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丝印及标签通用检验标准综述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8148852       资源大小:39.4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丝印及标签通用检验标准综述文档格式.docx

    1、其中标签产品只包括结构件上所贴的标签、和由德卡科技公司生产安装人员负责进行组装的标签。本文适用于德卡科技有限公司结构件的设计、生产和质量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2.1 标准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序 号编 号名 称ASTM D336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Film Hardness by Pencil Test2UL 9691Standard for Marking and Labeling Systems 3GB 11189.2非金属材料曝露试验用的有水和无水光曝露设备(碳弧型)及实施方法4GB 678化学试剂乙醇(无水乙醇)5G

    2、B 9761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6GB/T 1804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7GB/T 4857.9包装运输包装件喷淋试验方法8DK006.002产品表面外观缺陷的限定标准2.2 标准材料序号材料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商专色色标PANTONE formula guide coated/uncoatedPantone Inc.(美国)标准胶带Scotch 600#Minnesota Mining & Manufacturing Company (美国 3M )铅笔中华牌101绘图铅笔,H 型中国第一铅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无水乙醇符合 GB 678符合要求的任何厂商图象式条码扫描仪

    3、IT3800LRH.H.P (美国) 3、术语和定义3.1 印刷:在本文中特指以丝网印刷、胶印、移印、烫印、铅印、打印、以及四色印刷等各种印刷工艺方法所形成的图案和文字。3.2 金属表面: 指电镀、氧化、钝化、以及金属压铸面等表现为金属质感的表面;区别于木材、塑胶、有机涂层等非金属材料表面。3.3 线细:印刷文字或图案线条局部未印刷充满而宽度变小的现象。3.4 残缺:印刷文字或图案线条局部未印刷上而出现残缺的现象,包括出现在墨膜的边缘或中间。(如图5-4 所示)3.5 断线:印刷线条中断、无墨迹(露出基底)的现象。3.6 龟裂:印刷墨膜表面出现的细小裂纹及粗糙现象。3.7 网痕:因油墨流动性差

    4、而在印刷墨膜上显露出丝网网纹痕迹的现象。3.8 毛刺:因油墨悬空渗透而在印刷线条边缘出现锯齿状墨膜的现象。3.9 洇墨:指在印刷线条外侧有油墨溢出的现象。3.10 橘皮:印刷墨膜表面不平滑、出现橘皮状凹凸不平的现象。3.11 叠印:即重叠的墨膜,多出现在套色印刷上。3.12 滋墨:印刷图文部分和暗调部分出现的斑点状印迹。3.13 飞墨:当网版与承印物脱离时,油墨没有及时断开而被拉成细丝,慢慢拉断后再倒向两边,从而形成与印迹相垂直的细丝的现象。3.14 生产批:指同一天在相同条件下加工处理的、材料和形状相同的零件的总和。4、印刷技术及其产品的鉴定要求41 总则在对印刷工艺或首样进行鉴定时,必须按

    5、第 4 节要求进行相关技术确认和试验检测,同时需按第 5 节的要求进行各相关项目测试。对于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印刷产品(如PCB板、芯片上所用标签等),应按照具体产品的性能要求补充相关试验。4.2 UL 认证对于不干胶标签类产品必须获得美国 UL969 规格认证,即标签所用的基材、油墨、以及二者的搭配都要求有 UL 认证记录。4.3 耐紫外光性能4.3.1 对位于户外设备外表面上的印刷,或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并且会受到雨 / 雪 / 冰雹 / 日光照射等直接作用的印刷(如户外电缆上所用不干胶标签上的印刷),必须在首样认证时通过 4.3.2 节要求的耐紫外光性能检测。4.3.2 将印制好的样品按

    6、GB 11189.2的方法A 进行250 小时的试验,试验后的印刷墨膜的变化不能超出以下范围: 1)印刷颜色变化后用色差计测得的E 应不大于3.0 (表现为轻微变色) 2)附着力符合 5.5.1 节的要求4.4 喷淋试验4.4.1 对木质包装产品上的印刷,必须在首件认证时通过 4.4.2 节要求的喷淋试验。4.4.2 将印制好的样品按 GB/T 4957.9 的方法 进行 10min 的试验,注意印刷表面应正对着喷淋方向。试验后将样品放置于自然环境中干燥,待其完全干燥后的印刷墨膜应符合以下要求: 1)印刷内容应能清晰辨认,不会被错误理解、或易被看错; 2)附着力符合 5.6.2 节的要求。4.

    7、5 鉴定状态的保持 经过德卡科技有限公司鉴定的材料及产品,在未得到德卡科技有限公司的同意之前,不能改变任何可影响性能质量的工艺或材料参数,否则将重新进行鉴定。5、批生产中印刷质量要求5.1 总则本标准内容是印刷产品的通用基本要求,具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以产品要求为准。对于由EPE材料制作的包装用产品,其上的印刷不要求进行质量检测。5.2 颜色5.2.1 德卡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上所用印刷颜色标准采用 PANTONE 专色色标:一般在不干胶类有光泽表面的标签印刷采用 PANTONE 的 C 系列(有光泽),而其它承印物上的印刷采用 PANTONE 的 U 系列(无光泽)。常用的印刷标准颜色见表5-2

    8、-1;其它特殊颜色在图纸或相关技术文件中规定。5.2.2 印刷的颜色必须符合 5.2.1 节的规定,除非图纸或其它技术文件中有特殊说明;印刷颜色与承印物颜色的搭配必须符合图纸或相关技术文件的要求。表5-2-1 通用印刷颜色标准 印刷颜色名称PANTONE 色卡号(注)适用的承印物白White C光泽表面的不干胶标签White U哑光及无光表面的不干胶标签黑Black 6U除光泽表面不干胶标签以外的其它承印物原黑Black C光泽表面的不干胶标签、包装材料警示黄色109C 光泽表面的不干胶标签109U 哑光及无光表面的不干胶标签注:这里所用的色卡系列是 PANTONE formula guide

    9、 coated/uncoated 色卡。5.2.3 颜色色差以目视与签样样品(参见表 5-2-1)比较应无明显差异。检测操作方法参考 GB 9761。当目视检查有争议时,用色差计检测E 应不大于1.0;但若仍有明显色相偏差时、或者无法用色差计检测时,应由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仲裁决定 。GB 9761 中的主要检测条件如下:1) 自然光照光,照度不小于200 lx ;人造光照度应在 100-400 lx 之间。2) 人眼至被 测印刷面的距离大约 500 mm 。5.2.4 印刷颜色在零件上检查,至少每生产批检查一件。5.3 印刷尺寸线性公差 印刷图文的尺寸及其线性公差应符合图纸要求。5.4 印

    10、刷外观质量5.4.1 印刷文字、图案上不允许出现颗粒、针孔、气泡、划伤、夹杂外来物、断线、网痕、龟裂、橘皮、飞墨等缺陷;但在包装材料上允许有气泡不大于 0.3 mm2 。5.4.2 套色印刷中:颜色相接部位不能露出空白缝隙;出现叠印的部位其重叠尺寸(沿图文线条长度方向)不能超过 0.5 mm 。5.4.2 在基材纹理为桔纹的表面上的印刷,允许有轻微的线细或洇墨现象。5.4.3 当印刷文字、图案上出现残缺、线细、洇墨、毛刺、滋墨等问题时,应该符合 表5-4 所限制的范围;但当印刷易被看错、误解时,则不合格。5.4.4 在印刷文字或图案周围10mm 范围内不允许有明显表面缺陷,包括多余的油墨。5.

    11、4.5 所有零件都必须进行印刷外观检查。表5-4 印刷外观缺陷允许范围缺陷种类印刷类别商标文字或图案其它文字或图案残缺残缺长度 L 0.6 mm残缺深度 H 0.3 mm 残缺长度 L 2/3 W残缺深度 H 1/3 W线细细线宽度 9/10 W细线宽度 2/3 W毛刺或洇墨凸出或锯齿部分沿线条宽度方向的尺寸 0.3 mm凸出或锯齿部分沿线条宽度方向的尺寸 1/3 W滋墨面积0.3 mm2面积 0.5 mm2表中W表示印刷线条的标准宽度,L和H分别表示缺陷的长宽,详见 图5-4图5-4:“残缺”示意图5.5 印刷内容5.5.1 印刷所表达的内容必须与图纸或相关技术文件完全一致;且不能让读者产生

    12、错觉、误解或易看错。5.5.2 当有印刷条形码时,必须在对条形码进行完本标准所要求的其它相关检查项目、且合格后,用 IT3800LR 型 图象式条码扫描仪读取该处的印刷条形码内容,要求同一位置最多读码三次可读出(每次扫描停留时间最多 2 秒)、且其读出值必须与要求的印刷内容一致。5.5.3 印刷内容的检查必须在零件上进行;要求每生产批零件至少检查五件。5.6 附着力5.6.1 木质承印物不要求进行此项测试。5.6.2 用标准胶带(附着强度为101N/25mm ,如3M 公司的Scotch 600 胶带)紧密地贴在印刷文字或图案上,5 分钟后以与印刷表面成 60方向迅速拉起胶带(如 图5-6 所

    13、示),印刷文字或图案表面不能有任何脱落的迹象。5.6.3 用锋利刀片(刀锋角度为153 0)在测试样本表面划1010个 1mm1mm或(55个 2mm2mm)小网格,每一条划线应深及镀层的底材;用毛刷将测试区 域的碎片刷干净; 用粘附力 350 g/cm2400g/cm2的胶带(3M600号胶纸或等同)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 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 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行2次相同试验。 结果判定:要求附着力达4B(或3B)为合格。 5B划线边缘光滑,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均无镀层脱落; 4B在划线的交叉点处有小片的镀

    14、层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小于5; 3 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小片的镀层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515之间; 2 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镀层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1535之间; 1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镀层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在3565之间; 0 B在划线的边缘及交叉点处有成片的镀层脱落,且脱落总面积大于65。 注1:当测试面积较小时,不要求一定要划1010个小方格,可以根据测试面积的小大确定 划格的 数目。 注2:当镀层总的厚度小于50m时,划1010个1mm1mm的小方格;当镀层总的厚度大于50um 时, 划5x5个2mm2mm的小方格。 注3:对于表面光滑的电镀件,表面 附着力

    15、达4B以上;对于表面有皮纹的电镀层,要求附着力达3 B以上。 5.6.4 印刷附着力在零件上检测,每生产批零件至少检测五件。图5-6 附着力测试示意图5.7 耐溶剂性5.7.1 当承印物是纸质、木质材料时,不要求进行此项检测。5.7.2 在室温下,用无水乙醇润湿脱脂棉球或白色棉质软布,然后以 1kg 压力和每秒钟往返一次的速度来回擦拭印刷表面同一位置300 次后,目测印刷墨膜表面应无任何变化。5.7.3 当承印物是按键类需要经常触摸的零件时,应采用以下方法检测耐溶剂性:将零件浸泡在无水乙醇中,4小时后用力擦拭印刷墨膜,印刷外观所产生的变化应不超过 5.4 节的规定。5.7.4 耐溶剂试验在零件

    16、上进行;每生产批零件至少检测五件。5.8 耐磨性5.8.1 承印物为木质材料时,不要求进行此项检测。5.8.2 以直径为 6.35 mm 的圆形橡皮放置于印刷墨膜表面并垂直加载约1.6kg,在25.4 mm 的行程内以每分30 次往返的速度摩擦200 次。试验后的表面状态变化不应超出 5.3 节的规定。5.8.3 耐磨性在零件上检测;5.8.4 用专用的Norman RC A耐 磨 测 试仪(型号:7IBB647)及 专 用 的 纸 带(11/16 inch wide 6 或8 inch diameter ),施加2 0 0 g的载荷,带动纸带在样本表面磨擦40个循环。结果判定:试验完成后以镀

    17、层不透底(露出底材)时为合格。5.9 硬度5.9.1 承印物为纸质、木质包装材料时不要求进行此项检查。5.9.2 用2 H铅笔(三菱或中华牌),将笔芯削成圆柱形并在400目砂纸上磨平后,装在专用 的铅笔硬 度测试仪上( 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为1Kg ,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推动铅笔向前滑动约5mm 长,共划5条,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检查产品表面有无划痕,当有1条以下时为合格。5.9.3 硬度检测在零件上进行;5.10 耐手汗性5.10.1 对于按键类有用手频繁触摸要求的印刷膜必须进行本项试验;其它零件不要求。5.10.2 本试验在零件上进行;每生产批零件至少五件。5.10.3 用脱

    18、脂棉球吸饱人工汗(配方见表5-9)后,覆盖在印刷上,2小时后取下脱脂棉并直接用该棉球用力擦拭,印刷图文应无明显变色、脱落现象。5.10.4 将汗液浸泡后的无纺布贴在产品表面上并用塑料袋密封好,在常温环境下放置24h 后,将产品 表面的汗液擦拭干净,检查镀层的外观,并测试镀层的附着力、耐磨性。产品表面的镀层无异常,附着力及耐磨性测试合格。 表5-9 人工汗溶液配制要求化学成份浓度(g/l)氯化钠(化学纯)尿素(化学纯)乳酸(化学纯)蒸馏水 或 去离子水余量5.11 耐醇性测试5.11.1 用纯棉布蘸满无水酒精(浓度99.5),包在专用的500g砝码头上(包上棉布后测试头的 面积约为1cm2),以

    19、40次/分钟60次/分钟的速度,20mm左右的行程,在样本表面来回擦拭200 个循环。 结果判定: 试验完成后以丝印或镀层(露出底材)或丝印内容清晰时为合格。5.12 温度冲击测试 按照GB/T 12610-90中第5.2.3条进行测试。温度循环次序如下: a) 在温度为-402的低温箱内放置1h; b) 在温度为205的高温箱内放置1h; c) 在温度为752的高温箱内放置1h; d) 在温度为20 要求:各温度间的切换时间小于1min, 共做12个 循 环 ( 48h)。试验完成后检查产品表面的电镀层 无起泡、起皮、镀层脱落等不良现象时为合格。5.13 盐雾测试 按照企标Q/EP 12.203.6-2001中第3.5条,对塑料电镀件进行中性盐雾试验,在352 的密闭环境中,湿度85,PH值在6.5-7.2范围内,用51的Nacl溶液连续24h盐 水喷雾后,产品表品应无锈蚀、变色、及镀层剥落等不良。当无条件进行盐雾试验时,可以采用常温下用51的Nacl溶液浸泡的方式代替盐雾试验。


    注意事项

    本文(丝印及标签通用检验标准综述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