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一章教育基本原理与教育学Word格式.docx

    • 资源ID:8185098       资源大小:20.7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一章教育基本原理与教育学Word格式.docx

    1、3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 )4开中国“私学”先河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 孟子; C、韩愈; D 、朱熹5西方教育史上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是( )A、卢梭; B、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杜威6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A、大教学论; B、爱弥儿; C、普通教育学; D、民本主义与教育7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社会主义教育规律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杨贤江; B、赞可夫; C、布鲁纳; D、凯洛夫8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的时间是( )A、奴隶社会到17世纪; B、17世纪到18世纪;C、19世纪到20世纪初; D、20世纪50年代至今9教育学的萌芽阶段的时

    2、间是( )C、19世纪到20世纪初 ;10教育学的多元化阶段的时间是( )11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建立阶段的时间是( )12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原则的是(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卢梭; D、夸美纽斯13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A、杜威;14爱弥儿的作者是( )15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16民本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17中国第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教育问题的是( ) B、徐特立; C、 陶行之; D、蔡元培18卢梭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 ) A、大教学论;19斯宾塞的教育学著作是( )A、普通教育学; B、实验教育学; C、教育学; D、教育论20提出“知识结构”和“科学结构

    3、”理论的教育家是( ) A、布卢姆;(三)多选1学记揭示的教育规律有( ) A、“教学相长”; B、“诲人不倦” ; C、“以身作则” ; D、“藏息相辅” E、直观性2教育学进入独立形态阶段的著名教育家有( ) B、卢梭;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E、布鲁纳3赫尔巴特提出的“三中心”是指( )A、“经验中心”; B、“教师中心”;C、“课堂中心”;D、“ 课本中心”E、活动中心4杜威提出的“三中心”是指( )A、“儿童中心”; B、“课本中心”; C、“活动中心”; D、“经验中心”E、课堂中心5教育学进入多元化阶段的著名教育家有( )A、斯宾塞; B、杜威; C 、凯洛夫; D、 赫尔

    4、巴特 E、孔子6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建立阶段的著名教育家有( ) B、布鲁纳; C、 凯洛夫; D、赞可夫 E、斯宾塞7教育学的萌芽阶段的特点( )A、教育著作多数论文形式; B、 教育学已从哲学、人文学中分离出来;C、对教育经验描述和猜测 ; D、缺乏理论分析和完整的体系 E、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8“出现了不同的教育派别,不同的教育理论相互借鉴、继承、批判、对立、和斗争”是教育学发展到哪个阶段的特点( ) A、萌芽阶段 ; B、独立形态阶段; C、多元化阶段; D、学科体系建立阶段9首创“实验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拉伊; B、斯宾塞; C、杜威; D、梅伊曼 E、苏格拉底10体现孔子教育思

    5、想的是( )A、教学相长; B、 以身作则; C、有教无类;D、学而不厌 E、兼相爱11柏拉图阐述的教育问题有( )A、教育与环境对人的影响; B、学前教育;C、身心和谐发展 ; D、教师的作用 E、科学教育12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阐述的教育问题有( )A、普及义务教育; B、把培养“自然人”作为教育目的;C、论证班级授课制; D、高度评价教师职业 E、强调个别教学13卢梭把教育分为( )A、理性的教育; B、人的教育;C、事物的教育; D、自然的教育 E、社会的教育14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建立阶段的特点( )A、教育学出现更多的分支学科;B、出现了不同的教育派别;C、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形成

    6、新的边缘学科;D、不同的教育理论相互借鉴、继承、批判、对立、和斗争E、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四)辨析1教育基本原理揭示的是教育的特殊规律。2卢梭第一次把儿童提到了教育中心的地位,并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3尔巴特提出的“三中心”是指“经验中心” 、“儿童中心” 、“活动中心” 。4威提出“活动中心”倡导让学生在“做中学”。5“出现了不同的教育派别,不同的教育理论相互借鉴、继承、批判、对立、和斗争”是教育学发展到多元化阶段的特点(五)简答1教育基本原理的研究对象包括哪几个方面?2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简述卢梭教育思想的意义。4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主要贡献有哪些?5教育

    7、学的萌芽阶段的特点是什么?6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的特点是什么?7教育学的多元化阶段的特点是什么?8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建立阶段的特点是什么?9教育基本原理在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10学记中阐述的教育规律有那些?(六)论述1试比较杜威和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不同。2联系实际谈谈学习教育基本原理的重要意义。(七)案例分析我们来看一下纽约州某小学二年级的社会化课程。该课程中,让孩子们学习与他人的妥善交往,有时也请心理学者参加教学,一周一次,每次约二十分钟,以小组为单位上课,老师决定每次学习的主题。学生们就家庭、兄弟姐妹、本地区的居民、饲养宠物的人、到野外露营过的人、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在这个学区的

    8、人、蓝眼睛的人、长头发的人等主题进行谈论,看看自己的感觉与班上的同学有何异同。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这样的小组活动,不是使孩子们相互趋同;恰恰相反,这是为了使孩子们确认自己的个性。让孩子们对他人的意见或感受进行思考,这是基于美国教育的基本理念。其教学特点,是让每个同学都发言,对学生的回答不进行正确错误的判断,而且,一定要让孩子们使用“我”这个词。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回答:1、美国教育的基本理念主要受到哪位教育家思想的影响?2、上述材料体现了这位教育家的哪些教育思想?二、参考答案 (一)填空1基本现象、一般问题、一般规律2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多元化阶段、学科体系建立阶段3子、孟子、韩愈4柏拉图、亚里

    9、士多德5论语6理想国7昆体良、论演说家的培养8夸美纽斯9爱弥儿10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1普通教育学12凯洛夫13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1417世纪到18世纪1519世纪到20世纪1620世纪50年代至今17孔子18卢梭19卢梭、夸美纽斯、赫尔巴特20拉伊、梅伊曼21杜威22杨贤江23“教师中心” 、“课堂中心” 、“ 课本中心”24“儿童中心” 、“活动中心” 、“经验中心”1A2D3C4A5C6C7D8B9A10C11D12A13D14C15B16A17A18B19C20C1A D2B C3B C D 4A C D5A B C6B D 7A C D8C9A D10B C D11A B C12

    10、A C D13B C D14A C1错误。教育基本原理是以研究教育的基本现象和一般教育的一般问题为对象,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的科学。2错误。卢梭认为教育应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第一次把儿童提到了教育中心的地位,倡导“自然教育”理论。3错误。赫尔巴特提出的“三中心”是指“课本中心”、“教师中心”和“课堂中心”。4正确。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的“课堂中心”,无法发展儿童的动手与思维能力,他提出“活动中心”,给孩子提供活动的场所和工具,在“做中学”。5正确。19世纪至20世纪,由于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出现了不同的派别各学派、不同的教育理论相互借鉴、继承、批判、对立和斗争,促使了教育学向科学化发展。

    11、1教育基本原理的研究对象包括:(1)以人类社会的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2)研究一般教育的一般问题。(3)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2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是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2)从17世纪到18世纪,是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3)从19世纪到20世纪,是教育学的多元化阶段。 (4)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是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建立阶段。3卢梭教育思想的意义有(1)卢棱的自然教育理论,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教育领域中一次影响深远的革命。(2)这个理论第一次把儿童提到了教育中心的地位。(3)这个理论打破了千年因袭的教育的陈规陋习,把儿童从一个接受塑造的动物,变成

    12、了一个主动接受教育的活泼的儿童。4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主要贡献有:(1)夸美纽斯系统地论述了新兴资产阶级对于学校教育的多方面要求和教育在培养人和改良社会中的作用,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主张和建立统一学校的问题。(2)他还根据幼儿、少年、青年的年龄特征,规划了学校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3)他还高度评价了教师职业,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4)从而为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基础。5教育学萌芽阶段的特点有:(1)教育著作多属论文形式;(2)只是对教育经验的描述或猜测;(3)既缺乏理论分析亦无完整的体系;6教育学独立形态

    13、阶段的特点有:(1)教育学已经从哲学和古典人文学科中分离出来,具有了独立的形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研究方法从经验的描述逐步发展到思辨、演绎和推理的方法;(3)从研究的成果看也由论文发展为论著;7教育学多元化阶段的特点有:(1)由于理论基础的多元化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出现了不同的教育派别,使教育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景象;(2)各学派、不同教育理论的相互借鉴、继承、批判、对立和斗争,促使了教育学向科学化发展;8教育学学科体系建立阶段的特点有:(1)教育理论研究更加深化;(2)教育学出现了更多的分支学科;(3)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新的边缘学科;9教育基本原理在教育学科体系

    14、中的地位和作用(1)“教育基本原理”是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哲学”;(2)“教育基本原理”是教育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3)教育基本原理属于理论教育学的范畴;10学记中阐述的教育规律有:(1)“长善而救其失”;(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3)“不凌节而施”;(4)“藏息相辅”;(5)“教学相长”;1杜威和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差别主要体现在 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 赫尔巴特把管理放在整个教育过程的最前面。还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方法。首先是运用惩罚的威胁,威胁可以说是管理的一种特别的手段。教学问题的赫尔巴特全部教育理论的中心问题。他明确提出三种教学方法:叙述教学法,分析教学法和综合教

    15、学法。并把教学程序分成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赫尔巴特提出著名的“三中心”论,即“教师中心” 、“课堂中心” 、“ 课本中心”。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 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基本可用他提出的三个重要论点来加以概括,这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他并且以其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主张来论证这些观点。 从获取知识的角度看,杜威又把教育的本质看作“经验的改造或重新组织”。让儿童在主观与客观交互作用中获取经验,必须通过儿童的亲身活动。因此杜威又提出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从做中学”是杜威全部教学

    16、理论的基本原则,他把它贯穿在教学领域的各个主要问题中去。 他认为传统的班级授课形式是一种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旧式教学。杜威所要求的教学形式是活动教学,在课堂中,要为儿童准备具有充分活动的地方,备有适合儿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与工具,要在学校里设实验室、工场、园地等等,让儿童在制作的活动中学习,而不是静坐在有秩序的桌椅上听教师系统讲授。 杜威以自己的教学理论基本上驳斥掉传统教育的“三中心的教学理论”,以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 2学习教育基本原理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阐述:(1)教育基本原理是一名合格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工具型课程。(

    17、2)学习教育基本原理是成为合格教师的捷径。(3)教育基本原理是认证教师专业资格重要的考试科目。(4)教育基本原理可以为家庭教育、适应职业环境提供理论指导。 美国教育的基本理念主要受到杜威的影响。杜威提出三个重要论点,这就是:杜威认为儿童的心理内容基本上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习惯、情绪、冲动、智慧等天生心理机能的不断开展、生长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说,教育就是促进本能生长的过程。正是出于强调教育在儿童本能生长方面的本质作用的认识,杜威提出著名的“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杜威又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个角度提出教育的本质即是生活。他指出,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

    18、性表现。杜威把教育的本质也理解为就是生活。在他看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因此,教育的开展及过程就是眼前生活的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学校教育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而不是对由既有的科学知识组成的文理科目的系统学习。根据“教育即生活”,杜威提出又一个基本教育原则“学校即社会”。他要求把学校办成和现有社会制度一样的环境,以便从中培养能完全适应眼前社会生活的人,这是杜威的社会个人主义观点的具体表现。从获取知识的角度看杜威又把教育的本质看作“经验的改造或重新组织”。因此杜威又提出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并把它作为教学理论的中心原则。 关于教材与课程,杜威强烈反对传统教育所使用的以既有知识为中心的教材和由这种教材所组成的学科课程。他极力强调教材的源泉应该是儿童自己的活动所形成的直接经验。杜威的教育思想克服了赫尔巴特和卢梭的片面性,为美国教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一章教育基本原理与教育学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