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三九年级课内文言文整理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8223182       资源大小:32.42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三九年级课内文言文整理文档格式.docx

    1、令辱之使笞广用鞭、杖或竹板打陈胜佐之帮助并杀一齐召令徒属号令;所属的人公等你们诸位藉第令毋斩即使、假若宁有种乎难道诈称假装袒右露出右臂为坛而盟建筑;盟誓蕲下攻克徇蕲以东夺取、攻占比至陈等到数(shu)万人几弗胜不豪杰指当地有声望的人会计集会 商议身被坚执锐亲自;通“披” ;铁甲;紧握着;武器伐无道攻打诛暴秦消灭社稷国家刑其长吏惩罚句子翻译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年轻年轻时,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适逢天下大雨

    2、,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时期。误了期限,按法令都得杀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现在逃走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老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托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部下,向天下人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此教我先威众耳。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罢了。固以怪之矣。自然就诧怪这事了。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又暗使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夜间用篝火装作“鬼火”,又装狐狸叫

    3、,喊道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第二天,戍卒中到处谈论,都在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吴广故意屡次扬言要逃走,使尉恼怒,让他责辱吴广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即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守卫边境而死的人一定也占十分之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况且大丈夫不死便罢,死就要干出大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几天后,(陈胜)下令召集三老、豪杰一起来集会商议大事。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将军亲自披着坚固的盔甲,手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

    4、的昏君,消灭暴虐的秦王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各个郡县里痛恨秦朝的官吏的,都惩罚当地郡县长官。关键问题本文选自哪部名著?作者是谁? 史记;司马迁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分别是?失期,法皆斩;陈涉为起所作的两方面舆论阀准备是?丹书鱼腹;篝火狐鸣陈涉是怎样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有超人的才略和胆识。文中能体现陈涉少时就有远大志向的一句是?既表明陈涉对统治阶级无比愤恨又表明其伟大抱负的动员群众的名言是?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不辱使命辱没、辜负易安陵交换其许寡人答应大王加惠给予恩惠甚善好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这样弗敢易不;因使唐雎使于秦于是;派;出使故不

    5、错意也所以;错通“措”请广于君扩充逆寡人者违背轻寡人与轻视非若是也像;这样虽千里不敢易即使岂直五百里哉难道;只,仅仅怫然怒盛怒的样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先生;曾经听说布衣平民免冠徒跣摘掉帽子,光着脚以头抢地耳撞;罢了庸夫之怒平庸无能的人非士之怒有才能有胆识的人仓鹰通“苍”休祲吉凶的征兆若士必怒缟素穿丧服色挠变了脸色;挠,屈服谢之道歉寡人谕矣明白,懂得徒以有先生也只是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承蒙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虽然这样,我从先王那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我)愿意意始终守住它,不局限性 拿它来交换。安陵君因使唐雎

    6、使于秦。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然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见,(这)不是小看我吗?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即使拿一千晨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这三个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中最有胆识的人啊。(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迸发出来,上天就降下征兆。再加上我,将成

    7、为四个人了。若士必怒,伏尸二人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如果有能力有胆识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现在立刻)倒下两具尸体,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本文选自哪部作品?战国策秦王是怎样一个人?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唐雎是怎样一个人?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吏实有什么用意?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

    8、雎的形象有何作用?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隆中对-陈寿亮躬耕于陇亩亲自好为梁父吟喜欢身长八尺身体时人莫之许也承认、同意惟博陵崔州平只有谓为信然说;确实这样屯新野驻扎先主器之器重谓先主曰对说,告诉此人可就见接近、趋向不可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宜枉驾顾之屈尊;拜访先主遂诣亮凡三往总共因屏人曰命人退避汉室倾颓崩溃、衰败孤

    9、不度德量力衡量;估计欲信大义通“伸”,伸张遂用猖獗因此;失败然志犹未已仍、还;止君谓计将安出计策;怎样;产生自董卓已来通“以”非惟天时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已经此诚不可与争锋的确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可以凭借;谋取利尽南海物资;全部取得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大概;、资助、给予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兴旺富裕;爱抚、爱惜帝室之胄后代总揽英雄广泛地罗致外结好孙权友好命一上将将荆州将领;率领将军身率益州之众百姓孰敢箪食壶浆谁;用箪盛饭,用壶盛浆以迎将军来诚如是果真;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一天天岂有意乎有(这种)打算岂愿见之乎是否(可)每自比于管仲常常君与俱来一起抑亦人谋而且挟天子挟持、控制因之以成帝业凭借、依靠若跨有荆益占据愿

    10、君勿复言希望;再所以资将军用来的方法翻译时人莫之许也。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他这种比法。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你只可以到他那儿见他,不可以委屈(他)来。将军应当亲自去拜访他。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于是先主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先生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曹操和袁绍相比,就显得名声小,兵力弱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但是曹操终于能虎胜袁绍,以弱胜强,不只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谋划得好啊此

    11、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夺取它的)打算呢?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敢不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浆来迎接将军呢?文中提到的诸葛亮有何特点?智识卓绝、才华横溢、抱负非凡,料事如神,关心国家大事,有卓越的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文中提到的刘备有何特点?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虚心诚恳出师表-诸葛亮 崩殂 死(皇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实在;时盖追先帝殊遇原来是;优待,厚遇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恢弘志士之气发扬扩大陟罚臧否善恶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显示;治是以先帝简拔因此、所以以遗陛下 给予悉以咨之都;询问亲贤臣,远小人亲近;疏远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遗憾躬耕 猥

    12、自枉屈降低身份;委屈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由是感激感动,激动遂许先帝二十有一年通“又”,表余数夙夜忧叹早晚恐托付不效实现深入不毛不长草(的地方)庶竭驽钝差不多;比喻才能平庸托臣以以讨贼兴复之效重任以彰其咎表明,显扬;过失咨诹善道临表涕零 流下眼泪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家会有司论其刑赏。如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以及忠心耿耿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必能使行和睦,优劣得所。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一心,

    13、好的差的各得其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因此我很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陛下也应自行谋划,以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考察,采纳正确的意见。本文中诸葛亮主要向刘备提出了哪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九年级下册:公输墨子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起于鲁出发,动身2、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3、

    14、再拜拜了两次4、不可谓知类明白事理5、然胡不已乎然:但是;胡:为什么;已:停止。6、胡不见我于王引见7、子墨子九距之通“拒”,抗拒。8、子墨子守圉有余通“御”,抵挡。9、公输盘诎通“屈”,理屈。10、吾知所以距子矣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入侵二、翻译下列句子1、夫子何命焉为?先生有什么指教呢?2、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呢?3、知而不争知道(这道理)而不劝阻(楚王)。4、此为何若人?这是什么样的人呢?5、九设攻城之机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6、虽杀臣,不能绝也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楚国的抵抗者)。三、回答问题1、墨子听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从而动身去楚国的目的是什么?为了

    15、阻止楚国攻打宋国。地利有利委而去之放弃;离开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故曰所以七里之郭外城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凭借环而攻之围固国巩固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威天下震慑池非不深护城河亲戚畔之内亲外戚;通“叛”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多助之至极点坚利锐利天下顺之归顺,服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说明下列加点词的含义二、翻译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委而去之。弃城而逃。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

    16、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三、中心内容一、本文论述了“人和”在战争输赢中的决定性作用,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本文的要紧观点是:二、本文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确信、增强语言气势的作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一、词语说明舜发于被任用人恒过常;犯过失傅说举于被选拔衡于虑同“横”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责任,担子;这而后作奋起苦其心志使痛苦征于色颜色劳其筋骨使劳累发于声吟咏叹息饿其体肤使饥饿而后喻了解空乏其身使贫困法家拂士同“弼”乱其所为使错乱入则在里面。指国内所以动心

    17、忍性用来;使惊动;使坚韧;出则在外面。指国外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曾同“增”二、翻译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经这样的人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使他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行拂乱其所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人恒过,然后能改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

    18、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孟子以为人材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考验,才能令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答:1、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六个闻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一起特点是什么?都是在经历了一番艰巨困苦以后,成绩了不一般的事业。3、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巨困苦的考验,将会有如何的益处?因此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入则

    19、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祸者,国恒亡。鱼我所欲也孟子1、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2、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4、贤者能勿丧耳不丢掉5、蹴尔而与之用脚踢6、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通“辨”,辨别。7、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8、妻妾之奉侍奉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词。10、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11、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放弃。12、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性,天性1、舍生而取义者也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3、呼尔而与之没有

    20、礼貌地吆喝着给他。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6、此之谓失其本心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比喻2、“鱼”与“熊掌”分别比喻什么?“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3、本文主要赞扬了什么?批判了什么?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3、为什么行道之人、乞人不接受施舍?因为这是侮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4、写出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

    21、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庄子故事两则1、惠子相梁;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相:做宰相;国:国都,京城2、非梧桐不止;安知鱼之乐止:栖息;安:3、于是鸱得腐鼠于是:在这时。鸱:猫头鹰。1、惠子相梁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1、惠子相梁的主题是什么?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淡薄功名利禄的态度。2、故事中的、鸱、腐鼠各比喻什么? 比喻志向高洁之士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腐鼠比喻功名利禄。一、指出加点的词的含义答案1、十年春,齐师伐我。伐:2、肉食者鄙。3、又何间焉?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间:参与4、小惠未徧,:通“遍”,遍及,

    22、普遍。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牺牲:指猪、牛、羊等。加:虚报。信:实情。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 孚:为人所信服 福:赐福,保佑。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案件。虽:即使。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属:类;可以:可以凭借9、既克,公问其故。既:已经;克:战胜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击鼓;作:振作。再:第二次。1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测:估计。伏:埋伏。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恩小惠,还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明是不会保佑你的3、一鼓作气,再

    23、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后,勇气就没有了。3、夫战,勇气也。作战,靠的是勇气。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云打一仗。如果作战请让我跟随你去。三、回答下列问题。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4、文中的“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5、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

    24、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彼竭我盈。辙乱旗靡。6、本文的成语是什么?一鼓作气。7、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审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曹刿论战-左传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一、词语解释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讽谏。纳:接受。2、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高。有,“又”。3、朝服衣冠,窥镜。服:穿戴。窥:照。4、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复:又一次。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明日:第二天。孰:仔细。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认为美。私:偏爱。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

    25、矣。蔽:爱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面刺:当面指责。9、能谤讥于市朝。谤讥:议论。市朝:公众场合。10、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进:偶然进谏。二、翻译下列句子。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3、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呢?4、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第二天,徐公来了,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5、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所有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三九年级课内文言文整理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