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各地中考诗歌试题集锦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8122222       资源大小:31.86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各地中考诗歌试题集锦文档格式.docx

    1、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王维的这首诗中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遍入乐府,成为离筵席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有评论者认为,这首诗中的“朝雨”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为什么这样说?(3分)2“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答案】1因为有“朝雨”,道路才显得洁净、清爽;客舍、杨柳也别具清新的风貌:从而构成了一幅清新明朗的图景。2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境的细心体察,包含着一路珍重的殷勤祝福。三、(广东省梅州市)欣赏诗歌,回答下列问题。(分)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一切景

    2、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 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 的情绪。(2分)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2分)我的分析: 【答案】1萧瑟苍凉(凄凉);孤寂愁苦(悲伤)2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离人思乡的愁绪四、(广西省百色市)阅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完成78题。(5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B颔联写诗人回

    3、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2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1)思想感情:(2)哲理:【答案】1B 2(1)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或“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2)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如回答“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规律”亦可)五、(贵州省遵义市)欣赏诗歌,

    4、回答下列问题。淮上与友人别郑 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1找出体现情感基调的词语及与友人握别后各奔前程的诗句。(3 分)2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抒情手法上的特点。【答案】1词语:愁(愁杀)诗句:君向潇湘我向秦 2本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如一、二句使用“杨柳 杨花”等词,借“柳”、“留”谐音,抒写了诗人与友人握别时的满怀愁绪。六、(河南省)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0-21题。(共4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请概括诗人陆游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

    5、闻。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答案】1村民的热情好客 优美的景色 淳朴的风土人情2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 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 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七、(湖北省恩施州)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约 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1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2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答案】1在

    6、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来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2不能。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八、(湖北省恩施州)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4分)我 遥 望曾卓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选自中国诗歌库)1.“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本诗

    7、共两节,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答案】1对逝去的年华的无限追念之情。2年轻时遥望生命的未来,年老时追逝去的年华。九、(湖北省黄冈市)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后面题目。(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闻笛赋: (2)烂柯人: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答案】1怀念故友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2示例一: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示例二:“沉舟

    8、”“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示例三:原意是:沉船旁边千帆飞驶而过,病树前头万木峥嵘,春意盎然。新意是:事物在迅速向前发展,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十、(湖北省黄石市)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甲】 绝句 杜甫 【乙】 夜雨寄北 李商隐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借景抒情是诗文中一种常用的抒情方式。甲乙两诗都借景抒发了诗人 之情。2甲诗侧重写眼

    9、前景,一个“欲”字秒在采用了 手法,化静为动,赋予花朵以动态美;乙诗既写了眼前景“”,又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分)【答案】1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2(1)拟人 (2)巴山夜雨涨秋池 (3)想象景(未来景)十一、(湖北省荆州市)读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从表达方式上看,词上的阕重在 ;下阕重在2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答案】1叙事(描写)抒怀 2表达自己报效国家、御敌建功的决

    10、心十二、(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江汉油田)读光未然黄河颂的结尾部分,完成后面题目。啊!黄河!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你一泻万丈,发扬滋长!浩浩荡荡,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向南北两岸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1. 下面的几种感情基调,不符合此节诗朗读要求的一项是()(1分)A雄浑豪迈 B. 澎湃激昂 C. 悲壮高亢 D. 含蓄委婉2. 结尾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在朗读语调上应有什么不同?【答案】1D 2后一句(或第二句)的语调应读得更高一些。因为这样读,一句比一句有气势,尤其在全诗结束时,给人以昂扬向上之感,更能突出豪迈气概,更好地表达

    11、出一种坚定决心。十三、(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江汉油田)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后面题目。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曲中描写主人公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_(1分)2全曲由所见所想到所感,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这样一个历史的主题:_(2分)【答案】1望西都,意踌躇。2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或:)十四、(湖北省襄樊市)阅读古诗钱塘湖春行,完成后面题目。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12、,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1这首诗描写了西湖 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写诗人所见的景象,请说说这样的景象会给人们这样的感觉?【答案】1早春(春天) 喜悦 2会给人们带来生机勃郁(生机勃勃)的感觉。或:给人们的感觉是生机无限(生机勃勃、一片生机等)十五、(湖北省孝感市)欣赏诗歌,回答下列问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1.这首词上阙描写了打猎时的,下阙抒发了作者企望为国杀敌的。2.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全词由叙事而抒怀,开篇以“老夫”自况,着一“狂”字体现情怀,统领全词。B.词中两次用典,上阙自喻孙权,下阙又自比冯唐。C.

    13、全词塑造了一个慷慨激昂、走马挽弓,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志士形象。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犷、豪放的风格。【答案】1壮观场面 报国情怀 2B十六、(湖南省娄底市)欣赏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2分) 【答案】1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2忧国忧民十七、(江苏省南通市)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4、1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答案】1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2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十八、(江苏省泰州市)阅读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完成下列三题。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注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

    15、,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 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这里的“江城”,泛指水边的城。“两水”,指句溪和宛溪,“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水如明镜。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_,_。(1分)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诗好在何处。3联系学过的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虫下”构成对偶,句式工整。以“明镜”喻“两水”,写出秋水的清澈、品莹;以“彩虹”喻“敬桥”,写出双桥之美。一个“夹”字,写出二溪合流绕城的情景:双桥好似彩虹,这“彩蚵”的影子落入了“明镜”之中,

    16、一个“落”字,将天上与水中联系起米。 3诗人政治欠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十九、(江苏省无锡市)阅读上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1用一“燃”字,写出了山花怎样的特点?2后两句诗人写自己漂泊在外,归期遥望,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答案】1山花的红艳与灿烂(答:旺盛“也对) 2表达了诗人思归又不能回的伤感(无奈)情绪。二十、(江苏省徐州市)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游山西村 陆游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l 分)2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17、 2 分)【答案】1“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2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二十一、(江苏省盐城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游 山 西 村(南宋)陆游1品读诗歌,展开想象,描绘诗人初来农家时见到的情景。(不超过100字)(4分)2诗歌的第二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你分析其原因。【答案】1写出出场的人物(诗人和村民)、景物和场面(摆的酒席)等。 2景色优美,充满哲理,对仗工整。二十二、(江苏省扬州市)阅读李白的两首诗,完成后面两小题。甲: 闻王昌

    18、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杨花”与”烟花”都与杨柳有关,“杨花”能唤起读者对王昌龄 的联想;“烟花”能表现扬州阳春三月的 情景。(2 分)2甲诗结尾两句大胆想像,乙诗结尾两句借景抒情。请任选其一具体解说。【答案】1漂泊远方(或“漂泊不定”“澡泊流离”“漂泊”“不幸遭遇”“被贬”等);繁花似锦(或“春色迷人”“春光烂漫”“柳絮弥漫”“烟雾迷蒙”等) 2甲诗:把“我”的“愁心”当作物一样托付给月亮,当作善解人意的知己;通过晚风传送到遥远的夜郎之

    19、西。乙诗:作者通过目送友人行船的孤帆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碧水蓝天的尽头,仍眺望天水相接处的情景,寄托依依不舍的留别深情。二十三、(江西省)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题目。菩萨蛮 宋高观国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注释瞑:昏暗。滟滟:月光摇动的样子。金饼:比喻圆月。1这首词的上片写 ,下片写2这首词中体现了季节特点的词语有哪些?3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案】1上片写待月的心情 下片写赏月 2桂花 西风 3作者开始时的心情是欢快、开朗的,后来心情就变得愁苦起来。二十四、(辽宁省大连市)阅读下面的诗,

    20、完成后面题目。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赏析加点的字,说说它们各自的妙处。【答案】“排”字写出了白鹤直冲云霄的气势;“引”字写出了作者看到白鹤冲天而引发出来的豪迈乐观之情。二十五、(山东省菏泽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渡 汉 江 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中汉江时所作。1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案】1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 2诗人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

    21、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二十六、(山东省济宁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后面题目。秋夜曲 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1诗的首句写出了秋夜的什么特点?2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写出了秋夜的漫长。 2凄清孤寂;寂寞悠思的心情。二十七、(山东省潍坊市)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簟(din):竹席。觉(jio):睡醒。诗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前三句

    22、用“夏簟”“石榴”“树阴”等景物,写出了“别院”的清幽,而流莺偶尔的一声鸣叫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这种宁静幽深;全诗在景物描写中流露出恬淡、自在的情趣,营造了一种清爽明丽、闲适幽静的意境。二十八、(陕西省)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吴门道中二首(其一)宋孙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1说说诗中使用“湿”字的好处。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诗人通过烟雨打湿黄昏的情景,生动可感地写出了雨中黄昏清幽润泽的韵味。 2诗歌通过对自然清新的乡村美景的点染以及对烟雨黄昏中悠然独立的渡人形象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乡间静谧悠闲生活的向往。二十九、(四川省成都

    23、市)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赤 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_”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_之情。 (2分) 2.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 好不好?为什么?【答案】1.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2.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或: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而“国破人亡在此朝”则过于直白,缺乏诗味。三十、(四川省达州市)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这首诗和愚公移山都以山为喻,蕴含了对困难的认识和态度。试结合诗、文寓意,说说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答案】人生之路是不平坦的,必然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困难,我们要做好面对和克服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并坚信再大的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充满信心,勇敢面对,坚持不懈,直至胜利。三十一、(


    注意事项

    本文(各地中考诗歌试题集锦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