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古诗鉴赏形象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8202567       资源大小:352.55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诗鉴赏形象Word文档格式.docx

    1、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步骤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 (步骤2)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步骤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痛苦与愤闷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 分析下诗的人物形象。(咏他人-咏自己)贫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

    2、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 俭:通险”,怪异。时世:当代。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 (步骤1)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 (步骤2)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诗人把她放在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中,通过独白揭示她内心深处的痛苦。 (步骤3)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才不遇、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课堂小结-分析思路】 (1)读懂诗歌

    3、主旨(四看) (2)鉴赏的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3)鉴赏的角度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如何读懂诗歌、把握主旨? 四看 一看题目-题目定诗由; 二看作者-作者定诗风、明时代; 三看诗后注解-想象诗歌背景,联系当时现实; 四看关键语言-明主旨。 【练习】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答案】 (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家居城郊

    4、、野径桑麻、篱边秋菊的景物描写,显示了陆鸿渐隐居之地的幽僻、高雅,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写出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课后练习】分析下面诗中塑造的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

    5、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鉴赏古代诗歌的事物形象 复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细节刻画法(通过细节来刻画) (2)烘托渲染法(用环境来烘托) (3)对比衬托法 (4)比兴牵引法。 (5)抒情寄托法(直接发表看法或抒发感情) (6)通过事件来表现 古诗中的事物形象: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2、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诗人通过这种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答题示例 【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

    6、: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咏物诗答题步骤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07年海南、宁夏卷)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

    7、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局:指棋盘。(2)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分)答: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 答题步骤: 、形象特定含义 、本诗主旨或情感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8、。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简析鹧鸪在词中的意蕴。答案:鹧鸪的叫声,“行不得也哥哥”,听了令人寒心。借此表达了他对前途的忧虑,也揭示了他的凄凉心境。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问:“折

    9、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步骤二)。(2006年湖北卷14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答: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

    10、长; 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社会以及历史的感慨。 (2008年湖北卷14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临 江 仙 宋侯 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 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 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

    11、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 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 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

    12、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诗,往往都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因此既要分析诗中所描绘的形象,也要分析诗中所寄寓的感情。 1、分析思路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2、鉴赏方法 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特征)。 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 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

    13、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鉴赏古代诗歌的景物形象 景物类型: 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 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色彩描写 基本思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西 楼 曾 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

    14、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例1: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漫成一首 杜甫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选取了哪些意象? (2)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 参考答案: (1)明月、风灯、宿鹭静、跳鱼鸣四个意象 (2)诗中描绘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有一条大鱼跃出水

    15、面(以动写静),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 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风物的热爱 (2)把握画面,描摹图景 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 、物象的组合方式;、画面色彩;、动、静态。 例: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渭川田家 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此诗的核心字是什么?围绕这个字共写了几幅画面? 答:核心字是“归”字(也可说是“羡”)。 围绕“归”字写了五幅画面: 落照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 野鸡麦苗图 蚕眠桑叶图 农夫絮语图 (3)分析景物,概括作用。 例3: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

    16、物描写,有何作用?海棠 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两点作用: (1)作者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种空蒙迷离的境界和气氛。“袅袅”写其微风吹拂的动态,“崇光”是高洁美丽的; (2)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独的心理。 (1)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 例4: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赠别杜牧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第一首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后两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

    17、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 第二首写离筵寡欢场面。一二句叙今昔:以前欢聚多情,而今别去,转觉无情。三四句以暗淡的蜡烛垂泪的外在形象,暗写离人流泪的内在形象,引人联想到离人一往情深,难舍难分之态。 这两首诗中,“排云白鹤”与“蜡烛垂泪”形象,二者在色调截然不同,前者是奋发向上的,后者是伤感愁苦的。所以我们从中感受到的内在形象情感也就截然不同。 感知画面是基础,把握情感是关键,鉴赏诗歌形象时,要特别注意这两个环节。 (2)乐景衬哀情 例5:谢亭送别 谢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

    18、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分析: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例6: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2)哀景衬乐情 例7: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

    19、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借景抒情类规范的答题模式1、设题方向: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景物 画面 情怀 思想)2、解题模式Step1-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Step2-把握景物特点(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幽静、空灵、恬淡闲适、清新自然、安谧娴静、苍凉雄浑、旷远等)Step3-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这首诗通过意象的刻画,描绘出图画, 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枫桥夜泊 张 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诗中作者写了哪些景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远离家乡,在月落、乌啼、霜

    20、满天的秋夜,独自坐在渔船里面对江边的枫树、渔火、听到寒山寺飘来的钟声(描摹画面),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意境)抒发了诗人只身漂泊异乡,孤独的羁旅之愁。(思想情感)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香,泥融土湿,燕子筑巢,日丽沙暖,鸳鸯静睡,(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双调清江引(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步骤一)_(步骤二)_(步骤三)_(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考点总结


    注意事项

    本文(古诗鉴赏形象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