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美国再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战略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818962       资源大小:32.37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美国再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战略Word文件下载.docx

    1、该式表明,国家经济的增长需要能源的支撑。从1820开始的现代文明历史来看,18202000年,全球经济增长与一次能源消耗增长的关系为1:0.61:0.8,就平均效果而言,全球经济增长与一次能源增长基本同步。美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也大致遵循这个规律,见表1。表1.美国历年GDP和一次能源消耗总量(单位:10亿美元;千兆Btu)1950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GDP2004.24266.35834.08027.111216.413206.413161.912703.113088.0能源消耗总量34.667.878.184.598.8101.49

    2、9.394.597.8.数据来源: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BEA),http:/www.bea.gov/;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EIA),http:/www.eia.gov/注:其中GDP值是以2005年为基期的;能源消耗是指石油、天然气、煤炭、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五个方面的消耗总和。二战后,美国发起了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经济发展迅速,美国GDP从1950年2万亿美元增加到1970年的4万多亿美元,增加了112.9%,相应地,美国能源消耗从34.6千兆Btu增加到67.8千兆Btu,增加了96.0%

    3、。可见,此期间美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增长的关系约为1:0.85。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美国推行了一个“去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过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重点发展服务业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导致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1.3%大幅度下降为2007年的11.7%,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长期高达70%左右。而服务业相对制造业而言,是低能耗产业。同时,美国为了国家能源安全,积极进行节能技术创新,如采用绿色制造技术、推出节能小汽车等,以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为此,美国GDP从1980年5万多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13万多亿美元,增加了126.4

    4、%,而此期间的能源消耗只增加29.8%,相应的美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增长之间的关系为1:0.24,美国在这期间单位GDP能耗大幅度降低。然而,过低的制造业比重是无法长期支撑庞大的虚拟经济体系的,因而,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这导致2008、2009年美国GDP相继减少,美国能源消耗也从2007年的101.4千兆Btu减少到2009年的94.5千兆Btu。不过,随着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提出和实行,2010年美国GDP相对2009年增加了3.0%,相应地,2010年能源消耗也比上一年增加了3.5%。总体而言,美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增长呈正相关关系。随着美国再工业化的推行和经济的

    5、持续发展,美国能源消耗也必将相应增加。EIA预测,美国能源消耗在20092035年,年均以0.7%的速度增长,到2035年,能源消耗总量为114.2千兆Btu,其中工业部门增加最大,为7.2千兆Btu。现在美国已是全球人均能源消耗最大的国家,今后能源消耗的持续增加,意味着美国再工业化进程需要巨大的能源消耗支撑。(2)美国再工业化需要能源产业革命来实现突破和带动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债务高筑,国内资金匮乏,本土工科人才匮乏,世界经济发展前景不明。因而,美国制造业体系的重振不可能一开始就采用全面推进的激进式重振模式,而只能采取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渐进式重振模式,这也决定了美国再工业化将是一个长

    6、期的艰巨过程。渐进式重振模式需要选取某一或某些先导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复苏的切入点,来实现以点带面的发展,而新能源产业就能承担这一重任。新能源产业具有技术进步快、成长性好、市场需求强劲和产业关联性强等特点,适合做先导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更是时代的客观需要,现在人类石油时代的巅峰已经来临,能源问题已成为21世纪的首要问题,而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进行新能源产业革命。新能源产业革命意味着要推动新能源方面的技术不断进步和产业化,从而使新能源产业就像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技术产业一样迅猛发展,成为美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一大批相关制造业快速发展。Robert Pollin and Dean Baker的研究表

    7、明,美国经济面临一系列长期的、结构性的挑战,不过,美国能够建立一个由其他动力而不是金融泡沫驱动的增长发动机,能够依靠清洁的新能源来重建一个健康的制造业体系。可见,美国再工业化需要以新能源产业革命为突破口,来逐渐带动整个制造业体系的重振。为此,美国再工业化离不开能源战略的有力支持,只有通过有效的能源战略,来确保能源独立,为美国再工业化提供长期稳定的、价格合适的能源消耗保障。在历史上这也是美国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二战后美国政策议题最关心的问题是石油安全、资源介入和源源不断且价格合理的原油供应,这是现代帝国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更需要利用能源战略来推进能源产业革命,为国家制造业体系提供可行的重振方式

    8、。美国现有能源结构不足以支撑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意图的实现(1)美国能源结构现状见表2,2010年美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97.8千兆Btu,其中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仅占17%,而石油、天然气、煤炭这三大化石能源提供了83%的能源消费,占绝对主导地位,这三者中,石油占比37%,又处于主导地位。表2.2010年美国一次能源消耗结构石油天然气煤炭可再生能源核能总和能源消费量(千兆Btu)36.024.620.88.08.4所占比例(%)37252189100数据来源: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地热、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和其它可再生能源。再从一次能源消费的领域来看,见表3。2010年,美国交通运输领域的能源消费为

    9、27.4千兆Btu,其中94%来自石油,共消耗了美国71%的石油;工业领域40%的能源消费来自石油,41%来自天然气,共消耗了美国22%的石油和33%的天然气;发电领域消耗了美国92%的煤炭,100%的核能,30%的天然气,其中煤炭提供了46%的能源消费量,占主导地位;住宅和商业领域76%的能源消费来自天然气,共消耗美国34%的天然气。可见,美国经济体系主要是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特别是石油,石油主要应用于美国经济体系的两大核心部门:交通运输业和工业,这两个领域共消耗美国93%的石油;天然气主要应用于工业、发电、住宅和商业,这些领域一共消耗了美国97%的天然气。表3.2010年美国经济各部门一次能

    10、源消费情况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费量:27.4千兆Btu工业领域能源消费量:20.0千兆Btu住宅和商业领域能源消费量:11.0千兆Btu发电领域能源消费量:39.6千兆Btu能量来源占比(%)消耗的资源量占比(%)能量来源占比(%)947140221851234133763419304692414112861050(2) 现有能源结构难以支撑再工业化战略目的的有效实现由以上可知,美国现有能源结构是以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体系。长期以来,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2010年消费的石油占全球石油消费量的21%,而美国国内以探明的石油储量只占全球的2.1%,2010年美国的石油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9.2%

    11、。巨大的供求缺口导致了美国需要大量进口石油,从而形成较高的对外石油依赖度,2000年美国石油对外依赖度高达64%,2003年进口石油达到峰值后逐年下降,2005年进口石油依赖度为60%,2009年为58%,2010年为54%。美国这种对进口石油长期依赖的现象,对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第一,影响美国经济稳定和增加美国经济负担。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石油价格跌宕起伏,2003年美国纽约期货交易所原油价格平均每桶31美元, 2005年8月达到70多美元,2008年8月更是创造了147美元/桶的天价,随后金融危机爆发,油价大幅回落,价格最低时跌至不足每桶40美元, 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又

    12、是“过山车”式的走势,多次突破100美元/桶。美国经济与石油息息相关,油价几乎影响一切商品的价格,油价飙升甚至引发了三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可见,石油价格的这种频繁波动,使美国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等行为主体对未来相关经济事物的发展难以有正确的预期,进而影响美国经济的稳定运行。而且,对石油的依赖使美国需要进口大量石油,而石油的廉价时代早已成为历史,因而,这会显著增加美国经济负担,如2010年以及2011年1-11月份美国进口石油费用(经季节调整,名义美元)分别高达3361.03、4011.08亿美元,分别占同期的美国货物贸易逆差的52%、59%。第二,影响美国的国际地位。石油不仅是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13、重要物质基础,更是美国长期以来进行全球扩张的资本。 对石油的依赖,迫使美国为了获得国外稳定、价格合适的石油来源而在对外关系上投入大量资源,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来捍卫石油带给自己的利益,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等事件中,都包含美国对国外石油强劲需求的因素,这使美国在对外战略方面经常受制于石油,不得不奉行单边主义。这不仅耗费了美国大量资源,并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影响(如反美浪潮的兴起),严重削弱了美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弱化了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第三,面临严峻的气候挑战。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而人类社会使用化石燃料所释放的CO2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最重要因素。美国

    14、是世界上碳排放最大的国家之一,2010年美国使用化石燃料所释放的CO2排放量为60.22亿公吨,占全球CO2排放总量的20%,其中石油燃烧所释放的CO2就高达26亿公吨,占所有化石燃料所释放的CO2总量的43.2%。对石油的依赖,使美国在世界碳减排方面面临巨大压力,削弱了美国在世界气候谈判中的主动权。可见,对石油的高度依赖,不仅影响了美国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增加了经济负担,还削弱了美国的全球领导能力。美国再工业化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如果主要由石油来提供的话,美国就需要大量进口,而对外石油的依赖又会产生以上的不良后果;而且,现在石油产业已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产业,没法承担美国再工业化进程中的先导产业角色

    15、。因而,石油能源体系是难以支撑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目的的有效实现。美国再工业化进程中能源战略的核心二战以来,美国能源战略从最初的保守主义演变为20世纪80、90年代的石油市场经济战略,再到21世纪初乔治沃克布什(George Walker Bush)政府的能源多元化战略,这些战略都侧重于保证美国的石油供应和能源安全。可见,美国传统的能源战略是立足于石油能源体系的,而石油能源体系妨碍了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目的的有效实现,因而,这就需要美国在再工业化进程中去构建新的能源战略。1.美国再工业化进程中能源战略的基本功能美国再工业化一方面需要消耗巨大的能源;另一方面需要能源产业革命来进行突破和带动。因而,其进程

    16、中的能源战略首先要确保国家能源独立,以便为再工业提供长期的可靠能源消耗支持;其次要强调推进新能源产业革命,以新能源产业发展来带动整个制造业体系的发展。可见,维护国家能源独立、有效促进制造业体系发展是美国再工业化进程中新能源战略应该具备的两大基本功能。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 21世纪能否仍然属于美国却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如果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有具备这两大基本功能的新能源战略的有效配合,21世纪仍将是美国的世纪。英国学者安不罗斯埃文斯-普里查德(Ambrose Evans-Pritchard)指出,随着今后美国在能源上自给自足和制造业体系的重振,21世纪仍将是美国的世纪。其实,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在提

    17、出再工业化战略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新能源战略,希望通过这两种基本战略的互动和支撑来有效地促进国家发展。奥巴马的新能源战略强调能源独立和以新能源产业发展来抢占全球经济的制高点,主张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注重扩大国内天然气和石油产量、控制碳排放量、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希望以此来应对金融危机、能源安全和全球气候变暖等重大国内外问题。2.美国再工业化进程中能源战略的核心内容要想具有这两大基本功能,美国新能源战略就要被赋予相应的基本内容。首先,从确保美国能源独立来看。自从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Nixon)于1973年承诺要实现能源独立以来,历届美国总统都强调该目标,也一直在采取多种措

    18、施,以试图实现能源独立,如,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以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国内石油产量,扩大天然气生产和消费,以及开发可再生能源等等,然而事实是,到2010年美国对外石油依赖度还是高达54%,离能源独立还相去甚远。可见,美国要最终实现能源独立,就只有在国内催生新的主导能源来代替石油,如天然气、可再生能源,而新主导能源的诞生就需要能源革命。其次,从促进制造业体系发展来看。新能源产业要想真正承担先导产业的角色,只有发动能源革命,因为只有能源革命才能实现新能源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从而大幅度降低成本,快速地进行技术扩散和市场化,进而带动相关制造业的发展。可见,美国再工业化进程中能源战略的核心内容是积

    19、极推进能源革命。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两个基本方面。(1)稳步推进“页岩气革命”现在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由石油化石能源时代向可再生能源主导的后化石能源时代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可能会持续30-50年。这意味化石能源在未来30年内还是世界各国的主要能源消费来源。在化石能源中,相对于石油而言,天然气是一种非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近些年来,美国一直在扩大天然气的使用量,以代替石油。2006年美国天然气消费量为21.685兆立方英尺,2010为24.133兆立方英尺,增加11.3%,增幅明显,这得益于美国对非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的积极开发。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几年以来,随着页岩气开采技术的突破,美国开始从战略上来重视

    20、页岩气开发,在全球能源领域中率先悄然发起了一场“页岩气革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已成功地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开采页岩气的国家。2005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只有196亿立方米, 2010年增为1378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23%,为2005年的7倍,超越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这直接导致了美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2010年比2006年下降了1/4;到2015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将达到26002800亿立方米,届时将占美国天然气总产量的1/3。2011年美国能源展望年鉴中的数据显示,美国拥有714560亿立方米的潜在天然气,其中231560亿立方米为页岩气,预计到2035年,页岩气产量将达到美

    21、国天然气总产量的45%。天然气大幅度增加,就可以大规模地去代替石油,如,2011年美国对中东的石油依赖也就8000多万吨,而这只需要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就能替代。随着页岩气革命的持续推进,天然气将逐渐代替石油成为美国的主导能源,使美国未来50年左右的时期内能源无忧,并有可能使美国首次真正实现能源独立,解决了可再生能源时代到来前的美国能源困境。相应地,美国能源供应结构将由石油主导的化石能源体系向天然气主导的化石能源体系转变。不过,对于美国大力开发页岩气,也遭到了国内环保团体的反对。但美国并没有这些反对而放弃对页岩气的积极开发,反之,美国为此相继出台了美国联邦环境法、清洁水法案、饮用水安全法、资

    22、源保护和恢复法和清洁空气法等法律法规,希望通过制度创新来加强监管,来减少环境污染,以保证页岩气的持续开发。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持续推进,对美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从对内方面看。基于成熟开采技术的美国页岩气大规模的商业化开采,使得其开采成本接近于常规天然气的生产,使美国国内油气价格相对稳定地维持在较低的价位,进而能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增强经济活力。目前,美国已经利用页岩气革命将天然气、电力和运输价格等方面保持在一个极具竞争力的状态,使全球货币回流美国,并使美国制造业正在恢复生机。美国商界甚至认为,页岩气革命正在给美国制造业带来过去20年中从未有过的好消息,整个

    23、美国工业有可能在页岩气资源的基础上重建。 其次,从对外方面来看。页岩气革命,大幅度提高了美国能源独立程度,解除了美国对外关系中的石油因素制约,扩展了美国的全球战略空间。这对世界能源供应格局、全球地缘政治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如,美国页岩气成功开发引发了全球页岩气开发热潮,进而改变全球能源供应格局;美国在中东问题上,能够抛开能源因素的制约,在与大国的博弈中有更大的战略主动权,等等。(2)积极抢占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制高点2010年5月美国能源专家杰海克斯(Jay Hakes)在“广东学习论坛”开讲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及碳排放的挑战时指出,可再生能源目前面临技术、成本、环境和配套等因素的制约,短期

    24、内难以实现普及,但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发展它以代替化石能源,因为这关系到整个人类世界的未来。2010年全球只有8个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总消耗的比例超过5%,其中最突出的丹麦,其可再生能源占能源利用总量的比重也只有13.1%。美国的情况见表4,美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从2000年的6.106千兆Btu一直增加到2010年的8.05千兆Btu,就是金融危机期间,总能源消费减少(见表1),而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却一直在增加。可见,可再生能源在美国具有强劲的潜在需求。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一直到2010年,美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总消费的比重还低于10%,这说明了可再生能源目前还难以推广。不过,只要在

    25、该领域中实现了技术突破,大幅度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可再生能源产业就会转化为快速发展的先导产业。表4.20002010年美国可再生能源消费情况200020052007200820092010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千兆Btu)6.1066.2416.5507.1897.5888.05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6.186.226.467.248.038.212009年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首次从国家战略上来高度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在奥巴马的新能源战略中,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其重点,2009年1月17日,奥巴马在其能源新政中强调在未来10年内将投资1500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产业;随后他又迅

    26、速促成美国众议院于2009年1月28日通过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计划拨款约500亿美元用于来开发绿色能源和提高效率,其中就有140亿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项目;2009年9月,奥巴马政府出台了美国联邦政府创新战略,将新能源技术作为其创新战略实施的突破口;2010年1月,奥巴马在其国情咨文中强调,可再生能源领先的国家必将是21世纪全球经济的领导者,美国绝不能落在中国、德国和印度的后面。美国在推行再工业化进程中,如此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发展,是因为它对美国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性作用。一是彻底实现国家能源独立。美国通过新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解决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制约因素,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普及,使美国的能源结构再次进行优化,即由天然气主导的化石能源体系向可再生能源主导的混合能源体系转变,进而完全实现国家能源独立,为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清洁的、价格适度的能源支持。二是获得时代发展先机。从历史来看,1950年美国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都保持在世界总量的1/2以上,比


    注意事项

    本文(美国再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战略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