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讲课讲稿Word格式.docx

    • 资源ID:8522396       资源大小:40.41K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讲课讲稿Word格式.docx

    1、先秦哲理散文选讲汉汉代诗歌选讲秦汉散文选讲魏晋六朝魏晋诗歌选讲13南北朝诗歌选讲8魏晋南北朝辞赋选讲合 计68表二:唐宋文学作品选四唐代初唐诗选4盛唐诗选李白诗选杜甫诗选五中唐诗选唐代散文与传奇选6七晚唐五代诗词选宋北宋前期词选欧阳修与王安石诗文选3苏轼作品选北宋中后期诗词选5辛弃疾、姜夔词选陆游、杨万里、范成大诗选表三:元明清文学章 目元窦娥冤救风尘西厢记汉宫秋1琵琶记元散曲选讲明三国志演义水浒传明代诗文选讲西游记“三言二拍”选讲明代戏曲选讲2金瓶梅八牡丹亭清清诗词选讲清文选讲长生殿桃花扇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合计三、本文第一编 先秦文学作品选第一章 先秦诗歌选讲【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

    2、学生对诗经的比兴艺术、重章叠句;对楚辞香草美人、结构宏伟的审美特征有直接的感性认识。【重点难点】 诗经的比兴艺术、重章叠句;楚辞象征系统。第一节 诗经选讲一、诗经关雎*1.关于关雎的主题2.关于抒情主人公3.关雎艺术特点:清晰的情感历程;巧妙的比兴手法;动人的情感描写。二、诗经伯兮*1.伯兮与诗经的思妇主题(与卷耳比较)。2.伯兮的艺术:层层推进的情感;反跌对比的结构;鲜活灵动的形象三、诗经采薇1.采薇与诗经的戍边诗2.采薇的内容分析3.采薇的艺术:兴与赋的结合;概括与具体描写结合;写景的翻进一层4.诗经重章叠句的手法、赋比兴的关系四、诗经生民1.内容与结构具体分析2.两个需要讨论的问题3.一

    3、个基本史实问题:本诗所反映的周民族与农业文明的关系第二节 楚辞选讲一、楚辞离骚1.离骚的解题与创作时代2.离骚的思想:司马迁的评价;忠君爱国;美政理想3.离骚所创造的诗人自我形象4.离骚的艺术:从象征手法上看;从抒情体制上看;从笔法句式上看二、楚辞山鬼1.山鬼与屈原其他作品2.山鬼形象与主题3.山鬼内容与艺术:结构与层次;人物与心理;抒情与写景;衬托与渲染4.楚辞的流变【思考题】1.关雎与中国爱情叙事学模式。2.简析“杲杲出日”一章与第一章的情感的逻辑关系。3.采薇中的“兴”与“赋”有何关系?从姜斋诗话对“昔我往矣”一章的评价,分析其艺术特点。4.简析生民的史料价值。5.(1)简析离骚“香草美

    4、人”对比兴手法的发展。(2)谈谈你对离骚抒情结构的理解。(3)离骚的语言特点。6.简析山鬼主人公形象与主题。第二章 先秦叙事散文选讲第一节 左传选讲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左传的叙事艺术,描写战争、外交辞令的特点;战国策文章的风格。一、晋楚城濮之战1.战争发生的背景以及战后对时局的影响2.从晋楚城濮之战看左传的叙事艺术3.人物的语言与形象二、烛之武退秦师1.事件发生的有关背景材料2.文章的结构:结构的完整性;结构的起伏性3.记言的艺术论说角度、论说层次、论说语气第二节 战国策选讲一、苏秦始将连横说秦1.结构与主题2.语言与文势3.对比与反衬1.从晋楚城濮之战看左传的叙事艺术。2.从烛之武退秦师

    5、看左传的辞令艺术。3.简析苏秦始将连横说秦纵横恣肆的文章风格。第三章 先秦哲理散文选讲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论语与孟子的思想核心,论语的文学意味和孟子的论辩技巧。 论语与孟子思想的区别与联系;孟子的论辩技巧。第一节 论语选讲论语侍坐章1.论语简介2.侍坐章的文学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活泼的语言形式;诗化的人生境界第二节 孟子选讲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1.孟子简介:孟子的作者与编撰;孟子的思想核心;孟子与论语风格的不同2.孟子的论辩艺术:严谨的逻辑结构;精湛的论辩技巧;独到的语言艺术;奔泻的文章气势3.孟子文章的影响第三节 庄子选讲庄子逍遥游1.庄子及其哲学思想简述2.逍遥游的哲理与艺术:荒唐之言

    6、语言的挥洒与谨严;鲲鹏展翅意象的幻化与真实;逍遥自由寓意的哲理与诗性1.从侍坐章看论语的文学色彩。2.孟子的论辩技巧。3.逍遥游的哲理与诗性。第二编 秦汉文学作品选第一章 秦汉散文选讲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谏逐客书构思艺术以及文章气势;史记以人物为核心的史传艺术。谏逐客书构思艺术以及文章气势;第一节 议论文选讲李斯谏逐客书1.背景与中心思想2.艺术分析:严谨的结构;构思的巧妙;对照的手法;奔迸的气势第二节 史传文学选讲司马迁项羽本纪1.项羽本纪史学价值2.项羽本纪文学价值:历史与文学的交汇结构分析;单一与丰富的统一人物分析;叙述与描写的结合艺术分析1.谏逐客书对战国策文风的继承。2.联系高

    7、祖本纪谈谈史记的互见法。3.联系高祖本纪谈谈史传文学的人物塑造。第二章 汉代诗歌选讲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汉乐府抒情诗与叙事诗不同的艺术特征;古诗十九首与汉乐府诗的区别与联系。 陌上桑的人物塑造艺术;焦仲卿妻的叙事艺术;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第一节 汉乐府诗选讲一、汉乐府战城南*1.解题:鼓吹曲辞饶歌;战城南主题完整缜密的结构;苍凉悲壮的气氛;想象衬托的手法;怨而不怒的风格二、汉乐府陌上桑1.关于罗敷形象的争论2.罗敷形象的创造:正面烘托;侧面渲染;以对话展示人物性格;以自白显现罗敷智慧三、汉乐府焦仲卿妻诗歌的来源;乐府诗的几种不同内容2.艺术分析:结构、主题、人物、修辞第二节 汉代文人诗选

    8、讲一、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1.主题:知音难遇的主题与汉末中下层文人的心态2.艺术:悬想寓情的手法;直率自然的美质;句平意远的韵味二、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拟人化景物为情思;写人化清冷为妩媚;结构化双起为单承;叠字化叙述为描摹1.分析“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2.以战城南为例谈乐府诗的气氛渲染。3.阅读杜甫的悲陈陶,试说明战城南对杜诗的影响。4.试分析陌上桑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5.长篇叙事诗焦仲卿妻的叙事艺术与魏晋小说的关系。6.长篇叙事诗焦仲卿妻的结构艺术。7.西北有高楼浅近自然与耐人寻味的语言艺术。8.简析迢迢牵牛星情景交融的艺术。第

    9、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选第一章 魏晋诗歌选讲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三曹诗歌的异同点;曹植诗歌前后期风格的变化;建安诗歌的时代性特点;阮籍咏怀诗的抒情特点。左思咏史诗对诗境的拓展;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三曹诗歌的异同点;建安诗歌的时代性特点。第一节 建安诗歌选讲一、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1.组诗的主题分与合抒情主体;显与隐抒情方式;因与革抒情手法二、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1.组诗的内容单视点的结构乐府诗的结构方式;质朴的描述对汉乐府诗风的继承;飞动与壮阔诗人自我的精神境界三、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1.诗产生的背景2.诗歌内容与层次3.诗歌的艺术:以叙事为线索,以抒情为主旨,情与景交

    10、融,布局自然四、曹丕燕歌行*燕歌行与“秋风”、“别日”二曲的关系2.内容与层次3.艺术分析:秋风萧瑟写景;泪下沾衣抒情;短歌微吟节奏五、曹植白马篇*1.解题2.层次与内容奇警的形象;飞动的气势;铺陈的手法六、曹植赠白马王彪2.层次与内容分析奔迸中的迂回;深远的意境;语言的华美第二节 正始诗歌选讲七、阮籍咏怀诗(夜中不能寐)*1.咏怀诗生成的原因2.咏怀诗的基本内容3.“夜中不能寐”的思想与艺术串讲分析第三节 两晋诗歌选讲八、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3.对比的艺术:比兴中的对比;抒情中的对比;引史中的对比九、陶渊明归园田居(选二)*、饮酒(结庐在人境)*、杂诗(忆我少壮时)*1.“少无适俗韵”讲

    11、析2.“种豆南山下”讲析3.“结庐在人境”讲析4.“忆我少壮时”讲析5.陶诗艺术风格:自然取景、写心、写意;平淡情淡、语淡、结构淡;玄远质而绮、癯而腴;浑融画面浑融、情景交融、理境统一1.短歌行“复调”的抒情主体。2.观沧海中诗人自我境界的显现。3.以短歌行、步出夏门行为例简析曹操“气韵沉雄”的特点。4.七哀诗的“诗史”的价值。5.曹丕诗歌的“文士气”。6.比较曹丕与曹操诗歌风格。7.白马篇与曹植早期诗歌的风格。8.赠白马王彪与曹植晚期诗风的变化。9.比较白马篇与赠白马王彪风格的不同点。10、咏怀诗“夜中不能寐”的抒情特点。11.陶诗情、景、理的统一。第二章 南北朝诗歌选讲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

    12、生了解南北朝诗歌的发展,大谢与小谢山水诗成熟与异同。鲍照诗歌对乐府发展;阴、何送别诗的艺术特征;庾信入北诗风变化;南北朝民歌不同的风格特点。大谢与小谢山水诗成熟与异同。第一节 南北朝文人诗选讲一、谢灵运登池上楼*挣扎沉沦诗的情感;谢家春草诗的警句;精雕细刻诗的技巧二、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2.“对案不能食”的讲析3.鲍照与七言歌行体三、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发端结响;写景层次丰富而又和谐完美;凄婉的情感4.谢朓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体诗的探索四、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2.内容分析凄怆的基调;气氛的渲染;隽美的语辞五、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2.内容讲析3.独特的送别艺术:以“不及”写别情;以神态

    13、写别情;以环境写别情4.对唐人送别诗的影响六、庾信寄王琳*2.小诗韵味分析:前两句两种对举的运用;后两句神态时间的错位第二节 南北朝民歌选讲西洲曲*与敕勒歌*2.西洲曲讲析3.敕勒歌讲析4.从西洲曲与敕勒歌看南北朝民歌的不同点1.谢灵运山水诗对诗歌意境的开拓。2.比较陶诗与谢诗风格的异同。3.鲍照对乐府的吸收与改造。4.比较左思与鲍照诗风的异同。5.比较大谢与小谢山水诗抒情艺术的不同。6.新体诗的对仗与韵律。7.何逊与谢朓诗风比较。8.举例说明南朝送别诗对唐人的影响。9.联系小谢的玉阶怨说明南北朝小诗的韵味。10从西洲曲与敕勒歌看南北朝民歌的不同点。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辞赋选讲通过本章学习,使学

    14、生掌握洛神赋对高唐赋、神女赋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归去来兮辞情感的挣扎与超越以及议论、叙事与抒情、哲理的交融;别赋与南朝赋风的变化。洛神赋对高唐赋、神女赋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归去来兮辞情感的挣扎与超越;第一节 魏晋辞赋选讲一、曹植洛神赋1.创作时间2.凄艳的爱情传说3.内容与主题4.表现艺术:鲜明生动的形象;刻画细腻的情感;华美绮丽的语言;铺张渲染的描写5.与高唐赋、神女赋艺术的简要比较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关于“序言”2.结构与层次3.情感的挣扎与超越4.议论、叙事与抒情、哲理的交融第二节 南朝赋选讲三、江淹别赋*1.别赋与恨赋2.别赋内容与层次解析3.别赋的艺术:选材的典型;情感的凄苦;语言

    15、的浓艳1.洛神赋对高唐赋、神女赋艺术的继承与发展。2.归去来兮辞情感的挣扎与超越。3.别赋与南朝赋风的变化。第四编 唐代文学作品选第一章 初唐诗选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初唐诗歌的状况有具体了解,掌握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对惜别之情和豪迈情怀的处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抒情特点;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所创造的诗境。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对惜别之情和豪迈情怀的处理;第一节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中乐观豪迈的送别情调二、分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联第二节 骆宾王在狱咏蝉(机动)一、咏蝉与抒怀的结合二、物我关系的处理第三节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一、写作背景二、感情特点三、抓住感情的爆发点,直抒胸臆,无景

    16、物描写,却有四顾苍茫之感第四节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层次内容三、月亮在全诗的中心作用四、诗情、画意、哲理的融合五、语言、章法、修辞方面的技巧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如何处理惜别之情和豪迈情怀的?2.试分析骆宾王在狱咏蝉与虞世南蝉、李商隐蝉的异同。3.为什么登幽州台歌不写景却有四顾苍茫之感?4.如何理解春江花月夜中的感伤情绪? 第二章 盛唐诗选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盛唐诗歌更深入了解,掌握王维山水诗以画法入诗的特点;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抒情特点;孟浩然诗淡而有味的特点;高适燕歌行的思想性与环境描写;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对咏雪与送行的关系的处理。王维山水诗以画法入诗的特点;第一节 孟浩然过故人庄*

    17、一、平淡二、浑厚第二节 王维诗选一、山居秋暝*1.烘托总的印象情绪与具体的描写刻划相结合2.化静为动二、鸟鸣涧*1.以动写静的手法2.境界及禅意三、终南山*1.王维山水诗的多种笔墨2.以画法入诗,诗画结合四、送元二使安西*1.感情特点2.分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巨大的影响第三节 高适燕歌行*二、思想意义三、分析“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四、环境描写的作用第四节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的奇情壮彩二、如何处理咏雪与送行的关系三、分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树开”、“风掣红旗冻不翻”四、语言及音韵特点第五节 王昌龄出塞*和闺怨一、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互

    18、文手法二、理解出塞言少意多、内蕴丰富的特点三、闺怨表现思妇感情的变化过程四、闺怨第三句的作用第六节 王之涣凉州词*一、旗亭画壁的传说二、首句异文辨析三、末句主旨辨析1.如何理解王维终南山“诗中有画”的特点?2.王维鸟鸣涧以动写静的手法及效果。3.与其他送别诗相比,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感情上有什么特点?4.体会孟浩然过故人庄淡而有味的特点。5.高适燕歌行诗序中提及张守珪守边之事,诗中内容与此事关系如何?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如何处理咏雪与送行的关系?7.如何理解王昌龄出塞后两句议论的意义?第三章 李白诗选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李白诗歌的内容与艺术风格,掌握蜀道难的主题与艺术特点;将进酒的

    19、抒情风格;长干行中的女性形象;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抒情方式;李白诗歌的主观色彩对其部分名篇有一定的分析。蜀道难的主题与艺术特点;长干行对女性形象的描写;李白诗歌的主观色彩。第一节 李白蜀道难*一、关于主题的各种说法二、层次内容三、喷发式的抒情方式四、反复咏叹的形式及作用五、想象、夸张、神话传说融为一体的手法六、语言特点第二节 李白将进酒*一、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二、纵横跌宕的结构三、雄奇狂放的风格四、夸张手法第三节 李白长干行一、展示了一部身份为商妇的女主人公的性格发展史二、李白诗歌对女性题材的处理及其透露的进步思想第四节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借饯别以抒发其深广的忧愤二、感情的复

    20、杂多变三、直起直落的抒情方式第五节 李白早发白帝城*与望庐山瀑布水一、早发白帝城绝处逢生的欢快之情二、望庐山瀑布水中诗人的主观色彩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重复三次,有何作用?2.如何评价李白将进酒纵酒行乐的消极思想?3.长干行是怎么描写女性形象的?体现了怎样的进步思想?4.结合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等诗,论述李白乐府诗的创造性。5.如何理解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复杂多变的感情?8.阅读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分析李白望庐山瀑布水诗的主观性。9.结合具体作品,比较王昌龄、李白七言绝句的异同。第四章 杜甫诗选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具体的了解杜甫诗歌内容与艺术,掌握兵车行记事与记言结合的特点;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新安吏石壕吏与“三吏”、“三别”。兵车行记事与记言结合的特点;新安吏石壕吏与


    注意事项

    本文(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讲课讲稿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