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亚洲古代文明概观》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

    • 资源ID:8296069       资源大小:21.0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亚洲古代文明概观》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

    1、通过对亚洲各国文明进行总体历史回顾和全方位的现实考察,着眼于全球史(Global history)和内亚(Inner Asia)的视角重新检索亚洲各国古代文明,使学生从文化互动与交流等多角度全面、深入了解亚洲各国的文明进程,深化学生对于亚洲的认识,培养学生认识当今世界和投身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所必需的全局意识、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教学任务: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亚洲古代文明这门通识课本身就是其最大特点。本课具体有以下特色:一是跨学科性,它涉及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许多学科;二是历史与现实结合,长期以来,亚洲邻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亚洲诸国文明进程与现实相结合,有利于更加全面

    2、把握当代亚洲与中国的国际关系;三是理论与政策相结合,当前正值习总书记提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本课程所涉及的亚洲古文明各国正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通过对亚洲文明进程的学习,将理论与政策相结合,有利于“一带一路”战略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三、学时分配以表格方式说明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 教学课时分配周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课时分配课时合计讲课实验实践1绪论季风视野下的亚洲文明2-5第一章从身毒到莫卧儿王朝86-7第二章波斯帝国的兴衰4 8-9第三章苦难的历程犹太文明探秘10-11第四章失落的文明吴哥窟12-13第五章微笑的国度泰国14-16第六章菊与刀日本6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本课程内容共六

    3、章,以文明进程为基本脉络,与文化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将亚洲古代文明的历史与文化综合起来加以讲述。本课程旨在既历史地回顾亚洲古文明的形成和演变轨迹,又全方位、立体式地全球史观来透视亚洲各国文明进程。绪论部分为熟悉而又陌生的亚洲,重点从地理、人口、社会等级结构等方面方面入手,旨在使学生从对季风下亚洲古文明单元有一个整体上把握。第一章 从身毒到莫卧儿王朝本章教学目的: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它劳动人民进行统治的社会制度。佛教的教义因为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某种需要,受到统治者特别是

    4、刹帝利的保护本章主要内容:从雅利安人南下到莫卧儿王朝时期,印度古文明的发展情况以及印度文明的传播对东南亚、东亚地区的影响。本章重难点:古代印度文化的内在脉络本章参考文献:尚会鹏:印度文明史,广西师大2012年。思考题:1、何谓哈拉巴文明?哈拉巴文明在古代印度历史中居于怎样的地位?2、古代印度种姓制度是如何产生的?种姓制度在古代印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3、婆罗门教包括哪些经典?婆罗门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4、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基础和基本教义。5、古代印度文化的主要成就。讲授内容:第一节 印度河流域文明一、 自然环境和居民二、 哈拉巴文化第二节 吠陀时代一、 吠陀和雅利安人二、 早期吠陀时代

    5、三、 后期吠陀时代第三节 列国时期一、 列国的形势二、 耆那教三、 佛教第四节 孔雀帝国的兴衰一、 摩揭陀国二、 孔雀帝国建立三、 阿育王第五节 古代印度文化一、哲学(婆罗门教、森林书、奥义书、梵书)二、文学(摩诃婆罗多)三、建筑艺术(阿旃陀石窟、键陀罗艺术)第二章 波斯帝国的兴衰通过对波斯文明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波斯在中亚、西亚以及世界历史的影响,进而从长时段的角度窥见波斯在中西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波斯及波斯文明在中西文明交流以及丝绸之路中影响。希波战争的影响,波斯与中西文明交流周启迪:波斯帝国史,北师大出版社2014年。1、波斯与巴比伦之囚。2、琐罗亚斯德教的兴衰。3、波斯文明在历史上

    6、的贡献。第一节神话世界一、伊朗维杰伊朗雅利安人的摇篮二、印伊雅利安人和塞族人三、和凯扬世界四、琐罗亚斯德和他的学说第二节远方的地平线一、高原西部的雅利安人二、亚述王国三、埃兰和乌拉尔图四、米底人和波斯人与亚述和埃兰的冲突第三节波斯人的矛锋一、波斯帝国的奠基人二、居鲁士与希腊人三、居鲁士攻克巴比伦四、 大流士镇压叛乱五、雅典和马拉松第四节宫廷烈焰一、亚历山大在苏撒和法尔斯二、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行政体制三、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艺术和建筑四、亚历山大在波斯第五节遗产争夺一、亚历山大遗产引发的纠纷二、赛琉古王朝的建立三、赛琉古王朝的崩溃四、犹太化和希腊化第三章苦难的历程犹太文明探秘从文化的起源、文化的基本内

    7、涵、文化的建构、文化的宗教性、文化的新发展、文化的新中心、文化的世界性、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成功的机制等九大方面对犹太文化展开了讲述,以历史为线索,系统描述犹太文化形成的过程,其所包含的基本思想和对世界文明产生的具体影响。犹太民族的形成以及犹太复兴主义犹太经典文献徐新:犹太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 犹太、希伯来、以色列辨析。2、 圣殿山的历史地位。第一节民族的形成和早期历史第二节犹太流散史第三节 圣经文化第四节塔木德文化第五节 中世纪以来的犹太教第六节拉比文献第七章节历法、节日、人生礼仪和文化用品第八章节文字与文学第九节 犹太民族的复兴运动第十节 犹太人面对的历史迫害第四章失落的

    8、文明吴哥窟讲述吴哥文明的兴衰史,兰那泰文明启示录以及马来群岛上各个时期古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期以从不同侧面反观印度教、佛教在异地的传播机制、以及东南亚各国“印度化”的文明历程。吴国文明在中南半岛的影响,吴哥窟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印度化与吴国文明的关系大卫:钱德勒:柬埔寨史,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13年。1、 印度文明对吴哥文明影响体现在那些方面?2、 14世纪吴哥文明与素可泰文明的战争。第一节柬埔寨历史的起源一、印度化与扶南二、柬埔寨早期的政府和社会第二章 吴哥的王权与社会一、吴哥历史的资料来源二、阇耶跋摩二世和吴哥王朝的建立三、耶输跋摩和他的继任者第三节 阇耶跋摩七世与13世纪危机一、阇耶

    9、跋摩七世和佛教王国二、阇耶跋摩七世的寺庙三、上座部佛教与13世纪危机四、周达观关于吴哥的记载(1296-1297年)第四节 吴哥之后的柬埔寨一、从吴哥到金边的迁移二、十五六世纪的柬埔寨第五章 微笑的国度泰国通过对泰国历史的梳理,使学生认识泰国在中南半岛历史长河的影响和贡献。讲授泰国这个文明古国自古至今的历史,即自史前时期、前素可泰王朝时期、素可泰王朝时期、阿瑜陀耶王朝时期、吞武里王朝时期至曼谷王朝的历史,以及自拉玛五世以来泰国融入世界、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段立生:泰国通史,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1、 素可泰文明在泰国发展历程的地位和影响。2、 兰甘亨王的历史功绩。第一节 史前时期一、班清

    10、文化二、班菩史前文化遗址三、泰国的铜鼓第二节前素可泰王朝时期一、谌离国和夫甘都卢国二、金邻国三、盘盘国四、堕罗钵底国五、赤土国六、狼牙修国七、单马令国八、女王国九、八百媳妇国第三节 素可泰王朝时期一、泰族的起源二、素可泰王朝的建立三、素可泰旧城遗址四、素可泰的政治体制五、素可泰的文化艺术六、素可泰王朝的灭亡第四节阿瑜陀耶王朝时期一、建都阿瑜陀耶城二、对外扩张版图三、创建萨克迪纳制四、阿瑜陀耶王朝与中国的关系五、阿瑜陀耶王朝时期的外籍侨民六、与西方殖民主义的斗争七、阿瑜陀耶的佛教和文化艺术八、泰缅战争和阿瑜陀耶王朝的灭亡第五节节吞武里王朝时期一、郑信的家世与生平二、郑信领导的驱缅复国斗争三、吞武

    11、里王朝时期的暹罗社会四、吞武里王朝与清朝政府的关系五、吞武里王朝的灭亡第六节 曼谷王朝初期一、曼谷王朝初期的泰国社会二、曼谷王朝初期的佛教和文化艺术三、曼谷王朝初期的对外政策及西方殖民者的卷土重来四、鲍林条约的签订及带来的社会危机第六章 菊与刀日本文明史系统地介绍日本如何从先史时代走向近现代,让学生对近代日本的国家属性和文明发展有正确的认识。一方面掌握日本语周遭国家关系的互动,另一方面,对于日本以中国为文化母国又保有自己特征的文明吸收方式有所认识。重点讲述日本自邪马台时期到飞鸟时代再到幕府时期与中国的文明交往,以及近代以来,自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脱亚入欧成功进入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文明进程。日本

    12、文明与中国文明的关系,日本文化的特性。吴廷璆:日本史,南开大学1994年版。1、 唐帝国政治制度对日本的影响2、 幕府制度与天皇的权力博弈关系。第一节古代前期的日本一、 原始文化的展开二、世界的石器时代 无土器文化 绳文式文化三、弥生式文化第二节 统一国家的建立一、文献的性质 汉代的倭 魏代的倭二、统一国家建立的年代 统一的过程三、统一势力的所在地 国家统一与天皇的系谱第三节 古代国家的发展一、入侵朝鲜半岛 统治半岛的消长 国内形势的演变二、社会组织 文化的进步 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第四节 古代后期的日本一、 文化立国的观念二、文化立国的含义 文化立国的基础 改革的具体内容三、佛教文化的发展第五

    13、节 国政改革一、改革国政的必要性 大化改新 政治形势的演变二、大宝律令 官制 身份制度 土地制度第六节 古典文化的繁荣一、奈良时代 政界的变迁 经济的进步二、平安时代 严格修改律令 政治形式的完善第七节 贵族政治的成熟一、藤原时代 摄关政治 承平、天庆之乱二、庄园制度的成熟 对外关系 佛教 学问第八节 中世纪的日本一、 武家政权的建立二、武家政治的意义 讨伐平氏 武家政治的开始三、武家政治机构 武家政权的建立 蒙古来袭五、考核方式及要求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撰写论文,要求以亚洲古代文明及其文化间的互动为内容,来撰写论文。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10分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材:罗兹墨著:亚洲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参考书目:梁英明:东南亚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马克斯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林承节:印度史,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奥姆斯特德:波斯帝国史,三联出版社2017年版。中山大学中南亚研究所编:泰国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大纲制定人:(课程组负责人) 大纲审定人: 教研室主任:教学院长(主任): 制定日期:2018年月日


    注意事项

    本文(《亚洲古代文明概观》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