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作业Word格式.docx

    • 资源ID:8372372       资源大小:60.6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作业Word格式.docx

    1、3“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这是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地流行的口号。该史料作为直接论据,可以说明()A“一五”计划的超前完成B“大跃进”的“浮夸风”C“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巨大成就根据材料“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该口号反映了“大跃进”的“浮夸风”,故B项正确。4美国学者帕尔默在冷战到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终结?一书中描述:“指令性的公共食堂、托儿所和学校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在农田和工厂里工作。”与材料所述生产单位相吻合的是()A生产合作社 B人民公社C“

    2、一五”计划 D大跃进根据“指令性的公共食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生产单位是人民公社,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一五计划”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C项。D项超越客观规律,与材料不符,故均错误。5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对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项目年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总产值中的比例1957年43.3%31.2%25.5%1960年21.8%26.1%52.1%增长率22.8%47%223%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根据题中关键词“在总产值中的比例”“增长率”,可发现当时国

    3、民经济各部门中,重工业比重过大,农业比重迅速降低,很容易得出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的结论。A、B、D三项与题目无直接联系。C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品种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加比旧中国最高年产量增加粮1.95亿吨19%30%棉164万吨26%93%钢535万吨296%580%煤1.3亿吨96%210%电193.4亿千瓦时166%320%原油146万吨235%材料二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材料三1958年底,全国七十四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二万六千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99%以上参加了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4、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在工业领域出现了什么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经济和国防不能独立;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2)开展“大跃进”运动。在工业领域,全面开展了群众性的大炼钢铁运动。影响:浪费了人力和资源,且炼出

    5、的钢合格率很低,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3)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的生产力,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基础巩固1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在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过程中,采取了“不打烂旧机构”和“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做法。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稳定社会秩序以巩固革命政权B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C实现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的既定目标D借鉴近代企业合理化的管理模式历史的目的是具有阶段性的,1949年在没收官僚资本后采取“不打烂旧机构”的措施就是为了发展生产恢复国民经济。当恢复经济的任务完成后,社会改造和社会革命的任务就提上议事日程,体现了毛泽

    6、东的“不断革命论”。21955年,毛泽东指出:“农民的出路主要还在农村,他们可组织起来,向一切可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与广度进军。”毛泽东此番话意在鼓励农民()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C成立农村人民公社D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改革运动的时间是19501952年底,故A项错误;据材料“1955 年”“1955 年”“向生产的深度与广度进军”可知,此时中国正在进行三大改造,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故B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故C项错误;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农村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故D项错误。3“一切认为农业产量

    7、只能按百分之几速度而不能按百分之几十的速度增长的悲观论调已经完全破产了”。“地的产是人的胆决定的”。以上见诸报端的言论出现于()A社会主义改造中 B“大跃进”运动时期C“文化大革命”之中 D改革开放的初期“地的产是人的胆决定的”的言论是“大跃进”时期“左”倾错误的典型表现。4五年一规划,是中国经济安排的一大特色。“二五”计划大起大落,历程曲折,各年度的计划数字不断大幅调整变化,最后并无定稿。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建设方针出现偏差 B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变化C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 D中苏关系的日益恶化根据题中“二五”计划最后并无定稿,可知此时约是1957或1958年前后。联系所学知识,

    8、可判断由于“大跃进”的兴起,导致计划数字不断大幅调整变化,最后并无定稿。故A项正确。A5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一五”计划的展开B“大跃进”的影响C“文化大革命”的影响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本题考查学生对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原因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C到D变化的历史阶段是19601965年,城镇人口数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受到“大跃进”的影响。故选B。6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钢铁生产的状况,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A百姓服饰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B国民的建设热情受到压抑C社会资源面临较大的破坏D英国工业产值仅次于美国材料体现“大跃进”时期的

    9、钢铁生产状况,故A项错误;“大跃进”时期人民受到“左”倾思想的鼓动,国民建设热情高涨,故B项错误;“大跃进”在“左”倾错误的指导下,不合理的建设方式导致资源大量浪费,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英国工业产值仅次于美国,故D项错误。能力提升761岁的原古城老居民郭承志珍藏着一张1956年聊城县福利事业公司发给的“公私合营股票”, 上面写着:“兹有照相业私方郭兆仁于1956年1月向聊城县福利事业公司投资,经资产估价定股为人民币四千三百六十元九角七分由聊城县福利事业公司按季付息,特此凭证,发给投资人郭兆仁。”此股票的历史价值在于其见证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C中

    10、华人民共和国改造民营资本的壮举D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经济根据材料中“1956年”“公私合营股票”可以判断是民族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方式是公私合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在1952年完成,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即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见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造民营资本的壮举,故C项正确;三大改造的目的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而不是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经济,故D项错误。8某一时期的人民日报曾报道:“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钢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

    11、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提出B人民公社化运动“以钢为纲”的号召C“大跃进”全民炼钢运动的迅速兴起D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政策“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提出,主要是建立重工业企业,没有涉及钢产量翻一番的目标,故A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农村实行高度公有化的政策,不包括“以钢为纲”的号召,故B项错误;“大跃进”提出全民炼钢运动,号召“以钢为纲”,实质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政策是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左

    12、”倾错误的纠正,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91961年3月,安徽省委决定实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田间管理责任制。到秋末,扩大到全省生产队总数的85.4%。这项政策()A试图纠正农村“左”倾错误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C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提高了人民公社化的水平由“1961年3月,安徽省委决定实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田间管理责任制”可知由于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造成国家经济困难,为了摆脱困境,国家进行了初步反思,从而在农村进行纠正“左”倾错误,缩小公有制的规模,故A项正确;农村所有制成分没有根本变化,故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开始推行,故C项错误;根据

    13、所学知识可知,在农村纠正“左”倾错误就是适当缩小人民公社化的水平,故D项错误。10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而1978年以后,大量的农民工却可自由进入城市,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经济体制变革的结果 B我国户籍制度的松动C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动 D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根据材料中对农村和城镇人口流动的严格控制到放开,主要是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结果,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人们的户口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农村和城市的人口流动问题,不是人口结构的变动,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城市化进程,故D项错误。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到1952年,中国的工农业生产不仅达到了战前的最高点,而且超过了1949年产量的77.5%该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号召建设694个工业项目,其中的156个工厂将在苏联援助下修建在预算总支出中,58.2%投入工业建设,19.2%投入交通、邮政和电讯业,7.6%投入农业、林业和水利业,7.2%投入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过程中的特点。得到苏联援助;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作业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