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同步训练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8293627       资源大小:55.45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同步训练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帮_给_写;帮_给_写。2 诗歌中还写了“我”帮_写信给_;帮_写信给_。3 你也想写信吗?你想帮谁写信呢?想写些什么?照样子,写一写。替蓝天给飞机写, 替_给_写, 请快来_ , 愿变成_;蓝天上_。 替_给_写, 愿变成_。拓展阅读六、下面这也是金波的一篇儿童诗,请你认真阅读,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风筝 春天。在我敞开的窗子上,挂着一只断线的风筝。那根闪光的尼龙丝,在春风里飘动、飘动。(风筝,风筝,谁是你的小主人?) 我猜想那放风筝的孩子,一定又欢喜又扫兴;他的风筝曾飞上这十二层楼,却又倒挂在这儿随风飘零。(风筝,风筝,我要找到你的小主人。我摘下这只风筝,意外地发现了小主人的姓名;风筝是用一

    2、张考试卷糊成的,我还发现了那不及格的考分!(你别问,你别问,我不想说出他的姓名。 他是我的一位小邻居,就住在对面楼的第三层。明天,我要约他去春游,顺便送还他这只风筝。(当然,还要谈谈别的事情)1.“我”发现了这只断了线的风筝后,想到放风筝的孩子又_又_。2这只风筝的主人是谁呢?他为什么要用试卷做风筝?_3“当然,还要谈谈别的事情”“我”要和小邻居谈些什么呢?想一想,“我”该怎么说?_订正栏:_自我评价:_教师评价:_2. 泉 水 一、读一读,写一写。 tn qn pn mn cn ln tio q lishn p xin tin wn hu d jun hu二、下面这些好朋友长得很像,你能正确

    3、地认出它们,并帮它们组上词语吗?股( ) 灿( ) 候( ) 杜( )约( )没( ) 烂( ) 猴( ) 肚( )钓( )三、课文中有些词语写得真美,你能照着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吗?写完后,再照样子写几个吧!( )的热泪 ( )的果子 ( )的生活 ( )的水珠 ( )的身影 ( )的镜子_ _ _四、仔细读课文,想想( )里填上什么词。1泉水( )一弯水池。2泉水( )一块平地。3泉水( )碧绿的山坡。4泉水( )静静的山谷。五、读句子,想一想,再填空。 1泉水说:“来吧!来吧!我这儿的水很多很多,泉眼里就像有一座天然水塔。”这一句里,泉水说它的水( ),还把( )比作( )。2泉

    4、水说:“照吧!照吧!我这儿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镜子。课文中,泉水还说它的水( ),( )。照着上面的句子,你也写句话吧! 像 。六、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再回答问题。露 水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凉爽的晨风吹拂着碧绿的草地。小草醒来了,轻轻地摆动着细嫩的叶子,向太阳公公问好。伏在小草叶子上的小露珠说:“小草儿,您早!请不要摆动身子,不然我会掉下去的。小草说:“你是谁?是小雨点吗?小露珠说:“我不是小雨点儿,我的名字叫露水。“你是夜里从天上落下来的吗?露珠说:“你说错啦,我的家不在天上。小草疑惑地说:“那么你是从地里钻出来的? 露珠说:“也不是。我是从地面和花草树木里跑出来的水汽。在晴朗的夏夜

    5、,地面渐渐冷了,我们就变成了露珠,落到你身上。你看!我们有无数的伙伴呢!小草抬头一看,野花上,树叶上,许多露珠在滚动着。太阳公公照在它们身上,亮晶晶的,多像一颗颗珍珠啊!1读完短文,你知道了露水是从哪儿来的吗?2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露珠,它是什么样的,你能写一写吗?_3提起“水”,我们会想起小溪,会想起泉水,同样也会想起露珠,想起雨水。你会想起什么呢?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_订正栏: 教师评价:3. 这条小鱼在乎 zo chn sn b zu tin sh lh rn tn xi jin q rn jn二、读读下面的句子,想想带点的词语能用什么词代替。1.我停了下来,注视着小男孩,看他拯救小鱼

    6、的生命。( )( )2“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 ( )3我继续朝前走,忽然看见一个小男孩,在一个个小水洼旁,不停地捡起被困的小鱼,并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 ) 三、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再用你所填的词语写句话。1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 )大海近在咫尺,( )它们回不去了。2男孩儿( )回答,( )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四、阅读短文中的短文,回答问题。 “哦?那你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 “这条在乎,这条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1文中结尾省略号的作用是:( )(1)表示转折(2)表示重点提出(3)表示语言断断续续(

    7、4.)表示是省略了后面的语言2小男孩也知道小鱼很多,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救不过来,可他还要一条条地救呢?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小男孩?五、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再回答下面的问题。涨潮 我去青岛的第三天,爸爸带着我去海边看涨潮。 三点多钟以前,大海还是那样温文尔雅。我站在礁石上,凉滋滋的海水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脚面。洁白的浪花追逐着人们的脚印,发现“哗啦,哗啦”的“笑声”。海风是那样凉爽,像一只只小鱼似的滑过我的腿间。三点多钟,海风一下子变得凶猛起来,掀起我的裙子。不一会儿,我站的礁石和岸滩被蔚蓝的海水隔开了,我知道开始涨潮了。 果然,过了一会儿,海浪从海平线上滚滚而来。它们打在礁石上,浪花碎玉似的乱溅起来

    8、。那溅起的水花,远远望去像一朵白梅,微雨似的纷落在海水里,浪花一浪接着一浪,一浪高过一浪。它们好像赛跑,一个浪头冲过礁石奔向沙滩,另一个浪头又紧跟着冲了过来。它们好像在和礁石搏斗,疯狂地发起猛攻,猛烈地拍打着礁石。礁石满不在乎,傲慢地站在那里。海浪又像在跳高,它们一个接一个地蹦向大堤,可怎么也蹦不上去。突然,一个巨浪奔腾着蹦向大堤,可这次又失败了。海浪只好认输。 啊!大自然!你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艺术家啊!你把地球描绘得这么威武、雄壮!1 照样子,写词语。凉滋滋 2 用“ ”画出三点钟以前大海的特点,用“ ”画出涨潮时的特点,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3短文最后一段连用了四个感叹号,抒发了作者的什

    9、么心情? _古诗诵读 所见一、给下面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_ _ _i zh_ y_ m_ _n _牧 童 骑黄牛 振 林 樾 鸣 蝉 闭 口 立二、朗读古诗,完成填空。所见这首诗是( )朝诗人袁枚写的一首诗,诗中的主人公是( ),描写的地点是( ),时间是( )季。诗歌中还出现了( )和( )这两种事物。三、想一想,回答问题。所见中,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什么?从诗歌中,你觉得小牧童是一位怎样的孩子?_四、学完这首诗,你一定会背了,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吧!所 见 (清)袁枚 牧 童 骑_,_振 林 樾。意 欲 捕 鸣 蝉, _.五、所见中的小牧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读下面这首牧童,

    10、想一想它写的是什么意思?争取把它也背下来吧!牧 童 吕 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_自我评价_ 教师评价_4.日记一则一、读拼音,写词语。sh jn shn o d b pnzhu y b x yn wn zh qi二、比一比,再组词。期( ) 诗( ) 歌( ) 伸( ) 斯( ) 待( ) 哥( ) 神( )三、词语开花。四、给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找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1其中有几首诗,我非常喜欢,印象最深的一首是唱歌的小河。2他喜欢在高低不平的路上,张开喉咙歌唱。 ( ) 五、照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他说:在( )的道路上,唱出的歌声更( )

    11、!1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2想一想,这句话赞扬了小河的什么精神呢?六、下面是一位小朋友写的日记,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说给好朋友听听。日记一则2007年5月7日 星期天 晴今天,我读了一篇作文,作者在文中这样写到:我虽然贫困,但我有个幸福、美满、和谐的家庭。我读了这句话后深受感动。我想:这个小朋友的家境虽然贫困,但她们的精神令我感动。 早上5时,“我”就起床喂鸡、喂鸭等等。喂完后,7时半背着“我”心爱的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直到19时半才回来。做完功课,“我”还要上山砍柴,做饭。 读了以后我的感受是:虽然这个小朋友家里特别穷苦,但她并没有放弃学习,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订正栏 _自我评价_ 教师

    12、评价_5煮 书wn zhn sh w y yn su y sh fu fn chu ru ln d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地读音,打上“”。 煮饭(zh j) 篇章(pin bin) 杜甫(b f) 诱惑(hu hu)背诵(shn sn)喝茶 (ch c 书卷(jun jun) 牢记(lo no) 一番(fn pn)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苍劲( ) 疑惑( ) 诵读( ) 得( )应( ) 妙( )佳( ) 豁然( )四、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例: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书只能读,是不能煮的。1 书怎么可以煮呢?_2.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3.肚子里的词儿多

    13、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_五、读下面的句子,你能用课文中相关的语句来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吗?1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_2. 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六、阅读下面的短文,再回答问题。凿壁偷光.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

    14、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1仔细读读短文,想一想这篇短文写了什么事?2请你将文中表现匡衡刻苦读书的句子用“_”画出来。3. 后人用“凿壁偷光”来形容学习很刻

    15、苦,很勤奋。你还知道哪些表现人们勤奋读书的成语吗? _ _ _ _6 红马的故事一、看拼音,把字写端正。 nin j sh fn b wi b j rn bn mn bio din b y二、给下面两组多音字组词。 di( ) d( )待 都 di( ) du( )三、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用脑筋(想) 用眼睛( ) 用嘴巴( ) 用双手( ) 用双腿( ) 用耳朵( ) 用鼻子( )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果然 居然 竟然1妈妈说下午来接我,放学时,妈妈( )在校门口等我。2平时成绩不太好的李进这次( )考了90分。3我很奇怪,老师( )会认出这两个怪物是马。五、阅读下面一段

    16、话,按要求完成练习。 “马为什么是红色的? “因为赛跑很热嘛! “哈哈哈!”老师放声大笑,说 很好 很好 就是要这样画 1给文中没有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老师说“就是要这样画”是指怎么画?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吗? 3.老师为什么说我的画“很好,很好”?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哈!猴山上可真热闹呀!那些小猴子,有的在爬竿,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追逐,有的在抢食物,有的在打闹最吸引我的是一只戴小蓝帽的小猴子。它个子矮矮的,瘦瘦的,红红的小面孔,一双灵活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皮毛,一条细细的尾巴。它坐在水泥墩上,拿着一个荔枝,先把壳咬开,再用毛茸茸的小手把壳掰开,露出里面洁白的果肉,塞进嘴里。它

    17、一边品尝着果肉的美味,一边用小眼睛四处张望,生怕人家抢去似的。1、 照样子写词语 矮矮的 _ _ _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3、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_古诗诵读 鹿柴一、把下面的词语认真读读,注意读准字音。鹿柴(zhi) 返景(jn) 但闻(wn) 青苔(ti) 三、比一比,再组词。 返( ) 复( ) 深( ) 苔( ) 反( ) 夏( ) 生( ) 台( )四、你一定会背诵这首诗了,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鹿柴 (唐)王维 空山_, 但闻_. 返景_,复照_.五、这首诗诗写得美,描写的景也美,你能用你的画笔画出来吗?六、让我告诉你。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省永济)人。开元九年进士。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官至尚书右丞。有王右丞集。苏轼说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注意事项

    本文(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同步训练综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