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优秀教案Word格式.docx

    • 资源ID:8446914       资源大小:60.81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优秀教案Word格式.docx

    1、恐龙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奇怪!恐龙还会飞呀!3. 初步释疑 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哪些地方回答了你的疑问?请举手,请再读读想想。不知道的请读课文找答案。(给一定的时间读书) 范读、生边听边想。分别抽说(说得不对的,全班读书、争议、再说) 辽西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课件出示3】师讲解。第三自然段回答了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4. 作者简介【课件出示4】徐星,男,祖籍江苏, 出生于新疆伊犁新源,古生物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古生动物学家。兼任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国科学院副主委,英国皇家学会学报-生物辑和中国地质学报英文版编委。谈话导入,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二、初

    2、读课文,解决字词1出示生字新词。【课件出示5】迟钝 不仅 描绘 隧道 繁衍 十吨 公斤 脑颅 膨大 敏捷 树栖 开辟 崭新 笨重 谈起 鸽子 毫不相关 描绘 末期 形态各异 前肢 鸟翼 2【课件出示6】自学要求:学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新词意思。互帮:不懂的词意,查字词典和同学商量。教师巡视,对差生加以引导。3.分别抽读生字,说形和词意。【课件出示7】注意读准平舌音“隧 ”,翘舌音“崭 肢”等。4读生字新词(抽读、齐读、去掉音节读)5.指导书写【课件出示8】重点指导“隧 翼”的书写。“隧”左窄右宽,注意左边的“阝”两笔写成:横撇斜勾、竖;右边的部分“遂”是个半包围结构,先写上边的部分,再

    3、写“辶”,“辶”是三笔写成:点,横折折撇,捺。“翼”注意是有三部分组成:羽、田、共。其中“羽”不带勾。这个字写扁一些。三、读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1自读课文,读出不懂的词。2自查字、词典,不懂的同学商量,教师巡视参与引导。【课件出示9、10】凌空翱翔:在高高的空中回旋地飞。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活。本文指白门溪龙(见图或形)敏捷:动作等迅速灵敏。本文指一些猎食性的恐龙,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行动迅速灵敏。色彩斑斓:颜色灿烂多彩。亲缘关系:血缘关系。如:你和爸爸、妈妈或亲妹妹,有血缘关系。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本文指鸟类可能是小型恐龙的子孙。欣喜若狂:非常的欢喜快乐。本

    4、文指全世界研究者们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能证明恐龙演化成鸟类,而非常欢喜快乐。演化:演变。本文指恐龙演变鸟类。繁衍:逐渐增多毋庸置疑:无需怀疑。四、再读课文,理清结构过渡:下面让我们读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课件出示11】自由读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大量的化石显示,鸟儿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第二部分(3、4自然段):科学家们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科学家们希望能从化石中重现这一历史过程。五、精读重点,领悟写法1.字词、句子都能读准确了,现在可以来解决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课件出示12】(出示:“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请大

    5、家认真读读课文,哪个自然段能回答这个问题?(第四自然段)2.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方法:(1)先自己读。(2)再讨论。(3)汇报:第一种大约出现在和狗一般大小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家族其中,一些长得像鸟类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的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这一环节是为了教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文章和体会作者情感而设计的,这是理解文章的一个重要方法。课堂小结六、课堂

    6、小结【课件出示13】 本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语,读懂了课文,把握了课文的脉络层次,究竟恐龙的一支是如何变成鸟类的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课堂作业新设计【课件出示14、15】一、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1.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 ( )2.顿时全世界的研究者欣喜若狂。3.有些恐龙动作敏捷。4.它的后代繁衍成了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霸王龙( )的马门溪龙( )的鸽子( )的孔雀( )的演化( )的鸟儿三、根据意思写词语。1.指反应迟缓;脑子不灵敏。2.立刻、一下子。3.反应迅速快捷。4.形容高兴到了极点。【答案】一、1.(演变)2.(欢欣鼓舞)3.(灵敏)

    7、4.(巨大)二、(凶猛)(迟钝)(轻盈)(五彩斑斓)(漫长)(凌空翱翔)三、1. (迟钝)2.(顿时)3.(敏捷)4.(欣喜若狂)四、1.(两亿四千万)(狗)(后腿)(形态各异)(两足)(四足)(凶猛异常)(温顺可爱)2.(鸟类),(崭新)第二课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背诵自己感兴趣的语段。2.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说明性文章表达准确的这一特点,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首先,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过的词语,【课件出示17】出示词语:这些词语都是第一自

    8、然段中,你们能用上这些词语概括出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吗?【课件出示18】预设:(事实证明笨重的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我们接下来学习课文,跟着科学家走进恐龙的演变世界。检查字词环节的设计,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2、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1)科学家提出了怎样的假说?依据是什么?(2)科学家有怎样的发现?(3)“欣喜若狂”是什么意思?这些发现为什么让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课件出示19】 “辽宁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1)点睛

    9、之笔是什么意思?(2)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点睛之笔”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物科学家们漫长的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比作“画卷”。而要证明恐龙向鸟类演化,“羽毛”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带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的发现,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这项研究的进程。因此,说它是“点睛之笔”。)(3)这一重要的发现多么令人欣喜啊!这也是科学家钻研时的心情,我们带着这种欢欣鼓舞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一句话。指导感情朗读,体会科学家钻研时的心情。(读出欣喜若狂的心情)(二)第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是啊,凶猛、笨重、迟钝的恐龙能变成轻灵、五彩斑斓、凌空翱翔的鸟,多么不可思议啊!今天我们

    10、就一起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看默读提示:默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想想恐龙是怎样一步步演化成鸟儿的?全班交流:(先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1)第一种恐龙的特点【课件出示20】:“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退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A、去掉“大约”行吗?B、比较读(1)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2)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C、指名读第一代恐龙庞大家族(两亿三千万年前)(数千万年后)(2)【

    11、课件出示21】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的特点:“有些恐龙像它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A、想想看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B、【课件出示22】(恐龙种类的图片)请同学们说说你对恐龙的认识。C、注意加点的词语,照样子写一段话。蚂蚁经过进化,有些蚂蚁还保持着原有的黑色,有些蚂蚁则变成了黑红色,有些蚂蚁比他的祖先大了好几倍,有些蚂蚁则小巧玲珑,十分招人喜爱,有些蚂蚁变成了掠夺者,成为了人类的敌人,有些蚂蚁则变成了益虫,成为了人类的好朋友.D.大家对这形态各异的恐龙

    12、都充满了喜爱之情那我们就来读一读吧!男女对比读、齐读。教师:这么庞大的家族都能飞上美丽的蓝天吗?(生:不是)请大家找出相应的语句来读一读(3)【课件出示23】猎食性恐龙的特点: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A、齐读。【课件出示24】出示恐龙不断进化的图片(教师适时解释:恐龙长的越来越接近现在的鸟类了。骨骼中空,身体才会轻盈,行动也就敏捷了,又长出了像鸟翼一样的前肢,体表还有羽毛。B、“其中”是在什么中?“

    13、一些”说明了什么?(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我们在习作时应注意恰当地用词学习如何锤炼语言。板书:猎食性恐龙(其中一支) 飞向蓝天(许许多多年后)(亿万年前)C、比较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25】(1)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小,长得像鸟类。(2)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1)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2)它们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D、齐读。这些都是恐龙飞向蓝天的前提,那么它们是怎么飞向蓝天的?(4)【课件出示26】 “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的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科学家们都认为是这样吗?生:

    14、不是,还有的科学家认为由于生活习性的改变,使恐龙飞向了天空。有的科学家认为是树栖生活使鸟具备了滑翔能力,并逐渐能够主动飞行;有的科学家认为是生活在地面上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但是,毋庸置疑是什么?师板书齐读。齐读句子。是的,恐龙的一支经过了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4、直观感受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清楚详细的介绍拉近了恐龙与我们的距离,现在就让我们再近距离地欣赏一下各种种类的恐龙吧!【课件出示27】(出示其他类型的恐龙图片)5、学生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件出示28】(再出示演化过程的图片)不管怎么样,有一点毋庸置疑(生接读)“毋庸置疑”怎

    15、么样理解?(无须怀疑)带着这种语气再读这句话。(三)学习第五段无论如何这只是科学家们根据种种证据的推论,它们有更美好的心愿。齐读第五段。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这是科学家们的愿望,科学家们经过百年的努力研究,他们多么希望能重现这一历史进程啊,帮助我们了解了体态笨重的恐龙最终变为轻盈灵活的鸟儿的演化过程,这一切凝结着他们多少宝贵的心血啊!科学研究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世界上有太多的奥秘等待大家去探索,就请同学们抓紧宝贵的学习时间,将来去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吧。 抓住重点词语“欣喜若狂、点睛之笔”来理解课文,了解科学家在重大发现面前,欣喜若狂的心情。让学生分组学习,逐步感受恐龙的演化过程,培养学生合

    16、作探究能力和对优秀文本的欣赏能力。依次学习片段,可以感受作者语言表达准确的特点,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每学完一个环节后,让学生带着感情读一读本段课文,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以恐龙化石,科学家能推出恐龙成鸟类的演变过程。对此,你有什么感想?你们想对科学家们说些什么?【课件出示29】科学家们推测出恐龙演变成鸟类是有事实依据的,化石是最后的证据。科学家的想象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虽然大胆却是严谨科学的。2.总结写法阅读感悟写法上的特点: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如:地上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年。它的后代繁衍成

    17、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3.作业:拓展学习【课件出示30】(1)把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复述给家长听。(2)对于不明白以及想了解的问题可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交流收集的资料,举办一次“恐龙世界”展览。课堂总结使学生又一遍回顾了课文中,明确了中心,升华了感情。板书内容 飞向蓝天的恐龙【课件出示31】(数千万年后)课堂作业新设计【课件出示32,33】一、我能为下面的字再找一位看起来相似的“形近字”朋友,并为它们组词顿( ) 肢( ) 纪( )钝( ) 枝( ) 记( )栖( ) 末( ) 翼( )洒( ) 未( ) 冀( )二、仿照例句,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

    18、小型恐龙的后裔。三、我知道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一、顿(顿时) 肢(四肢) 纪(纪念)钝(迟钝 ) 枝(树枝) 记(记住)栖(两栖 ) 末(末尾 ) 翼(双翼 )洒(洒水 ) 未(未来 ) 冀(希冀 )二、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三、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退支撑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亿万年前,一种带羽毛的恐龙脱离同类,飞向蓝天,演化成今天的鸟类大家族。教学反思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一、让

    19、学生了解恐龙向蓝天的演化过程,知道恐龙是怎么样飞向蓝天的?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重点部分,在熟悉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来找到这四个阶段的恐龙的特点或是变化。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条理地理解演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板书来复述演化过程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内化语言,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为读懂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有时为了让学生能弄清课文的内容,老师一遍一遍的提问,学生来回答,课堂显得零散,而缺乏对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而有些课堂老师又放得太大,学生阅读时无从着手,显得空而散。怎样做才恰到好处呢?其实这也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和理解,教师的引导

    20、地位不容忽视,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往哪方面进行思考。在这节课上,我利用问题让学生深入课文,又从课文走出,深入他们的生活、学习中,这样学生的思维及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而且整个课堂让人感觉浑然一体,生趣盎然。 不足之处:本课的教学不足就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再引导学生品读科普文章体会它的用词准确做得还不够到位。今后在教学要注意时间的合理搭配。备课素材【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的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为人们想象恐龙飞向蓝天、变化为鸟类的演化过程提供了证据。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

    21、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课文以“飞向蓝天的恐龙”为题,破除了人们头脑中对恐龙的固有印象,颇具吸引力。文章开篇即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笨重、迟钝的恐龙与轻巧灵活的鸟类这两种在人们印象中似乎毫不相干的动物展现在读者面前,告诉我们: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接着介绍了这一科学发现的大致过程。课文的第3、4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第3自然段循着读者的阅读思路,以“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呢”这一设问,十分自然地引出下文,将我们的视线引向中生代,在我们眼前再现了恐龙变成鸟类的演化过程。这一过程以时间为序,先

    22、讲了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的大小、形态、行走方式;接着介绍了经过数千万年之后,它的后代繁衍变化、形态各异的情况;由于它们的体态、体表、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变化,最终使一支猎食性恐龙变成了天之骄子,飞向了蓝天。课文最后表达了科学家们的美好心愿:希望找到更多的、更充分的证据,重现恐龙飞向蓝天这一历史进程。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作者介绍】【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恐龙:恐龙是中生代时期(2.3亿年前)的一类爬行动物,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 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

    23、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 在研究几块样子像蜥蜴骨头化石时,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动物留下来的,并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非鸟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鸟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如今仅存鸟类,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可鸟类属于恐龙的说法。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双腔龙可能超过50米,而最小的

    24、蜂鸟可能还不到10厘米。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统治了地球大约8000万年(1.44亿年前-6500万年前)中生代时期: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在希腊文中,中生代意为中间的+生物中生代介于古生代与新生代之间。由于这段时期的优势动物是爬行动物,尤其是恐龙和翼龙,因此又称为爬行动物时代。 霸王龙 即雷克斯暴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的恐龙种类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

    25、国与加拿大,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咬合力一般9万牛顿-12万牛顿,嘴巴末端最大可达20万牛顿左右,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霸王龙的属名在古希腊文中意为残暴的蜥蜴王,种名在拉丁文中意为国王。有些科学家认为亚洲的勇士特暴龙(Tarbosaurus bataar)是暴龙超科的第一个有效种,而其他科学家则认为特暴龙是独立的属。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暴龙科的种已被提出,但它们多被认为是暴龙的异名,

    26、或被分类于其他属。 马门溪龙:中国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之一,在宜宾市马鸣溪渡口发现其化石,经科学鉴定,属蜥脚类亚马目此属动物全长约22米,体躯高将近7米。它的颈特别长,相当于体长的一半。另外,马门溪龙的颈部也是所有恐龙中最长的(最长颈部可达12.1米)。与颈椎相比,背椎、荐椎及尾椎 相对较少。【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第九届中科院杰出青年奖评选评语:徐星对新疆准噶尔盆地戈壁地区连续7年的野外考察使,该地区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中晚侏罗世过渡时期的陆相化石点,他在辽宁西部的野外工作导致了许多极其重要的脊椎动物化石的发现。他已发现和命名恐龙新属种20余种,是世界上命名恐龙有效属种最多的学者之一。他在暴

    27、龙类、镰刀龙类等的形态学、分类学等方面的成果被评论为引发了恐龙研究领域革命性的变化。他有关鸟类起源及羽毛和飞行起源的研究被有关评论誉为里程碑式的成果,发现的四翼恐龙被认为是和始祖鸟一样重要的物种。他纠正了1999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有关古盗鸟的报道错误,避免了错误知识的传播,成为古生物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之一。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读一读,写一写。pn d s zh ki p su do( ) ( ) ( ) ( ) zi bn zhn kn ln xn ti 3、加点的字该读哪个音?选一选吧!后裔(yy)隧道(susu树栖(xq)繁衍(ynxn)崭新(znzhn) 迟钝(dndn)三、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漫长( 繁衔( 形态各异(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优秀教案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