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西洛乡卫生院夏季饮食卫生及常见疾病的预防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8249347       资源大小:23.55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洛乡卫生院夏季饮食卫生及常见疾病的预防文档格式.docx

    1、食物要尽快处理烹饪,做好的食物也应尽快食用。四是加热。食物要煮熟再食用,一般超过70C以上细菌易被杀灭。五是冷藏。食物的调理及保存应特别注意温度控制在7C以下。六是人员卫生。调理食物前彻底洗净双手,手部有伤口时,应完全包扎好才可调理食物(伤口勿直接接触食品)。 (三)预防肠道传染病夏季肠道传染病多是因吃了不清洁的食物所引起的。因此,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做好饮食卫生。在选购食品时,应选择新鲜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以及不新鲜的水产品不要购买;即使对于腌制食品,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致病性嗜盐菌就可能在其中繁殖。1、烹调时,饮具要注意消毒,生熟食品炊具要分开。2、凉拌莱宜少吃,吃时应洗净,并用冷

    2、开水冲洗。瓜果宜洗净去皮后再吃。3、夏季不宜举行家宴,饭菜应现做现吃,如有剩余,第二天应煮透再吃。4、苍蝇与蟑螂等害虫能作为肠道传染病的媒介,因此,消灭苍蝇与蟑螂也是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二、夏季常见疾病预防 夏季气温高热,人体能量消耗大,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如果不重视预防,易患许多疾病。下列是夏季常见疾病及预防:(一)急性胃肠炎 夏季气温高,食物容易腐败变质,而且各种蚊虫的繁殖也快,成为传播疾病的渠道。易发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痢疾、甲肝以及食物中毒等。因此,一是不要吃不干净食物。天气炎热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容易使食物腐败变质,为发病制造了条件。二是受凉时间不要太长,尤其不要过

    3、多食用冰冻食物。冰冻食物会使胃肠血管突然收缩,胃液分泌减低,消化功能降低,易出现上吐下泻等胃肠炎症状。(二)感冒 1、满身是汗时不要冷浴。出汗时毛孔开放,易受刺激引起感冒。2、安睡时不要开电扇、空调。因为人睡后的体温比醒时低,加上夜间气温比白天低,如果久开电扇、空调,易受凉过度引起感冒。(三)过敏性皮炎1、不要让皮肤直接暴晒,尤其有对强光过敏史者应在患处涂防晒霜或采取其它防硒措施。2、不要穿化纤衣物,因为这些材质的衣物不吸水、不透气、不散热。故应穿吸水、透气、散热良好的纯棉衣物。(四)中暑 人在高温环境中,机体大量蓄热,易体温调节失衡、水盐代谢紊乱。因此,夏天不要在烈曰下或高温下时间过长,以免

    4、中暑,若有中暑症状,如出讦多、口渴、头晕、耳鸣、胸闷、恶心、全身乏力、四肢麻木等情况,应尽快解暑,先让病人到通风处休息,并及时补充淡盐水或绿豆汤等,严重者应立即送医疗机构救治。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人的一切活动,如吃饭、学习、工作、锻炼、娱乐、睡觉等,都是在大脑指挥下完成的。每次活动,都会在大脑里留下记忆。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违反了这个规律,大脑和身体的其他器官就会处于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是引起疾病和加快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1)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大脑、肌肉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就会疲劳、学习、工作效率就会降低;肌肉疲劳,容易引起事故或差错。注意劳逸结合,张驰有

    5、度,不仅是健康的需要,也是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的需要。2)要养成经常参加文体活动的习惯。参加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对维护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都有好处。文体活动的形式和每次活动的时间都要与自己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相适应。3)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规律的睡眠对保证睡眠质量,维护健康有很大益处。睡眠时间应当根据年龄和个人体质特征确定。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睡78小时。晚上10点至凌晨4点,这段时间睡眠质量最高。过了夜里11点后,人反而会变得兴奋,更难入睡。凌晨两三点,是熬夜的人感到最困的时候。而天亮后,人就开始进入浅睡眠期,这种睡眠的质量不高。有些人喜欢睡“回笼觉”,其实这时补充的主要是浅

    6、睡眠,效果不如早睡早起所能获得的深睡眠。睡眠不足可使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同时还影响新陈代谢,加快人的衰老。睡眠过长对人体有害无益,它会使中枢神经系统长期处于抑制状态,起床后便会自觉无力、头晕。睡眠时间过长还会使呼吸减慢,吸入氧气减少,心脏、肺和血液循环的负担加重,增加心脏病和脑血管栓塞的风险。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烟草烟雾中含有4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许多是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随烟草烟雾到达肺泡深部,迅速被人体吸收并危害健康。烟草烟雾不仅仅危害吸烟者,也能损害被动吸烟者的健康。被动吸烟指不吸烟者吸入吸烟者呼出的烟雾和卷烟燃烧产生的烟雾,又称吸二手

    7、烟。吸烟和被动吸烟可导致多种疾病,在我国被动吸烟的主要受害者是妇女和儿童,他们经常在家庭、公共场所遭受他人吸烟的危害。超过一半的15岁以上女性每天都遭受被动吸烟的危害,儿童由于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被动吸烟的情况更为严重。1)吸烟和被动吸烟可导致多种癌症:现在已经确定,烟草烟雾中60多种化学物是致癌物,可以导致肺癌、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肾癌、膀胱癌、白血病、宫颈癌等。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死于肺癌的风险升高了613倍,死于膀胱癌的风险升高了1倍,而死于食管癌的风险升高了3倍。2)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吸烟和被动吸烟可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一些研究显示,被动吸烟可使患

    8、冠心病的风险上升30。吸烟者死于冠心病的风险为非吸烟者的2倍,而死于中风的风险为不吸烟者的24倍。此外,吸烟还可引起腹主动脉瘤等其他心血管疾病。3)吸烟和被动吸烟可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这些疾病包括呼吸困难、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等。吸烟者患慢阻肺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213倍。被动吸烟可显著增加儿童患哮喘和呼吸道感染的风险。4)吸烟和被动吸烟可损害体内几乎所有器官:吸烟、被动吸烟可致器官损伤,从而导致不孕、新生儿低体重和猝死、白内障、勃起功能障碍、骨质疏松、消化道溃疡等等。2007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指出,我国有约3.5亿吸烟者,超过5亿人暴露于被动吸烟环境。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

    9、疾病的人数超过l00万,占全年死亡总人数的12;死于被动吸烟的人数超过10万。吸烟导致的多种慢性疾病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吸烟没有安全剂量,吸入的每一支烟都会损害健康。吸烟者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戒烟都不晚。 35岁以前戒烟,能避免90的吸烟引起的心脏病;59岁以前戒烟,在15年内死亡的可能性仅为继续吸烟者的一半;即使年过60岁才戒烟,肺癌病死率仍大大低于继续吸烟者。戒烟最大的益处在于找回健康。戒烟的收益是逐渐体现出来的:停止吸烟6小时后,心率就会下降,血压也会轻微降低;12小时后,尼古丁被排出体外;24小时后,一氧化碳从肺部排出,呼吸功能得到改善。两

    10、天之后尼古丁引起的不良反应就会消失。两个月左右,手部和脚部的血液循环就会增加。戒烟1年之后,患心脏病的风险会显著降低。戒烟10年后,患病的风险变得与不吸烟者基本一样。尼古丁会导至成瘾,因而戒烟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戒烟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要立下戒烟的决心,确定一个戒烟日期,告诉周围的朋友,获得他们的支持,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戒烟成功有很大的帮助;与自己签订一份戒烟承诺书;改变环境,扔掉家中、工作场所及车中的所有卷烟和烟灰缸,不准别人在家中吸烟;分析自己戒烟失败的原因,一旦戒烟,就要做到一口也不吸。戒烟需要毅力和恒心,成功的戒烟者也常常有失败的经历,所以即使戒烟失败,也不要灰心。要避开吸烟者,以

    11、免受到他们的诱感。戒烟成功了,可以给自己一个奖励;戒烟成功一周,买一件漂亮的衬衫;戒烟一个月了,买个喜欢的手机、MP3;戒烟成功一年了,去向往已久的地方度假。让我们远离烟草,享受健康生活。同时,不吸烟的人要敢于对吸烟者说不,以避免被动吸烟的危害。血 压人的心脏像一只“水泵”。在一生中,它不停地收缩、舒张,将血液输入动脉系统,同时将流经全身后返回的青脉血液纳回心脏。心脏收缩时“泵”出的血液,会对动脉血管壁产生一定压力,称为血压。在心脏的一个“泵”血周期里,心脏收缩时将血排入动脉,这时产生的最高压力,称为收缩压;而当心脑舒张的时候,动脉血压降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血压可以用血压计测量,计量单位是

    12、毫米汞柱(mmHg),测量结果常用“收缩压/舒张压”表示。血压是观察病情轻重或用药情况的重要依据。健康成人理想血压值应该低于120/80毫米汞柱。血压值 在120139/8089毫米汞柱,称为血压正常高值。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应采纳健康生活方式,积极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没有情绪激动、紧张和运动等因素刺激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就应当请医生诊断是否患了高血压。高血压往往悄然起病,发病早期患者常常毫无感觉。因此成年人每年至少应测量1次血压。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是最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及早发现高血压病,并且及时合理地治疗,可以预防或者推迟高血

    13、压并发症发生。有高血压家族史、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拥挤、噪声、气温骤降、寒冷、遭受灾害等恶劣环境,可使血压升高剧烈运动、危险作业、紧张劳累、精神压力过大、情绪激动、恼怒、嫉妒、性活动过度等均可使血压升高。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限盐限酒、适度活动、劳逸结合、保持心理平衡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合理选择、长期坚持、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是持续平稳有效降压的基本保证。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两种或多种降压药联合用,才能达到降压目标。治疗高血压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不按照医生的要求规律服用降压药是危险的,容易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等高血压并发症发生

    14、。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疫苗是指能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免疫力的生物制剂。人类已经发明了许多的疫苗,通过接种可以预防不同的传染病。比如,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为有效的方法。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有力武器。1980年5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已经从地球上消灭”。天花曾经是人类最可怕的传染病之一。消灭天花就是在全球人群中普遍接种牛痘疫苗产生的巨大成果。2000年之后,我国境内已无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目前,世界各国正在通过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即将在全球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所谓预防接种,就是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人体输入死的(医学上称为“灭活”)病原微

    15、生物、或丧失致病能力的病原微生、或是病原体的抗原性物质,用它们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的免疫物质,从而增加了对某种疾病的抵抗能力,使被接种者对这种病不感染,或者感染后不发病。从1974年起,世界卫生组织推行了“扩大免疫规划”,该规划在全球推广使用针对6种疾病的疫苗:白喉、百日咳、破伤、脊髓灰质、结核病和麻疹。近几年,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又成功推广了乙肝疫苗,将其纳入免疫规划。现在,又在推动将流感嗜血杆菌、轮状病毒疫、肺炎疫苗、人乳头状病毒疫苗纳入各国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我国目前为儿童提供的一类疫苗

    16、为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联合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甲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流行性脑膜炎疫苗,乙型脑炎疫苗。对疫区特殊人群提供流行性出血热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和炭疽疫苗。有些省市还为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提供流感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受接种的其他疫苗。我国开展计划免疫后,亿万儿童得以免受病痛之苦,效果十分显著。相对于治疗疾病和护理来讲,接种疫苗所花费的钱是很少的。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肺结核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它是由一种称为结核杆菌的细菌引起的。结核杆菌

    17、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因此肺结核病最为常见。目前,我国每年结核病发病人数约为l30万,占全球的15,位居全球的第二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在传染病发病网络报告中,肺结核病发病和死亡数始终位居各种传染病的首位,3/4的患者都是青壮年。因此,结核病在我国已成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制约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之一。肺结核主要通过吸入结核病患者或带菌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而传播。结核菌进入人体并不一定致病,只有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或结核杆菌的毒性很强时,才可能引起结核病。只有痰中能够查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患者才有传染性。存咳嗽、咳痰症状的排菌肺

    18、结核患者是最主要的结核病传染源。预防肺结核病的主要措施是早期发现结核病患者。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大多是通过与肺结核患者的接触而引起的。传染性最强的是痰中带菌、咳嗽剧烈的患者。一名痰中排菌的患者,一年之内通常能使周围密切接触的1015个人受到感染;并且在受到感染的人中,约有l 0可以发病。接种卡介苗,主要是为了预防新生儿发生严重类型结核病 (如结核性脑膜炎)。结核菌在阴暗环境中能生存几个月之久。阳光(主要是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紫外线照射只需要1020分钟即可杀死结核菌。加强对患者的合理化疗是控制结核病传染和流行最有效的措施。一方面要及时早发现排菌患者,及时进行正规治疗,同时,也要教育排菌患

    19、者咳嗽时,要用手帕掩住口鼻,或者经常戴口罩,不要随地吐痰。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经常开窗通风,勤晒被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艾滋病是1981年在美国首先发现并报道的,1983年发现了引起这种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造成各个系统的各种机会性感染、肿瘤等,最后导致死亡。人们通常经由以下途径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接触的方式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传播。如果输用了感染者的血液或血液制品,移植了感染者的器官或组织,皮肤和黏膜的破损伤口(抱括肉眼看不见的破口)接触到艾滋病、病毒感染

    20、者的体液,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和剃须刀、未经彻底消毒的注射器,纹身,拔牙,或者被病毒污染的针头意外刺伤都可能造成传播。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期间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幼儿。目前还没有可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疫苗。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就成为病毒携带者并具有传染性。我国目前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实行“四免一关怀”的政策,具体内容包括:(1)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的抗病毒治疗药物;(2)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病毒检测的人员,都可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3)对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及时提供免费的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4)对艾滋病遗孤提供免费义务教育和必要的生活费用;(5)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进行关怀和救助,反对任何歧视行为。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补助范围给予生活补助。


    注意事项

    本文(西洛乡卫生院夏季饮食卫生及常见疾病的预防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