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8267671       资源大小:274.77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件下载.docx

    1、(2)过了用电高峰期,家中的电灯功率变大,亮度增加,其原因是_ 。(3)在输电线路中,为了减少电能的损耗,应尽量选择_的导线。 A长而细 B长而粗 C短而粗 D短而细 2、(2013金华)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 , 通过CO2 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1)【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_。(2)【交流讨论】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

    2、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_(填序号)。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 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 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 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 (3)【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_。(4)【数据分析】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5)【拓展提高】已知Na2CO3溶液与

    3、稀硫酸反应先生成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现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X溶液。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X溶液的溶质,其所有的可能组成_。3、(2012宁波)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小科同学发现生成物中有少量黑色固体。黑色固体是镁和什么物质反应所产生的?他提出下列猜想:猜想一:黑色固体可能是镁和氮气反应的产物;猜想二:黑色固体可能是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为了验证上述两个猜想,小科设想:(1)让空气通过A、B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_ 。(2)用C瓶收集通过A、B装置后的气体,并加入足量的红磷燃

    4、烧;待C瓶冷却后,再把点燃的镁带放入C瓶中。经思考发现,由于收集气体时相关气体的密度差异及C瓶冷却后瓶内外的气压差异,达不到预期效果。于是,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了这种气体,观察到镁带在该气体中燃烧并有淡黄色的固体产生;然后用D瓶收集一瓶_气体,把点燃的镁带放入D瓶中,观察到镁带在D瓶中也能燃烧,同时有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生成。通过以上实验,他得出结论:猜想_正确。同时,他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_。4、在做了“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后,有些同学对“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光滑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刚到达底部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有疑惑。(1)小衢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让质量不同的

    5、钢球A、B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观察和比较两球相对运动情况,若B球相对于A球 _ , 就可以说明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2)小丽肯定了小衢的实验方案后,对实验又提出了两个建议:建议一:因为钢球在斜面上滚下的时间很短,不利于观察和比较钢球的运动情况。不改变钢球在斜面上的位置,不改变球与斜面的粗糙程度,为了延长钢球在斜面上滚下的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是_;建议二:为确保钢球滚下时不偏离斜面,可在斜面上增设两个相同的光滑小凹槽(如图乙所示)。从有利于观察和比较两球的相对运动情况的角度考虑,图中两个小凹槽的间距L应_。5、(2014丽水)如图甲是小丽“测定小灯泡电阻”实验的实物图。(1

    6、)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该移到_;(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2.80伏时, 电流表示数如图乙,示数为_安,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欧;(3)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在开关闭合的情况下,小灯泡突然不亮,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小丽认为可能是电路某处断路,于是用一根导线检测,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实验步骤导线两端接触位置电灯电流表电压表ad亮有示数ae无示数ac不亮ab小丽分析表中现象,判断出cd之间某处断路,同组同学指出实验步骤_是没有必要做的。6、(2012湖州)“220V 11W的节能灯与220V 60W的白炽灯正常工作时光照强度相当。”小明对此有疑问,查阅资料

    7、得到以下信息:光敏电阻遵循欧姆定律。实验用的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强度变化如图甲。为了节能,我国正在逐步淘汰白炽灯。小明设计实验装置如图乙,在暗室中把“220V 11W”的节能灯与“220V 60W”的白炽灯分别安装在与光敏电阻距离30厘米的台灯上,每次通电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读数恒为3伏,记录电流表读数。(1)实验发现,正常工作时节能灯照射下电流表读数较大,光照强度较(选填“强”或“弱”)。(2)正常工作相同时间后发现白炽灯温度远高于节能灯,说明白炽灯把更多的电能转化_能。7、(2014台州)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用两根细绳将小球悬挂起来,拉起小球,当细绳与竖直方向

    8、成角后松手,小球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改变角度的大小,重复实验。(1)利用如图两根细绳悬挂小球,而不用一根细绳,其好处是_。(2)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的关系 (3)利用上述实验,同时还可以探究的问题是_8、(2014杭州)无标签试瓶中的一种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可能是硫化铜或者是硫化亚铜。查资料可知:硫化铜(CuS)和硫化亚铜(Cu2S)在空气中灼烧分别发生下列化学反应:2CuS+3O22CuO+2SO2 Cu2S+O2CuO+SO2 (没配平) (1)请写出配平后的Cu2S在空气中灼烧的化学方程式。如要确定灼烧的Cu2S是否完全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2

    9、)根据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某同学仅用天平、酒精灯、坩埚、三角架等常用仪器(无其它试剂),通过三个实验步骤鉴别出某黑色固体是硫化铜还是硫化亚铜。他的实验步骤一:用天平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待测黑色固体。请写出后两个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二:_实验步骤三:9、(2014杭州)小明把过量锌粒加入有盐酸的试管中,发现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气体的速度逐渐加快,一段时间后逐渐减慢,最后停止产生气体。在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也先 随之升高,最后下降到室温。于是,小明设计实验来探究“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测得实验数据如下:某金属与同体积盐酸溶液反应实验数据表盐酸溶液

    10、浓度反应开始时酸溶液的温度反应开始到2分钟产生的气体体积反应结束共产生气体体积5%2010mL60mL10%19mL118mL15%28mL175mL3572mL103mL(1)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影响金属和酸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有_、_。(2)可以通过比较_实验数据来确定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3)过量锌粒加入盐酸中,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而不是逐渐减慢。请分析原因。10、(2014杭州)为测量规格“6.3,0.15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提供的实验器材有:蓄电池(输出电压约10V)、滑动变阻器(有“10,2A”、“50,1.5A”两种规格)、电流

    11、表、电压表各一只。(1)下图是小张测量时所连接的部分实物连线图,请你根据电路图补全实物连线图。(2)实验中,小徐同学选择了规格为“10,2A”的滑动变阻器,你预计会出现什么现象?说明理由。_ (3)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电压表读数如图所示,则电流表读数为_,电压表读数为_,此时应如何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才能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11、(2014义乌)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具 体 操 作饲料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加酶饲料和普通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烘干后储

    12、存。鲈鱼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苗,在两个相同的海水鱼池中各随机放养600尾鲈鱼苗。给一个鱼池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另一个鱼池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的。结果记录8周后,从每个鱼池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759.3%、947. 2%。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1)在烘干加酶饲料时,要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进行,若温度过高,会导致_(2)步骤空白处应填写_步骤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_(3)根据实验的记录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12、(2014绍兴)探究影响物体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选择弹簧进行研究。将光滑水平面与光滑斜面连接,如图。将甲

    13、弹簧放置在水平面上,用小球压缩弹簧2厘米,释放后,小球滚上A斜面,记录小球在斜面最高点时高度,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下表中。更换B斜面,重复实验。压缩甲弹簧3厘米,重复实验步骤。换用不同弹簧,重复实验步骤。实验序号弹簧弹簧长度/厘米弹簧材料压缩量/厘米小球在斜面A上高度/米小球在斜面B上高度/米1甲20合金120183040乙合金20224丙300125丁015(1)实验中,通过观察_判断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2)比较_(选填实验序号),说明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与弹簧的形变大小有关。(3)由实验结果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还与弹簧的_有关。13、(2014义乌)在做锌与稀硫酸反应实验时,小丽同

    14、学发现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度先变快后变慢。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化学反应的快慢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分三次取足量的相同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大小、形状、质量相同的锌粒进行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右表。实验编号稀硫酸的质量分数20%溶液温度/反应前反应后263728反应所需时间长较短(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快慢与_(2)同学们发现3次实验过程中总是开始阶段产生气泡逐渐变快,一定时间后逐渐变慢至停止。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锌与稀硫酸反应开始阶段产生气泡变快的决定因素是_(3)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的原因_14、(2014

    15、义乌)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小聪在帮助父母烧菜时想到: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呢?带着这一问题,小聪和同学一起进行了如下的探究。(1)设计与实验:同学们设计了甲图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点燃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通过该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应_(填“先通气体”或“先加热”);加热过程中发现黑色CuO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CuO固体变红的化学方程式_仅根据甲图装置出现的现象,写出混合气体所有的可能组成_(2)评价与改进:小聪认为上述实验方案有缺陷,通过讨论,增加了乙图中的3个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对方案作了改进并进行实验:将混合气体先通过乙图中连接的装置后,再通入甲图装

    16、置。实验中部分现象如下:A装置质量增加,B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甲图装置中实验现象(1)相同。请你写出改进方案的装置连接顺序(装置不重复使用):混合气体_甲图装置(填装置编号)。(3)交流与讨论:通过对改进实验的现象分析,同学们得出了正确的结论。15、(2014义乌)小楼想测量某个仅标有“0.25 A”字样的灯泡的额定功率。电源电压为6 V且恒定。(1)检查器材时,小楼发现电压表存在图甲所示的两个问题:一是指针位置不对;二是部分刻度模糊。出现指针位置不对的原因是_(2)小楼认为不更换电压表也能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他进行了如下操作:解决了指针问题后,按规范步骤连接好电路(如图乙),检查无误后,闭合

    17、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滑片正好在变阻器的中点。在滑片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从0.2 A增大到0.25 A,而电压表示数从2.0伏开始增大。小楼的同桌依据实验数据计算如下:小楼发现步骤b的结果有错,请你指出错误原因_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W。16、(2012金华)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丽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一:收集唾液并与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制成唾液稀释液;步骤二: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的淀粉溶液并冷却至室温;步骤三:取4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按表中物质的量依次加入各试管并振荡,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浴中保存

    18、10分钟;步骤四:取出试管,分别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然后摇匀。试管编号BCD加入物质淀粉溶液/毫升蒸馏水/毫升唾液稀释液/毫升保存温度/100保存时间/分10加入碘液后的现象不变蓝变蓝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溶液的变化情况如表。(1)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_;(2)收集唾液的方法是_(3)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所支持的实验假设是_17、(2012金华)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为避免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某教师对教材中“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与创新,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原理】 B装置是燃烧匙固定在带有A导管的单塞上,硬质玻璃管透光性好,不影

    19、响实验现象的观察; C装置的广口瓶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避免污染; 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气体就会从左向右依次进入装置。【实验过程】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上,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硬质玻璃管内(如图B装置),打开阀门,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将导管a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图A装置),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交流讨论】 (1)硫在空气中燃烧并发出_火焰,生成的SO2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反应原理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气流能从左向右作定向流动的原因是_【拓展应用】小丽同学认为,运用该装置设计原理,还能进行其它有毒气体的实验,同样能达到避免污染的目的。于是设计了图乙实

    20、验装置,用以完成“CO还原氧化铜”实验。图乙D装置在实验中除了形成气体定向流动外,还有的用途是_(4)实验时,小芳同学先打开止水夹K1和阀门,过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她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18、(2012金华)小金在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所用电源电压为4.5伏,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伏。(1)按电路图连接成实物图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不动、电压表指针有明显的偏转,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_(2)故障排除后重新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甲中滑片P向_(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伏;(3

    21、)小金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瓦。该图像不是直线,主要原因是_ 。19、(2012衢州)滑轮是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简单机械.甲同学用定滑轮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三个实验(1)甲同学研究的问题是_(2)研究该问题时,弹簧测力计的操作方法可以是_(填序号)。拉着重物保持静止 匀速向下拉动重物 随意拉动重物 答案解析部分一、探究题1、【答案】(1)开路(2)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变小,总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变小,电灯两端电压增大(3)C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欧姆定律的应

    22、用,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电路故障包括断路和短路,当用电器断路时,用电器两端与电源相连时,两端电压为零;当用电器短路时,用电器两端电压一定为零;(2)家庭用电器都是并联,并联的越多,总电阻会越小,电路中的电流越大,这样会导致输电线分担电压增多,导致用电器得到的电压减小,功率减小;(3)导线电阻与导线的材料、长度以及横截面积有关。【解答】(1)灯泡熄灭,并且灯泡两端电压为3V,因此故障一定为灯泡开路;(2) 晚上7点至9点时为用电高峰期,同时使用的用电器增多,它们并联后的总电阻变小,又因用电器与输电线串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输电线的电流变大,两端 分得的

    23、电压变大,用电器分得的电压减小,实际功率减小,所以灯泡变暗一些;反之到了11点以后同时使用的用电器减少,通过输电线的电流变小,两端分得的电压变小,用电器两端分得的电压变大,实际功率变大,灯泡变亮一些。(3)当导线的材料一定时,导线越短、越粗,导线的电阻越小,由Q=I2Rt可知,导线消耗的电能越少,故选C。2、【答案】(1)锥形瓶(2)(3)关闭c、打开a、b(4)偏低(5)Na2SO4和H2SO4;Na2SO4;Na2SO4和NaHCO3【考点】误差分析,酸的化学性质,盐的性质及用途,物质除杂或净化,物质的推断 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加入稀硫酸的量可以通过分液漏斗控制,装置中的空气、反应

    24、产生的CO2是否被完全吸收、干燥管是否与空气直接相通都能够影响实验结果;改进后的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硫酸可以除去水,干燥管中的碱石灰可以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进入U型管;根据加入稀硫酸的量可以确定反应后所得X溶液中的溶质。【实验方案】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故填:锥形瓶。【交流讨论】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时,可以继续加入,而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等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方案改进】反应前通空气时,关闭c、打开a、b,可以把B、C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排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关闭c、打开a、b。【数据分析】若撤去图乙

    25、中的C装置,水和二氧化碳同时被D装置中的碱石灰吸收,使计算出的碳酸钠结果偏大,从而导致氢氧化钠的含量偏低。偏低。【拓展提高】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说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剩余的稀硫酸和碳酸钠完全反应后仍然有剩余,不然就不会生成二氧化碳了。当稀硫酸过量时,X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硫酸;当硫酸适量时,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碳酸氢钠,稀硫酸再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X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当稀硫酸不足时,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碳酸氢钠,再和部分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X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碳酸氢钠。Na2SO4和H2SO4;Na2SO4和NaHCO3。3、【答案】(1)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猜想二;物质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考点】燃烧的条件,空气组成的测定,金属的化学性质,解释、检验与评价 (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反应,所以该装置是用来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根据实验目的可知,小科是通过对比实验分析猜想的正确性,并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反应,所以该装置是用来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注意事项

    本文(浙教版科学中考实验探究题复习1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