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心理咨询师三级复习材料3Word下载.doc

    • 资源ID:8196301       资源大小:175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理咨询师三级复习材料3Word下载.doc

    1、根据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个原则,排除精神病的诊断。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实的规定时便形成妄想。这些都是观察和评价人的精神与行为的关键,称为同一性(或统一性)标准。在精神病学临床上,常把“自知力”作为是否有精神病的指标。本案例中的求助者有自知力,知道自己的状态并努力调整,最后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人类的精神活动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心理测验显示该求助者属于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由于矛盾是害怕与妻子离婚而感到焦虑,

    2、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表明他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该求助者自幼对自己要求严格,做事完美,表现出个性相对稳定,因此可排除精神障碍。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根据许又新诊断三条标准,不能确诊为神经症。从病程标准看,该案例病程只有1个多月。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强烈,由一定现实因素激发,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精神痛苦程度可以自行调整。工作效率下降,但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除外标储,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根据心理测验结果,考虑求助者为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特征。有焦虑情

    3、绪。2.如果使用合理情绪疗法,请说出原理及其本案例中ABC分别是什么?(1)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规论和方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的问题。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

    4、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它是埃利斯关于非理性思维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events);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belief);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本案例中的ABC的意义在本案例中,A是指工作中出现差错,给老板带来损失;B

    5、是指由于新婚的生活耐烦,从而工作出现差错,遭到老板的批评,觉得天快塌下来了。C是指求助者感到焦e不安、心谎、心跳加快、出汗,一周来工作效率下降,晚上人睡难。3初学者容易出现的倾听错误有哪些?倾听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要求。倾听时咨询师要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地听,并适当地表示理解,不要带偏见和框框,不要做价值评判。对求助者讲的任何内容不表现出凉讶、厌恶、奇怪、激动或气愤等神态,而是予以无条件尊重和接纳。初学者在使用倾听技术时容易犯以下的错误:()急于下结论。有些初学者往往在真正了解求助者所述事情真相之前,便急于下结论,提供咨询意见。()轻视求助者的问题。有些初学者缺乏共情

    6、,认为求助者的问题是小题大做、无事生非、自寻烦恼,因而流露出轻视、不耐烦的态度。()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初学者在了解情况,尤其是寻找问题根源时,由于把握不了问题背后所潜藏着的东西,不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故像大海捞针似的茫然,有时又蜻蜓点水或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有些初学者喜欢对求助者的言行作正确与否或道德上的判断。()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有些初学者将书本上学习的咨询技巧用于实践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询问过多。概述过多。不适当的情感反应。4简述咨询师应该特有的正确观点与态度。心理咨询师能否取得满意的工作效果,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咨询师能否持有正确的观点与态度。正确

    7、的观点与态度是心理咨询的关键,这是许多咨询工作者在长期的咨询实践中逐步积累的经验。心理咨询师应该持有的正确观点与态度包括:(l)唯物主义观点。咨询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在咨询工作中,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一切迷信、巫术。科学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遵循着自然规律,而自然规律不是自明的,必须通过细心观察思考和实验研究才能通晓,而只有这些客观规律,才是判断各类事物性质与发展的依据。(2)普遍联系的观点。心理咨询师必须能够在诸多事物之间的关系中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做到全面考察、系统分析;无论在资料整理、形成诊断、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以及实施咨询方案时,都必须把握各类要素

    8、之间的内在联系,既能考虑心理、生理及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又能综合运用各种咨询方法,以使咨询工作准确有效,防止或克服咨询工作中的片面性。()限制性观点。心理咨询是有某些限定的职业活动。在咨询中规定的各种限制,是保证咨询成功必要的条件,具体包括:咨询师的职责限制;时间上的限制;感情限制;咨询目标限制。(4)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至少在两种情况下,使用这种思维方法:咨询师在心理咨询工作一开始,刚刚面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时,就应当集中考虑他的心理问题有无个人史原因;若有个人史根源,这种个人史根源与现实的症状之间,又有

    9、怎样的逻辑关系。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求助者。(5)中立性态度。在心理咨询的全部过程中,咨询师对咨询中涉及的各类事件均应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只有这样,咨询师才能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对其问题有正确的了解,并有可能地提出适宜的处理办法。咨询师的中立性态度可以增强求助者对自己的信任感,便于建立正常的咨询关系。案例二韩某,女,27岁,汉族,已婚未育。本科学历,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求助者主诉:焦虑、烦躁、入睡困难、早醒、记忆力差近1个月。2年前与丈夫经人介绍相识结婚,婚后1年,丈夫到C市某大型外企谋得一份收入很高,且有很好地发展前途的工作。虽然十分不情愿丈夫离开家,但为了

    10、丈夫的个人发展也只得同意。两人约定,待丈夫在新公司稳定下来后,自己也到C市去发展。于是利用业余时间补习商务英语,为将来到外地找工作做准备,并计划请年假到C市去看丈夫。但所在公司业务繁忙,其学习计划很快就被打乱了,所负责的工作任务重,又十分繁琐,因此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向领导请年假。4个月前,丈夫说公司明年会调他到另一个城市的分公司,职位会进一步提升,让自己安心地在目前的公司工作,等明年他到另一个分公司后两人再团聚,本以为可以在短期内同丈夫团聚的韩某感觉很失望,开始对丈夫有所埋怨。两人在电话中不时因小事发生争执,后来话题越来越少,没事时就很少通电话了。感觉丈夫不关心自己,夫妻感情变淡了。一直在公司

    11、做行政工作,很受上司信任和赏识,工作得心应手,但觉得目前的工作没有技术含量,没有发展前途,现在处于已婚未育状态,到外地很难找工作。虽然丈夫收人高,即使自己不工作,也完全不会影响生活水平,但认为一定得在经济上独立,否则会被丈夫轻视。想趁年轻早点生孩子,可丈夫在外地,这个计划也一时难以实现。近1个月,几乎每天加班,没时间学习,感觉很累,工作效率低,心情不好,很容易发火,晚上也睡不好觉。希望咨询师能给予帮助。心理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独自来到咨询室,五官端正,体态匀称,衣着整洁,举止得体,不大爱讲话。述说时眉头紧锁,面部表情流露出烦躁、不安、疲倦,身体不放松,情绪不稳定。思路清晰,无幻觉、妄想,

    12、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咨询合作,求助愿望明显。心理测验结果:标准分N:63、E:42,P:40,L:30显示求助者为偏内向不稳定型(抑郁质)人格倾向;粗分42分,标准分52分,有轻度焦虑情绪;粗分34分,标准分42分。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分析。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分析如下:()精神状态:焦虑、烦躁。()生理状态:人睡困难、早醒、记忆力差。()社会功能状况:工作效率下降。.对该案例的初步诊断是什么?清说明诊断依据。(l)根据求助者的表现及心理测验结果,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如下: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求助者知情意统一,主客观一致,主动

    13、求医,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很好的自知力,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原因夫妻两地分居引起;对照症状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入睡困难、早醒、记忆力差等情绪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只局限夫妻两地分居上,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坚持正常的社会交往和工作,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时间短,病程只有不到一个月。根据以上依据,结合心理测试结果,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3.对该求助者需要做哪些鉴别诊断?对该求助者进行诊断时,需要做以下鉴别诊断:()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

    14、原则,求助者主客观统一,有自知力,主动求医,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不到1个月,因此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与抑郁症相鉴别抑郁症大部分时间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兴趣减退,有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该求助者无此典型症状,因此可排除抑郁症。()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

    15、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不到五个月,因此可排除焦虑性神经症。4.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原因分析:(l)生物因素:不明显。(2)社会因素: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夫妻两地分居。与丈夫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3)心理因素:存在认知错误:两地分居,夫妻关系一定会出问题;夫妻俩都必须有好的事业发展前景;两人团聚的事一拖再拖,是丈夫未尽心。受焦虑、烦躁等情绪困扰,不能自行解决。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巧,不知如何处理两地分居的夫妻关系。个性特征:较内向、

    16、任性、自尊心强、追求完美。案例三求助者李某,男,15岁,九年级学生。与父母和爷爷奶奶同住,父母为工厂技术工人,家庭经济一般。父母双方家族无精神病史。因扫除受老师批评,不愿意上学有2个星期。两个星期前,轮到我组值日,我还是值日小组长。正在我认真值日的时候,我班的同学王某叫我去玩足球,于是我三下五除二就结束了扫除任务,因为我太想玩足球了,可就在我加快值日进度的时候,不知是忘记了,还是忽略了,有一个地方忘记扫了,结果就在学校卫生检查的时候给我们班级扣了5个考核分。我们班级可是学校里最好的班级呀,从来没有落后过,就因为我的原因,可能会排在后面的,我非常地后悔,自己没有认真扫除,不该去和同学玩。第二天,

    17、老师看见黑板上扣分情况,到了班级就狠狠地批评我,说我就知道玩,不为班级着想,还说我没有主人翁责任感,当时我非常生气,真想反驳,但害怕老师的威严,只能够默默地承受。这下我的班级干部的形象算完了!老师肯定不喜欢我了,我也没有资格去做别人的工作了。可回家和家里人说吧,他们不但没有安慰我,还说老师说得对,你说我有苦和谁诉呀。老师怎么能够这样呢?第二天看见老师心理就觉得别扭,不愿意看班主任,上课老想这问题,觉得思维都有点迟钝了!可又不敢和老师说,也不能够和同学说,他们会说我小心眼的,和父母说,他们又不理解我。我可是我们家庭的希望呀,这样下去怎么能行?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呀?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求助者身体

    18、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情绪低落,意识清楚,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愿望。从进人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扫除事情时,有明显后悔,对老师有明显的抵触情绪,不愿意上学,可又没有办法,不能不上学,那样会对不起长辈,情绪显得烦恼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4分,提示有轻度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58分,提示有轻度焦虑。1.求助者主要症状是什么?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焦虑、烦恼、厌学。.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根据划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统一

    19、,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求助者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原因(由于自己的过失,导致老师的批评)引起的,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恼、厌学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只局限在不愿意看老师,不愿意上课等,没有影响逻辑思维,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有2个星期。.简述提出心理评估报告的基本程序。提出心理评估报告的基本程序如下:()临床资料的核实一般使用调查法(访问求助者的父母、朋友、同事等等)。()评估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当咨询师

    20、向求助者试问“您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我们的帮助”时,求助者常会对其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做出回答,但其回答的内容可能只是其心理、生理或社会功能的某一方面。评估实际上是要求咨询师确定求助者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的哪方面出了问题,其表现程度如何,引发问题的关键点和原因是什么。()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的分析仅仅对求助者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做出评估,只是一种现象学的诊断(或如医学上所说的“症状诊断”),为了解决问题,心理咨询师还必须探明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即要做原因诊断。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也可能不只一个,要分别对其在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做出评估。在对求助者心理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时,不

    21、同学派有不同的观点,心理咨询师应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因人而异,灵活运用。()综合以上三项的内容,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写出分析评估报告。.采用谈话法收集资料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采用谈话法收集资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态度必须保持中性。接待、提问、倾听过程中,态度必须保持中性,咨询员的面部表情、提问的语词、动作,均不可表达出对谈话的哪类内容感兴趣,不然可能有暗示和诱导因素介入到摄人性谈话中,从而使求助者的报告产生偏离,丢失客观信息。()提问中避免失误。()咨询员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

    22、谈话内容。()在摄人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案例四患者,男,29岁,未婚,大学毕业后已工作一年。求助者大学毕业后已工作一年,月收入2000元。父母在农村务农,家庭经济一般,求助者从小性格内向,家教严格。此前没有患过重大的身体疾病和严重的心理障碍,无家族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目前仍身体健康,在单位基本能完成工作任务。一个月前的一天早晨,为了赶时间,就提前上班,但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还没到。于是他就问经理文件纸放在何处。经理批评他说:“难道要我把文件纸给你送到桌子上,你自己不会找吗?你自己做事怎么这么没谱”由于平时就不怎么会和

    23、领导打交道,被领导一批评更不知道怎么办了,当时脸特别红,情绪也紧张起来。事后,自己非常后悔,觉得自己不该问,害怕得罪了领导。至今心情烦闷,自责,焦虑。精神很痛苦,失眠,工作能力有所下降,对未来也迷茫,从此认为自己能力低,素质差,有自卑心理。希望通过心理咨询走出困境。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走进心理咨询室的时候是低着头,显得有些拘谨,但情绪稳定,待人接物比较有礼貌。坐下来说话的时候,双腿紧闭,眉头紧锁,眼神暗淡,显得有些紧张和不自信。目光接触中有接受咨询、改变现状的要求。焦虑自评量表SAS:粗分48,标准分60,提示有中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粗分44,标准分55,提示有轻度抑郁。SC

    24、L90测试各因子分:焦虑因子分2.3,抑郁因子分1.6,人际关系分1.4,躯体症状分1.4,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1。.对该案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清说明理由。()对该案例的初步印象是一般心理问题。()理由如下:根据划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相一致,没有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有自知力,能够主动就医;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性;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可以排除李某具有重性精神病。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明显的现实原因即由于被领导批评引起的,表现出焦虑、睡眠障碍等症状。该求助者的反应具有现实性,病程一个月,不良情绪泛化到生活其它方面,对社会功能造成

    25、一定程度的影响,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请对本案例进行病因分析。该求助者出现一般心理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生物原因求助者为男性,29岁,从小性格内向。()社会原因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上班被领导批评,情绪紧张,担心以后的工作。家庭教育的原因:家教严格,从小性格内向。()心理原因由于被领导批评,害怕得罪了领导。.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如下:由于被领导批评,情绪紧张,至今心情烦闷,自责,焦虑。.简述心理咨询如何帮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帮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是心理咨询的重要任务之一,帮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具体过程如下:()选择适当

    26、的时机。心理咨询师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有效行为模式”的最佳时机是求助者形成了合理的想法,可是他仍然不能行动起来,并为此而深感苦恼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合理有效行为模式”是由若干具体的有效行动组成的,因此,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行为模式,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心理咨询师应当按制定计划行事,逐个地协助求助者实施每个有效行动。()及时进行反馈。合理的社会交往行为模式形成后,要对它的行为结果有一个及时的反馈。它的反馈信息,就可以使求助者坚定地相信自己有能力自律,进而确立满意的自我评价、合理的自我接纳以及在道德水平上的自我肯定。与此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社会需求,清除道德冲突,维持持久的心

    27、理平衡,并且建立了维护心理健康的良好社会支持系统。只要针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鼓励求助者采取有效行为,就可使他摆脱苦恼,达到新的平衡。解除心理问题的要害,不在于求助者能否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欲望,而在于求助者能否将合理的思想和欲望付诸行动。案例五求助者,女,18岁,高中生,独生女,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父母从小对其要求严格,林某本人也一直很听话,性格较内向。紧张、焦虑、注意力下降1个月,越临近考试越紧张,已经影响到了学习。1个月前,求助者参加一次较重要的高考模拟考试,考试成绩还可以。但是,因为过分紧张在数学考试的时候,把最后一道题给漏了,自己本是会做的,可就是因为当时“太紧张”了,所以一下子脑子“一片空白”,就“怎么也不会做了”。那次考试后,求助者一直担心害怕自己过度紧张的情况会再度在考试中出现,以前考试都没有这么紧张过,自我安慰说可能是“因为高考快近了吧,其他人又对我期望很高,感觉压力很大”。但是在后来的每次考试前,求助者都会有焦虑的表现,以致不能静下心来复习,自觉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后来的考试中成绩也有下滑的趋势。求助者表示这样下去肯定会严重影响高考的,所以前来寻求帮助。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求助


    注意事项

    本文(心理咨询师三级复习材料3Word下载.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