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缺氧实验最终报告Word格式.docx

    • 资源ID:8353325       资源大小:38.6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缺氧实验最终报告Word格式.docx

    1、 甲:NS(0.1ml/10g) 腹腔注射 乙:0.25%水合氯醛(0.1ml/10g) 放进缺氧装置中 丙:1%咖啡因(0.1ml/10g) 等待10min 每2min记录呼吸频率 死亡(记录时间及耗氧量,甲鼠尸体待留)计算耗氧量观察皮肤颜色,活动度丁:放入缺氧装置,40水浴锅放入装小鼠缺氧瓶,记录死亡时间,活动状态以及耗氧量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小鼠一只):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将一只小鼠放入广口瓶,然后与一氧化碳发生装置连接;先取甲酸1.5ml放入试管内,再加入浓硫酸1ml。连接加热试管(用酒精的间断加热,加速CO产生,不可使液体沸腾)观察记录一般状况*观察记录如下:死亡(

    2、记录时间),计算小鼠耗氧率(R)* 3、亚硝酸中毒缺氧(小鼠一只)观察记录一般状况小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0.3ml死亡(记录时间),计算小鼠耗氧率(R)* 4、取出甲鼠及2,3实验小鼠尸体部分肝叶进行对比,记录颜色。五、实验结果表1.各型缺氧对机体的影响组 别呼吸频率(次/10秒)存活时间(分)中枢神经系统变化肝脏、血液颜色皮肤粘膜颜色0 1, 3, 5, 7, 9,乏氧性缺氧(NS组)10、19、25、29、30、逐渐减慢10.75正常,兴奋,抑制,死亡暗红 紫绀一氧化碳中毒20、14、15、20、15,逐渐减慢12极兴奋,兴奋,抑制,嗜睡,死亡樱桃红粉红亚硝酸钠中毒16、25、30、

    3、34、30、28、13、逐渐减慢13.33正常,兴奋,抑制,狂躁,抽搐,死亡巧克力色紫绀氰化物中毒0 20, 40, 60, 80, 玫瑰红粉红玫瑰红表2.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乏氧性缺氧)分组中枢神经系统变化耗氧率ml/(g.min)耗氧量(A)体重(W)高温4.08正常,兴奋,抑制,死亡 0.016 3.3ml51.7g生理盐水10、19、25、26、29、30镇静,兴奋,躁动,淡漠,死亡0.0157.6ml46.1g咖啡因19、18、235.12极兴奋,抑制,淡漠,嗜睡,躁动,死亡0.012 3ml49.5g水合氯醛10、22、27、30、31、33、27、逐渐减慢14.20.017

    4、11.9ml49.3g六、分析与讨论1、各种模型所致缺氧的发生机制。(1)乏氧性缺氧(低张性缺氧):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为基本特征的缺氧。原因有:吸入气氧分压过低 外呼吸功能障碍 氧分压 PaO2和动脉血氧含量 动脉血氧饱和度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血氧容量正常或增高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或正常 机体缺氧(2)血液性缺氧(等张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血红蛋白性质改变,使血液携氧能力降低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引起的缺氧。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贫血。 CO中毒 CO+血红蛋白=HbCO(亲和力极高) 增加其余三个血红素对氧的亲和力 释氧能力 缺氧 NaNO2中毒

    5、(血红蛋白性质改变) Fe2+氧化 Fe3+形成 HbFe3+OH(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3)组织性缺氧:指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所引起的缺氧。氰化物中毒时,氰化物进入机体后分解出具有毒性的氰离子,抑制细胞内酶的活性,使呼吸链酶活力降低,同时氰离子能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结合,阻止其还原成二价铁,使传递电子的氧化过程中段,导致细胞不能利用血液中的氧而造成内窒息,导致组织细胞用氧障碍。 药物对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抑制线粒体功能和结构损伤 组织对氧的利用减少,静脉血氧分压。血氧含量呼吸酶合成减少和血氧饱和度高于正常 细胞用氧障碍 缺氧2、各种缺氧对呼吸、中枢神经系统有何影响?血液颜色有无

    6、不同,为什么? (1)呼吸系统 代偿性反应:以低张性缺氧时呼吸系统的变化最明显。PaO2(60mmHg) 作用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呼吸中枢兴奋PaO2 呼吸加深加快肺泡通气量 肺通气量增加是对急性低张性缺氧的最重要代偿反应 。损伤性反应: A. 高原肺水肿缺氧引起外周血管收缩,肺毛细血管内压增高,回心血量增加和肺血量增多,加上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使肺血流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不均一非炎性漏出;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肺水肿氧弥散障碍PaO2B. 中枢性呼吸衰竭PaO230mmHg抑制呼吸中枢,肺通气量减少在本次低张性缺氧试验中,小鼠先是由于代偿机制的存在,呼吸频率保持

    7、正常;过了一段时间后,躁动不安,呼吸加快;又过了一段时间,呼吸急促,最终死亡。小鼠在密闭瓶中随着呼吸的进行,瓶中氧分压降低,所以鼠体内血氧含量降低,引起代偿性反应,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引起呼吸加快,增加肺泡通气量和肺泡气氧分压。随着实验进行,瓶中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缺氧对呼吸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大于氧分压降低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兴奋作用,发生中枢性呼吸衰竭,小鼠死亡。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实验中,小鼠呼吸先加快后又减慢,最后休克直至死亡。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氧的21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难以解离,使Hb失去携氧的能力,而且HbC

    8、O的存在还抑制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碍氧的释放和传递,造成机体急性缺氧血症。因此,轻度一氧化碳中毒时小鼠代偿性呼吸加深加快以增大呼吸面积、提高氧的弥散,胸廓运动幅度增大,胸内负压增高,有利于氧的摄取和运输。随着实验进行,高浓度的CO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结合,直接抑制细胞内呼吸,引起脑缺血,使小鼠休克,最后死亡。亚硝酸钠中毒性试验中,Hb中的二价铁在氧化剂的作用下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价铁血红蛋白症。一方面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剩余的二价铁与氧的亲和力,使氧离曲线左移,氧不易释放,造成缺氧。轻度中毒时,小鼠出现代偿性反应,呼吸加快;随着实验的进行,小鼠发生严重缺氧,呼吸变慢,口

    9、唇青紫,昏迷,最后死亡。氰化物中毒性缺氧实验中,氰化物进入机体后分解出具有毒性的氰离子,抑制细胞内酶的活性,使呼吸链酶活力降低,同时氰离子能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结合,阻止其还原成二价铁,使传递电子的氧化过程中段,导致细胞不能利用血液中的氧而造成内窒息。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故大脑首先受损,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2)中枢神经系统 缺氧 中枢兴奋 中枢抑制 (烦躁、激动、判断力下降) (疲劳、嗜睡、昏迷)急性缺氧、慢性缺氧、严重缺氧(PaO228mmHg)可以产生严重程度不同的CNS功能障碍血液颜色有不同 因为形成的血红蛋白不同:A. 低张性缺氧(暗红)-脱氧血红蛋白 低张

    10、性缺氧时进入血液的氧减少,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量减少,血氧含量减少。动静脉的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或超过某一数值时,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即发绀。 B. 一氧化碳中毒(樱桃红)-碳氧血红蛋白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且co比o2更易与Hb结合,当co与Hb分子中的某个血红素结合后,将增加其余三个血红素对氧的亲和力,使Hb结合的氧不易释放,同时co还可抑制红细胞内糖酵解使2,3-DPG生成减少,进一步加重组织缺氧。HbCO增多,所以小鼠肝脏血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 C. 亚硝酸钠中毒(咖啡色)-羟化高铁血红蛋白 亚硝酸钠吸收入

    11、血,使大量的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中的三价铁与羟基结合牢固,失去结合氧的能力,而且当血红蛋白分子中的四个亚铁离子中有一部分被氧化成三价铁后,剩余的二价铁虽能结合氧,但不易解离,使氧离曲线左移,使组织缺氧。因生成高铁血红蛋白所以小鼠肝脏血皮肤粘膜呈咖啡色。 D. 氰化物中毒(玫瑰红)-氧合血红蛋白 组织性缺氧时,因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减弱而引起缺氧。氰化物中毒时,CN-与细胞色素aa3铁原子中的配位键结合,形成氰化高铁cyt aa3,是细胞色素氧化酶不能还原,失去传递电子的功能,呼吸链中断,生物氧化受阻,导致细胞用氧障碍。由于组织对氧的利用减少,静脉血氧分压,血氧含量和血氧饱

    12、和度都高于正常,使毛细血管中氧合血红蛋白较正常时多,使小鼠肝脏血皮肤粘膜呈玫瑰红色。3、讨论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1)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机体内的酶活性增加,促进机体代谢,机体耗氧量随之增加,耗氧量高,耐受性低。在乏氧性缺氧试验中,丁小鼠放置在缺氧瓶内,并且置于40的水浴锅中,属于高温环境,此只小鼠是此组试验中存活时间最短的,高温增加了机体酶活性,代谢增快,呼吸频率增加,缺氧耐受性减低。(2)机体的机能状态。机体的机能状态不同,机体的代偿能力就不同,所以机体可以通过呼吸、循环和血液系统的代偿反应增加组织的供氧,代偿反应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每个小鼠对缺氧的耐受性也不一定相

    13、同。(3)咖啡因和水合氯醛。咖啡因具有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作用,可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机体代谢率增加,组织耗氧量增加,降低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水合氯醛有中枢抑制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水合氯醛后,中枢活动功能受到抑制,小鼠处于安静状态,能量需求减少,组织耗氧量减少,缺氧耐受增强。7、结论 (1)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机体内的酶活性增加,促进机体代谢,机体耗氧量随之增加,耗氧量高,耐受性低。 (2)水合氯醛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小鼠的活动减少,机体的代谢减慢,呼吸中枢抑制,呼吸频率减慢,导致耗氧量减少,小鼠存活时间延长,增加了机体的缺氧耐受性,水合氯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缺氧。咖啡因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呼吸中枢兴奋,呼吸频率增加,导致耗氧量增加,小鼠提前死亡,机体的缺氧耐受减弱。 (3)缺氧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重要影响,短时间轻中度缺氧机体会有代偿反应,长时间缺氧或严重缺氧会对机体造成损伤,应该减少缺氧的发生。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注意事项

    本文(缺氧实验最终报告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