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室内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教案.docx

    • 资源ID:82678       资源大小:53.58K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室内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教案.docx

    1、室内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教案景观设计教案建筑与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任课教师: 授课班级: 艺术设计2011 课程学分: 4 总学时数: 48 周学时数: 12 上课周次: 4 教学进度计划章 节计划课时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第一章共2节2传统课堂教学第二章共4节4传统课堂教学第三章共3节4传统课堂教学作业38指导课堂教学总 计48第一章 景观设计概论 15第二章 景观设计的方法 29第三章 专项景观设计 39作 业 部 分 40第一章景观设计概论第一节 景观概念的把握第二节 景观的理论研究课 时2学时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启发式进 程第1次课教学目的1了解:景观的概念2理解并掌握:景观设计的分析和计划

    2、方法重 点景观的概念、分析。难 点景观规划设计。实施步骤:一、组织教学、熟悉学生情况(5)二、课程简介、前期知识储备要求(5)三、进入本次课讲授内容(100)四、小结巩固(重申教学目的、重点、难点)(10)讲授内容:第一章 景观设计概论第一节 景观概念的把握一、景观的概念(20)(一) 景观景观是对被围绕人的环境的观察。或者是景观是围绕人间的环境。 中村良夫眺望观察的成立:外环境;从外环境对人的视网膜的刺激;对刺激群的理解。三个关系的相互联系。1、主观性(人自身)的超越景观的眺望与观察,是主观性较强的活动。同样的景观,由于人的经历不同,对于景观的意味,景观的价值观,均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摄影家

    3、和植物学家。2、景观和风景景观作为视觉审美对象的含义,等同于风景。景观地理学概念,来自德语。Landschaftlandscpe(英语),lnadschft(德语),Paysage(法语).16世纪:画家(的景观)19世纪:作为地理学用语多被利用.1863年,美国纽约的建设计划, 1858年景观建筑师奥姆斯特德 (F.L.Olmsted)提出“景观建筑师”,1899美国成立景观建筑师学会, 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职业出现.20世纪:日本植物学家三好学将(lnadschft)译为景观.辻村太郎1937年在景观地理学讲话中被记述,最初根据植物学lnadschft(德语)的译

    4、语.日本从1920年左右景观运用地理学.美国的“Landscape”,主要指凡是与土地有关的空间环境和资源,中国的“Landscape”则常常是指“山水”,而日本的“Landscape”更多的是指“造园”。“Landscape”还被说成“景观”,“风景”,“造园”,“园林”,“风景园林”等多种释译。2003年日本的造园杂志,已改名为: “Landscape”。区为了与造园的概念。景观眺望观看的三要素:1、外环境的刺激(主观的)2、客观的;3、环境的特征。(二) 景观的种类依据景观的对象分类,视点与对象相互关系的分类,以视点的静动为着眼点的分类。1、依据景观的对象分类2、以地理学的观点的分类还被

    5、分为自然和文化两大类:文化景观,耕作景观,交通景观,村落景观,都市景观,工业景观。耕作景观还细分为倾斜地、与栽培农作物有牵连的详细记述。辻村太郎4、风景地计划论的观点地形、植生、人工的要素的综合,称为地方的自然地域的耕作景观风景。风景地的利用(修养、运动、观赏、疗养、游览、信仰等)合理的便利设施的导入,风景的计划,地理学的自然景观的概念,造园学(美的创造)和森林美学(林业造成美的效果的探索)的目的论的观点被融合。以地形、植生要素为着眼点,自然风景还被分为:山岳、森林、瀑布、溪河、平原、海岸、湖泊7个风景类别。 上原敬二5、工学的观点作为景观操作的直接对象,有目的性计划的专题,比如高速公路的景观

    6、设计,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减少对面车辆的灯光造成的视觉干扰。桥梁、水库等大规模的土木构造物与周围的景观融为一体。比如桥梁景观、水库景观等工学项目。6、视点与对象相互关系为着眼点的分类围绕景观、眺望景观眺望观察远景视界的确保,大的景观印象的把握,近景域内的视界限制。外部景观和内部景观如高速公路。以利用者的视点,为内部景观。以沿道居民等非利用者的视点为外部景观。着眼于视点的动静的分类视点的移动,景观变化的概念。比如车窗景观等。(三)景观学1、两个景观论。土地分类学的景观论;操作论景观论。土地分类学的景观论,是关于地表的景观特色。它包括环境系统;自然系统和人文系统。操作论景观论是对环境人为的变更,或者是

    7、保护.对景观操作论来说,美的观点的建立,景观现象的解析和景观操作的依据和理念,方法和技术为主要目标和着眼点 。像地理学和生态学。地表的景观特色(地形、植物、土地利用等),这个背后的环境系统。如自然的系统(自然的力、土壤、气候、生态系等)和人文的系统(都市化、产业结构等)的作用的结果。这个系统作为景观记述的专业,是19世纪后半叶成立的。2、操作论的景观论景观操作技术论是研究景观的美丑,是对眼睛所能看到的景象的分析,所评价的目标是视觉等感官印象给人的主观感受和所引发的心理感受的优劣。如自然美,环境体系的认识,文化的作用,自然和人为的调和关系,都市空间和人工物体美的问题等的关注。构图论特定的视点所观

    8、看到的一定范围的场面,固定的景观表现。景观展示构成视点与位置关系起因的不同,价值意义的把握,各自固有的议论、分析和展开的角度也不同。连续的景观视点的移动,景观的变化。景观相继出现,连续发生。意象论凯文,林奇的都市五要素:道路、交通节点、领域、边界、标志。城市的设计,就是从事以上五点的设计。景观学1、景观学的相关领域景观操作论,由各种基础学科研究成果的融合与交叉组合而成。2、基础知识哲学、美学、心理学、地理学、地形学、气象学、社会学、民俗学、言语学、记号学、文学、绘画等。3、专业设计学造园学、建筑学、土木工学、都市学、都市计划学。(四)景观的价值涉及到生物的生存本能;涉及到行为科学;涉及到视知觉

    9、特性;涉及到社会,文化的根源与美的意识;比如日本传统庭园等。(五)景观的美学1、操作论的景观论的趋势操作论的景观论以实践为目的:景观的保全;对都市,港湾,田园等进行空间的景观计划管理;公共空间的街道,公园,广场等以及土地构造的桥梁,高速公路,护岸,堤防等等的设计,提出美的判断和解决的对策。具体为自然名胜景观的保护和传统街道的保全等等。为公共的规划的管理,为广大市民提供可利用的空间。最终的目的是美。我们假设将美分为自然美和技术美,艺术美2、城市景观的美学城市开放空间的景观设计,也就成了城市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3、操作论的景观设计风景作为视觉美的感知对象,是基于物我分离的基础之上的,即人作为欣

    10、赏者,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眼睛所能看到的景象。总之,景观从作为城市景象演变到作为城市的延伸和附属,再演变。从景观与人的物我关系及景观的艺术性、科学性、场所性及符号性,无不揭示景观是审美的、景观是体验的、景观是科学的、景观是有含义的。(六)景观和意象1、视力和周边视凝视点与周边的关系,凝视点的外侧的部分视野范围称周边视。周边视对很小的特征的把握很难。2、眼球运动依据周边视和眼球运动,各种各样大范围的对象相互关系能敏捷的把握。3、心像心中或头脑里的形象。都市空间等大的领域的特征的把握,不仅依靠眼球运动和周边视,人头部的回转和身体的移动,可以对城市空间全体像进行把握。4、视觉像视觉像是对象目前的意味。

    11、景观的操作论是以视觉像为主展开的。5、操作论景观论的意象凯文.林奇的城市设计的五要素。二、景观设计基础(20)对于环境的认知和“视觉分析”,人的视觉范围,空间感受。人类的感受与情感通过五大器官激发而产生。因此,以三维空间为主的景观视觉是设计的核心基础。基于这种基础性的研究成果,派生出许多应用性研究。(一)景观生态学1、景观生态学主要内容生态学ecology一词原于希腊文oikos,原意为房子,住所,家务或生活所在地,ecology原意为生物生存环境科学。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和人及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自然与人工生态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同时也影响到我们的景观设计。景观生态学主要内容是和人居环境相关

    12、的土壤,水文,植被,气候,光照,地形条件等因素所形成的生物生存环境,简称生境,在不破坏全球生态的前提下,优化和改良我们的聚居环境。2、 景观生态要素水景观植被景观(二)环境,行为和心理基础知识如果说,我们前面说的景观生态要素研究,是关于各种自然因素对于人类生理上的影响的话,我们下面所要谈的是关于景观设计要素对于人心理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以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进入了第二阶段,系统分析研究阶段。比如:密切距离0-0,45米,个人距离0,45-1,20米,社交距离1,20-3,60米,公共距离7-8米。60年代以来,这种作为心理学前沿的学科开始直接对设计学起到指导作用。挪威建筑学家舒尔茨C

    13、hristain Norberg Schuiz写出了存在、建筑、空间一书,对空间的理解和分析比过去前进了一大步。下面介绍对于景观设计比较常用的概念。1、 空间与环境气泡爱德华,T,霍尔提出的个人空间。领域领域一词最早出现在生物学中,指自然界中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的空间位置。人类的领域行为大概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公共领域家交往空间个人身体2、人的行为上面谈到了几种尺度的空间单位,下面我们简单地用几个概念分析以下人的行为。将人的行为简单分类,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强目的性行为伴随主目的的行为习性伴随强目的行为的下意识行为例如人的左转习惯,如果防火楼梯和通道设计成右转弯,疏散行动速度会减慢。3、行为集合为

    14、了达到一个主目的而产生的一系列行为称做行为集合。例如在设计步行街时,隔一定距离要设置休息空间,设计流线时要考虑无目的性穿越街道,以及通过空间的变化来消除长时间购物带来的疲劳等等。4、行为控制我们设计了空间,同时也设计了一种相应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在日复一日的强化下,很可能演化成一种习惯,这就是环境对行为的控制作用。例如在花坛设计时,为了避免人在花坛上躺卧,可以将尺度设计的窄一些。5、 人类对其聚居地的基本需求希腊学者多西亚的斯C,A,Doxiadis曾对人类对其聚居地的基本需要,做过扼要概括如下:安全选择与多样性需要满足的因素(三)环境空间设计基础我们对环境空间的训练过程加以分析,可以简单地分

    15、为认知和操作两个环节。形态分为两大类:积极形态与消极形态。积极形态,即指人可以看到和触摸到的形态,又称为实体形态。消极形态,指由实体限定出来的形态,又称为虚体形态。例如身处广场之中,周围的建筑就是实体形态,而广场,这个有建筑围合而暗示出来的空间就是虚体形态。1、造型基础点线面体空间设计基础的三大构成,空间构成等。2、空间形式认知与分析的能力和基础对于形式的认知是任何设计学科,所共同的基础。形式要素的分类主要有视觉要素,关系要素和概念要素。视觉要素主要指形态,大小,色彩,质感,这些和具体的视觉特征有关系的要素。关系要素是指那些与视觉要素的编排,位置有关的要素,如方向,位置,视觉惯性等等。概念要素

    16、是不可见的只存在于我们的意念当中的,点,线,面,体等。在认知过程中,这三个层次的要素是相互穿插联系的。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所操作的具体事物主要是物质材料,结构等等,但是我们设计的主要对象却是空间,空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么去认知呢?图与底的关系丹麦建筑家利用杯图来说明实体与空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图与底关系的分析,就更容易明确地掌握空间的形态和秩序。空间的抽象实体,空间的限定和操作实体,空间的加法和减法空间的限定围合,覆盖,设置,隆起和下沉,材质的变化。空间的尺度与界面 对空间限定的手法有所了解之后,抽象的空间如何为人所用,必须以人的尺度单位, 考虑人身处其中的感受。尺度是空间具体化的第一步。三、景

    17、观的计划方法 (15)(一) 景观的类型 物的环境和人们的心理,生理的影响,包括人们的心理的现象。从设计的立场出发,分为四个类型: 1、现场景观 不同与看照片,现场眺望观察,包括一系列过程。如视点的移动,透视关系的变化等。 2、连续的景观 景观连续的体验。 3、场的景观 现场景观,连续景观的场合,视点的位置和移动的路线,重要意味的把握,景观的连续的体验,一定范围的景观特征。如京都的城市景观等。 一定范围中的景观,称为场的景观 4、变迁的景观(二) 景观的雏形,样式的把握,视点和视点场 从景观的雏形把握,景观现象的分析、计划、设计的立场进行研究的日本学者有:筱原修,上原敬二,塩田敏志,屋代雅充等

    18、人。 这里就筱原修的以现场景观为中心,景观雏形及样式的把握进行解说。筱原修把现场景观分为:视点,视点场,主对象与副对象,对象场四个构成要素,要素间通过十个空间关系来把握。这个连续的景观,对现场景观的把握提出了自己的提案。 1、视点 视点即站点。 2、视点场 视点场为视点近旁的空间。 3、主对象与副对象 确定景观的性格,起支配作用的景观主题。在一个景区、景点或场景中安排一个或一组引人注目的景物,与其他一般景物形成对比。主体景物可以是植物、雕塑、峰峦、水体、园林建筑或其它有较高审美价值且形态比较明显突出的景物。 4、对象场 对象场即对象群。 不仅以土地设施为视对象,还有新视点的创造,视点场的形式,

    19、对象和视点的关系,基本观察的决定,视点近旁的空间(视点场)的状态,眺望观察的质量和人的心理状态,来进行对象场的考虑. 关于视点和视点场的论述: 视点和视点场 对象的捕捉:地形和美的远景.比如纪念碑等人工要素为主对象,其他的要素的配置,特定纪念风景品质的形成。 能看到的或是看不到的对象,也会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不同的影响。 视点和视点场 视点可视领域 作为好的风景能看到的方法,什么范围能够看见。构造物可视与不可视的方法,成了对设计对象的制约条件。 视点 1、以对象群的特征设立视点得到好的构图的视点。有名的观景地都设有著名的眺望观察点; 得到好看形的视点 ; 依据视点特性意义的附加 。 2、视点场

    20、眺望质量的限定 ;人的心理状态的影响(三)景观的变化 随时间,季节,气象变化的景观。 根据变动要素,景观的变化。时间:朝昼夕夜,春夏秋冬的季节,雨雪雾等的气象的变化。 有动感的景观。雁和舟,动物及人,舟、车辆等的添景等。 四、景观的分析(15) 作为景观,是对全体对象群的观看眺望为起因,人的心理现象。为此,视点和对象的关系,对象相互的关系,各式各样的观察方法。景观的分析即看对象的方法. (一) 可视与不可视 从对象的特定的视点能看到的,看不到的指标。视点和透视间的透视空间的位置关系。视程(视距离)等变动要素的考虑。 可以看到的区域与不可看到的区域,视点和对象间的透视关系。 1、能看到的频率(量

    21、) 多视点,观看到的景观指标。 2、不可视的深度 不可感知的程度。跟前的地形和建筑物等,有障碍物时,不能被看到。不可视领域的不可视的程度在景观计划,设计上是重要要点之一。 障碍物高于视平线时容易将前景和背景看成两个部分,低于视平线时容易将前景和背景看成整体.这两种情况都于视距有关系. (二) 视知觉特征 视知觉特征,人观察对象时人的眼睛所具备的基本的特性的总称。视力、视野、空间的周波数、色彩等等。有各种各样的知觉的特征。就景观论而言,基本上有(视野)、(视力)的说法。 1、视野:观察者能看到的范围。 2、视界:一定以上的距离、范围内的视空间. 3、视力:观察者对对象的认别的能力。比如:人的视野

    22、60视锥体的学说。驾驶汽车时65km/h, 80km/h, 100km/h,对前景注视点和视角的变化。(三) 视距离 从视点到对象的距离。 1、视距离的作用。 以人间和树木的观察为例。体验视距离的作用。 2、视程: 数十公里以上,视程的目标为气象景观。 (四) 仰角、俯角 视点和对象的上下关系表达的指标。 1、仰角和围合感 : 45有完全的围合感;18有围合感;14围合感消失。 D/H的比例 ,街道、广场等开放空间与周边建筑的比例关系。用于分析城市空间的封闭与开敞等. 2、俯角和展望:俯瞰景的分析指标。 (五) 能看到的大小 能看到的大小和对象的规模。 1、估计角和对象的印象 2、恒常性:身高

    23、相同,视点、视距相同,知觉基本相同。 3、尺度、物的大小 (六) 能看到的形 景观的形 ,大小是对象重要的属性。 环境中能看到的基本上是透视的形. 1、透视的形和能看到的形 2、比例和构图 黄金分割比例,美的法则运用于景观设计构图中. (七) 色彩 色的三属性,表色体系,色彩和景观计划 1、色彩的三个属性 2、色立体 3、色彩和环境计划 (八) 肌理、视线入射角 1、肌理和观看的效果:都市空间房屋材料的表面,地面和墙面的模样和素材表面的表情等等。对象表面的材料质感。空间与材质的配置。 2、视线视线入射角和能看到的形,透视感。 视线入射角不同,看到的透视感变形不同。比如视线入射角为:=90,=4

    24、5,=16,=9时观看桥梁景观的立体感的变化不同。再如:依据视线入射角的变化观看方格网地面的透视效果的不同。 (九) 形状、图形 1、图和底:用于分析城市街道与房屋协调的面积与比例关系.在绘画艺术中,艾舍尔的版画,对景观的设计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群化:复数化。 3、轮廓线 (十) 错觉和透视感 1、错视:对象重复存在的场合,对象周围与其他对象的相互影响,产生错觉。 图 2、透视感 : 景观如果没有透视感,将有平板的印象。第二节 景观的理论研究一、相对应的理论研究(10)(一)景观规划设计分为:宏观环境;场地规划;各项施工图,文本制作;施工协调与运营管理的四个基本方面,蕴含着三个层次不同的

    25、追求以及相应理论研究:1、文化历史与艺术层,这包括潜在与景观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东西,其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城市、街道的风貌;2、环境生态层,这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人文与自然因素在内的从资源到环境的分析;3、景观感受层,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体及感受的分析,即狭义的景观。如同传统的风景园林,景观建筑学的这三个层次,其共同的追求是艺术。 虽然说现代景观设计只有一百多年的里程,但是,从原始人的聚居地的选址和建造,实际上景观设计的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二)世界的景观分类。纵观世界景观设计的发展,可以将世界的景观分为:1、古埃及

    26、的景观;2、古代西亚景观;3、古希腊景观;4、古罗马景观;5、中世纪景观;6、文艺复兴景观;7、法国1618世纪景观;8、英国式景观;9、十九世纪的景观设计等。关于景观史的相关内容,在这里不做论述。本课程本着景观的把握;景观的观察;景观的设计操作的课程框架,对现存景观的理论及研究成果进行了提取 . 二、景观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及观点(10) (一)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 1960 凯文,林奇Kavin Lynch1960年发表了城市的意象一书,他尝试了如何找出人们头脑中意象的方法,并将之描绘表达出来,将之应用于城市景观设计。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意象就是心理上的形象。即使一个城市的陌生客,当他来到城市,

    27、也会建立对城市的印象。比如他坐火车来到上海,看到进站两旁的棚户区,就形成了关于上海的破落印象,尽管这和上海的总体情况不符。(二)Gullen的城镇景观(1961) 1961年Gullen的城镇景观一书发行以后,很快获得建筑师和规划师的认同。他的主要贡献就是一种程序,一种产物。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该书以简单的文字准确地表达了城市设计所包括的结构,颜色,尺度,形式,特征,个性和独特性。(三)路线形景观解析法(Appleyard 1964) Appleyard,Lynch和Myer1964年在道路上的景色一书中建立了动态知觉评价的基础框架,他们认为城市环境中的公众都是处在运动中,不论是步行的或是坐车的,

    28、来或去,对这些变幻的景致,延伸的视野,时时改变的意象复杂性的了解,是城市设计解析和评价的重要的课题。在运动过程中包括了事件,视觉,知觉,判读解释的连续性,因而须对现存的情境,事物的内容,环境以及可能变更的计划以特殊的绘图及概念系统加以分析 。 (四)筱原修的雏形、样式论(五)塩田的景观解析模式自然风景地计划的景观解析1967,68 塩田敏志,小岛通雅等人,以阿苏山国家自然公园为对象,总结出景观的解析要素和类型。景观的类型被分为:围绕景观;眺望景观。塩田的围绕景观是休养地的利用地点和围绕,景观对象的效果,叫做眺望景观,这个景观要素如图例中的分析:这个被分析的景观要素,为了形成景观计划的客观数据,

    29、 塩田将地区网络化,根据网数据的数量化,数枚的景观要素分布网络的作成,根据这个作业的过程,对景观的客观化记述。 图(六)R.B.Litton.Jr森林风景描述和详细目录1968将景观的分析因子分为6个:距离;视点的位置;形态;空间的形(凸空间和凹空间);光;连续的场面。(七)樋口忠彦景观的构造1975关于日本的地形空间的分类:水分神社型;大和秋津洲型;八叶莲华型;藏风得水型;隐国型;神奈備山型;国见山型。 图(八)上原敬二日本风景美论 对于眺望的性质进行说明,总结出重要的5个要素。 视点; 视界; 方位; 主景; 距离。(九)建筑外部空间论,新建筑外部空间论志水 英树 1989 日本学者根据凯

    30、文,林奇Kavin Lynch的城市意象,提出外部空间设计的六个要素。在以上两部专著中,运用境界;场所;出入口;通道;标志物;周域。六个要素进行了分析。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为以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例如场所与境界;出入口与标志物的关系等等,认为外部空间的设计就是设计以上六个要素。 三、 景观规划设计的倾向(10) 在注重环境生态,人居质量,艺术风格,历史文脉和地方特色的今天,景观设计具有了更加广阔的学科视野和研究范围。它从最初的农耕文明时的风景园林走出来,成为适应工业以及后工业文明的特殊行业,其特殊性在于交叉学科的广泛运用。以下我们就几种设计倾向举例说明。 (一)景观的人文倾向 1、历史保护;2、自然景观中赋予文化主题;3、历史景观的改造。 (二)环境再生 1、后工业时代景观 工业遗址改


    注意事项

    本文(室内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