报告J.中国建筑防水,2008(10).6 孟向惠.82 m长地下结构墙体混凝土的裂缝控制J.建筑施工,2008(3).7 朱宏平,宋焕导.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1).8 冷卫兵. 高层建筑细部构造防水施工技术措施J.基建优化,2004(4) .9 任胜利.浅议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3).10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02J301 地下建筑防水构造(图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注意事项

    本文(地下室渗漏解决措施及工程施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