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网络教育学院福建学习中心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福建学习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8540479       资源大小:46.42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网络教育学院福建学习中心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福建学习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

    1、5、当平曲线半径小于 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A 250m B 一般最小半径 C 极限最小半径 D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6、在积雪、严寒地区,各级公路的合成坡度应不大于 。A 6% B 7% C 8% D 5.5%7、公路弯道上设置超高的目的主要是 。A 克服离心力 B 路面排水C 美观 D 便于施工8、设计通行能力中的交通量是指 。A. 年平均小时交通量 B.年平均日交通量 C.高峰小时交通量 D.高峰日交通量9、为保证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必须保证汽车不发生 。A.横向倾覆 B. 纵向倾覆 C. 横向滑移 D. 侧向滑移10、新建公路及以路肩边缘为设计高程的改建公路,设置超高的旋转方式应为 。A 绕

    2、路肩内边缘旋转 B 绕路面内边缘旋转C 绕路基内边缘旋转 D 绕路面中线旋转11、公路中间带的作用主要是 。A 美观 B 分隔行车道 C 行车方便 D 提高安全与舒适性12、路基设计表是 。A 汇集了平面设计成果 B 汇集了纵断面设计成果C 汇集了横断面设计成果 D 汇集了平、横、纵综合设计成果13、土石方调配合理后,其土石方量应满足下列哪个关系式 。A. 挖方+填方=借方+弃方 B. 挖方+弃方=填方+借方 C. 挖方-填方=借方-弃方 D. 挖方-弃方=填方-借方14、土石方调配时, 是确定借土和调运的界限。A.经济运距 B.平均运距 C.超运运距 D.免费运距15、在山区公路选线中,对线

    3、路走向起控制作用的是 。A. 平面线形 B. 纵坡大小 C. 路基宽度 D.汽车载重16、纵断面设计时,力求纵坡平缓,陡坡宜短,主要是为了 。A 汽车保持高速行驶 B 汽车获得较大的动力因数C 汽车制动 D 以上全正确17、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行车速度 。A 大于计算行车速度 B 小于计算行车速度C 可以大于或小于计算行车速度 D 必须等于计算行车速度18、越岭线中,过岭标高越低 。A 路线越短 B 路线越长C 平均坡度越小 D 填方通过垭口19、丘陵地区,路基型式一般为 式。A 填方 B 挖方 C 半填半挖 D 挖大于填20、纸上定线是指在大比例尺(一般为 )地形图上确定公路中线。A 1:10

    4、00 B 1:5000C 1:5001:2000?D 1:50001:1000021、标准对平均坡度的要求适合于 。A 各种地形的路线 B 三、四级公路路线 C 二、三、四级公路越岭线 D 高原地区22、对于公路路线设计, 是第一位的要求。A. 经济 B. 通行能力 C. 安全 D.行驶速度23、最大纵坡是指 在油门全开的情况下,持续以等速行驶时所能克服的坡度。A.大客车 B.载重货车 C.小客车 D.拖挂车24、某设计时速为80Km/h的高速公路,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应不低于 。A. 80m B. 160m C. 240m D.320m25、我国公路设计标准规定: 在纵坡变更处应设置竖曲

    5、线。A. 高等级公路 B. 汽车专用公路 C. 低级公路 D. 各级公路26、当需要对平曲线进行加宽时,加宽一般应设置在平曲线的 。A. 内侧 B. 中间 C. 内、外两侧 D. 外侧27、在线路纵断面设计中,对线路长短、运输成本和工程造价影响最显着的是线路的 。A. 最大纵坡 B. 平均纵坡 C. 最小纵坡 D.最短坡长28、当平曲线半径小于 时,平曲线应设置加宽。A.250mB.一般最小半径 C.极限最小半径 D.不设超高最小半径29、某设计时速为80Km/h的高速公路,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应不低于 。A. 160m B. 240m C. 320m D.480m30、理想条件下的通行能

    6、力是指 。A. 基本通行能力 B. 可能通行能力 C. 设计通行能力 D.服务通行能力31、以下 不适用于高速或一级公路的加宽过渡。A. 高次抛物线 B. 回旋线 C. 二次抛物线 D.线性比例32、在我国各级公路设计中,普遍采用的缓和曲线是 。A. 双曲线 B. 回旋线 C. 三次抛物线 D.双纽线33、以下哪个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是正确的 。二、多选题1、在汽车行驶阻力中,与行驶速度或加速度无关的阻力是( )A. 空气阻力 B. 滚动阻力 C. 坡度阻力 D. 惯性阻力2、影响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的因素有( ) A.离心加速度变化率 B.行驶时间 C.超高渐变率 D.加宽值 E、设计时速3、我

    7、国公路按其技术标准分为( )A.国道; B.汽车专用公路 C.一般公路; D.省道; E.县道; F.乡镇道。4、公路路线平面线形的构成要素有( )。A.交点 B.中点 C.直线 D. 起点 E.切点 F.缓和曲线 G.终点 H.圆曲线5、凸形竖曲线设计限制因素有( )A.离心加速度变化率 B.行驶时间 C.停车视距 D.夜间前灯照射距离 E.跨线桥的视距6、行车视距有( )几种。A.转弯视距 B.直线视距 C.超车视距 D.会车视距 E.桥下视距 F.停车视距 G.爬坡视距 H.错车视距7、公路线形设计时,平曲线与竖曲线的良好组合类型有( )。A.竖曲线长度稍大于平曲线 B.平曲线长度稍大于

    8、竖曲线 C.明弯与凹形竖曲线组合 D. 暗弯与凹形竖曲线组合 E.小半径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叠 F.长直线端头与凹形竖曲线组合8、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 A.回头曲线地段不应设竖曲线 B.大、中桥上可设置竖曲线 C.小桥上不宜设置凹形竖曲线 D.交叉口中心可设置竖曲线9、以下有关线路纵断面设计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四级公路的小半径平曲线路段可采用最大纵坡9%;B. 平原地区的一级公路最短坡长为250m;C. 海拔为3450m的高原地区线路纵坡折减值为2%;D. 缓和坡段纵坡应不大于3%,长度不受限制;E. 在紧坡路段,任何相连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5.5%;10、道路选线设计的依据(

    9、所需考虑的关键因素)有( )。A.交通量 B.设计行车速度 C.通行能力 D.纵坡大小E.直线长短 F.设计车辆 G.圆曲线 H.缓和曲线11、在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原则中,要求( )A.计算行车速度大于60km/h的公路,应注重立体线形设计;B.平坦地区线形应顺直,没必要故意设置弯道;C.平曲线不宜太短,但也不宜过长;D.不同等级公路之间的衔接应设置过渡段;E.转角很小时,应设置较小的平曲线半径,以做到协调搭配。12、在公路选线中,以下(说)做法正确的有( )。A.二、三、四公路都应靠近城镇,以方便交通; B.垭口、桥位是选线中应考虑的控制点;C.在平原区选线,平坦地区可以无条件地使用长直线;D

    10、.丘陵起伏地段,线路应走直线连线与匀坡线之间;E.纸上定线具有充分利用地形的优点;F.长直线尽头在地形条件受限时可连续急弯。13、有关选线应注意的主要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高等级公路应“近村不进村,利民不扰民”;B. 大、中桥桥位及走向应服从路线总体走向;C. 积雪、冰冻地区的沿河线应尽量选择在阳坡面;D. 悬崖、深谷地带的越岭线可采用自然展线方式;E. 在丘陵地区,起伏地带线路应走直线与匀坡线之间;14、设置缓和曲线的作用包括( ) A.抵消部分离心力 B. 缓和离心力的变化 C. 适应汽车转弯行驶轨迹 D.可作为超高和加宽的缓和段 E.减小汽车行驶横向力15、在处理路基土石方时

    1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半填半挖断面中,首先应考虑本桩的移挖作填;B.土石方调配应考虑桥涵位置对施工的影响,但上坡运土不受影响;C.在经济运距范围内,填方用土首先考虑纵向调配来土;D.在回头曲线路段,土石方调配不受回头曲线的限制;E.计价土石方包括填方、挖方、借方和弃方;F.土石方总量包括路基工程、排水工程、临时工程、小桥涵工程等项目的土石方数量。三、判断题1、对于高等级公路的线形设计,越平顺越平越好。 ( )2、汽车转急弯翻车的原因是:行驶速度过快,转弯半径太小,刹车不及时。( )3、长直线适于与大半径凸形竖曲线组合。4、半径不同的同向圆曲线径相连接处,必须设置缓和曲线。( )5、在小

    12、半径平曲线路段,最大纵坡可采用标准中规定的极限最大纵坡。6、凹形、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的取值,最不利的情况是受视距方面的控制。7、在纵断面坡长设计时,最大、最小坡长都应根据公路的等级和设计时速进行限制。( )8、设计通行能力有可能大于也有可能小于可能通行能力。9、纸上定线方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它可以在现场直接确定线路走向,费用省,速度快,精度高。10、公路路线设计时,工程建设费用最省为最优方案。11、 “平包竖”就意味着平曲线和竖曲线的组合是合理的。12、土石方调配时,首先考虑横向调配,再考虑纵向调配。13、某小半径曲线路段所允许的最大合成坡度为10%,路拱超高坡度为8%。则该路段的最大纵坡

    13、为9%。14、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比小于1.5时,其中间可不设缓和曲线而直接相连。15、当计算行车速度大于60km/h,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的控制条件是缓和冲击。16、当一条公路其设计等级和设计时速确定的情况下,路拱超高横坡度主要取决于圆曲线半径的大小。17、在道路横断面设计时,超高和加宽的缓和段应从平曲线起点开始,平曲线中点结束。18、公路和城市道路的最小纵坡必须不小于0.3%。19、平曲线和竖曲线相互重合时,必须做到“平包竖”。20、汽车行驶速度越快,驱动力越大,爬坡能力越强。21、自然展线时,路线不重叠,并可使线路最短。22、在山岭地区常采用曲线型法进行纸上定线。23、拨角法计算得到的放线

    14、资料很准确,因此防线时精度很高。24、路幅宽度就是指行车道的宽度。25、路肩横坡度应大于路面的横坡度,以有利于路面排水。四、简答题1平面线形的设计一般原则。2确定缓和曲线长度的要素有哪些,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3超高设计中,无中间带道路绕道路内侧车道边缘线旋转时如何过渡。4简述小半径平曲线路段最大纵坡的控制方法。5在平面线形设计中,应用直线的适用条件是什么五、分析题1、针对以下两种情况,分别分析下列竖曲线与平曲线组合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1)下图中的平曲线为小半径的平曲线(设计时速40km/h);2)下图中的竖曲线为小半径的竖曲线。2、分析a)、b)两图在平纵组合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性。3、比较图中

    15、甲、乙方案的选线特点,六、计算题1、已知某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V=60Km/h,圆曲线半径R=300m,试按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和行程时间分别计算缓和曲线最小长度(进整为5m的倍数)2、某山岭区三级公路,转坡点设在K25+480桩号处,其高程为700.72m,两相邻坡段的前坡,后坡,选用竖曲线半径R=5000 m。试计算:(1)曲线要素T、E、L;(2)竖曲线起、终点桩号及设计高程;(3)竖曲线中点设计高程。(4)竖曲线上桩号为K25+530的设计高程。3、在某一双车道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车在行驶,其中甲、乙同向行驶,乙在前,甲在后,且两者距离较近,甲的行车速度为60km/h,乙的行车速度为

    16、30km/h,而丙为对向行驶,其行车速度为40km/h,当甲看到丙时,两者的间距大约为250m,甲此时想加速超越乙,甲的加速度为5m/s2,用了2s钟驶向对向车道,并在对向车道上行驶3s钟。请计算并确定甲能否超越乙并安全地回到原车道上(安全距离S3=50m)4、某平原微丘区一般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为80km/h,有一处弯道半径为250m,该段纵坡初定为5%,超高横坡度为8%。请检查合成坡度,若不满足要求时,该弯道上允许最大纵坡为多少5、某三级公路,设计车速40km/h ,路面宽B=7.0m,土路肩宽bJ=0.75m,路拱坡度iG=2%,路肩坡度iJ=3%,一弯道平曲线长L=151m,缓和曲线ls=50m,需设置超高,超高横坡度,最大加宽b=1.0m最大超高横坡度ih=8%,超高和加宽缓和段与缓和曲线重合,平曲线起点(ZH)桩号为K4+900。(1)分别计算ZH、HY、YH、HZ及QZ等各点的桩号;(2)分别计算K4+980点处路基外缘、中线及内缘的高程与设计高之差。(注:本题按绕行车道中线旋转计算);6、某圆曲线JD3的桩号为K5+100,左偏角左=15,R=2800 m,计算


    注意事项

    本文(网络教育学院福建学习中心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福建学习中心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