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语文甘肃省平凉市泾川一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资源ID:8127389       资源大小:30.4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语文甘肃省平凉市泾川一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第四个“治理”的办法,就是在生产上作些应对。比如康熙年间发生风霾,京畿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加强通风,让庄稼免于倒伏。在古代,霾是一种“不可抗外力”,古人并没有 ,但 是值得学习的。(取材于2014年南都周刊廖保平的文章)【链接材料】雾,是指形成于地表,由大气中悬浮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达到饱和,温度下降到水汽凝结点时,空气里的水蒸气就很容易凝结生成雾。霾,也称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混浊现象。现代汉语大辞典对“霾”的解释有两种:一个是“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另一个是“乱风中降下灰尘的现象”。据

    2、此,“霾”可分为“雾霾”和“尘霾”(或“风霾”)两种。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微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空气中的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和其他微小的尘埃能使大气混浊,能见度恶化。当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时,人们就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大气混浊,能见度差的天气现象,其成因往往不尽相同。一般来说,相对湿度小于80%时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因是霾。霾的厚度可达13千米左右。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通常呈黄色或灰红

    3、色。1.第段中“自春徂夏”的“徂”意思是“ ”,与诗经卫风氓中“ , ”的“徂”意思相同。(3分)2.第段方格处引用了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后主刘禅的劝勉之词,请补充完整。(2分)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古代文学作品中就已经出现了关于霾的记载,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霾是古已有之,并不是现代社会才开始出现的。B.从古书中对霾的解释可以看出,古时霾持续的时间并不确定,有时持续几天、半月甚至一个月,有时也就一会儿。C.古代的记载中很少直接使用“霾”一词,仅描述霾出现时的现象,间接反映出霾或许在古代出现得并不十分频繁。D.本文既引述了古代出现霾的情景,又介绍了古人治理霾的办法

    4、,对我们当今治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4.文章介绍了古人应对霾的哪几种办法?请分条概括,每条不超过4字。(4分)5.为文章最后一段横线处补写句子,使文意完整、贯通。6.按照文意判断,清史稿“会试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中的“霾”属于哪种霾?7.根据文章有关内容(含链接材料),比较古代与现代的霾的异同。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耶律休哥,字逊宁。祖释鲁,隋国王。休哥少有公辅器。乾亨元年,宋侵燕,北院大王奚底、统军使萧讨古等败绩,南京?被围。帝命休哥代奚底,将五院军往救。遇大敌于高梁河,与耶律斜轸分左右翼,击败之。是年冬,上命韩匡嗣、耶律沙伐宋,以报围城

    5、之役。休哥率本部兵从匡嗣等战于满城。翌日,将复战,宋人请降,匡嗣信之。休哥曰:“彼众整而锐,必不肯屈,乃诱我耳。宜严兵以待。”匡嗣不听。休哥引兵凭高而视,须臾南兵大至,鼓噪疾驰。匡嗣仓卒不知所为,士卒弃旗鼓而走,遂败绩。休哥整兵进击,敌乃却。圣宗即位,太后称制,令休哥总南面军务,以便宜从事。休哥均戍兵,立更休法,劝农桑,修武备,边境大治。统和四年,宋复来侵,其将范密、杨继业出云州;曹彬、米信出雄、易。时北南院、奚部兵未至,休哥力寡,不敢出战。夜以轻骑出两军间,杀其单弱以胁余众;昼则以精锐张其势,使彼劳于防御,以疲其力。又设伏林莽,绝其粮道。曹彬等以粮运不继,退保白沟。月余,复至。休哥以轻兵薄之

    6、,伺彼蓐食,击其离伍单出者,且战且却。由是南军自救不暇,结方阵,堑地两边而行。军渴乏井,漉淖而饮,凡四日始达于涿。闻太后军至,彬等冒雨而遁。太后益以锐卒,追及之。彼力穷,休哥围之。至夜,彬、信以数骑亡去,余众悉溃。太后旋斾(pi)。封宋国王。及太后南征,休哥为先锋,败宋兵于望都。时宋将刘廷让以数万骑并海而出,约与李敬源合兵,声言取燕。休哥闻之,先以兵扼其要地。会太后军至,接战,杀敬源,廷让走瀛州。休哥以燕民疲弊,省赋役,恤孤寡,戒戍兵无犯宋境,虽马牛逸于北者悉还之。远近向化,边鄙以安。休哥智略宏远,料敌如神。每战胜,让功诸将,故士卒乐为之用。身更百战,未尝杀一无辜。 (选自辽史,有删改) 【注

    7、】南京:这里的南京指今北京市。8.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休哥整兵进击,敌乃却 却:退却2 M; S2 D9 P; f8 R/ j8 + b8 B休哥以轻兵薄之 薄:靠近、迫近, K& G9 R6 _! j B2 j G C太后益以锐卒 益:更加 , M# J/ J U+ P( f CD身更百战,未尝杀一无辜 更:经历* a% A0 A3 E* X* W L2 Q6 d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耶律休哥军事才能的一组是(3分)休哥率本部兵从匡嗣等战于满城彼众整而锐,必不肯屈,乃诱我耳又设伏林莽,绝其粮道伺彼蓐食,击其离伍单出者先以兵扼其要地每战胜,让功诸将,故士

    8、卒乐为之用 A/ J# ( - C. D) R7 B: a B7 E$ D% U3 , d3 N, C0 3 M; d/ G3 1 X8 Q+ j D/ f% R; V* I L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耶律休哥出身贵族之家,年少的时候就表现出做王公辅相的才能,乾亨元年深受皇帝器重,耶律休哥不负所望。4 e7 N7 R9 F( , P B耶律休哥深知兵不厌诈,看出宋军假降后,规劝韩匡嗣。韩匡嗣不听而兵败,幸亏耶律休哥才得以击退敌军。 + _/ C$ O% Q2 N3 j C& K IC耶律休哥追随太后南征,为先锋。耶律休哥预先扼守住要道,恰好太后大军赶到

    9、,宋军大败,耶律休哥被封为宋国王。8 I9 Y# I& X1 M5 e D耶律休哥戍边有方,重视边境的建设,创立轮休法,鼓励农桑,整修装备,教化边境百姓,因此边境安宁。. ( C) W d F5 M5 Y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军渴乏井,漉淖而饮,凡四日始达于涿。(5分) 省赋役,恤孤寡,戒戍兵无犯宋境,虽马牛逸于北者悉还之。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12.阅读下面两首苏轼的诗词,完成题。(12分)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苏轼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润州甘露寺弹筝多景楼上弹神

    10、曲,欲断哀弦再三促。江妃出听雾雨愁,白浪翻空动浮玉【1】。唤取吾家双凤槽,遣作三峡孤猿号。与君合奏芳春调,啄木飞来霜树杪(mio)。注释:【1】浮玉:喻指金山。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采桑子开篇从“多景楼”的“多”字获取灵感,连用三个“多”字引出“情”“感”“病”而不赘叙,令人印象深刻。B.“空”字写出“一笑”之后,“回头”来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而“空”无所有,只有“多情”“多感”“多病”依然。C.采桑子上阕前二句先言情后言事,后二句先言事后言情,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言事与言情结合,意蕴盎然。D.这两首诗词皆出自苏轼之手,均写多景楼中与友人相聚之事,都借用音乐

    11、抒情,但抒发的情感却一喜一忧,迥然不同。 有人评论说苏轼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红”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试作简要分析。(6分) 这两首诗词对于音乐演奏有很多精妙的描写,有的句子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句子,如“细捻轻拢”在琵琶行中的原句是“ ”,而“欲断哀弦”所表达的意境同琵琶行中的“冰泉冷涩弦凝绝, 。 ,此时无声胜有声”也有相似之处。(3分) 四、本大题共8小题,共3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22题。半山园情思沿着南京城古老的明城墙,从中山门进入城区,南向行驶一段路程,便会在路边的站牌上,与一个令人怦(pn)然心动的名字【 甲 】(萍水相逢/不期而遇

    12、):半山园。熟知历史的人,莫不知道这个称谓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这个称谓记录着一段王朝兴衰的沧桑历史,更纪念着与那段历史【 乙 】(息息相关/一脉相承)的一代政治巨擘和文化大家,中国历史上最清正廉洁、最实干有为的官吏代表王安石。公元1076年,迫于保守派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大压力,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变法运动屡屡受挫,56岁的他第二次罢相,退居南京(时称“江宁”),在城外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名为“半山园”的不起眼的小宅院,过起隐居生活。在这里,王安石度过了人生最后近十年的时光。如今的半山园,隐藏在一所海军院校的角落里,后面紧挨着古老残破的明城墙,左侧是一个小

    13、土墩,右侧是十余幢高大壮观的现代建筑。静立一隅的半山园大门紧锁,青瓦白墙的小屋一看便知是现代粗糙复制的产物,充满了矫作和伪饰。门前肃立着一尊汉白玉荆公雕像,长须飘然,神色静穆。由于这里尚不对外开放,我们无法进入屋内。但我并不十分在意。能在半山园近周徘徊,遥想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坐轿子不纳妾,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相当年斗笠蓑衣、瘦驴独行的身影,感知他的悲愤心情、千古遗憾,追慕他的伟岸人格、高大精神,便已足矣!足矣!离开半山园,陪同的朋友指着旁边的土墩告诉我,这就是著名的“谢公墩”,是东晋谢安的埋葬之所。我恍然明白王安石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建设他的“半山园”。史载,一代名相谢安原本名叫谢安石,当年王

    14、安石之父王益给儿子起名的时候,本有希冀儿子直追古贤之期。想必,曾被推誉为“安石不肯出,天下苍生何”的谢安,一定是王安石自小心向往之的偶像。在政坛叱咤(ch)风云多年,历经起落坎坷后,王安石一定想到了谢安的“东山再起”。怀着以退为进、伺机再起的强烈愿望,他选择在谢公墩旁,建起了自己的半山园,等待着重整改革局势、再掌国运航舵的历史机遇。只可惜,支持他的宋神宗骤然去世,使他梦想破灭,终究没能实现报效国家、造福民众的理想,给后人留下了千古长叹。似乎是上天有意安排,历史上两位名相,不但同名,而且魂归同处站在谢公墩上,我不由再次浮想连篇。想当年,王安石流连于此时,一定会反复总结自己的功过得失,他一定会深深

    15、地不解,为什么以他这样的勇气和信心、这样的地位和能力,还不足以挽救那个王朝一步步倾颓?他或许会联想到,为什么以谢安那样的风流才情、崇高威望,同样也挽救不了东晋的覆灭?当然,在他之后,如他们一样的张居正、曾国藩、李鸿章们,都曾试图以一己之力,挽救一个王朝的命运。但无论他们怎样付出,最终依旧是徒劳。历史大势,就如半山园后明城墙外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一样,一去不复!半山园后的明城墙,有一段已经坍塌,到处是散落的青灰色巨大城砖。朋友说,那些城砖是南京市保护文物,每一块砖上都记录着一段别样的历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坐稳江山后,一如秦汉唐宋诸朝开国之君,同样梦想着江山万年不替。为了让城砖坚固耐用,他让所有工

    16、匠和监制官吏都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砖上烧制出来。如果哪段城墙因为城砖质量不合格而坍塌,便可通过上面的名字追责相关人员。朱元璋这一招“问责制”的确令工匠烧制出了至今仍然坚厚无比的城砖。但是,从建筑学的角度看,城墙牢固与否,不仅取决于每一块城砖的坚硬程度,更重要的是地基是否牢固以及城墙的整体形制设计如何。再结实的城砖,依然阻挡不了城墙总体上的坍塌。看着那散落满地的城砖,我忽然想到,这一块块坚硬无比的城砖,岂不就如封建王朝那一位位忠臣良吏?比如“,”(出自游褒禅山记)的王安石、“,”(出自岳阳楼记)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当然,还包括所有从数千年封建火窑里烧制出来的、世界上最

    17、吃苦耐劳的民众即便他们忠贞如斯、智慧如斯、坚忍如斯,却终究难以抵挡封建王朝的最终崩溃。徘徊在坍塌散落的城砖之中,大家好奇地一块块翻看着砖上烧刻的文字。这些五百多年前的陌生名字,让我们感慨万千,反思良多。当年的朱元璋一定想不到,他意图用以建筑他那万年不倒王朝的城砖,不但没有让他的王朝金瓯永固,反而以这种坍塌暴露的方式,让后人记住了那些创造了历史的工匠和基层官员,以及那些文字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这些城砖让我们见证了一句名言:历史终究是人民创造的。同时让我们真切地感知到: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取材于徐兵博的散文)13.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怦(pn)然心动 B.静立一

    18、隅 C.叱咤(ch)风云 D.浮想连篇14.在文中甲、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萍水相逢 息息相关 B.不期而遇 一脉相承C.萍水相逢 一脉相承 D.不期而遇 息息相关15.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巨擘:擘读b。本意为大拇指,文中比喻在某一方面居于领先地位的杰出人物。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B.东山再起:文中指退职隐居后重新出任要职。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C.汗青:古时在竹简上记事,采来青竹,要用火烤得竹板像出汗一样冒出水后,才容易书写。文中指

    19、著作完成。出自史通忤时:“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D.金瓯永固:瓯读u。文中比喻国土像黄金做的盆一样完整,政权永远牢固。出自南史朱异传:“尝夙兴至武德合口,独言: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16.根据文意,在句方格里填写出诗文原句。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王安石给自己的宅院起名为“半山园”,蕴含着对王朝兴衰的历史回忆,寄托着清正廉洁的政治追求,含义深远。B.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在半山园隐居,直到去世,但他却始终没有放弃再度出仕,继续推行变法运动的改革理想。C.如今的半山园被现代建筑包围、侵占,原本的屋舍已荡然无存,作者徘徊在门前,为后人渐渐淡忘王安石而痛心。D.无论地

    20、位多高、能力多强,都无法阻挡历史的前进,王安石、谢安等人不懂这一点,是他们的阶级局限性造成的。E.封建统治者想让自己的王朝不朽,却终被历史无情淘汰,原本默默无闻的工匠,却在历史中留下了他们的名字。18.结合全文,分析文章中写谢公墩和明城墙的用意是什么。(8分)19.本文认为“历史终究是人民创造的”。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说明你的理由。20.文章结尾说“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请简要解释这里的“文化”指什么。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5分。21.微写作(5分)阅读下面文字,从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近期,教育部发布文件,取消了体育比赛、理化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创新大赛等获奖考生

    21、的高考鼓励类加分。对此,你是否赞同?请简述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你打算报考什么大学或专业?假设你的某位家人或朋友不赞同你想要报考的大学或专业,请写一段文字说服他。要求条理清楚,有说服力。即将毕业离开母校了,请给母校写一段临别赠言,表达你对母校的情感。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22.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材料一:乔布斯把艰涩深奥、高不可攀的科技,变成了一种谁都可以拿在手上,把玩在指尖上享受的艺术,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人说,乔布斯改变了世界,但更多的人说,是科技改变了世界。材料二: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与电子产品

    22、密不可分。有报道称:由于使用拼音拼写法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用笔书写汉字不再重视不论是字体是否漂亮,还是汉字是否正确。有调查显示:2072名受访者中,83的受访者承认书写汉字有不同程度的困难。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3分) 往(或“到”) 自我徂尔 三岁食贫【评分参考】每空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2.(2分) 亲贤臣 远小人【评分参考】每句1分。3.(3分) D (“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理解不当)4.(4分)皇帝罪己。举贤贬奸。斋戒祭天(或“祈神”)。生产应对。【评分参考】

    23、每点1分。超过4字不得分。意思对即可。5.(4分) 有效的治霾办法 其敬天畏命的精神【评分参考】每空2分。如与答案不一致,能符合文意、自圆其说即可。6.(2分) 尘霾(或“风霾”)7.(4分)相同:都是由悬浮颗粒导致大气混浊、能见度差的现象。颜色为黄色或灰红色。相异:主要成分不同:古代的霾中主要是尘土,现代的霾中多了化学成分。出现频率不同:现代的霾比古代的霾出现得频繁。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8.C 试题解析:益:添加,增加。推断方法如下:1.根据学过的课内实词来推断词义。2.使用组词法来推断词义。3.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词义。4.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5.根据字形推断词义。6.语境分

    24、析推断。9.B 试题分析:句只是客观地叙述耶律休哥率军跟随匡嗣作战。 句说的是耶律休哥让功劳与于其他将领和士卒对他的爱戴。点评:本题考点为筛选文中的信息。题干对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才智的说法,有时是明晰的,无需多费周折;但有时却是隐含的,这就需要悉心揣摩。命题人有时便利用考生对题干某些说法内涵把握不清的认知缺陷,把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句混杂其中。10.C 试题分析:耶律休哥被封为宋国王是在战败宋将曹彬、米信之后,在南征之前。考点分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对于该题型,一般情况下都是选“不正确”的一项,因此该题中的选项对理解文章有很好的指导性作用,可以参照本题的选项进行分析。不过也有该题这样的选择

    25、“正确”的,所以同学们首先要先看清楚题干。11.宋军缺水没有井,就过滤烂泥中的水喝来解渴,一共四天才到达涿州。 休哥减少赋役,照顾孤寡,告诫戍边士兵不要侵犯宋朝的边境,即使是跑到北边来的马和牛,也要全部归还给宋人。试题分析:注意得分点:(1) “军”宋军;“乏”没有;“漉”过滤;“凡”一共。各1分,语句通顺1分。(2) “省”减少;“虽”即使;“逸”跑。各1分,“牛马逸于北者”定语后置1分,语句通顺1。翻译一定要把握句子中的关键词。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12.(3分) D(“一喜一忧,迥然不同”有误) (6分) 两句都运用了以景结情,情景交融的手法(1分,手法)。“斜照江天一抹红”

    26、写演奏结束,四下安静下来,只看见夕阳斜照在江面,水天映着残阳的一道红光(1分,解说诗句)。“唯见江心秋月白”写演奏结束后,四周静悄悄的,只看见江心倒映着一轮皎洁的秋月(1分,解说诗句)。这两句都写了演奏结束后,演奏者和听众还沉浸在音乐的回味中,此刻出现了刹那的宁静(1分,“宁静”或“空白”等),从侧面表现出琵琶声的妙绝入神(1分,“侧面表现”),曲有尽而韵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1分,“回味”)。 【评分参考】 意思对即可。(3分) 轻拢慢捻抹复挑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四、(本大题共8小题,共32分) 13.(2分)B(A“怦”读“pn”,C“咤”读“

    27、zh”,D“连篇”应为“联翩”或“连翩”) 14.(2分)D(“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息息相关”形容关系密切;“一脉相承”指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 15.(3分)C(“著作完成”有误,应为“史册”) 16.(4分)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7.(4分)A、D(A、D于文无据,C“为后人渐渐淡忘王安石而痛心”不够准确) 【评分参考】选A、D各得2分,选C得1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18.(8分)写谢公墩,是为了将王安石与谢安联系起来(1分),借以表达王安石的政治追求(1分),并且从他们共同的追求和命运中提出思考(1分):为什么这些封建时代的杰出政治家都无法挽救王朝的衰落(1分)写明城墙,是用比喻的手法回答前


    注意事项

    本文(语文甘肃省平凉市泾川一中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