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的表现、产生原因及教育对策Word下载.doc

    • 资源ID:8194412       资源大小:156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的表现、产生原因及教育对策Word下载.doc

    1、本人完全了解鲁东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 二 一三年 五 月 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性别女学院年级2010级题 目课题来源教师推荐课题类别应用研究选题意义(包括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列出主要参考文献目录):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智力超群人才的绝对数量相当可观。在我国2亿多14岁以下的

    2、儿童中,智力超群人才的总数将达到数百万人。在全球化人才竞争的时代,智力超群人才是国家的一笔宝贵资源。因此,如何对智力超群人才进行有效的教育,已成为了教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在国外对智力超群人才的教育已经十分发达,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和先进的教育方法。我国从1978年中科大少年班开始尝试智力超群人才的教育探索,至今已经过去了35年的时间,在曲折反复的探索中,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逐渐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超智人才培养体系,超智教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研究主要内容和预期结果(说明具体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预期结果和形式,如在理论上解决哪些问题及其价值,或应用的可能性及效果): 本文主要研究智

    3、力超群人才的定义和总结应有能力,介绍超智教育的发展历史以及国外先进教育经验,介绍中国超智教育发展历史及中科大少年班的成就与不足,主要尝试总结导致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的原因,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发展建议。 本文研究结束后应总结出导致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结合发现的现实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引导教育主管部门改革教育体制机制,帮助一线教育工作者采用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对智力超群人才进行教育和心理辅导。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理论分析、计算,实验方法和步骤及其可行性论证,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研究的进度与计划):本文主要参考查子秀、施建农等前辈的研究成果,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

    4、超智教育发展比较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中科大少年班初期人才培养遇到的问题,尝试寻找适合智力超群人才的教育方法。本文预期主要采用观察法、文献法、访谈问卷调查法、统计法、行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法、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等教育研究方法。计划在4月前完成所有参考文献资料的搜集阅读,在5月中旬前完成论文的整体研究及得出最终结论。指导教师意见(对论文选题的意义、学术性、可行性、进度与计划等内容进行评价,填写审核结果:同意开题、修改后再开题、不同意开题): 签名: 2012 年 12 月 15日院(系)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意见:同 意 开 题 (签章) 年 月 日毕业论文结题报告本课题完成情

    5、况介绍(包括研究过程、实验过程、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应用情况等。)本文通过研究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通过采用观察法、文献法、访谈问卷调查法、统计法、行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法、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等教育研究方法,总结出导致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的内因和外因,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制度、学校、家庭、心理4个方面的优化建议。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基本完成了预期的所有目标,对我国今后智力超群人才的教育发展将会产生积极影响。指导教师评语: 2013 年 5 月 28 日同 意 结 题(公章) 年 月 日评定成绩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学号:姓 名总成绩:评阅人语评定成绩: 签名:

    6、2013年 5月 30 日答辩小组答辩成绩: 组长签名: 2013 年 月 日注:总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绩(50%)+评阅人评定成绩(20%)+答辩成绩(30%),将总成绩由百分制转换为五级制,填入本表相应位置。目 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1一、智力超群人才的定义及应有能力2(一) 智力超群人才的定义2(二) 智力超群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2二、智力超群人才教育的历史发展及研究机构4(一)智力超群人才教育的历史发展4(二)国外主要超群人才教育研究机构及发展模式5三、中国智力超群人才教育的发展历史背景、影响、基本体制及机构6四、中科大少年班取得的成就及少数智力超群人才所表现出的问题行为8(一)中科大少年

    7、班取得的成就8(二)少数智力超群人才所表现出的问题行为9五、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的产生原因分析10(一)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外因分析11(二)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内因分析14六、针对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所应采用的教育对策20(一)制度方面20(二)学校方面23(三)家庭方面24(四)心理方面25(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0级专升本1班20102737378)中文摘要:宁铂、谢彦波、干政等智力超群人才曾因成为我国中科大第一批少年大学生而名声大噪,但是,这些万众瞩目的人才们却没有在以后的人生中取得预期的成就,反而产生了种种问题行为。在分析该现象的基础上,剖析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8、关键词: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原因、教育对策Exceptional talent intelligence behavior performance, causes and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SongYi(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Ludong University. Major: Pedagogy Class One, Undergradurate 2010SN: 20102737378)Abstract: NingBo, Xie Yanbo, GanZheng such gifted children are famous

    9、for becoming the first batch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young college students, however, these high-profile people had not reached success in later life, but generated various problem behavior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is phenomenon, analyzes the reason for this resul

    10、t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education measures.Key words: Gifted children、Problem behavior、The reason、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一、智力超群人才的定义及应有能力根据智力正态分布理论,人群中存在着大约3(韦氏量表智商130以上的儿童理论上占儿童总数的13)的特殊个体,他们的智力水平远远高于同龄人。对于尚处于儿童时期的这些特殊个体,则称之为智力超群人才,通常又被称为“天才儿童”,“神童”等等。“智力超群人才”今天普遍地用来描述那些具有高潜能、有杰出表现的儿童

    11、。(一)智力超群人才的定义。首先必须解决到底什么样的学生可以称为智力超群人才的问题,这里就必须有一个衡量的标准。美国教育定义办公室(The United States Office of Education)提出“智力超群人才具备非常突出的能力,可以取得很高的成就。为了实现他们个人的和社会的理想往往需要一些超常规的程序和方法。”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家长和市民联合(the NSW Parents and Citizens Association)在2000年会上是这样对智力超群人才(Gifted Children)定义的,即“智力超群人才至少在某一方面天生具备一些超越同龄人的能力,这些超常生最终都

    12、会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上有突出成就。超常的智力往往表现在各种社会经济组织活动中以及具有多种个性和背景的学生身上。在这些定义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潜能,而不是其最终成就。因此,关注学生的潜能和天生能力的发展,自然会引出下一个问题,即这些能力通过什么方式来衡量。(二)智力超群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国际上对智力超群人才目前主要采用两套鉴别标准:1在鉴别智力超群人才时,许多地方均采用了美国教育定义办公室的标准,可以归纳成以下6个方面:(1)全面的综合智能。外行和伪教育家经常喜欢用这个术语来描述高智力测试分数。家长和教师往往认为全面的综合智能就是指广泛而丰富的知识面,在词汇量、记忆、抽象知识和抽象推理方面具

    13、有很高的水平。(2)特殊的学术能力。具有特殊学术能力的学生可在某一方面的智能测试中取得很突出的成绩,如数学、语言、艺术等。如果学生在一个标准的水平测试中可以取得超过第97个百分点的成绩,并将再参加一个学术倾向智能测试(SAT),那么这个具有特殊的学术能力的学生会在这个测试中取得很高的分数。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一种看似可以将独立的、不相关的因素综合起来的,而实际上能产生新的观念。(3)新的社会价值的能力。具备创造性思维的学生通常有丰富的经历,喜欢用个人的标准来评价一切,善于冒险,偏爱复杂程度高的事物,具有积极的自我映象等。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辨别学生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如托兰斯创造性思维

    14、测试,也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创造性的活动来发现等等。(4)领导能力。即领导个人或团体使之达成共识行动一致的能力。个体可以利用这种能力在困难的形势下进行技巧性的谈判。许多教师认为,领导能力存在于学生的热情、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中。因此,自信、有责任感、合作、支配协调能力,以及很容易适应新形势的能力都被认为是领导能力的表现。通过“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导向行为(FIROB)”这种评价手段可以发现具有领导能力的学生。(5)艺术表现能力。艺术表现能力意味着在视觉、音乐、舞蹈以及相关领域方面有比较突出的表现。(6)精神运动能力。这种能力包含了一些肌肉运动知觉方面的能力,比如实践的、空间的、机械的和生理技能等

    15、。现在很少将这个方面作为智力超常的标准之一。2.加登纳(Gardner,1993)的多元智力理论。1983年,加登纳较有说服力地指出了人类具有的7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存在:言语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身体一动作智能、人际智能和内省智能。他所提出的每种智能都满足以下标准:各种智能的脑区相对独立;白痴、专家、奇才和特别个体的存在;进化的历史和进化的可能性;得到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结果的支持;有具体的操作步骤;每个智能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一套专业的行为;对每种符号体系编码的敏感性。以上两种智能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对智力超常能力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它们共同构成了判断学生

    16、是否属智力超群人才的标准,这个标准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并被应用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从而增加了Gifted Education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但必须强调的是,智力超群人才之间取得成就的方式永远是不同的,他们的才能很可能在多个领域内展现,但也可能仅在一个领域内有所作为,这是其一。其二,即使是智力超群人才也可能会存在学习困难和学习障碍,比如一个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方面有很好的天赋和才能,但在数学方面的情况可能会非常糟糕。二、智力超群人才教育的历史发展及研究机构(一)智力超群人才教育的历史发展Gifted Education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归结于人类研究智力的进程,因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智力水平的差异,正

    17、因为这种差异存在,才有了Gifted Education存在的理由。具有良好天资的学生身上所体现的一些独特的能力,不应该抑制,相反应该提倡,这就需要对这类学习群体进行一种特殊的支持教育,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确保学生的特长和爱好能充分发展,形成独具的个性。Gifted Education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1869年,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被公认是关于智力的论者之父,他开创了Gifted Education的历史先河。1904年,法国心理学家阿尔佛雷德比奈(Alfred Bitnet)设计出一些较为可行的方法来预测低年级学生将来是否能取得成功,这就

    18、是非常著名的智力测试,并提出用IQ即智商来衡量学生的智力水平。1916年,天才教育运动之父,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刘易斯特曼(1ewis Tenman)在比奈智力测试的基础上根据美国的具体情况做了进一步的修正,提出了作为全美智力测验先驱的斯坦福/比奈测试智力量表(StanfordBitnet IQ Test)。在1921到1923年间,特曼及其后来者用斯坦福一比耐智力量表对从幼儿园到八年级的儿童进行了测量,从中挑选出智商在135170之间的1528名儿童,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追踪研究。这项研究因其在天才教育领域中的空前规模而在1976年获得了由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科学贡献奖。1926年,天才教育

    19、运动之母,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Lite Hollingsworth博士对天才教育运动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纽约市区天才教育和天才学生的大力支持,这种支持一直持续到1939年她去世。霍林沃斯对天才教育运动的贡献还体现在她的两本著作上天才儿童:他们的天赋与培养(1936)和斯坦福一比耐智商180以上的儿童:起点与发展(1942),被用作Gifted Education最早的教科书。1972年,美国国会提出了天才教育报告,即著名的马兰德(Marland)报告,报告指出美国的学校忽略了天才学生。于是,美国在联邦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天才儿童教育局,各州也有相应的专职人员和机构从事天才教育工作,并拨专款用于这项开

    20、支。由此,美国联邦政府几乎对各个州政府的天才教育计划都给予了大力支持。80年代初,泰伦鲍姆(ATTannenbaum,1983)提出天才的心理社会的定义(Psychosocial definition),认为天才是下列五个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杰出成绩。分别是一般能力、特殊能力、非智力因素(如毅力、奉献心等)、环境因素(如提供激励和支持的家庭、学校和杜区环境等)、机遇因素(如不可预知的机会等)。2003年5月,天才教育研究者科兰杰洛(Nicholas Colonel)、艾索琳(SusanAssouline)和格罗斯(Miraca Gross)在爱荷华大学发起了一个专门研讨加速式学习模式的高级会议

    21、,最后形成了2004年出版发行的国家被骗:美国学校如何阻碍了高天资学生的发展这份报告。它第一次大胆地把一些有关天才教育的发现公布于众。(二)国外主要超群人才教育研究机构及发展模式在高潜力儿童的研究与培养中,美国、加拿大、以色列、俄罗斯等国走在了前面,他们都有专门的机构以及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与规章。在美国,1978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智力超群人才教育法,这也从政策法规上明确了超常教育的体系和地位,为智力超群人才的教育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美国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智力超群人才教育。根据1993年美国教育部发布的报告国家的杰出者:美国天才发展问题(National excellence:A ca

    22、se for developing Americas talent),目前美国有26个州通过立法促使学校为智力超群人才提供特殊服务,200万以上的智力超群人才获得了这类服务。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成立“天才儿童教育局”,有100多所大学对天才学生进行专门培养。 除了政府部门之外,支持天才教育计划的组织还有:美国国家天才研究中心(NRC/GT)、美国国家天才儿童联合会外(NAGC)、美国特殊儿童理事会才能与天才分会(TAG)、美国国家天才研究联谊会等,并有众多学者从事天才儿童的鉴别和教育工作。澳大利亚教育界都很重视Gifted Education。例如,新南威尔士、昆士兰、南澳、西澳、塔斯马尼

    23、亚州以及澳大利亚北部地区都在研究Gifted Education,众多高校纷纷建立了GiftedEducation研究中心,成立专门的机构,配置专门的研究人员。1997年9月19日,新南威尔士大学成立了超常生教育研究、资源和信息中心(GiftedEducationResearch,Resource and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GERRIC),这一机构的成立是Gifted Education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南半球的第一个Gifted Education研究中心,由GERRIC发起的一系列关于Gifted Education的研究在整个澳大利亚都产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影

    24、响。就以色列来说,儿童7岁以后会经常定期测定智商,学校根据不同的智商和孩子的特点来进行定向的培养。1999年,Moshe Zeidner和Esther Jane Schleyer对分别处于“加速式教育”和“丰富式教育”条件下的1700多名以色列智力超群人才进行了研究,发现后者表现出更积极的自我概念、更高的主观幸福感和更低程度的测验焦虑。印度有500多所“天才儿童学校”,专门面向9到16岁的印度农村的智力超群人才,一切生活和学习费用都由中央政府负担。韩国1999年则通过了关于超常教育的法案,有法律保障后,很多学校开始挑选智力超群人才,对国家人才战略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法国目前也已加强了这方面的

    25、工作,全法现有几百个为高潜力儿童及其家长服务的机构。法国专家认为:高潜力儿童教育是国家正规教育的补充,理想状态是让所有智力超群人才都能享受这样的教育。我国从1978年在中国科技大学(下简称中科大)设立少年班,开始了对智力超群人才教育的探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校每年都会招收15岁以下的“小”大学生。少年班、强化班是这些学校一贯的办学特色。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就是中国的Gifted Education。虽然Gifted Education源自西方,但源自华夏古老文明的“因材施教”就与它有相通之处,这也足以说明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源远流长。孔子是我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位主张并实行“因

    26、材施教”的大教育家,朱熹这样总结孔子的教育经验,“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人弃也。1974年5月,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写了一份关于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建议书,通过周恩来总理上报毛泽东主席。李先生在建议书中写道,在中国要培养一支“少而精的基础科学工作队伍”,“理科人才也可以像文艺、体育那样从小培养”。随后毛泽东主席单独会见了李先生。李先生的建议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赞同。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李政道教授的这一建议不可能立即得到实施。1976年,“文革”这场浩劫终于结束,百废待兴,举国思进。特别是经济、社会、科技等各条战线,对人才的渴求十分迫切。1977年10月,江西冶金学院教师

    27、倪霖写信给当时的方毅副总理,推荐13岁的智力超常少年宁铂。11月3日,方毅对此信作出批示:“请科技大学去了解一下,如属实,应破格收入大学学习。”国家副主席王震在报道宁铂的材料上写道:“我坚信有智力非凡的出众人才。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等观点在会议上重新提出。闭幕式上,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发表了书面讲话科学的春天。这一时期后来即被称为“科学的春天”时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提出了创办少年班的设想。这一设想很快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的批准。中国科大果断决定:选派10多位经验丰富、精明强干的教师,前往上海、江苏、江西、福建、湖南、湖北、辽宁、吉林等地,在当地教育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对被推荐者进行考核、观察、分析,最后,21名智力超常少年被中国科大破格录取。1978年3月8日,中国教育史上的创新之举少年班少年班正式创办,并举行了第一期开学典礼。77级春季招生的21位少年大学生经半年预科学习,和67位78级秋季招生的少年大学生合并编成一个班,


    注意事项

    本文(智力超群人才问题行为的表现、产生原因及教育对策Word下载.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