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导学案共4课时精品.docx

    • 资源ID:8116460       资源大小:50.8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导学案共4课时精品.docx

    1、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导学案共4课时精品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导学目标知识点:1、氯化钠的性质及其用途。2、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3、了解几种常见盐的化学式。课时:1课时导学方法:联系实际归纳总结实验探究 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常见的盐(填化学式):碳酸钠 : 碳酸氢钠: 硫酸铜: 氯化钠: 高锰酸钾: 大理石 : 硝酸银: 氯酸钾: 2、氯化钠的用途: 3、过滤时“一贴二低三靠”的内容。二、课堂导学:(一)氯化钠1、化学式: 俗名: 。2、氯化钠的物理性质:食盐的主要成分,白色晶体,熔点801,沸点

    2、1413,味咸,中性,有杂质存在时潮解。(二)氯化钠在自然界里分布很广。自然界中的 、 、 、 中蕴藏有大量的氯化钠。(三)讨论:氯化钠有哪些用途?1、医疗上: 2、农业上:3、食品业: 4、工业上:5、交通上: 四、活动与探究:粗盐的提纯(学生讨论(1)、(2)粗盐初步提纯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 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观察食盐水是否浑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m 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称取粗盐 / g剩余粗盐 / g溶解粗盐 / g2、过滤 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如

    3、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两次后仍浑浊,应查找原因。3、蒸发 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4、计算产率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并计算精盐的产率。溶解粗盐 / g精盐 / g精盐产率 / g交流与讨论:1、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过程中,都用到玻璃棒,分别起什么作用?溶解: 过滤: 蒸发: 2、过滤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学生口述)注意:盐与食盐的区别:食盐不等于盐,食盐是一种物质,而盐是一类物质,食盐是盐的一种。学生归纳总结

    4、本节课内容。课堂练习:1、公路积雪会引起交通事故,撒食盐能使积雪很快融化。其主要原因是 ( )A 食盐溶于水使水的凝固点降低 B 食盐溶于水放热使冰雪融化C 食盐与水反应放热使冰雪融化 D食盐溶于水使水的沸点降低2、小明同学在家做“粗盐提纯”实验,对其做法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B 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C 用自制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D 实验时不使用一次性塑料杯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3、下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根据此表,结合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配料表精制食盐,碘酸钾(IO3)含碘量

    5、20-40mg/g储藏方法密封避光,防潮食用方法烹调时待食品熟后放入碘盐(1)碘酸钾属于哪类化合物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2)根据含碘盐的食用方法,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碘酸钾在受热时 课外练习:1、盐是指一类组成上含有_和_的化合物。2、氯化钠存在于_、_、_中,_色晶体,_溶于水,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_。其主要用途有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_;农业上可用氯化钠溶液_;工业上用氯化钠作原料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气、盐酸等;生活中的调味品,用;_;消除_。3、粗盐提纯的主要实验步骤是_、_、_、_。其中每一步都会使用的仪器是_,其作用分别是_、_、_、_。4、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

    6、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俗称食盐 B.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l价C氯化钠能和硝酸钾反应 D.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5、公路积雪会引发交通事故,撒食盐能使积雪很快融化。其主要原因是 ( )A.食盐溶于水使水的凝固点降低 B.食盐溶于水放热使冰雪融化C.食盐与水反应放热使冰雪融化 D.食盐溶于水使水的沸点降低6、请从一氧化碳、氮气、食盐、熟石灰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的是 ;日常生活中用;调味和防腐的是 ;农业上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工业上用;冶炼金属的气体氧化物是 _ 。7、右图为某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

    7、答:(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_;_。(2)漏斗中液面应该_滤纸边缘;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混浊的原因可能有_;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等到蒸发皿中出现_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滤液蒸干。课后反思: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2、掌握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检验的方法。课时:1课时导学方法:对比区别归纳总结实验探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写出下列四种物质的化学式氯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二、课堂导学:(一)写出下列三种物质

    8、的化学式、俗称和用途化学式主要性质用途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二)实验探究:1、向盛有0.5克碳酸钠的试管里加入2毫升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进行上述实验,并分析。碳酸钠+盐酸碳酸氢钠+盐酸现 象化学方程式结论讨论:如何对CO32- 或者HCO3-进行检验? 2、向盛有少量碳酸钠的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现 象化学方程式结论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课堂练习:1、蒸馒头时,在发酵的面团里加入些纯碱,其作用是( )A、使馒头变白 B、 既除去生成的酸,又使馒头轻而体积大C、加快面团的发酵速度 D、产生的

    9、二氧化碳使馒头质量变大2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食盐做调味品 B 碳酸钙做补钙剂C 碳酸氢钠做发酵粉 D 用工业盐腌渍食品3、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难溶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种苦味,用;洗涤的最佳物质是( )A、水 B、纯碱 C、食盐 D、食醋4、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滴加酚酞试液 滴加碳酸钠溶液 滴加稀盐酸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A、 B、 C、 D、 课外练习:1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滴加酚酞试液 滴加Na2CO3溶液 通入CO2气体 除去热水瓶中

    10、的水垢A B C D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不是冰 B、金刚石不是金C、食盐不是盐 D、铅笔芯中不含铅3、工业生产,人类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你用C、H 、O 、Na 、Cl、Ca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重复使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1)常用做建筑材料的盐 (2)一种有毒气体,可用于铁的冶炼 (3)少量存在于人体胃液中,可帮助消化的物质 (4)生活中常用于调味和腌渍蔬菜.鱼.肉等事物的盐 (5)在农业中常用;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 (6)常用;制糕点的是 4、学习碳酸钠知识时,老师做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演示实验,并对浑浊液过滤,得到澄清滤液。课堂上老师的提问

    11、和同学们的回答如下图所示:(1) 假设你是丁同学,请你也提出一个与甲、乙、丙同学不同的合理猜想,把猜想写在上图丁同学的对话框中。并对你自己的猜想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取样于试管中, (2)你认为甲、乙、丙同学的猜想都合理吗?如有不合理的请说明理由。 课后反思: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三课时 导学目标知识点:1、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条件。2、部分的盐的溶解性。3、盐的化学性质。课时:1课时导学方法:对比区别归纳总结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常见的沉淀颜色和化学式。氢氧化铜: 氢氧化铁: 氢氧化镁: 硫酸钡: 碳酸钡: 碳酸钙: 氯化银: 二、课堂导

    12、学:(一)复分解反应(学生活动:分析归纳P71的几个化学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复分解反应定义:复分解反应条件:(二)盐的化学性质:1、盐跟某些金属的反应(举例: )盐 + 金属= + 2、盐跟酸的反应 (举例: )盐 + 酸= + 3、盐跟碱的反应 (举例: )盐 + 碱= + 4、盐跟另种盐的反应 (举例: )盐 + 盐= + 三、介绍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教材P109的附录1)1、钾钠铵盐易溶于水2、硝酸盐易溶于水3、碳酸盐、磷酸盐大多不溶于水口诀:钾钠铵盐皆可溶 硝酸盐入水影无踪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课堂练习:1、在日常生活中常用

    13、做调味剂和防腐剂的是( )A纯碱 B酒精 C食盐 D醋酸2、在改进制碱法方面,曾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侯德榜 B拉瓦锡 C道尔顿 D汤姆生3、HCl、NaOH、NaCl三种物质的溶液的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_ 。 4、下列物质间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碳酸钠和稀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铜溶液C、碳酸钾和硫酸钠D、硝酸钙溶液和碳酸钾溶液课外练习:1、若不用其他试剂,而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下列四种溶液:硫酸镁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硫酸铜溶液 氯化钠溶液。鉴别的正确顺序是( )A. B. C. D.2、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除去

    14、热水瓶中的水垢鉴别食盐和纯碱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A. B. C. D. 3、下列各组物质发生反应时,生成物中同时有“沉淀”、“气体”、或“水”中两种的是( )A、Na2CO3溶液和CaCl2溶液 B、Ba(OH)2溶液和CuSO4溶液C、稀硫酸和Ba(OH)2溶液 D、Fe2O3粉末和稀盐酸4、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锌和稀盐酸 B、二氧化碳和水 C、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D、氢氧化钠和稀硫酸5、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如能发生反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氯化镁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硝酸钾溶液与氯化钠溶液硝酸溶液与氢氧化铜固体硫酸钾溶液与硝酸钡

    15、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硫酸溶液课后反思: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四课时 导学目标知识点:1、掌握酸、碱、盐等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2、运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解决物质共存、除杂等问题。课时:1课时导学方法:对比区别归纳总结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条件: 二、课堂导学:1、酸、碱、盐等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学生活动: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下列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两两之间是否能发生反应。H2SO4Ba(NO3)2NaOH2CO3H2SO4Ba(NO3)2NaOH2CO3归纳总结:酸 + 碱 = (要求: )酸 + 盐 = (要求: )碱 + 盐 = (要求:

    16、 )盐 + 盐 = (要求: )2、共存离子之间可以发生反应产生难溶物或微溶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Ag与Cl;Ba2+与CO32、SO42;Cu2与OH-;Mg2+与OH-;Ca2与CO32;Fe3+ 与OH-。离子之间可以发生反应产生难电离的物质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H与OH。离子之间可以发生反应产生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CO32;H与NH4+等。其他情况,如题目要求无色溶液,则有颜色的离子不可能存在。3、除杂 (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物理方法:过滤、结晶、用磁铁吸引等化学方法: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步骤;五种常用的方法。三原则: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变:被

    17、提纯的物质不能改变;易分: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三步骤: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确定除杂质方法;选择适宜试剂五种常用的方法: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3)置换法:应用金属活动顺序通过置换反应除去杂质的方法。(4)转纯法(转换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5)吸收法:利用混合物中某组分化学性质的差异,用试剂吸收其中一种,从而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4、复分解反应的类型:酸 + 碱 = 酸 + 盐 = 碱 + 盐 = 盐 + 盐 = 酸 + 金属氧化物=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

    18、习内容。课堂练习:1、某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则下列各组物质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ACl、NaCl、Na2SO4 BNaCl、NaNO3、AgNO3 CNa2CO3、NaCl、Na2SO4 DHCl、NaCl、Na2SO42、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Cl2、Na2SO4、HClB.NaOH、NaCl、HNO3 CMgSO4、NaNO3、OHD.Na2CO3、NO3、HCl 课外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BaCl2NaClH2SO4B.H2SO4NaClNa2CO3 C.Na2SO4NO3NaOHD.NaOHH2SO4HCl 2、下列各组物

    19、质在某PH=14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Cl3、NaCl、NO3 B.NaCl、NaOH、NaNO3 C.CaCl2、NaNO3、Na2CO3 D.NO3、H2SO4、NaCl 3、某固体可能由MgCl2、NaOH、Ba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取少量该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搅拌后,观察到有白色不溶物存在;再向烧杯中滴加酸溶液。根据加酸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绘制如下图像,结合图像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加水后得到的液体中含有OH- B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OH)2或BaSO4 C原固体中不可能含有三种物质 D酸溶液一定不能为稀H2SO4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A. HCl NaOH Na2CO3 Na2SO4 B. HCl Cu(NO3)2 NaOH NaNO3C. NaOH MgSO4 Na2CO3 H2SO4 D. BaCl2 Na2SO4 Ca(NO3)2 CaCl25、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NO3、CuSO4、BaCl2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蓝色(2)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_,一定不含有_,可能含有_课后反思:


    注意事项

    本文(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导学案共4课时精品.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