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8266145       资源大小:29.56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文档格式.docx

    1、7、认为学习不是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在于依靠主观的组织作用形成“完形”,主体在学习中也是主动的学派是: A、联结派 B、行为主义学派 C、认知派 D、联结-认知派8、下列表述说明教育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因材施教的是:A、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C、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D、性相近也,习相远也9、认为刺激与反应的联系并不是直接的、机械的,存在“有机体的内部状态”的中介环节的学派是:A、行为学派 B、人本学派 C、联结-认知学派 D、认知学派10、我国最早编写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学者是:A.潘菽 B.陈选善C.廖世承 D

    2、.艾伟四、简答1、教育心理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2、简述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概况3、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4、优秀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5、教育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还存在那些问题?五、研究设计某研究机构研制出一种能提高5岁幼儿阅读能力的游戏产品,该产品能在使用三个月之后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种游戏产品的作用。第二章 学习的概述一、名词解释1、学习2、智力技能3、最近发展区4、意义学习5、内隐学习6、成熟7、关键期二、判断题1、任何行为变化都意味着学习。2、“谈梅生津”属于一种学习。3、列昂节夫认为学习活动从机能系统上看,是由定向环节、执行环节、检验环节组

    3、成的环状结构。4、扁虫对弱光形成身体收缩的条件反射是一种学习现象。5、在生物课堂上掌握影响谷稻生长的原因知识,属于言语信息的学习。6、有关事实或事件的学习属于陈述性知识。7、一切有意义学习中都包含知识的迁移,在机械学习中没有迁移。8、学习是一个从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9、语文课上,学生学习一篇新课文前,教师介绍课文的作者生平和写作时代背景,实际上这样的介绍材料便是奥苏泊尔所说的“组织者”。 ( ) 10、“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思想。1、下列陈述中,最接近学习本义的是:A、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 B、获得种族经验的过程C、个体行为变化的过程 D、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2、属于学习的现

    4、象是: A、吃了酸梅会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3、学会s=r2,按照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此结果属于: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态度4、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在阅读时采用PQ4R方法,按照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此结果属于:5、明明在听妈妈讲述坏人的时候看到妈妈愤怒的表情,在以后听到有关坏人的时候表现出了同样的愤怒情绪,这里发生的学习是:6、加涅把学习定义为“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其中的“倾向”是指: A、言语信息 B、态度C、智慧技能 D、认知策略7、奥苏伯尔提出以下学习类别除了: A、有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 D、结构性

    5、知识8、芳芳在生物课上知道鸬鹚是黑色的,此环节为: A、执行环节 B、定向环节 C、发现环节 D、检验环节9、按照大脑单侧化的观点,下面哪个活动不属于右脑范畴: A、幻想 B、雕塑 C、逻辑运算 D、音乐欣赏10、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 。A、成熟和平衡 B、学习和环境C、成熟和学习 D、动机和心向四、简答题1、请举例说明你对学习定义的理解2、简述加涅按学习的水平对学习进行分类的思想3、简要说明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式4、简要说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5、简述学习与个体发展的关系6、说明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的区别。7、学习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8、简述学习的生理机制。9、谈谈

    6、学习、成熟、发展3个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五、教学设计/研究设计根据影响学习的变量,请设计一个研究方案,揭示学习的影响因素及个体差异。要求说明具体的实验设计、实施、数据统计方法等过程。第三章 学习理论1、负强化2、惩罚3、同化(assimilation)4、认知学徒制5、支架式教学1、 惩罚和负强化都会引起行为的消退。2、 听到开狗罐头的声音,狗开始分泌唾液,其中开狗罐头的声音是无条件刺激。3、 学完矩形的周长公式后,再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种学习属于下位学习。4、 当孩子犯错时就不给他看喜欢的动画片属于惩罚。5、 接受学习不是有意义学习。6、 套用公式解题属于发现学习。7、 负强化是运用惩罚

    7、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8、 观察学习是与条件反应完全无关的学习形式。9、 试误式解决问题是动物解决问题的特征,而顿悟式解决问题则是人类解决问题的特征。10、桑代克的试误学习与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的形成实质上没有区别。1、教育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是( ) A联结-试误说 B经典性条件反射说 C刺激-反应理论 D操作性条件反射说2、桑代克有关动物学习的经典实验中的实验对象是( ) A小鸡 B狗 C猴 D猫3、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消退 D 惩罚4、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性实验中,食物属于(

    8、) A无条件刺激 B条件刺激 C中性刺激 D非刺激5、从实质上说,桑代克经典性实验中的动物学习属于( ) A操作性条件反应 B顿误 C经典性条件反应 D 条件反应6、一个学生过分害怕兔子,我们可以依次让他选看兔子的照片,与他谈论兔子,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兔子,让他靠近笼中的兔子,最后让他摸兔子、抱起兔子,消除对兔子的惧怕反应。这样一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 )。 A 代币奖励法 B 行为塑造法 C 系统脱敏法 D 肯定性训练7、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性实验中,先将灯光与事物反复配对,形成对灯光的唾液分泌,然后在无食物的情况下将铃声与灯光反复匹配,结果发现铃声也可引起实验动物的唾液分泌,这个过程叫做(

    9、 ) A经典性条件作用 B操作性条件作用 C 恐惧性条件作用 D高级条件作用 8、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相对立的第一个认知学习理论是( ) A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 B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C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说 D格式塔的完形顿悟说9、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后,再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种学习属于( )。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 C 并列学习 D 组合学习10、在建构主义思想发展过程中,起过极大推动作用的是( )A皮亚杰的思想 B维果斯基的思想 C华生的思想 D布鲁纳的思想 11、一位数学老师讲解菱形这一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前,先帮学生回顾一下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这里,平行四边形的引入起到了

    10、( )的作用。 A脚手架 B 先行组织者 C 认知地图 D同化12、运用偏爱的刺激来强化不偏爱的刺激,这被称为强化中的:_。A普雷马克原理 B行为塑造 C适时表扬 D正面练习13、有些学生平时测验考分很高,而一到大考就发挥失常,用行为主义的观点看,称为_。A泛化 B消退 C辨别 D负强化14、 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15、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C、影片

    11、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1、举例说明什么是正强化、负强化、惩罚?2、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比较3、观察学习经历了什么过程?请举例说明。4、简要说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的现实意义。5、简要说说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学习观。6、加涅将态度作为5类学习结果之一,请阐述:(1)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基本学习机制?(2)影响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内外条件有哪些?7、奥苏伯尔在美国教育心理学史上被誉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开创者,其突出贡献是提出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1)简述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基本含义。(2)并说明这一理论对于学校教学工作有何启示。五、教学设计1、请结合行为矫正

    12、技术为恐怖症患者制定一个具体的矫正方案。2、一位教师试图使小学儿童形成利他的习惯。他采取的方法是提供榜样法,其中的强化是当众表扬。试分析:(1)这种方法最初可能使学生形成的是什么?(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的内外条件是什么?(3)仅仅以表扬作为强化物能使学生形成持久的利他习惯吗?(4) 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还需要什么条件?提供自私的榜样对形成这种习惯必要吗?第四章 学习的动机1、学习动机2、成就动机3、归因4、认知内驱力5、叶克斯-多德森定律6、需要层次论7、控制点8、自我效能感9、问题情境10、习得性无助二、判断1、学习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果越好。2、在学习动机结构中需要和诱因是两个主要的

    13、因素,而需要又是更为基本的。3、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外在奖励都会提升学生的内部动机。4、情境动机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暂时的、可变的,而人格动机是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的,是长期的、概括的。5、内控型学生通常将个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程度。6、激发学生认知内驱力的有效手段是,提供的教材能最大限度的引起“观念冲突”、“认知不协调”或“认识的不确定性”。7、学习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关系。8、根据成就目标定向理论,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为目标的个体,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9、斯金纳将动机与学习作了区分,认为学习可以用强化解释,而动机不能用强化解释。10、使用连续强化,行为及行为倾向建立快,

    14、但消退也快。三、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A、获得解答B、获得高分C、获得老师表扬D、获得好名次2、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作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A、间接的远景性动机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3、学生为了获得老师的赞许而努力学习,这种动机被奥苏泊尔成为:A、 附属内驱力B、 自我提高内驱力C、 认知内驱力D、 主导内驱力4、某学生害怕老师,这说明他在班上最缺少马斯洛所说的下面哪一种需要的满足:A、求知需要B、自尊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5、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A、 反馈信息B、 合理

    15、设置课堂环境C、 创设问题情境D、 作业难度6、某学生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是运气不好,这种归因属于:A、 内部稳定性的归因B、 外部不稳定的归因C、 外部稳定性的归因D、 内部不稳定的归因7、一般认为,喜欢非常容易的任务或者很难完成的任务的人:A、 成就动机水平较高B、 成就动机水平较低C、 避免失败的动机较高D、 不确定8、根据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在完成较为复杂的任务时,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A、 偏低一些B、 偏高一些C、 中等水平D、 不能确定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维纳提出的归因3个维度的是:A、内外源 B.普遍性C.可控性 D.稳定性10、根据归因理论,如果一个人将成功归因于( ),会产生

    16、自豪感A、 外部因素B、 人为因素C、 自然因素D、 内部因素四、问答题1、简述奥苏泊尔的学习动机理论。2、简述Ts=Ms*Ps*Is的含义,其理论的主要思想。3、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4、自我效能理论对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有何启发作用?5、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讨论教师为什么应全面关心学生。6、如何正确看待学校教育中的惩罚问题?简述教学工作中惩罚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8、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反馈?9、什么是习得性失助感?如何防止学生的习得性失助感?五、设计题案例分析:小东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智力正常,二年时成绩还可以,属中等水平,但三年后成绩开始下滑。

    17、四年级更明显。他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也是应付老师和父母。每次试卷和作业发下来,看都不看就塞进书包。老师批评他,他无所谓。小东爱看电视,爱玩电脑游戏,每天匆匆忙忙做完作业就想看电视,爱玩游戏。父母均为某企业职工,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对孩子读书期望较高,一直对孩子的成绩不满意。问题:1、请根据小东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具体的激发小东学习动机的方案。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要如何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学习动机呢?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1、迁移2、学习定势3、官能心理学4、形式训练说5、共同因素说1、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包括迁移。2、 JR安德森等人提出了影响学习迁移的三个认知结构变量。3、相比较

    18、而言,形式训练说重视学习的形式,共同因素说则强调学习的内容。4、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不是一个自动过程,概括化理论则认为迁移是自动实现的。5、两项学习具有共同因素是迁移现象发生的必要的客观条件。6、“为迁移而教”的提出者是奥苏伯尔。7、先行组织者的引入之所以可以促进学习迁移,是因为它增加了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8、利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和三角形的概念和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解决有关梯形面积计算问题,是纵向迁移的实例。9、直角、钝角、锐角等概念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就属于水平迁移。10、“熟能生巧”的教育心理学根据在于,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经验越是精熟,就越是能从多方面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对

    19、能运用这些知识经验的情境就越是敏感,迁移就越是顺利。三、选择1、小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学习英语,如果不能辨别某些字母的发音区别,则常常会出现( )A正迁移 B负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2、学习骑自行车后不利于学习骑三轮车,这种迁移属于(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3、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属于哪种迁移?A纵向迁移 B侧向迁移C特殊迁移 D一般迁移 4、学习一门外语有利于学习另一门外语,不能用下面哪个迁移来解释?A正迁移B顺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5、两项学习,如果刺激相同或相似,而反应不同或相反,则容易产生( )。A 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

    20、6、“水下击靶”实验是( )的经典实验。A 形式训练说 B共同因素说 C类化说(概括化理论) D关系理论7、对学习迁移现象最早作出系统解释的是( )8、当前流行的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本质上就是让学生产生( )A 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一般迁移 9、迁移的核心是( )A 泛化 B 概括 C顿悟 D同化10、两种任务在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目标等方面具有的共同成分越多,迁移效果越明显。这表明何种因素起主要作用?A 相似性 B 概括经验 C 学习策略 D 心向四、问答1、什么是正迁移、负迁移?请举出一个正迁移实例、一个负迁移的实例,一个既有正迁移又有负迁移的实例。2、简述影响迁移的

    21、基本条件3、举例说明布鲁纳和加涅对迁移的分类4、简评形式训练说5、简述贾德(C.H.Judd)的“水下击靶”实验6 、简评共同因素说试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实验或教学方案,证明学习迁移在具体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第六章 知识的分类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1、陈述性知识2、命题3、概念同化4、变式5、图式1、 2、3、5、7、11、13等既是“质数”的变式,又是它的正实例。2、同一事物,既可以以表象表征,也可以用定义的命题形式表征。3、幼儿掌握“外婆”的概念即为一种典型的概念同化的过程。4、为了记住2的值1.41421,某中学生这样记忆:意思意思而已 这位学生采取了组织策略。5、为了理清教材各章节的关系,某

    22、学生尝试着画出了教材各章节的关系图。这种策略即组织策略。6、概念形成属于发现学习,概念同化属于接受学习。7、人们在长时记忆中保持的是命题,而不是句子。8 、小学生的识字学习,既有机械学习,又有意义学习。9 根据概念的定义,天安门、地球等都是概念。10、儿童在理解了一首歌曲的意义后,要背诵它,最合适的记忆策略是精加工策略。11、“例子规则例子”的概念学习方式,更适合高年级或者有了一定的基础概念的学生。12、“我们知晓的比我们能说说出的多”讲的是程序性知识。1、梅耶(R.E.Mayey)在综合了加涅、安德森的知识技能观的基础上提出来了广义知识观。在他的广义知识观中,不包括( )A语义知识 B情景知

    23、识 C程序性知识 D策略性知识2、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较复杂的整块知识是用( )来表征的。A 命题 B命题网络 C 图式 D产生式3、下列名称属于城市概念的正例的是( )A 长安街 B北京 C 长城 D市区 4、“既要教学生知识,又要教学生技能”中的“知识”是指( )A 理论 B 能力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5、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是什么来划分的?A 习得方式 B 作用方式 C表征类型 D应用领域6、不属于奥苏伯尔提出的原知识同化新知识的三种模式的是( )A 交叉学习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7、直观不包括()A 实物直观 B 表象直观 C 模象直观 D 言语直观 8

    24、、信息编码的基本策略是( )A 复述策略 B 组织策略 C 精加工策略 D 以上都是 9、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A 复述策略 B 组织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 生成技术10、年幼儿童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从本质上说属于( )A 建构学习 B发现学习 C顿悟学习 D意义学习11、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关系,这种学习属于( )A 词汇学习 B 符号学习 C 概念学习 D原理学习12、概念教学中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概括不足,需要给学生呈现( )A 正例 B规则 C反例 D变式四 问答1、试述陈述性知识的获得过程。2、 试述影响概念与规则学习的条件3、请用“如果 / 则”的形

    25、式写出1/3+1/2的产生式。4、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有什么区别与联系。5、简单谈谈你对“为概念转变而教”的理解。1、 联系学科教学实际说明变式、正反例在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2、 用概念学习中“例子规则例子”的方法设计一堂概念学习课。第七章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1、程序性知识2、产生式3、智慧技能4、元认知5、学习策略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理论只能解释动作技能,不能解释智慧技能。2、相比而言,智慧技能一种对内调控的技能,认知技能则是一种对外办事的技能。错。3、认知策略的范围大于学习策略的范围。4、技能和程序性知识这两个术语其实是完全等价的。5、概念和命题既可以作为陈述性知识学习,也可以

    26、作为智慧技能学习。6、多数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单独设课进行认知策略的教学更好。7、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包括运动技能和智慧技能两种。8、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有图式、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9、技能的本质是规则支配行为。10、许多认知策略是儿童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发习得的。11、打乒乓球是一种封闭性技能,踢足球则是一种开放性技能。1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一个人走向成功必须经历三大境界:一者,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者,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中第二境界


    注意事项

    本文(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