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级经典古诗诵读篇目DOC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8386155       资源大小:23.3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级经典古诗诵读篇目DOCWord文件下载.docx

    1、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作品简析:这首诗为相和歌辞相和曲之一,原见宋书。乐志,算得上是采莲诗的鼻祖。此为汉代民歌,诗中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表现了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诗歌描绘了江南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从穿来穿去、欣然戏乐的游鱼中,我们似乎也听到了采莲人的欢笑。第二首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2、。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把“努力”理解为“努力为乐”,显然是一种曲解。汉代的五言古诗,许多是慨叹年命短促、鼓吹及时行乐的。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乐府诗总集,全书一百卷,分十二类。上起汉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谣十余首。除收入封建朝廷的乐章外,还保存了大量民间入乐的歌词

    3、和文人创造的新乐府诗。全书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对各种歌辞、曲词的起源和发展,均有考订。第三首 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简介:北朝民歌,产生于黄河流域,歌词的作者主要是鲜卑族,也有氐、羌、汉族的人民。歌词有的是用汉语,有的是用北方少数民族的语言,后被译为汉语。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汉语纪录的作品,大约是传入南朝后由乐府机关采集而存的,传世的约六十多首,以敕勒歌最为著名。歌辞的主要内容,有的反映战争和北方人民的尚武精神(如木兰诗),有的反映人民的疾苦,有的反映婚姻爱情生活,有的描写北方特有的风光景色(如敕勒歌)。它内容

    4、丰富,语言质朴,风格豪放;形式上以五言四句为主,也有七言四句的气绝体和七言古体及杂言体,对唐代的诗歌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北朝民歌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今存60多首。敕勒川,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尤以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歌辞大气磅礴,粗犷雄放,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成为妇孺皆知的名句。第四首 咏 鹅(鹅鹅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作者简介: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

    5、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他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咏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时的作品。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第五首 风(解落三秋叶)李 峤解落三秋叶,能开

    6、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 (645714),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九年(645),卒年在玄宗开元二年(714)。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

    7、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又是强悍的。敏感的风,多情的风,凄婉的风,千姿百态的风,你是人类的朋友,却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风,你让人不得不爱,同时也让人惧之三分。第六首 咏 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市)人。695年(唐武后证圣元年)中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722年(开元十年),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

    8、。725年(开元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738年(开元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他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盛唐前期的伟大诗人及书法家。他的作品大多散失,现仅存诗二十首。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主要描写了在早春二月时分诗人的见闻及联想。这首诗借柳树歌咏春风,将春风比喻成剪刀,赞美她是美的创造者,裁出了春天,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赞美之情。第七首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9、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这首诗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第八首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

    10、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第二首诗反映的是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诗歌以汉代唐,写一位边地首领到唐朝来求和亲而未能如愿,通过描写其行动与心理,从侧面烘托唐朝国势的强盛。【其二: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第九首

    11、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

    12、,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第十首 春 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

    13、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着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为惜春。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第十一首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687726),字子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睿宗景云元年(710)进士,玄宗时作过

    14、官,后贬道州司马,死于贬所。性豪放,喜游乐饮酒,能写歌词,并自歌自舞。其诗题材大多吟咏沙场少年、玲珑女子以及欢歌饮宴等,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旷达情怀。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共有十四首。代表作有凉州词二首、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古蛾眉怨等,其中以凉州词二首(一)最负盛名。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翰的的作品。这首边塞诗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第十二首 出 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一说山西太原人。诗擅长七绝,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其边塞诗很著名。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有王昌龄集。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和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气概。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

    16、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第十三首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

    17、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第十四首 鹿 柴(空山不见人)王 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鹿柴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第十五首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三四句是一个整体,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注意事项

    本文(级经典古诗诵读篇目DOC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