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必修五7《陈情表》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8158420       资源大小:32.48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必修五7《陈情表》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学生讨论,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师提供参考答案,投影逐条显示)总摄作用: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3、一个完全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之所以能够平安成长,是因为祖母的呵护,大家可以从第三段找到一句话,概括这一意思。“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领悟,由于身世的特殊,祖母的养育之恩就更加深重。4、作者陈述自己的幼年丧父失母的“孤苦”,为了表现祖母养育大恩深似海;那么,作者在本段后半部分提到自己无伯叔兄弟的“孤苦”

    2、,有无其它原因呢?学生:“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母暮年无人能为作者分担赡养的任务,自己必须独力承担尽孝的责任。5、小结:第一段:孤苦之情。从纵横两方面分两个小层次:身世凄苦,祖母抚养恩深似海;人丁衰微,作者尽孝责无旁贷。四、研读第二段:1、学生齐读。2、第二段有一句关键语句,“泄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来找到它。“臣之进退,实为狼狈。”3、这一段表现的情感不是平直的,前一部分急迫焦灼,后一部分辗转两难。诵读时要张弛有度,把握情感的焦急与沉重。学生再次诵读,体会作者情感。4、结合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讨论分析,“进”难在哪里,“退”,难在何处。进,无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退,不能回报朝廷知遇之

    3、情。第二段:两难之情五、研读第三段:1、学生感情朗读。2、第三段的感情不只一种,请大家讨论,找出不同的感情,并简要分析。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感激祖母抚养孤弱之恩。3、正是这两种感恩之情,让作者陷入了前文所说的狼狈之境,两难之情。请学生深入探究本段层次。本段第一句话在全段的作用是什么?提出“以孝治天下为自己终养祖母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之既合情合理又合法。4、作者接着提起自己在前朝为官的经历,是否是闲笔?结合陈情表一文第一读者的特殊身份,深入探讨。从历史背景上看,双方关系微妙。作者是前朝官员,陈情的对象是今朝的君主,为打消对方的疑虑,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人生目标就必须表明,此处一笔,不着

    4、痕迹,但却正是问题关键所在。第三段:感恩之情。情理兼具,打动武帝。第二课时六、研读第四段:1、请找出本段中,作者直接表现陈情目的的语句。“乌鸟私情,愿乞终养。2、在前三段的情感充分表达之后,作者在第四段提出陈情目的之前还进行了许多铺垫,是否多余,为什么?用自己的年龄与祖母年龄的对比,表达“尽节日长,尽孝日短”,提出一个“两全之策”,暗示自己一定会在尽孝后再尽忠。进一步让皇帝消除疑虑,达到陈请的目的。3、小结:第四段:两全之情。全文的感情脉络已经完全出现。七、探讨文章的抒情方式:1、注意第一、二段与第三、四段抒情的不同:第一、二段陈情于事,第三、四段寓理于情。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2、小结:有

    5、人说陈情表有很高的语言艺术。读陈情表我们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读陈情表我们可以听到:少年孤苦无依的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帝王催促严厉的呵责,孝子忠诚恳切的哀告。无论是形还是声,都以一种浓浓的情感为依托,那就是孝情。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因为它是有情的。八、深入探究问题,体会文章构思艺术:1、第三段的内容是否可以放在第一段的位置?第三段重说理,没有前文情感的铺垫,理则显得生硬,难以深入人心,得到共鸣。前两段,先用特殊的亲情、孝情给大家一种特殊的心理感受,获得同情心,让人认为这种孝情值得鼓励,不该拒绝,之后再用“理”来

    6、提供依据,让人无法拒绝这合情合理的陈情。从文章写作背景看,本文读者极为特殊。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晋武帝不只是一个皇帝,他们司马家族用阴谋篡夺了皇位,是以阴险多疑著称的一族,因此,作者一言不慎,就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所以作者必须把自己“孝情”之外的那一份“忠情”完全充分彻底地表达出来,然后再打出“孝治天下”的理的大旗,并提出“先尽孝再尽忠”的忠孝两全之策,这样才有可能达到陈请的目的。因此第三段不能提前到第一段的位置。2、陈情脉络: 身世孤苦 祖母情深(孝情)沐浴清化 身蒙国恩(忠情)为了达到“乞终养”的目的,作者首先陈述个人遭遇,祖母情深,作为陈情依据;继写进退两难的狼狈境地,博取晋武帝的同情

    7、;再抬出孝治天下的理,同时剖明心迹,排除了不愿做官的政治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方案。作者一路写来,发乎情,归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情真意切。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结束语: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陈情表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目标: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2、能力目标: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深入体会文

    8、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的孝心。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学过程:熟悉课文,掌握古汉语语词知识,理清课文思路。从前有人说,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不堕泪者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读韩愈祭十二郎文不堕泪者必不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千古传诵的绝妙好文,它陈情恳切,言辞婉转;它情理兼备,诚款感人;它缘情挥洒,流畅自然。这就是晋代文学家李密的名作陈情表。“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出师一表真名世”的下一句是“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千年以来谁可以和他相比呢?”我不敢举哪个名人去

    9、和诸葛亮比较,但就在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陈情表。1、四位学生分读全文。个别词语正音。2、全体学生高声自由朗读全文。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1)、是谁陈情?明确:李密(224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2)、向谁陈情?晋武帝。(投影)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3)、陈什么情?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

    10、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4、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引同学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李密要想说服晋武帝,是应该先晓之以真情呢,还是喻之以大义?李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三、分析课文(一)1、齐读第一段。2、由一组学生找出重要的实词、虚词,并连同词义大声读出。3、教师和两名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4、文章一开始,作者说:总摄作用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5、学生试背第

    11、一段。6、过渡: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但问题在于晋武帝建立新晋,招揽人才,收买人心,“我征召你一个李密,你就照顾祖母,辞不应征,你不是存心不给我个面子吗?我看你还咋说?”我们首先看新晋对李密的态度。四、分析课文(二)1、学生齐读第二段。2、疏通这一段的文意,做到字字落实。3、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这一段的开头用了“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八个字,概括写出新王朝对自己的重视和任用。这也是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对新王朝的政绩歌颂一番,以打消皇帝的疑心。接着,便历数新王朝对自己的多

    12、次征召。第一次是太守的推荐,从“察臣孝廉”到“举臣秀才”,然李密以“供养无主”便推辞了;第二次是出自皇帝的征聘:“诏书特下”,先是任命他为郎中,不久又紧接着再任命他为太子洗马。但李密又一次上表推辞;此后便是“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连用了六个短句,一步紧一步,写出了朝廷征召的急迫。可李密最终还是向皇上本人推辞。4、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5、情以动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也许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

    13、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全忠嘛!李密用以陈情的第二手就是:“晓之以理”,“喻之以孝道之大义“。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因为晋武帝治国标榜的是“以孝治天下”。五、分析课文(三)(1)、默读并口头通译第三段。(2)、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3)、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伏惟、且、但、区区不能废远。(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是”指代

    14、上文的什么内容?指代“但以刘日薄西山更相为命”(5)、本段讨欢心、诉悲苦、求谅解、表心志,极尽陈情之能事,请结合本段文字具体分析。这一段,作者仍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要推辞就任的意思,而是从两个方面来消除皇帝的猜疑。一是颂扬“圣朝以孝治天下”,赞扬了新王朝对旧的蜀汉王朝遗老的关怀备至,使皇帝听了也比较舒服;二是表白自己绝对不是不想为新王朝效忠尽力。你看,他先把自己曾经效忠过的蜀汉称之为“伪朝”,撇清了自己确实不是对已经灭亡了的蜀国有什么留恋之情。再来对新王朝对自己的优待表示感激,“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以一个微不足道的俘虏的身份,竟然受到了新王朝这样的宠遇,“岂敢盘桓,有所

    15、希冀”我还想干什么呢?有了这两方面的表白作基础还不够,接着又说出了第三层的情况,诉说祖母卧病在床的困苦情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这样就与第一段里说的“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和第二段里说的“刘病日笃”照应起来,并且把意思表达得更加充分。到这里,作者的意思已经比较清楚了:“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他自然只是说祖母离不开我的照料这一事实,而没有把推辞的话直接说出来。六、分析课文(四)1、教师范读第四段。2、教师串讲,落实具体的字词等。3、经过李密的一番婉曲凄切的陈情,晋武帝览表之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古文观止的评语:最

    16、由本文抒情真实自然(“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的特色。作者在文中所陈之情,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二是对“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畏惧情绪,三是对祖母刘氏的孝情。正因为作者所写的都是“至性之言”,所以才舍产生“悲恻动人”的效果。七、1、师生讨论总结四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投影逐条显示)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2、背诵全文。八、艺术特色分析:1、感情真挚,融情于事;2、文脉畅达,照应联通;(本文前后照应的句子很多,教师可举出若干例,让学生回

    17、答)3、骈散结合,音韵和谐;(简介骈体文特点)4、陈辞婉曲,屈伸适宜。(可联系高一第一单元几篇文章,探讨陈情、讽谏、劝说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题发挥、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陈利弊、曲径通幽等等)5、陈情表赏析文一篇:中国古代散文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阅读鉴赏时首先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要能结合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加以体会;着重要注意鉴赏语言特色,节奏的抑扬顿挫和遣词用字的妙处;此外,要特别注意熟读和背诵,积累散文知识和鉴赏方法。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

    18、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在封建社会里,辞诏的话不是好讲的,稍不留神便会以“不忠”之罪惨遭杀身大祸。因此,李密必须寻找充分的理由,以十分谨慎的言词书写表文。李密辞诏的目的就在于为祖母养老送终。,为此他寻找出一个响当当的政治依据,这就是晋武帝自己提出来的“以孝治天下”的口号。所以李密在结构全篇时,紧紧扣住了一个“孝”字。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他在文中还申明自己作为故旧遗老,现在不奉诏决非是忠于前朝,而是实属无奈,是为尽孝而

    19、难以远行的,因此反复强调“逮奉圣朝,沐浴清化”,特蒙“国恩”,“凡在故老,犹蒙矜育”,“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等等,以表自己对当今的感情,同时表达“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愿望皇恩的诚心。如果不如此婉转陈辞,一味地辞不奉诏,那么作为表文的特殊读者-晋武帝在心理上就决难承受了。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她悯孙儿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正因为此,作者才与祖母建立起深切的感情

    20、。同时,作者还怀着怜悯之情,倾述着祖母的年老多病孤单无依的境况。第一段写她“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第二段写她病情“日笃”;第三段则写她“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凡此都充分地表明一位晚辈对长者的关切与怜爱。李密在陈情表中不是一味地同晋武帝讲道理,而是充分地摆事实,以具体的实情说服晋武帝体谅他的苦衷。当然他所摆给晋武帝的实情,均染上了浓郁的感情色彩,引致晋武帝感到李密强调的孝是北孝,而不是不仕晋的托辞,这便是作者所拟想达到的写作效果。为了更深一层的打动晋武帝,李密还尽力渲染自己的处境与遭际。开篇便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o”然后就在这一悲调中泣诉自己早年失去父母,孤弱多病,家不盛

    21、,族不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惨状,诏书特下本是件好事,大可受宠若惊,然而他告诉晋武帝,正是由于诏书切峻,祖母病情加重,反使他处于进退两难、狼狈不堪的境地;接着勾画出祖孙二人更相为命的状况。由于李密所陈述的情况充满了感情色彩,果真使晋武帝为之动容。晋武帝阅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不仅没对李密的辞不赴诏表示不满,而且还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甚至赏赐他两个奴婢,命郡县按时给他的祖母送饭。足见陈情表所体现出的“情”的力量。陈情表的语言艺术也是大可称道的。作者采用了不少排比,对偶句式,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内容。如“既无叔伯,终鲜兄弟”,“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以长幼、内外皆无来显

    22、示自己的孤苦伶丁。又如以“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的对句表明李密的孝名与才名并传。再如以“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则表示了作者誓报恩德的冰心诚意。陈情表的写作多用四字句,杂以参差句,语言练达,琅琅上口。由于此文的问世,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如“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草结”等,均成为人们信手拈来的语句。板书设计:陈情表李密陈情表教学设计3一导入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

    23、年来,人们把忠出师表当成了忠的标准,则把陈情表当成了孝的典范,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板书“忠孝”二字)二、范背。(5分钟)三、生读。同时注意寻找古今异义词,等待汇报交流。并划出文意不明白处以提问。(10分钟)学习活动:条理缜密的构思品读精粹的语言四、李密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了这篇奏章?(除臣洗马;愿乞终养)五、作者处在一种忠孝两难的矛盾境地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作者究竟处在一种怎样的矛盾境地。进一步引导:什么地方写了“孝情”(尽孝)?能否对这种尽孝的必要性作点解释。第一段,请一二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24、。什么地方写“忠情”(尽忠)?能否对这种尽忠的必要性作点解释第二段,请三四组同学朗读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可能司马氏王朝的猜疑,招来杀身之祸。李密是如何,变被动为主动的。提出“区区不能废远”的。引导:晋武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因此,李密深知,这段历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迹:一仕伪朝“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消除武地帝的猜疑。二在圣朝“宠命优渥,岂敢盘桓”让晋武帝明白自己的忠心。最后再以一幅祖母病笃图

    25、深深打动了晋武帝,让他明了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为祖母病重,从而提出不能废远的要求。提示:李密在分析矛盾时将孝治天下的理与祖母病笃须尽孝的情作了对照,应作什么选择其情理不言而喻。朗读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投影)六、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

    26、;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请轻声朗读课文,把你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读出来,然后结合文章的构思,说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学生读书思考约3-5分钟,老师巡堂了解情况)重点赏析语段(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效果):“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

    27、火。”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既无伯叔,终鲜兄弟。“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对偶句式: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表意严密完整。“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以鸟喻人,从动物的本性出发,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提问: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此文的问世,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


    注意事项

    本文(必修五7《陈情表》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