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卫生毒理学概述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8373957       资源大小:14.75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卫生毒理学概述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6、能阻止水、电解质和某些水溶性差的物质屏障是()A.连接角质层B.上皮角质层C.真皮角质层D.表皮角质层E.以上都正确D7、毒物动力学参数中反映化学毒物在体内分布情况的是()A.AUCB.t1/2C.VdD.CLE.Ka8、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表观容积的部分是指()A.KeB.KaC.CLD.T1/2E.F9、双功能诱导剂有()A.萘黄酮B.B.苯并比C.三甲基胆蒽D.TCDDE.以上都是10、化学结构与毒效应()A.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性质B.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C.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决定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D.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E.化学活性和理化性质影响

    2、化学结构11、甲烷上的H被Cl取代后,毒性最大的是()A.CH4B.CH3ClC.CH2Cl2D.CHCl3E.CCl412、急性毒性研究的接触时间是()A.一次B.一次或8小时以内C.一次或24小时以内D.一次或7天以内E.一次或14天以内13、寇氏法一般设几个剂量组() A.12个B.34个C.58个D.910个E.4个14、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毒物的()A.剂量B.蓄积作用C.靶器官D.选择作用E.作用时间15、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不正确的是()A.一般要求两种性别B.选择离乳不久的动物C.必须是啮齿类或非啮齿类的动物D.同组动物体重相差不应超过平均体重的10%E.大鼠、小鼠每

    3、组不少于6组16、亚慢性毒性试验的期限是()A.环境毒理学36个月B.食品毒理学36个月C.工业毒理学13个月D.食品毒理学90天喂养E.以上都对17、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一般化验指标有()A.血象、肝、肾功能B.病理学检查C.灵敏指标的检查D.特异指标的检查E.特异基因的测试A单项选择题18、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A.成年动物B.只使用1种哺乳动物C.仅使用单一性别D.大鼠出生34周E.小鼠体重100g左右19、毒性的上限指标有()A.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剂量,最小致死量B.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C.绝对致死量,最大无作用剂量,阈剂量,半数耐受量D.

    4、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剂量,最小致死量E.绝对致死量,阈剂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20、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分别选择动物的年龄()A.初成年、性刚成熟、初断乳B.初成年、初断乳、性刚成熟C.初断乳、性刚成熟、初成年D.初断乳、初成年、性刚成熟E.性刚成熟、初断乳、初成年21、颠换与转换的不同点主要在于()A.碱基置换的类型B.产生的氨基酸C.产生的蛋白质D.导致的后果E.三联密码A更多内容请访问做题室微信公众号22、导致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原因是()A.DNA交联B.DNA修复异常C.DNA链的复制错误D.DNA链的断裂与异常重接E.DNA链的断裂与原位重接23、移码突变是指(

    5、)A.碱基对的缺失和插入B.不等于3的倍数的碱基对的缺失和插入C.DNA链的大段缺失和插入D.三联密码的缺失和插入E.染色体的缺失和插入24、染色体断裂后不重接则不能形成下列哪种形态学改变()A.无着丝粒断片B.染色体缺失C.环状染色体D.微核E.微小体25、常见的烷化剂有()A.烷基硫酸酯B.N-亚硝基化合物C.氮芥D.卤代亚硝基脲26、在鸟嘌呤上哪个位点烷化有正常配对的特性()A.N-5位B.N-6位C.N-7位D.O-7位E.O-6位27、关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产生机制,说法正确的是()A.与微管蛋白二聚体结合B.与微管上的硫基结合C.已经组装好的微管的破坏D.中心粒移动受阻28、下列哪项

    6、不属于体细胞突变的后果()A.动脉硬化B.癌变C.流产与死胎D.功能或结构畸形E.生育功能障碍29、光镜下不可见的DNA缺失()A.小缺失B.缺失C.断片D.断裂E.裂隙30、下列哪种发生断裂与重接的染色体基因不丢失或增加()A.微核B.倒位C.插入D.易位E.重复B单项选择题31、对于彗星试验说法错误的是()A.可进行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B.在酸性溶液中获得单链DNA,并在酸性条件下电泳C.检测低水平DNA损伤的敏感性高D.对样品的细胞数要求少E.适应性高,操作简便32、致突变试验的质量控制应通过()A.设立阳性对照B.设立阴性对照C.盲法观察D.试验结果的重现33、确证的人类致癌物必须有()

    7、A.人类流行病学及动物致癌实验方面充分的证据B.经动物试验及流行病学调查,并有一定的线索C.充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D.已建立了动物模型34、关于化学致癌作用进展阶段的描述,错误的是()A.可逆性B.其标志为遗传不稳定性增加和恶性变化C.生长陕D.易转移E.侵袭性强35、下列哪组致癌物为非遗传毒性致癌物()A.免疫抑制剂、无机致癌物、促癌剂B.免疫抑制剂、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促癌剂C.直接致癌物、过氧化物酶体增生剂、细胞毒物D.激素、固态物质、无机致癌物E.促癌剂、前致癌物、细胞毒物36、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中,动物的选择错误的是()A.在选择物种和品系时,应考虑自发肿瘤率B.选用性成熟的动

    8、物C.每组动物较一般毒性试验多D.一般雌雄各半E.每组动物数一般为雌雄各50只37、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A.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B.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恶性转化试验C.构效分析、致突变试验、动物致癌试验D.剂量反应关系、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E.恶性转化试验、动物致癌试验、流行病学调查3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个()A.致畸性是指妊娠期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后代结构畸形的特性或作用B.外源性理化因素造成的孕体着床前后直到器官形成期结束的所有的毒性叫胚胎毒性C.出生前经父体和(或)母体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的在子代到达成体之前出现的有害作用是发育毒性D.发育毒物在诱

    9、发母体毒性的剂量下产生发育毒性的物质E.婴儿出生期前既已形成的发育障碍叫出生缺陷39、致畸作用的敏感期是()A.着床期B.胚泡形成期C.器官形成期D.胎儿期E.新生儿期40、下列哪种致畸物最容易被忽视也最危险()A.具有胚胎毒性而无母体毒性B.出现胚胎毒性也出现母体毒性C.具有母体毒性,但不具有致畸作用D.在一定剂量下,既无母体毒性,也不表现胚胎毒性41、胚胎毒性作用一般公认的概念系指外源化学物引起()A.新生动物存活率降低B.胎盘异常C.胎仔生长发育迟缓D.母体中毒42、对于动物发育毒性试验中,雌雄性交配前-受孕-雌性受精-雌性着床期间染毒属于哪个阶段的试验()A.预备阶段B.阶段C.阶段D

    10、.阶段E.阶段43、危险度是()A.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能力B.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C.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可能性的定性估计D.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可能性的定量估计E.外来化合物不损害机体的可能性E单项选择题44、危险度评定的核心内容是()A.定性评定B.定量评定C.剂量反应关系评定D.毒性评定E.危害性评定45、对人体有毒的元素或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制订()A.最低需要量B.最高需要量C.最高容许限量D.最低容许限量E.最大耐受量46、制定化学毒物卫生标准最重要的毒性参考指标是()A.LD0B.LD01C.LD50D.LD100E.NOAEL或LOAEL47、在毒理学研究中,吸入染毒的剂量单

    11、位表示为()A.mg/kgB.mg/mC.mg/LD.mg/m3E.mg/g参考解析 :剂量有多种表示方式,可以用单位体重接触外源化学物的量表示,如mg/kg体重等;也可以用环境中化合物浓度来表示,如气体中化学物质浓度mg/m3,水中化学物质浓度mg/L。吸入染毒主要以空气中化学物的含量作为剂量单位。48、下列不属于化学毒物毒作用分类的是()A.速发或迟发性作用B.局部或全身作用C.可逆或不可逆作用D.损害作用或非损害作用E.过敏性反应化学物质的毒作用是其本身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到达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毒作用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造成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化

    12、学物质的毒作用,根据其特点、发生时间和部位,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分为速发与迟发作用、局部与全身作用、可逆与不可逆作用、过敏性反应和特异体质反应。49、毒理学中最常见的剂量一反应曲线的形式为()A.直线B.抛物线C.对称S形曲线D.非对称S形曲线E.高斯曲线剂量-反应关系可以用曲线来表示,即以表示量反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质反应的百分率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可以得到一条曲线。常见形式有S形曲线、直线和抛物线。其中S形曲线又分为非对称S形曲线和对称S形曲线,由于毒理学试验使用的实验组数和动物数有限,受试群体中又存在一些高耐受性的个体,所以非对称S形曲线最为常见。50、在下列参数中

    13、,常用来制定每日容许摄入量和最高容许浓度的是()A.LOELB.LD50C.NOAELD.RfDE.ZchNOAEL是最大未观测到损害作用的剂量,是毒理学的一个重要参数,指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最大未观察损害作用的剂量是根据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结果来确定的,是评价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的主要依据,在制定化学物的安全限值时起重要作用,常以此为基础制定每日容许摄入量(ADI)和最高容许浓度(MAC)。51、下列属于致死剂量的是()A.NOAELB.ZacC.LOELD.ADIE.LD50NOAEL是最大未观察到

    14、损害作用的剂量,LOEL是最小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两者属于阈剂量;Zac是急性毒作用带;ADI是每日容许摄入量;LD50是半数致死剂量,属于致死剂量。52、下列指标中,属阈剂量的指标为()A.RfDB.NOAELC.ADID.ZacRfD是参考剂量;Zch是慢性毒作用带;NOAEL是最大未观察到损害作用的剂量,属于阈剂量。53、影响化学物简单扩散最主要的因素是()A.生物膜的厚度B.化学物的分子量C.化学物的解离状态D.化学物的脂水分配系数E.生物膜两侧化学物的浓度差外源化学物经过简单扩散的条件是膜两侧有浓度梯度,外源化学物呈脂溶性,外源化学物是非解离状态。其中主要因素是膜两侧存在的浓度梯度

    15、。54、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生物转运方式不包括()A.吞噬或胞饮B.基质扩散C.被动转运D.易化扩散E.主动转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主要有被动转运(包括简单扩散、易化扩散和滤过)、主动转运和膜动转运(包括胞吞和胞吐)。55、大多数化学物质在胃肠道的吸收方式主要是通过()A.吞噬或胞饮B.滤过C.简单扩散多数外源化学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是通过简单扩散。简单扩散是大多数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该转运方式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56、急性毒性为()A.人或实验动物接触毒物后,24小时内客观的症状B.人或实验动物接触毒物后,24小时内客观的死亡情况C.人或实验动物14日

    16、内一次或多次接触化学毒物后产生的毒效应D.人或实验动物仅一次大剂量接触化学毒物后,短期内(一般为14天)产生的毒效应E.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化学毒性后,短期内(一般为14天)产生的毒效应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源化合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性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和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以及死亡效应。57、下列哪项不是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A.测定致死剂量及其他毒性参数B.初步评价毒物对机体的毒效应特征C.为亚慢、慢性毒性试验及其他毒理试验研究提供剂量及观察指标选择的依据D.求出NOAEL或LOAELE.为毒理学机制研究提供线索求出NOAEL或LOA

    17、EL为亚慢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58、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首选的啮齿类动物是()A.大鼠B.豚鼠C.家兔D.狗E.小鼠经典的急性毒性试验以死亡为其观察终点。在几种常用的哺乳类动物中,大鼠为首选的啮齿类动物,最好采用国内常见的品系。59、急性毒性试验的观察和记录内容可不包括()A.中毒体征及发生过程B.死亡情况和时间C.体重D.食物利用率E.病理形态学变化食物利用率是亚慢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观察和记录的内容。60、急性毒性试验的观察周期一般为() A.19天B.24天C.14天D.30天E.90天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毒物的急性毒性症状在短期内出现,国内外许多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中对急性毒性的观察时间有规定,一般为714天,如有必要可延长至14天以上。


    注意事项

    本文(卫生毒理学概述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