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XX瓦斯发电有限公司煤层气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 资源ID:8254862       资源大小:778.50KB        全文页数:7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瓦斯发电有限公司煤层气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1、第八章 建筑消防设计458.1 设计依据458.2 建筑防火设计458.3 消防给水系统458.4 消防排水478.5 消防电气478.6 防排烟系统48第九章 劳动安全和卫生防疫499.1 劳动安全499.2 卫生防疫50第十章 建筑节能5110.1 建筑节能5110.2 工艺节能设计51第十一章 项目组织管理5211.1 项目组织管理5211.2 项目监理5311.3项目招投标54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计划5712.1 项目实施计划5712.2 一期工程进度安排57第十三章 物业管理及劳动定员5913.1 物业管理5913.2劳动定员59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6014.1 投资估算编制依

    2、据6014.2 工程投资估算6014.3 其他费用估算6114.4 投资估算结果6214.5 资金筹措62第十五章 项目综合评价6415.1 项目综合评价6415.2 结论6415.3建议65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2、XX市XX村规划总平面图附件:1、XX省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文件XX市开管200717号XX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关于XX村实施旧村改造的报告2、XX省国土资源厅XX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分局文件XX国土资XX开字2007第34号关于XX村旧村改造用地规模审核的批复 第67页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XX县XX瓦斯发电有限公司煤层气发电站建设项目项目性质:新

    3、建工程建设单位:XX县XX瓦斯发电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项目地址:XX县XX镇XX村XX公司煤层气发电站由XX县XX瓦斯发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发电站利用沁秀集团XX煤矿抽放出的煤层气作为燃料,利用煤矿矿井水作为燃气发电机组冷却用水,所发电量经专线并入区域电网。项目建成后总装机容量27MW,年发电量14400万KWH,年消耗煤层气10080万m3,该项目实施对改善项目区周围大气环境、降低煤矿安全风险、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均有积极意义。1.2 可研编制依据1、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委托书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4、国家八部委煤矿瓦斯治理

    4、与利用实施意见5、国家发改委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总体方案6、国家发改委关于利用煤层气发电工作的实施意见(发改能源2007721号)7、XX省清洁发展机制领导组办公室XX清洁办发20061号文8、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9、火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内容深度要求(试行)10、小型火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04994)11、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法规、规范、标准12、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1.3 研究原则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的编制规范、规程和规定,全面落实各厂址条件,准确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优选出最佳厂址方案。结合本工程实际,精心设计,优化方案,力求工艺系统先进

    5、合理。特别注重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用地、保护环境、节约工程投资。把XX公司煤层气发电站建设成一个洁净生产环保型、效益型的新型电站。电站建设本着节能减排、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电站综合规划,主要设计原则确定如下:1、电站规模按27MW 燃气发电机组规划,以燃气方案论证,将瓦斯气体全部燃烧,排气燃尽达标后对空排放。2、辅机选型本着高效、经济、合理原则通过技术经济论证确定。3、发电机出线电压400V,发出电通过开关直接并入厂内400母线侧。4、电站厂址:厂址就近资源点,做到坑口发电,资源综合利用。5、主机布置采用零米布置形式。6、机组运行按每年九个月计算。8、厂址地震烈度按7度考虑设防。9、场地类

    6、别按类。10、机组选型根据煤矿瓦斯气体的分析资料,结合国内外燃气轮机的技术特点,燃气动力机组以选用进口设备为主。11、出线电压与回路:出线电压按400V出线考虑。因机组容量较小,考虑一回出线。12、热工控制推荐采用机、电集中控制方式。辅助系统采用单独的仪表和控制系统。13、机组年利用小时按九个月考虑。14、投资估算和经济分析按现行的定额标准及有关规定执行。15、充分利用清洁发展机制进行项目合作。1.4 主要研究内容本报告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建设条件、工艺及工程技术方案、节能节水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投资估算、经济效益、项目风险等进行了研究分析。1.5 主要研究结论项目

    7、建设符合我国煤层气综合利用的基本政策,项目年发电量14400万KWH,回收利用煤层气10080万m3。该项目气源供应充足,工艺技术成熟,通过CDM项目合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项目可行。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 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总用地面积亩87.1二规模(总装机容量)KW271000三总发电量万KWH/年14400四总建筑面积m29418五绿地率%20六年工作日天300七劳动定员人98八原辅材料用量1煤层气万m3100802机油升331363水吨34564电万KWH290.3九工程总投资万元5075.05固定资产投资5044.2铺底流动资金

    8、30.85十年销售收入2771.37十一年总成本费用1342.61第四年十二年均利润总额1107.12达产年十三年销售税金及附加430.89十四财务评价指标投资利润率21.5%投资利税率29.9%财务内部收益率23.26%税前财务净现值(Ic=12%)2654.175投资回收期A5.5税前(含建设期)618.87%税后71528.19 86.09税后(含建设期)9盈亏平衡点49.810贷款偿还期4.45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单位简介XX县XX瓦斯发电有限公司位于XX县加丰镇境内,公司成立于 年 日,注册资金 万元,现有员工 人。公司利用沁秀煤业XX瓦斯抽放井抽放的瓦斯气用于发

    9、电。沁秀煤业XX煤矿位于XX县XX镇XX村北,矿井采3#煤层,井田面积1.5958km2,地质储量1220.8万吨,生产规模3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15年,井田内地质构造简单,煤层气赋存丰富(仅在巷道掘进过程中瓦斯绝对涌出量就达163.92m3/min),是典型的高瓦斯矿井,并经煤炭科学总院抚顺分院预测2#煤层具有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对矿井安全生产已构成威胁,为确保安全生产,该矿建立了地面永久性瓦斯抽放系统,每年抽放瓦斯气量为2.4亿立方,瓦斯浓度在40%以上,瓦斯低位发热量为3900千卡立方米。2.2 项目建设背景一、XX矿区是全国勘探程度最高、煤层气储量条件稳定、开发潜力最好的煤层气气田XX

    10、市位于XX省东南部,是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地级市,辖城区、泽州、高平、阳城、陵川和XX六县(市、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总人口220万,其中市区人口30万。该市是在改革开放中蓬勃兴起的一座新型城市,经济实力居中西部前列,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13.2亿元,增长17.2%,在全省11个地级市排第二位。并被国家授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园林城市的称号,是XX省首批环保先进市。XX市是全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全市含煤面

    11、积4654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2712亿吨,占全省的55%,占全国的26%,年产量7000万吨以上。但由于XX煤田瓦斯含量高,长期以来一直成为制约煤炭工业发展的第一杀手。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加快新型能源与煤化工基地的建设,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加强瓦斯综合治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从上世纪90年代就对煤层气治理与利用开始调研、勘探,并于2003年与煤科院抚顺分院、重庆分院、河南理工大学瓦斯地质研究所,太原理工大学安全技术和工程研究所、阳煤集团瓦斯研究所、阳泉三矿等科研单位、集团公司合作,完成了XX省XX市阳城矿区瓦斯综合防治技术研究、XXXX市阳城、XX矿区采空区瓦斯爆炸(燃烧)机理

    12、及综合防治研究、XX市地方煤矿瓦斯抽放可行性研究,探索出了适合XX市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的有效办法。通过调查勘察,已探明全市煤层气储量达6.85万亿立方米,是全国勘探程度最高,储量条件最稳定,开发潜力最好的煤层气田之一。宝贵的资源优势,成为XX市煤层气产业发展最坚实的基础。至2006年9月,全市已建成地面抽采钻井300余口,占全国的1/2。地面煤层气抽采能力达2.5亿立方米,并已形成商品化采销用体系。有18个煤矿建成了瓦斯发电站,总装机容量达4.3万千瓦,是全国矿区中瓦斯发电规模最大的地区,年发电量已经达到2.58亿度,年利用矿井瓦斯气约1亿立方米。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将以建设全

    13、国重要的煤层气基地为目标,加大煤层气开发利用力度,到2010年,全市地面抽采煤层气达到30亿立方米,井下抽采达到16亿立方米。基本形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勘探开发与综合利用相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产业格局。二、煤层气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威胁,抽采后直接排空会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同时造成资源浪费煤层气是矿难事故的罪魁祸首,国内煤矿矿难7080都是由瓦斯爆炸引起的,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先采气后采煤可以大大降低煤矿事故,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为进一步加大煤层气抽采利用力度,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瓦斯“必须坚

    14、持先抽后采、治理与利用并举的方针”,规定“煤层中吨煤瓦斯含量必须降低到规定标准以下,方可实施煤炭开采”。相对于全国来讲,XX市是一个煤矿瓦斯危险程度较严重的地区,有高瓦斯矿井138座,占全市矿井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集中分布在“三河”流域(沁河、芦苇河、长河),是瓦斯治理的重点区域。现主采的3#煤层,由于其变质程度高,封储盖条件好,开采时瓦斯涌出量大,XX县永红煤矿和中美合作大宁煤矿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已超过200m3/min,XX嘉丰镇五里庙煤矿的相对瓦斯涌出量达248 m3 /t。多年来,瓦斯灾害一直困扰着全市的煤矿安全生产,是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瓦斯灾害的形式主要是瓦斯爆炸和瓦斯燃烧,近两年又

    15、出现了新的灾害形式煤与瓦斯突出,给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增加了新的难题。目前煤层气抽采量大但利用量小的矛盾较为突出,除少量作为煤矿的生活用气外,大部分煤层气燃烧后直接排空,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而且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为防止煤层气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产生对环境的污染,鼓励煤层气综合利用,意见提出限制企业直接向大气中排放煤层气,要求环保总局研究制订煤层气对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具体标准,对超标准排放煤层气的企业依法实施处罚,同时对利用煤层气发电等项目进行鼓励和扶持。三、国家政策保障为煤层气产业化发展迎来了利好的发展契机国家八部委下发的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实施意见,鼓励大力发展瓦斯民用、发电、化工等。煤层气(煤矿

    16、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提出2006-2010年的煤层气开发目标是:2006年,全国矿井瓦斯利用总量8亿立方米以上;2010年,利用总量50亿立方米以上,利用率50%以上。其中,民用和工业燃气利用量20亿立方米以上,发电利用量30亿立方米以上,瓦斯发电装机容量150万千瓦以上。2007年4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利用煤层气发电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全部燃用煤层气(煤矿瓦斯)发电并网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煤矿企业全部燃用自采煤层气(煤矿瓦斯)发电项目,报地方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备案。电力产业政策鼓励煤矿坑口煤层气(煤矿瓦斯)发电项目建设。鼓励采用单机容量千瓦及以上煤层气(煤矿瓦斯

    17、)发电机组,开发单机容量千瓦及以上的内燃机组,以及大功率、高参数和高效率的煤层气燃气轮机(煤矿瓦斯)发电机组。煤层气(煤矿瓦斯)电站所发电量原则上应优先在本矿区内自发自用,需要上网的富余电量,电网企业应当予以收购,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结算电费。煤层气(煤矿瓦斯)电站不参与市场竞价,不承担电网调峰任务。发改委要求电网企业应当为煤层气(煤矿瓦斯)电站接入系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电网企业要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规程规定验收电站投资建设的接入系统工程,并及时签订并网调度协议,确保电网的稳定和电站的正常运行。政策保障为煤层气产业化发展迎来了利好的发展契机。五、项目充分利用清洁发展机制获得资金补偿,既可用

    18、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能为本国的环境治理作出贡献,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双赢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之一,发达国家缔约方为实现其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与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进行项目合作的机制,其目的是协助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公约最终目标的实现,并协助发达国家缔约方实现其量化限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开发和利用煤层气,获得由项目产生的“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可无偿获得发达国家的资金补偿,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建设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大气环境的需要煤层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直接排空会造成环境污染。研究表

    19、明,煤层气的温室效应是CO2的2024倍,在全球气候变暖中的份额为15%,仅次于CO2,对臭氧层的破坏力是二氧化碳的78倍。XX市是产煤大市,每年因采煤产生大量的甲烷气体,如果不对其进行处理直接排空对环境影响很不利,目前有些煤矿用燃烧后排空的办法来减少煤层气的排放,却又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研究表明,对煤层气进行充分燃烧,其燃烧热值与天然气相当,而且洁净,几乎不产生任何废气,利用煤层气发电是充分利用这种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XX公司煤层气发电站每年利用煤层气约9072万m3,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二、项目建设是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煤矿效益的需要我国高瓦斯矿井和瓦斯突出矿井占46

    20、%,因瓦斯事故而死亡的人数约占煤炭行业工伤事故死亡人数的3040%,占重大事故的7080%。瓦斯治理坚持“以抽保用、以用促抽”的原则,采煤之前先采出煤层气,防止煤矿瓦斯事故,改善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开发和利用煤层气,其一可以解决了煤层气的利用问题,为煤矿减少了处理排出气体的费用开支,进而促进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从根源上防止瓦斯事故,形成了良性循环;其二能减少了煤矿向空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减少或避免了煤矿因大气污染物排放超标而受的处罚,降低煤矿的生产成本,为其改善生产条件创造了可能。三、项目建设是解决我国油气资源短缺现状的需要首先,中国的常规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缺乏,是贫油、贫气国。一次能源产

    21、量以煤为主,而煤炭消费约一半用于发电。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近年来,中国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程度日渐加大,已经成为石油、液化天然气的纯进口国。中国要想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有必要开发新的能源,取代原有的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其次,采煤的伴生气体煤层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是最现实的天然气接替资源。不但是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而且是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随着开采和利用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煤层气开发具有可观的效益收益。现阶段国内外市场原油、天然气、煤炭等常规能源的价格不断攀升,而开发煤层气可以伴随着煤矿开采的先期工程进行,节约工程成本。综上所述,该

    22、项目属于利用新型能源发电的政策鼓励发展的项目,实施后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利用CDM项目合作,不仅能获得资金补偿,对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和缓解当地电力紧张均有积极意义。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第三章 市场预测和规模确定3.1 供电现状XX电网从北到南已形成覆盖全省的500KV双回路(北部为双回路、中南部为单环网)为主干的全省性电力网络。按照行政区的划分,XX省电力公司包括十一个供电分公司;按照电网结构和送受电关系,划分为大同、忻朔、中部、南部四大供电区,其中忻朔电网包括忻州市和朔州市电网,中部电网包括太原市、阳泉市、吕梁市、XX中市电网,南部电网包括临汾市、运城市、长治市、XX市电网。据统

    23、计,2008年,XX省发电装机达到3635万千瓦、发电量1797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1314亿千瓦时,外送电量514亿千瓦时;建成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1座,容量300万千伏安;500千伏变电站容量2100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站容量3244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362座。 2008年,XX省电力装机占全国的4.58%(其中火电占6%),居全国第8位,发电量居全国第7位,外送电量居全国第3位。全省人均装机达1.07千瓦,人均发电量达5280千瓦时,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 XX省电力电量平衡预测 “十一五”期间,考虑了在建、核准、待核准、国家发改委备选开工项目,2010年全省自用总

    24、装机容量27830MW,2010年XX省短缺装机4620MW,南部电力短缺额度12902750MW。XX省电力电量平衡表 表3.2-1 单位:108kWh、MW项 目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1 系统需发电量1045 1152 12741411 15641733 1.1 XX省自用946105011741311 1464 16331.2 外送电量99 100 其中:北京31 32 河北63 63 陕西5 2 需要发电负荷1534417010189002102023410260802.1 XX省自用1376415430173201944021830245002.

    25、2 外送电力1580 其中:5009601203 备用容量(18%)2762306234023784421446944 系统需要装机容量1811020070223002480027620307705 年末装机容量(自用)175302122024455266202814027830水电782982 火电164782043823373246382615825648 抽水蓄能12006 当年新增2899.05369035452795222055090020028983360281027907 当年退役3106307008608 受阻容量84193110811141 其中 :供热减出力660750 小水电受阻1819 系统可参加平衡容量16489182702148823878256252615010 装机盈亏-1621-1800-813-923-1995-46203.3 发电站建设的意义根据XX省预测的中方案负荷水平进行电力平衡。其结果表明,考虑已核准在建的电源项目,2010年XX电网仍缺少装机容量7670MW,2012年缺少装机容量9930MW。XX公司煤层气发发电站位于XX省XX县境内,属于清洁型能源综合利用项目,装机容量为2MW,作为XX省自用发电


    注意事项

    本文(XX瓦斯发电有限公司煤层气发电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