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网络舆情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8309589       资源大小:24.3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网络舆情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1、 从近年来发生的如贵州瓮安、云南孟连、湖北石首等有较大负面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来看:事件发生后,尽管在网络中某些言论的观点是客观的、真实的,对事件的发展、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更多的是情绪化、偏激的,辱骂、攻击性言语,甚至制造谣言,混淆视听,激起网民对政府的不满与愤怒,网络舆情对事态向负面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我们来说,突发的网络负面舆情一旦发生,其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首先没有一个健全的网络舆情应急处臵机制,不能适时果断地处理危机;其次,没有与网络媒体建立一个完善的关系网络,难以及时有效的在发生舆情时对舆情进行管制;再者,缺乏危机意识以及处臵网络舆情危机技巧的训练,加上过去行

    2、之有效的新闻管理办法有的反而束缚了我们自己的手脚,造成处理事件的被动。而现有的网络舆情监控体系中:一方面我们的工作人员对网络舆情知识还不十分熟悉,缺乏网络舆情监控方面的专业人才;其次现在所采用的舆情监控系统刚刚投入试运行,其信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研判等功能都有待于更好的完善(包括开发商对功能的改进及我们结合其功能特点行监控范围、研判依据等方面的配臵),使之更贴近于我们实际,这需要一个长期的不断更新的过程;再次,我们在进行信息反馈、信息决策,信息处臵等多个环 节中还存在很多漏洞,很多责任主体单位还存在着不重视、不配合现象,影响了整个舆情处臵工作的正常开展。 造成舆情监管难的原因及对策: 分析来

    3、看,造成网络舆情监管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舆情处于匿名性和虚拟性交织的状态,缺乏有效监管和规范,发言者无需考虑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进而显得肆无忌惮;2、网络信息真实性难以区分,部分网民很少质疑信息的真实性,也没有进行成熟的思辨,仅凭主观臆断对信息发表意见,带有严重的感情色彩,易导致真相的掩盖、言论的失实;3、网络舆情传播快,范围广,聚集效应强,但可控性较差。对在网络中四处粘贴攻击诋毁类的信息,只能被动采取堵截、删除等方式,防不胜防;4、对新兴的网络舆情,缺乏有效监管抓手,也缺乏有效的制止或者进行澄清的手段。对不利言论,主要采取删除了事,很少对事实进行澄清。有些问题早已解决,但反

    4、映问题的信息一直在网络中传播,仍可能引发新的不良影响;5、对网络舆情掉以轻心,很多领导认为网络仅仅是发泄情绪的途径,对网络舆情不愿闻也不愿管,怀着自生自灭的心态看待网络舆情,也是造成网络舆情难以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原因。 网络是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网络舆情监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他涉及到多个主体,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面对新的历史形式,我们的网络舆情监管更应该按照“管疏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开展。 1、加大对网站发布单位和网络使用主体的管理力度。公安、文化等执法部门应加大对网站的管理,严格要求开设信息发布平 2、密织社会监控网络。网络被称作浩瀚的海洋,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信息的传递,单靠网络监控

    5、系统只是杯水车薪,需要充分调动各主管部门、网络文化管理机构的积极性,共同参与网上舆情监管工作,建立一种信息共享、高效运作、快速反应的舆情监控体系和机制。 3、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各部门单位要对自己辖区内的敏感问题、突发事件及时发现及时提报,对可能出现的网上热点问题要充分估计、提前建立预案。要确定一名同志担当前网络舆情预警联络员,及时搜集与本单位有关的负面信息,及时与上级网络管理部门进行沟通。 4、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对一些新闻网站,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做大做强,成为推介政府、宣传政府的主流网站。加大与上级主流网络媒体的沟通,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可成为抵制不良信息的网络正面宣传主阵地。同时完

    6、善网络文化管理队伍和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做好培训,提高网络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形成一支懂政策、讲方法、富有战斗力的网络文化管理队伍和网络评论员队伍,为有效开展工作打好基础。篇二:舆情调研报告 第一章:概述 1.1建设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带来网络传播的兴起,以往在传统新闻媒体上无法实现的个人表达自由的言论得到空前的发展。由于本身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更多的人们愿意采用网络这种渠道来表现真实的想法。 中国社科院发布2008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2008年中国互联网继续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网民对网络的运用,已 由初期偏于娱乐与交友发生转向

    7、,网络新闻使用率大幅攀升,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网民对“重大新闻我一般都首先从互联网上看到”的总 体认同度高达62%。网络已成为社会舆论重要发源地。上述报告同样指出:网民对“互联网是我发表意见的主要渠道”的总体认同度高达43%。 网络还 是社会舆论的扩音器,网友关注焦点及公共事务、讨论议题广泛,言论彰显出民众意识;而网络又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参与度高等特 性,网友众说纷纭、言论扑朔迷离,使得地方性、局部性事件在一夜间被成倍放大,演变为全国关注话题,像城管打死人事件、华南虎事件、周久耕天价烟事件,网 络让草根阶层不再处江湖之远,将政府部门推向风口浪尖,

    8、矛头直指政 府执政为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严重破坏政府形象、降低政府公信力,甚至导致政府信任 危机。 网络舆情是广大民众关于民声、民愿、民意的汇集,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网络舆论的重要性。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是 一个重要的渠道”。中央和国务院设有专门机构搜集网络重要信息,以“互联网舆情”形式提供给领导人参考,网络舆论成为一种“公开的内参”。互联网已成为党 和各级政府治国理政的新平台。第二章: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行业

    9、舆情特点及意 义 2.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舆情特点 ? 网络舆情处臵机制不健全,不能适时果断处理危机 目前,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效仿宣传部门组成的网络舆情工作小组,但尚未建议完善的网络舆情工作的机制。一是工作缺乏预见性,部分领导或者工作人员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认识不足。二是对于可能出现的危机后果估计不足,工作被动,涉及本部门的舆情被网络炒作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则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这样不但不利问题的解决,反而增加对立情绪,造成矛盾进一步激化。 ? 指挥缺乏统一性,特别是多头指挥,决策迟缓,有关部门层层汇 报,不能及时果断处理。 人社部门及工作人员缺乏处臵网络舆情的技巧 由人社部门的工

    10、作职责可以看出,与社会基层人员联系比较紧密,而与社会基层人员进行沟通时,不可避免产生一列矛盾问题。而一条涉及关于人社部门的信息迅速在网络被炒作的危机,工作人员的应对心理、方法、策略和手段有些被动和力不从心,对于媒体的询问和公 众的质疑,往往保持缄默或封锁消息,很少与网民进行良性互动和有效沟通。 网络环境下,涉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面舆情使工作人员及单位形象受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因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涉本部门舆情的应对工作。增加信息透明度, 准确、及时地发布权威信息,就能使谣言破灭,从而有效引导舆论。建立权威专业的组织体系、加强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采取适当的舆

    11、情引导与控制手段,是建立 科学有效的舆情应对机制的必需。加强舆情分析与研判工作,区分不同性质的涉及本本门负面舆情,可以为正确的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善与媒体沟通,借助媒体传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的声音,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2.2、应用意义 2.2.1有效的部署工作人员 具体来讲,在实际工作中,脉维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运用,可以有效的进行工作人员部署,运用网络雷达技术替代人工浏览的方式,将会节省大量人力,并将负责分析互联网信息的人员从枯燥的重复性的查看互联网信息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有效的人力投入到对信息结果的处理和防范等重点上。 2.2.2降低人工对比分析误差 在本项目运用

    12、中,通过该系统,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为基础,通过信息关联分析与共享、人工经验知识分享与机器自动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社会公开情报信息的研判与事件综合分析预测,改变以人工操作带来的水便,提高了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2.2.3提高人社部门的管理效能效能 在该系统中,针对互联网信息的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脉维舆情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文本挖掘技术,提高了人社部门的对于互联网舆情的应对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加强了对社会面信息的全面动态控制能力。 2.2.4为领导决策依据篇三:关于网络舆情引导的调研 关于网络舆情引导的思考 井陉矿区人民法院 张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事业的快

    13、速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群体性事件接踵出现,受到各方关注。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各种信息借助网络快速传播,对现实中的事件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增加了处理难度。有些并不严重的事件经网络炒作后常常以讹传讹出现信息失真,人为使得事态复杂化。有些事件还由于网民的大量参与形成网络暴力,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些频频发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给各级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社会稳定和网络管理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网络舆论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风向标,网民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舆论监督力量。当前大部分与政法机关有关的网络热点事件,往往一个案件的某个细节,经过网络的发酵,演变成为震动各界的社会

    14、热点事件,使得各级政法机关或者主动或者被动地卷入网络舆情危机之中。笔者以为,面对愈来愈多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应采取以下四个途径措施予以应对: 一是构建舆情监督领导系统,正确全面领导舆论。一是精心构建网络舆情监督组织机构。根据网络舆情监督工作的需要,成立网络舆情领导组、网络舆情监测组、网络舆情调查组、网络舆情反馈组,开展涉检网络舆情的监测、评估、预警和应对工作。二是突出抓好政法网门户网站建设。把政法网站建设成为征求意见、网上受理、在线交流、咨询问答、网上展览等多功能有序整合的统一平台,引导群众正 确认识当前社会矛盾,理性合法表达诉求。三是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全面实施量化目

    15、标管理、办案流程管理、内外监督管理,切实树立起政法机关良好形象。 二是及时发布官方消息,做好舆情引导工作。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点是参与人数多,信息传递量大,消息传播速度快。在所涉及的事件中,绝大多数参与讨论的网民并不是事件亲历者,但对事件表示出了高度关切,他们从不同途径获取信息后,很快通过网络传递出去,使得事件的参与人数滚雪球般增加,信息量快速膨胀,最后形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针对这一特点,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及化解过程中,有关方面必须及时发布信息。对此有关方面必须建立信息沟通机制,通过开设一些“网上热线”或网络互动活动,利用视频、音频、聊天系统等与网民交流,尽可能早地对网民的意见和诉求作出

    16、回应,在双方之间搭建起信息沟通的桥梁。 三是快速应对焦点问题,做好事件处置工作。网络作为一种监督方式,是释放个人正义和社会良知的有效载体。许多网民虽然与议论的事件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但他们会毫不吝惜地表达对弱者的支持和对恶行的鞭挞,持续地关注事件的发展,具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定态度。针对这一特点,有关方面必须在第一时间掌握网民所关注的事件焦点是什么,找准症结,快速、果敢地做好事件处置工作。处置事件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迅速。必须在第一时间对事件作出处理,对是非分明的事件刀下见菜,使责任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处置;二是透明。网络是一个信息高度透明的场所,凡已在网络上热议的群体性 引领网络舆论的有序发展

    17、。坚持信息充分公开,提高党政机关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公开度。积极培养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强化主流舆论,争取中性舆论,孤立反动言论。四要强化队伍培训。注重吸纳、培养高水平的网络理论和管理人才、高素质的一线网络评论人才、掌握尖端网络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通过业务和网络技能的专业培训,使网上舆情引导队伍更加知识化、专业化,成为检察机关驾驭互联网的综合性“通才”。五要尽快实现网络立法。网络立法是净化网络空间,减少网络情绪型负面舆论的有效保障。而网络又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参与度高等特 性,网友众说纷纭、言论扑朔迷离,使得地方性、局部性事件在一夜间被成倍放大,演变为全国关注话题,像城

    18、管打死人事件、华南虎事件、周久耕天价烟事件,网 络让草根阶层不再处江湖之远,将政府部门推向风口浪尖,矛头直指政府执政为民。 第二章:而一条涉及关于人社部门的信息迅速在网络被炒作的危机,工作人员的应对心理、方法、策略和手段有些被动和力不从心,对于媒体的询问和公众的质疑,往往保持缄默或封锁消息,很少与网民进行良性互动和有效沟通。 2.2.2降低人工对比分析误差在本项目运用中,通过该系统,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为基础,通过信息关联分析与共享、人工经验知识分享与机器自动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社会公开情报信息的研判与事件综合分析预测,改变以人工操作带来的水便,提高了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运用方

    19、脉维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实现了在一定范围内网站信息发布进行全面掌控,能够对境内、境外互联网信息(新闻、论坛、博客、微博、贴吧、rss等)实时监测、采 集、内容提取及排重;并且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全面检索、主题检测、专题聚焦、相关信息推荐;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业务需求定制信息分类规则;为用户辅助编辑提供信息 服务,如信息预警、自动形成网络信息报告、追踪已发现的信息焦点,针对最新3G网络方面,全面推出了适合iphone 4、ipad 、android等系列的3G智能终端产品等。这对于随时随地发现违法不良信息;获得互联网信息热点焦点和趋势分析;合理部署工作人员,提高人员的工作效能;实时通报内外用户最

    20、新情报信息;更充分了解社情民意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2.4为领导决策依据篇三:大学生网络舆论调查报告 廊坊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实践课调查报告 姓名 韩智杰 学号 11060142011 级班 题目大学生网络舆论调查报告 成绩 日期 大学生网络舆论调查报告 一、 前言 互联网被称做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作为新兴的信息载体,近几年在大学里日倾流行,越来越多得介入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对他们的各个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网络存在着诸多优点,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网络信息的开放性、自主性与多元性容易令部分同学对其产生过度依赖,从而造成部分大学生心理扭曲,导

    21、致人格发育不健全。据专家分析,频繁浏览黄色、暴力等不健康网站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失衡进而引发杀人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大学生们是怎样认识这个第四媒体的呢?为了探明目前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和针对这种现状所应采取何种措施,我们以某高校为调查主体,进行了“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此后,我们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大学生上网与性别和所处年纪有关,也和目前激烈的社会竞争有关,上网以家里和宿舍为主,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和好奇性,目前网络信息的多而杂使很多大学生对其既爱又恨。 二、

    22、调研概述 1、调查目的 (1)对网络行为进行分层次全方位的动态调查研究,对不同年级的人的上网年龄、时间、地点、频率、常上的网站、所关注的内容、上网的体验进行调查。 (2)调查大学生上网动机,文案调查包括网络学习,玩游戏、网恋、娱乐等。 (3)最受大学生喜欢的网站排名,和网络分类信息重要程度的排名。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廊坊师范学院为主体,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以大二、大三的学生为主体,以大一的学生为辅助调查对象。为了能全面反映在校大学生的上网情况,我们适当将部分大四学生加入调查样本中,以充实数据库,使其更加接近大学生群体上网现象的真实情况。 3、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

    23、查。问卷由17个问题构成,主要询问了学生关于上网基本情形、偏好、上网影响及其他方面的具体情况。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图-1:问卷有效回收率 三、调研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上网基本情况分析 1、从图2上网原因这份图表中可以发现,100%的受访对象表示自己曾经有过上网经历,在大学生“上网原因”一项中,有53%受访同学选择“聊天”,该比例远远领先于其它选项。上网聊天作为缓解学习生活压力的方式在此次调查中表现得较为明显。2娱乐则以40.0%比例次之,而只有25%的学生能比较合理的利用上网来充实、完善自己。 2、上网时间 由图3我们不难看出,

    24、从大学生上网时间角度来看,每天都上的占29%,每星期最少占22%,每个月最少一次占1%,没确定时间,想上就上的占48%。这些数据表明上网的时间受学校课程设置紧密与否及学生的行为倾向决定。图-3上网时间 二、 上网地点取向 面对校内外众多的上网场所,从图四中可以看出有77%的受访同学选择在家里或宿舍上网。其次11%的同学选择在校内机房上网。仅有7%的同学选择在网吧,其他场所5%。从性别角度来看,男女对上网地点选取存在明显差异,女生主要倾向家里和宿舍,男生主要倾向于学校和网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们将同学们反馈的结果大致归纳如下: 1、从是否便捷、安全及环境等角度来看,校内上网场所往往具有很强

    25、的优势。在校内上网无疑会为大学生节约往返校内外所花的时间。而且校内上网环境也比较好,此外部分学生出于安全考虑,一般会选择在校内上网。这一点事77%的同学选择在校内上网的主要原因。 2、网吧的“集聚效应”。为数众的上网学生为其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客源。 (二)大学生网络偏好及行为分析 1.娱乐方式的选择从图五中不难看出“聊天”俨然成为最受学子亲睐的娱乐方式,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和社会不易使他们倍感艰辛,心理上常处于压抑状态,非常需要有共同话题人的抚慰。聊天软件的推出,“身体缺场”为人们羞怯提供了一层保护膜,极大的冲淡了人们害羞和尴尬的心理,进一步促进了网上聊天的兴起。在我们的问卷中有占92.4%的同学都使用qq作为聊天工具,现在qq号已经成为时下大学生互相联系时必备的身份验证码,但我们发现男女学生对聊天和游戏的偏好泾渭分明。在图六中,知道在娱乐咨询中,聊天占53%,游戏25.8%,学习9.1%,网上购物1.5%,无目的的浏览网站30.3%,收发电子邮件10.6%。2、 对不健康网站的态度 大学生登陆不健康网站一直是教育界的热点问题,根据问卷结果显示,有34%的人完全没有接触过不良网站,很少接触的占17%,偶尔会


    注意事项

    本文(网络舆情调研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