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大气高考复习.docx

    • 资源ID:8054177       资源大小:307.97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气高考复习.docx

    1、大气高考复习第三单元、大气环境第一节、大气组成、垂直分层和大气热状况一、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等温线:1、分层:三层的气温变化情况、对流层厚度、各层的特征2、对流层的逆温现象:逆温现象:对流层大气有时出现下列情况:气温随海拔度增加而上升,即下冷上热。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这时就发生逆温现象,下图展示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a. 图a为正常气温垂直分布情况。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辐射很快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多;离地面越远,降温越少,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图b)。b. 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图c)。c.

    2、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图d、e)。成因特点辐射逆温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地面辐射冷却快,离地面越近,降温越快大陆上常年均可出现,尤以冬季最强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而发生的冷接触作用愈近地表,降温愈快锋面逆温冷暖气团温度差异显著,暖气团位于锋面上部出现于锋面附近地形逆温冷空气沿斜坡向谷底或盆地底部流动出现于山谷或盆地逆温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出现多雾和晴朗干燥天气,影响交通;加剧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现象如果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来麻烦。而“逆温”现象如果出现在高空,却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例题

    3、: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分析回答(1)(2)题。(1) 甲丁四地中,大气环境质量最佳的应为( )A. 甲 B. 乙 C. 丙 D. 丁(2) 乙城市气温的垂直变化,与该地地形有很大关系,该城市所处的地形可能是( )A .山地 B .高原 C .盆地 D .平原(3) 下面甲丁图中与乙城市气温垂直分布相符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3、等温线(气温的水平分布)的判读:(1)判读方法:等温线数值:无论是1月还是7月,气温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北半球等温

    4、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南半球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增。疏密程度:等温线密集,温差大。冬季密夏季疏;温带密热带疏;陆地密海洋疏。影响等温线弯曲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冬夏季节、海陆状况(南半球平直)、地势高低、寒暖流等。(2)等温线图的实际应用:判断南北半球:纬度低(高),气温高(低)。判断季节或海陆:1月,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 判断地形类型:等温线闭合,数值里大外小,为盆地或洼地;里小外大则为山地。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性质;闭合等温线数值的判定:“大大小小”例题: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下图,回答(1)(3)题。(1) 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

    5、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形 C .人为因素 D .距海远近(2) 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 纬度位置、人为因素(3) 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 )A. 甲地、黄河口附近 B. 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 C. 丙地、乙地 D. 甲地、丁地二、大气的热力状况;在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大气发挥了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削弱作用,二是保温效应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热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学会分析某地太阳能丰富与否的原因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分析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

    6、候气温日较差大;玻璃温室、塑料大棚、人造烟幕避免作物受冻害(增加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例题: 下图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码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A. B. C. D.(2)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离太阳近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云层厚且夜晚长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A. B. C. D.(3)从生物和化学的角度分析,防止全球变暖的措施是_和_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_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A.深秋或初春,晴朗的清晨容易形成霜冻B.白天晴天的气温往往比阴天气温高C.如果

    7、夜晚有雾,这样的天气多数是阴天D.寒冬的夜晚,农民用浓烟可防止农作物冻害第二节、大气环流一、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2、等压面(气压的垂直分布)和等压线(气压的水平分布):(1)等压面:判定气温;判定陆地(海洋);城市(郊区) 登高面与等压面重合,大气无运动;等压面上凸,对应为高压,“高高低低”;气压高低,必须在同一水平面比较;同一垂直方向上,是海波越高,气压越低;高空的等压面和近地面等压面凸凹方向相反;例题:右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若a,b,c,

    8、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丁丙 C .甲乙丁丙 D .乙甲丙丁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 .甲乙丁丙甲 B .丁丙甲乙丁 C .乙甲丙丁 D .乙甲丙丁乙例题: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地区上空等压面分布情况(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A、B分别表示城市和郊区,且此时为夏季,则A为_,B为_。(2)若只从气流的运动考虑,A、B两地中,_地降水的可能性较大。(3)用带有方向的箭头画出热力环流 3.常见的热力环流(1)海陆风:图a:海风;图b:陆风;减小气温的日较差;增加降水;沿海风能开发

    9、;(2) 山谷风: 图c:谷风;图d:山风“夜雨”,形成逆温层;(3) 城市风:“城市雨岛效应”二、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风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在同一幅图中看等压线疏密;相同图幅、相同等压距的地图看比例尺的大小;三种情形:理想状态的风;高空的风;近地面的风; 等压线:判断气压场;判定天气状况;判定风向:如何在等压线图上确定任一点的风向?例题:读下面四幅“气压分布图”,回答(1)(2)题(1)如果四图都位于北半球,a、b、c、d四地风向都正确的是( )A.西北风 东北风 东南风 西南风B.东北风 西北风 西南风 西南风C.东南风 西南风 东北风 西北风D.西南

    10、风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北风(2)四幅气压分布图中,风力最大的点是( )A.a B.b C.c D.d例题: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图是( )三、全球性大气环流:1、三圈环流:、形成过程:提示:a.假定的条件;b.记图;海陆不均使其动;地球自转使其偏;地球公转使其移;海陆分布使其断;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移动幅度5个纬度左右(1个气压带宽度大约为10个纬度)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例题:下图中的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阴影表示气压带,空白表示风带据此完成(1)(3)题(1)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副极地低压

    11、带 D.极地高压带(2)图中乙所示风带的风向是( )A. B. C. D. (3)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日地距离小于1.5亿千米B.华北平原的冬小麦成熟待收C.悉尼的白昼比中山站长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2、 季风环流: 成因:南北半球受海陆分布影响的气压带状况;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分布:季风气候的形成:(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项目成因冬季风夏季风分布地区冬夏季风比较源地风向性质源地风向性质东亚季 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蒙古西伯利亚西北风寒冷干燥副热带太平洋东南风温暖湿润中国东部日本朝鲜半岛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南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

    12、节移动蒙古西伯利亚东北风低温干燥赤道附近印度洋西南风温暖湿润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国西南部夏季风强于冬季风例题: 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1)图甲所示季节,M处的风向是_,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 (2)结合图甲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季节太阳直射点移至赤道以南B.此时东非高原正处于雨季C.此季节我国东部地区河流易出现洪水威胁D.此季节美国中央大平原受极地冷空气影响,气候干冷(3)N处此季节盛行_风,其主要成因是_(4)当图乙中河流水位降低时,试分析图甲所示大陆地区的气压变化并说明引起变化的原因例题:当北半球某纬度近地面大气等压面呈图中状态时,正确的是( )亚洲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 夏威夷高压势力

    13、强盛的季节 亚洲低压强盛的季节 阿留申低压强盛的季节 亚速尔高压强盛的季节 冰岛低压强盛的季节A. B. C. D.例题:下图为区域等压线图,读图回答12题。1. 当图中气压系统势力强大时,地球应位于下面公转轨道图中附近。( )A. 甲 B. 乙 C. 丙 D. 丁2. 此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我国长江处于枯水期 B. 地中海风浪很大 C. 此时南极洲正好有利于科学考察 D. 印度进入多雨季节四、世界气候:1、气候的分布一般模式图:2.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3. 气候类型的判断例题: 下图是“气候类型图”和“风向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M图是_半球_季(2)甲乙丙丁四

    14、种气候类型在M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_(3)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填代号,下同)_(4)全年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的是_(5)CD同为3040N的大陆,但气候截然不同,原因是_ 例题: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P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则下列关于P地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欧洲西部 B .美国西部沿海 C .非洲西南沿海 D .南美洲的西南沿海(2)若P地季节性受西风带影响,则该地的气候类型是_。(3)若符合(2)的条件,则下列关于P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附近海域有些年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C. P地所在国东部有“大堡礁” D. P地附近

    15、有世界著名的“硅谷”(4)若P地位于欧洲西部,则与P地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分别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甘蔗B. 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棉花C. 温带季风气候,小麦,棉花 D. 温带季风气候,小麦,甜菜(5)若P地位于南美洲,则与P地同纬度大陆东岸的自然带是_,成因是_,自然带的分布属于_地带性现象。例题:读下图,回答(1)(3)题。(1)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 )A .德干高原B .巴西高原 C .黄土高原D .伊朗高原(2)乙气候类型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A. 棕壤 B. 黑土 C. 黄壤 D. 红壤(3)甲、乙两地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

    16、物分别是( )A. 咖啡、甜菜 B. 花生、咖啡 C. 甜菜、亚麻 D. 亚麻、花生例题:读下图,完成12题。1. 甲河流域的气候特点是( )A .全年温和多雨 B .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 C .终年炎热干燥 D .雨热不同期2. 当图中河流河口附近盐度值较低时,该河流域( )A .盛行西北风 B .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 C .盛行西南风 D .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第三节、天气系统一.锋面系统:项目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符号锋面剖面示意图气团位置冷气团在锋下,暖气团在锋上(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锋面坡度较大较小很小降水区的位置(雨区宽窄、雨线倾斜方向)天气特征(过境前后气压气温

    17、变化)过境时云层增厚,出现大风和雨、雪天气云层加厚,连续性降水降水强度小,阴雨连绵天气慢行冷锋:连续性降水快行冷锋:狂风暴雨或沙暴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 快行冷锋: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冬季暴发的寒潮一场春雨一场暖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冷暖锋面类型的判断:(1)根据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2)根据锋面符号判断;(3)根据锋面坡度判断;(4)根据冷暖锋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判断:(尤其是气温气压变化);(5)根据雨区的位置及范围判断;(6)根据雨线倾斜方向判断;(7)根

    18、据降水特点判断:(锋面过境一定带来降水吗?);冷暖气团的运动方向;例题:下图为“我国某地夏季某日天气系统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地为该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四个城市。甲地气压990百帕,乙地气压1010百帕。读下图,回答(1)(2)题。(1) 图中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状况最可能是( )(2) 丙地的风向最有可能是( )A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例题: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地区某日气温水平分布模式图”(图中等温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完成12题。1. 若该地有一锋面活动,则该锋面的位置可能在( )A .附近 B .附近 C .附近 D .附近2. 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19、)A .两地盛行偏南风 B .两地可能出现降水 C .两地气压最高 D .地风力小于地 二、低气压高气压系统气旋(低压系统)反气旋(高压系统)气压分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气流与风向气流形成(北半球)风向北半球逆时针流向中心顺时针流向四周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南半球顺时针流向中心逆时针流向四周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垂直气流与天气气流形成天气状况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左右手法则判断气旋和反气旋;北半球的气旋和南半球的反气旋:“东南西北风,往后退一风”;气旋和反气旋过境气压变化;台风来袭时,它的路径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眼睛顺

    20、看台风中心运动的方向,在北半球,台风的危险区域,只是在台风移动路径方向的右边;人们把这右边半圆,称为“危险半圆”,左边半圆称为“可航半圆”。当然“危险半圆”与“可航半圆”也是相对而言的。 为什么称右半圆为“危险半圆”呢?第一,由于右半圆的风向和台风移动路径接近一致,船舶容易被风吹到台风中心的路径上去一旦被吹进台风中心,就不易驶离。第二,台风的右半圆受到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气压梯度较大,所以右半圆的风速较左半圆大,浪也特别高。第三,台风如果要改变方向,多数是向右半圆转向的,因此右半圆比左半圆要危险些。而右半圆的前半部危险性更大,称之为“危险象限”。 若在南半球则情况恰巧相反,危险半圆是在台风移动路

    21、径的左边。 船舶遇上台风,若在可航半圆航行,也并不是没有危险;在危险半圆,虽有狂风巨浪,但也绝不是不能航行。海员必须及时判定自己的船舶,是处在台风区域的哪一个部位,以便采取正确措施。 广大海员利用风向的变化,可以简便地判定出船舶处在台风中的哪一个半圆。例如:在北半球某海区,遇到了风向作顺时针方向变化时,它就说明船舶处在台风区中的危险半圆;风向作反时针方向变化时,说明船舶处在可航半圆内。如果风向不变,这说明船舶处在台风移动路径上。若风向不变,风力加强,说明船舶处在台风移动路径的前方;风向不变,风力减弱,则船舶处在台风移动路径的后方。除了这种利用风向、风力的判断方法以外,还可以利用气压的变化,来判

    22、断船舶处在台风中的哪一个部位。例如:气压逐渐降低,这说明船舶处在台风区的前部;若气压逐渐上升,则船舶处在台风区的后部。总之,从风向变化的规律,可以判断船舶处在台风区的哪一个半圆;再从风力、气压变化的规律,能够判断出船舶处在台风移动路径的前方还是后方。运用这方法,船舶处在台风区的哪一个半圆与哪一个象限,就能大概地确定了例题:下图为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图,回答第1题。1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例题:下图为“某月37日四种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气压变化过程曲线图”,读后回答23题。2天气系统过境时,可

    23、能会出现阴雨天气的曲线是()A B C D3我国冬季寒潮和北方夏季的暴雨与哪条曲线代表的天气系统有关()A BC D例题: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45题4. N地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5. 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三、锋面气旋:温带或中纬度地区判读:1、锋面位置:低压槽;2、冷暖气团的判定;3、锋面的移动方向:北逆南顺;4、天气状况(1)锋面气旋的平面结构(以北半球为例)5、结构图:例题: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据此回答12题。1图中甲、乙、

    24、丙、丁四条线中,能形成暖锋的是()A甲、丙 B乙、丁 C丙 D丁2一股来自内蒙古地区的冷空气由西北向东南推进,给华北地区带来沙尘暴天气,该天气系统是()A甲线 B乙线 C丙线 D丁线例题: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分析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EF是脊线还是槽线_。(2)A、B、C、D是四条锋线,属于冷锋的是_。(3)图中大陆上的强高压名称是_,就气流状况而言属于_,这时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盛行_风。(4)如果A锋移动速度较快,这时我国北方常出现_天气。如果B锋能形成降水,那么雨区在B锋的_侧。(5)G点和A点相比风速较大的是_。在图上G点画出空气匀速运动方向V以及空气所受的三种

    25、力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F3(摩擦力)。这三个力的合力为_。例题:下图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处为_,乙处为_,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百帕。(选择填空)A39P40 B40P41 C44P45 D30P31(2)北京与东京相比,_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 (3)试比较郑州、西安两地在气温、气压方面的不同点及产生的原因。(4)请在图中画出西安的风向。例题:据国家气象中心预报:来自西伯利亚的某天气系统(如图1所示),于2006年1月15日下午到达天山一带,并将继续向东南移动。据此回答(1)(3)题。(1)图2中气压场中,易出现图1所示天气系统的是( )A. B. C. D. (2)图3中反映P地1月15日至17日气温和气压变化的是( )A. B. C. D. (3) 图4最能反映Q地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 )A. B. C. D. 例题:下图是某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E,40N)、乙(115E,40N)是近地面的两点。读图回答12题。1.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两地附近天气系统运动状况的是()2. 甲、乙两地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甲地气温高,气压低 B 乙地晴朗无云,风和日丽C 甲、乙两地气温均较低,气温日较差较小 D 甲、乙两地受该天气系统影响,均可出现梅雨


    注意事项

    本文(大气高考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