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 资源ID:8079880       资源大小:118.19KB        全文页数:8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1、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烽火戏诸侯”(5)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但蕴含分裂割据的危机,后来,随着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诸侯势力的增强,出现了诸侯的争霸的的局面,分封制逐渐瓦解。3、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实质):宗法即宗庙之法,宗族之法,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政治制度。确立严格的大、小宗关系。商朝已开始实行宗法制。(2)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结果: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秩序。对大宗与小宗的关系的认识。(4)作用(影响):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具体体现

    2、为分封制 (两者互为表里),强化王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之一,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甚至延续到今天。如,形成的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浓厚亲情观(重视修家谱,建宗祠,寻根问祖,互相帮助),有益于社会安定和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导致特权思想严重,等级制森严,崇尚权威,家(族)长制盛行,缺乏反抗精神,重男轻女现象严重,任人唯亲,裙带作风(走后门)盛行,缺乏理性,宗族势力较强,妨碍了近现代民主、法制的发展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演进和强化。1、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秦朝)(1)背景:“六王毕,四海一”(

    3、秦的统一)统一经过:灭六国、击匈奴(收、占、筑)、征南越(凿灵渠、置郡县)、征“西南夷”(辟五尺道)意义:A结束;B安定,发展,C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促进民族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概括国家统一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作用。(2)确立:皇帝制度的创立:名称由来(三皇五帝)、地位(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注意:皇帝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A内容: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丞相助手、监察事务)、太尉(主管军事)九卿和“朝议”制度B三公九卿制评价:分工明确,互相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家国同治”。郡县制

    4、在全国的推行:A由来:郡、县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B内容: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也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别执掌行政、军事、监察职责。县隶属于郡。郡县长官都由中央(皇帝)任免。C特点和作用: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3)影响:具有开创性,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初步奠定了祖国的疆域,巩固国家统一,以

    5、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秦朝的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矛盾,秦朝短命而亡。(4)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不得世袭 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三公九卿分工精细,既能提高行政效率,又能互相牵制,有助于管治全国和巩固政权。2、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和强化(汉到清政治制度演变)(1)中央行政制度的变化(主要围绕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汉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中朝主要由皇帝的亲信近臣组成);唐朝:三省六部制、政事堂设立;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

    6、审议(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六部: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国家工程建设)。意义:三省的长官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保证了君权的独尊。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一定程度上说是皇权专制下的民主,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宋朝:中书门下的设置,又增设“参知政事”。元朝:中书省、宣政院(P16)明朝:废丞相,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设内阁。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清朝:设置军机处 特点:跪

    7、奏笔录、上传下达,简、速、密。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2)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主要围绕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地方建制秦朝东汉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郡县制州郡县道州县路州县行省制度废行省设三司省道府县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重点掌握:郡县制;州的形成:东汉末;行省制度(中国省制的开端):十个行省:行省官员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二个单列行政区: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宣政院直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3、古代监察体制的完善(1)秦 :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

    8、(2)两汉:设刺史(3)历朝设立的主要监察机构:御史台、都察院等,汉代以后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健全。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发展趋势)【疑难探究】1、对大宗与小宗的关系的认识。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相对性;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史实:早期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商代的宗法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史实:商代的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西周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但也是政治实体,诸侯以嫡长子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

    9、3、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认识:目的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维护封建统治原因经济根源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反抗思想基础韩非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发展与运用(董仲舒)发展(1)战国:秦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2)秦: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行郡县、颁秦律、焚书坑儒。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车轨、修驰道、以法为教,以吏为师(3)西汉: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

    10、独尊儒术(4)东汉:中外朝制度,加强皇权(5)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6)北宋: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7)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御史台,地方推行行省制(8)明朝: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后设内阁;设都督府与兵部互相牵制,设厂立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9)清朝: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基本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基本趋势皇权加强,相权削弱,最终被废除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评价利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兴修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弊政

    11、治上:专制独裁易导致决策失误和暴政,权臣乱政;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主义盛行,人浮于事,腐败成风;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不能有效的治理,妨碍地方的发展;人民受到沉重的政治压迫经济上:使之发展缓慢,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思想文化上: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不利于民主科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总之它在初建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到封建社会晚期,消极的一面则占据主导的地位。此时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4、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联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

    12、行传承制度世袭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不得世袭官吏权力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官员职责范围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权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历史作用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5、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发展趋势)(1)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中央日益集权于皇帝)。史实:汉武帝从地位低微的士人中破格提拔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往往参议

    13、机要,形成了与属于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实际削弱了丞相权力。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等同于宰相,实际上分散了相权。宋朝曾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以分割相权。(2)地方管理制度演变:(地方日益集权于中央)。西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作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使权力受中央的节制(民政、军政、税收);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3)对中

    14、央和地方官吏的监察起来起严厉。 史实:略。这样的体制有利有弊,有利是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维护了封建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友好相处与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等;弊端则是地方没有自治权,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与法制是政治文明的核心,也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是衡量时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本专题主要讲述了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它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它与近代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有着历史传承关系。 本专题第一课和第二课主要概括希腊的民主制度,其中第一课主要从希腊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城邦制

    15、度及公民的素质三方面揭示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历史条件。第二课主要叙述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在此基础上认识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历程和特点,并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认识其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武器。本专题第三课主要论及罗马的法律制度,法律是古罗马政治文明中的基本要件,罗马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制度构成古代罗马文明的核心内容,对欧美法律的发展以及民主进程影响深远。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罗马的法律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从奴隶制时代罗马公民内部的“公民法”到“万民法”,反映了罗马疆域不断扩大后统治的需要,也使罗马法的创设成型,对其统治起到有力的维系作用,也为后世

    16、人们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提供了启示。本专题学习过程中,要关注以下问题:(1)自然环境对古代政治、经济的影响;(2)掌握雅典民主和罗马法的内容,认识其特点;(3)结合具体的实例认识雅典民主和罗马法的深远影响。一、雅典民主政治:西方近代民主政治之先河1、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历史条件:(1)地理环境对雅典民主政治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特点:环海、多山、没有整块陆地;三洲要冲;地中海式气候,其中海洋是其发展的生命线。影响:A商业和海外贸易繁荣,民主的经济基础,殖民活动,富有开拓、冒险精神;B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的形成;古希腊的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有什么不同?(2)城邦政体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小

    17、国寡民的规模,直接民主,公民珍惜政治权利,积极参与城邦事务;各城邦政治独立自治;频繁交往,关系密切商品经济发达思想文化繁荣总之,城邦政体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城邦政体也有利于形成公民参政议政的意识,因而,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3)公民素质是民主政治产生的重要条件组成:城邦的成年男子,权力:参加各种公共活动,参与城邦行政和司法事务。地位:社会的主体力量,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素质:从小接受身心系统训练,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权威;追求智慧与平等,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4)杰出人物的主观努力:梭伦(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18、);克里斯提尼(最终确立);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成熟)。2雅典民主政治演变过程:(1)梭伦改革(BC594)-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背景: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崛起。措施:A经济上:a、颁布“解负令”。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 b、鼓励发展农工商业。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有利于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B政治上:a、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意义?b、改革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新设“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最高法院陪审法庭。改革的特点:“公平”、“中庸”评价:a、历史局

    19、限性: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第四等级不享有基本参政权利,这种中立政策实际上不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b、进步性: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克里斯提尼改革(BC506年)雅典民主的确立 内容:(课外阅读内容)a、以10个新的地域部落代替旧的4个血缘部落; b、建立“五百人会议”,代表原来的“四百人会议”: c、设立“十将军委员会”,每部落各选一名; d、制定陶片放逐法。评价:a、雅典国家最终形成。其标志是什么?b、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3)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黄金时代”的公民民主除十将军外,以抽签方式产生各级官职;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

    20、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权力充分; 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五百人会议成员均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政权;公职津贴;雅典城邦是如何保障民主政治得以实施的?3、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公民平等、法律至上4、评价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民主制的得失:得: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是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的极为健全的民主制度。极大地促进了雅典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失:民主范围: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

    21、殿堂之外。性质: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不确定性: 抽签和轮流坐庄,很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特别是当城邦政治日益复杂化的时候,这种民主极有可能失去效力,而沦为不讲是非原则的暴民政治。 历史事实证明,雅典的衰落正是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造成的。启示:民主要有完善的法制作保障;健全的民主制度要有相应的民主集中机制相匹配,否则很容易导致民主决策效能的下降;民主政治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政治基础;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大力提高公民的素质;【知识储备】古罗马的政治变迁:(1)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3世纪早期,统一意大利半岛。(2)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

    22、立罗马帝国;1世纪后期,成为建立三十多个行省的庞大帝国(3)395年,罗马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西476年灭亡,东1453年灭亡。二、古代罗马政治文明罗马法1、定义: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2、罗马法的发展演变随罗马国家的发展而演变,有明显的阶段性:习惯法到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1)习惯法到成文法早期习惯法: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罗马人主要靠祖辈传承下来的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罗马成文法的诞生:诞生的标志:前449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主要内容:法律诉讼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评价: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是古罗

    23、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但它是以往罗马法的汇编,其中搀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2)公民法到万民法公民法: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到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公民法注重形式,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事务等,且涉及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万民法:由共和国到帝国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它不触动原有公民体系,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简洁灵活而有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

    24、民事纠纷。作用: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的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从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发展历程对你有何启示?对比同时期的中西世界,你发现它们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有哪些区别?分析其原因。(3)自然法:含义: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化而形成的法律观念。西塞罗是自然法之父,自然法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它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

    25、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3、罗马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价值 (1)罗马法实质:(根本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维护奴隶制度)(2)推动罗马社会的不断发展:公民法提高了平民的社会地位,激发和调动了平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万民法巩固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罗马法影响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A提高各级官员的办事效率,规范他们的从政行为;B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C减轻社会各阶层的紧张程度。(3)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近现代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度有着传承关系,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26、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1、古希腊的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有什么不同?存在状态:希腊: 各城邦政治独立自治;频繁交往,关系密切;中国:各诸侯国有共管他们的宗主,逐渐走向统一的帝国。政治体制:城邦王权衰微,实行较民主的政治;各诸侯国王权日益强大,最后发展为君主专制制度。社会经济:城邦商品经济发达,农、工商并重;重农抑商。文化特色:两者都有多元性的特点,但希腊属海洋文明,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中国属大河和农耕文明,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特点。2、雅典城邦是如何保障民主政治得以实施的?(1)设立机构保障民主:如十将军委员会、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等。(2)主权在民,即赋予公民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民主权利:如除十将军外,以抽签方式产生各级官职;五百人会议成员均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政权等;(3)提高公民素质;史实见书。(4)法律至上:如由公民定期审查公职人员等;(5)采取措施保障公民参政议政,如发放公职津贴。3、从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对比同时期的中西世界,你发现它们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有哪些区别


    注意事项

    本文(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