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学案 中图版选修6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8139933       资源大小:205.37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学案 中图版选修6Word文件下载.docx

    1、(2)据图325,分析西北地区气候特征和成因及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3)据图3210,分析胡杨林枯萎的原因是什么?(4)据图3211,分析土地荒漠化的各种人为因素所占比重较大的是哪些?提示:(1)2000年与1989年比较,浑善达克沙地中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比重增加,固定沙丘比重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变异;人为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植被(森林、草地等),导致土地荒漠化所致。(2)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不同,本区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干旱程度增强。本地区不仅降水少,而且降水变率大。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由于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弱,而物理风化和

    2、风力作用强,故西北地区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3)新疆的塔里木河,由于上游农业大量用水而使下游河水流量剧减以至断流,导致下游地下水位下降,胡杨林缺水枯萎。(4)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所占比重较大。【核心归纳】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荒漠化的形成原因1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2荒漠、戈壁、沙漠、沙地以及荒漠化、沙漠化等概念的区别及联系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极少、蒸发强烈、植被贫乏,以及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的一种自然景观类型,包括戈壁、沙漠和沙地;戈壁即石质和砾质荒漠,沙漠即沙质荒漠,沙地即沙质荒漠化的土地。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一些半湿润地区,生态环境遭破坏造成

    3、的土地生产力衰退或丧失而形成荒漠或类似荒漠的过程,沙漠化是指单纯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跟踪训练】近几年春季,受高压影响,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大面积沙尘暴,其中,河北怀来县的“天漠”沙丘向东南北京市方向移动了大约1千米。据专家介绍,如果不控制这种局面,不出十年,沙漠就会逼近北京。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内容,完成(1)(2)题。(1)近几年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愈加频繁,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垦殖 过度放牧地表沙化 过度采伐A BC D(2)最容易使华北地区发生强沙尘暴的冷空气活动是()A冬季的寒潮爆发 B春季的冷锋活动C夏季的快行冷锋 D秋季的冷空气南侵解析:人口的迅速增长,过度放牧

    4、、乱砍滥伐、盲目开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草原破坏和沙漠扩大,进一步加剧了荒漠化趋势。地表沙化是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结果,是导致沙尘暴的原因,但不是人为原因。答案:(1)C (2)B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合理控制人口数量人口增长过快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合理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荒漠化的治理。生态恢复与建设(1)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和高效。(2)加强草场建设。(3)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优化林业结构。(4)开发新能源: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开发农村小水电、沼气等能源。材料一教材P52阅读材料。材料二教材P

    5、54阅读材料。材料三教材P5455案例研究材料。(1)科尔沁左翼后旗的生态经济模式是如何改善当地土地沙化的?(2)科尔沁左翼后旗的生态经济模式在协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方面有何借鉴之处?(3)建设“三北”防护林生态建设工程的目的是什么?(4)“三北”防护林对保护中国生态环境起了哪些作用?(5)沙坡头治沙的主要技术和经验是什么?(1)该模式以户为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对同一块地在生态建设、农业开发、牧业利用等方面,实行统一经营。基本步骤如下:用铁丝网在沙质草地上围建37公顷的地块。对围栏地块进行生态建设,防止流沙侵入,避免地块再次沙化。平整圈内土地,改良土壤。打井、整畦。科学布局田块,合理安排

    6、农牧业生产。(2)科尔沁左翼后旗的经营模式体现了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这一模式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使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成为半干旱沙区值得广泛推广的模式。这说明只要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经济,是能做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的。(3)为治理北方及西北地区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1979年,国家决定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即带、片、网相结合的“绿色万里长城”。(4)“三北”防护林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保护农田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生态效益。(5)主要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设方格状防护网,设立自然保护区,区内既有

    7、防风固沙为目的的植被,又有荒漠草原半灌木植被。1荒漠化的防治措施2生态农业模式的一般特点我国其他地区荒漠化类型及成因江南丘陵云贵高原华北平原荒漠化红漠化石漠化盐碱化自然原因降雨集中;丘陵地形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土层浅薄夏季降水集中,地势低处形成涝洼地;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盐分积聚地表人为人口增加;过度樵采过度垦殖不合理灌溉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A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人为原因是_。(2)近年来导致A周边地区沙尘暴常有发生的气候原因是_。(3)对A周边地区沙尘暴现象的出现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A地区位于我国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过度放牧,不合理垦殖

    8、等原因导致沙漠面积不断扩大,针对上述原因应采取措施加以防治。(1)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垦殖,使植被破坏严重(2)降水少,春季风力强(3)退耕还牧,植树种草。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没有掌握以下内容?重点必背1.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有哪些?2.荒漠化产生的人为原因有哪些?3.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微点拨1.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退化,主要形式包括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2.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产生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干旱(基本条件)、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大风吹扬(动力因素)等。干旱半干旱的自然环境是发生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3.立体农业: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9、,趋利避害,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结合起来,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的农业经营模式。4.沙尘暴和扬尘天气形成的基本条件一是有足够强劲持久的风力,强冷空气是形成沙尘天气的驱动力;二是地表有丰富的松散干燥的沙尘。一、选择题“安固里淖”,史称鸳鸯泺,是华北第一大高原内陆湖,草原面积23万亩,水域10万亩,曾经水草丰美,鹅雁栖息。短短几年时间,碧波荡漾的安固里淖从10万亩的水域面积就锐减到不足千亩,直到2004年冬季彻底干涸。据此回答12题。1而今,当地群众说“坡地风舔了,滩地起碱了,生活危险了”,这反映了当地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土地沙漠化 土

    10、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土流失A BC D2造成“安固里淖”干涸的原因可能有()连续多年气候大旱 严重超采地下水蒸发量突然增大 湖泊旅游业的发展A BC D第1题,根据题干可知,当地由于水源短缺,湖泊干涸,造成了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并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第2题,“安固里淖”消失的主要原因除气候干旱外,与当地过量开采地下水也有关系。1.A2.A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34 题。3图中,甲表示()A土地盐渍化B下游河流水位上升C下游河流流量减少D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4导致图示区域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有()燃料短缺砍伐森林不合理灌溉盲目扩大耕地风沙侵袭人口

    11、和贫困问题A BC D第 3 题,从图中地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判断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带来的上游用水增加,会使下游河流流量减少。第 4 题,燃料短缺、风沙侵袭、人口和贫困问题均不属于人类活动,因此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3.C4.B5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有()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建设确定合理的载畜量进行大规模人工降雨退耕还牧大打机井,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开展大规模垦荒行动A BC D选C。目前我国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在西北地区的防沙治沙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植树种草,建设防护林, 合理载畜, 退耕还牧等。读新疆土地类型及荒漠化土

    12、地形成原因图,回答67题。6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C冻融作用 D盐碱化7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森林造成的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D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造成荒漠化第6 题,由右图可知,风力侵蚀在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原因中占比最大。第7 题,由新疆土地类型图计算可知,该省区草地、林地、耕地面积比重大于50%,所以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于该省区林地面积占已利用土地面积比重较小,所以荒漠化不可能主要是滥伐森林造成的;人类只有树立可持续发

    13、展的环境观,荒漠化进程才能够缓解;由于该省区草地面积占已利用土地面积比重最大,所以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6.B7.C读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完成第8题。8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该图可以用来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A我国黄土高原地区B我国华北平原地区C我国西北内陆地区D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从图中成因来看,该区域风蚀作用较强,说明该地区降水较少,风力作用强,据此判定该区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表。读表,完成910题。年份1955196519751985199520002005荒漠化面积(万公顷)67697189197.26257.8262.2

    14、9.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过度放牧,草场被破坏过度开垦,土地退化A BC D10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均实行退耕还林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退耕还草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第9题,土地荒漠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属于人为原因,属于自然原因。第10题,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坡度小的地区可开垦为耕地;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易导致土地盐渍化。9.B10.C二、综合题11下图为非洲荒漠化土地分布,读

    15、图回答问题。(1)以甲地为例,简述土地荒漠化的形成过程。(2)荒漠化给非洲地区发展带来的危害主要有_。(3)简述非洲防治荒漠化对策的重点。(1)图示甲地位于热带草原与热带荒漠带的过渡地区,由于不合理开垦,植被破坏,导致风力、流水侵蚀加重,土地生产力下降,最终导致植被更为稀疏,土地荒漠化。(2)非洲粮食短缺问题严重,荒漠化侵吞人类生存空间,土地生产力下降,导致粮食安全形势更严峻,加剧贫困。(3)防治荒漠化,应积极发展农业技术,调整农业结构,控制人口增长;开展国际合作,增加粮食进口;减少战乱的危害。(1)植被遭破坏,风力、流水侵蚀,土地生产力下降,植被更为稀疏,导致土地荒漠化。(2)侵吞人类生存空

    16、间;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安全形势更严峻;加剧贫困(3)发展农业技术;调整农业结构;控制人口增长;开展国际合作;增加粮食进口;减少战乱。1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下图示意的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年至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分析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根据材料,该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用水量,导致河流流量大减,加剧水资源短缺情况。入湖水量减少,导致湿地萎缩。干旱地区灌溉用水量加大,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主要治理措施有限制开荒面积,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环境

    17、问题:该区域地处内陆,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增加会加大灌溉用水量,(河流流量大减)加剧水资源短缺;入湖水量减少,湿地萎缩;(灌溉用水量加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应对措施:限制开荒面积;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13读我国荒漠化主要省区分布图(图甲)和荒漠化类型动态变化情况图(图乙),完成下列各题。(1)荒漠化形成的影响因素有_、_、_等,荒漠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是_。(2)我国荒漠化分布最多的省区是_,其人为原因有_。(3)近年来我国荒漠化动态变化如图乙,其中引起荒漠化面积增加的因素是_,简析其原因。荒漠化形成的影响因素及主要动力因素可结合所学知识与图乙来回答。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及水资源利用不当等。形成盐碱化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二是地势低洼,排水不畅。(1)风蚀水蚀盐碱化风力(2)新疆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等(3)盐碱化自然原因: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向地表积聚。人为原因: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化面积扩大。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学案 中图版选修6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