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寄生虫总论测试习题.docx

    • 资源ID:8038267       资源大小:25.75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寄生虫总论测试习题.docx

    1、寄生虫总论测试习题第一篇 总论测试习题一、名词解释1. 共栖2. 互利共生3. 寄生4. 寄生虫5. 宿主6. 终宿主7. 中间宿主8. 保虫宿主9. 转续宿主10. 生活史11. 感染阶段(感染期)12.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13. 带虫者14. 专性寄生虫15. 兼性寄生虫16. 机会性致病寄生虫17. 异位寄生18. 隐性感染19. 幼虫移行症20. 自然疫源地21. 带虫免疫22. 伴随免疫23. 世代交替二、填空题1. WHO/TDR等提出的热带病规划中,要求重点防治的10类主要热带病中,有7类是寄生虫病,它们是_、_、_、_、_、_和_。我国有_、_、_和_等4种,它们分别寄生于人体的

    2、_、_、_和_。2. Medical Parasitology是研究人体寄生虫的_、_、_、_、_和_的科学。3. 根据生物种间营养、居住和利害关系,可将其共生方式分为_、_和_三种类型。4.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赖,均受益,称之为_。5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这种关系称之为_。6.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种生物从中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之为_。其中_称为parasite(寄生物),_称为host(宿主)。7. ectoparasite是指_,endoparasite是指_。8. 既营自生生活,又可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

    3、是_。9. 生活史各个阶段或某个(些)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否则不能存活的寄生虫是_。10. 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为_。11. 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为_。12. 在流行病学上,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感染动物是该种人体寄生虫的_宿主。13. 寄生虫对宿主的主要危害有_、_和_。14. 寄生虫为适应寄生生活,在_、_、_、_、_和_等方面发生了变化。15. 寄生虫的生殖包括_和_,其中前者包括_、_、_和_,后者包括_和_。16. 寄生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_、_、_、_、_和_。17. 寄生虫的生活史可分_和_两种类型,主要根据_划分。18. 大多数寄生虫感染比细菌和病毒感染所产生

    4、的适应性免疫_。19. 在寄生虫类别中,按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分为_、_、_、_、_、_、和_。20. 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包括_、_、_和_。21. 寄生虫在有免疫力宿主体内的存活机制有_、_和_。22. 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主要表现为_,包括_和_。23. 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局为_、_和_。24. 宿主感染寄生虫后,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包括_免疫和_免疫,其中_免疫最常见。25. 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26. 寄生虫病的流行受_、_和_的影响。27. 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有_、_和_。28. 寄生虫病的防治要采取_、_和_的综合性防治措施。29. concomitant immu

    5、nity常见于_感染,premunition常见于_感染。30. larva migrans包括_和_。三、是非题1. 寄生虫感染引起宿主的超敏反应。( )2. 寄生于消化道的寄生虫并非全部经口感染,经口感染的寄生虫并非全部寄生于消化道。( )3. 寄生虫的幼虫在体内移行时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4. 人体对寄生虫的免疫应答多数属于非消除性免疫。( )5. 除了某些遗传的原因,凡未曾感染过寄生虫的人,对其一般是易感的。( )6. 通过血检可查获病原体的寄生虫都可经输血传播。( )7. 利什曼原虫、肺吸虫、旋毛虫、弓形虫所致疾病都属于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8. 需要中间宿主的寄生虫,其生

    6、活史类型属直接型。( )9有些蠕虫进入正常宿主后,经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或其他组织移行到达寄生部位,称幼虫移行症。( )10. 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可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也可没有临床表现,而成为带虫者。( )11. 加强粪便管理是预防各种蠕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12. 所有寄生于肠道的寄生虫都可以引起腹泻。( )13. 粪便检查可以诊断所有的蠕虫感染。( )14. 所有肠道线虫的生活史都是直接型。( )15. 弓形虫、隐孢子虫、粪类圆线虫及疟原虫都是机会性致病寄生虫。( )16. 病原学检查是确诊寄生虫病的方法。( )17. 经口感染是蠕虫常见的感染途径。( )18. 蝇蛆是偶然寄生虫。( )1

    7、9. 所有肠道蠕虫都是土源性蠕虫。( )20. 所有组织内寄生蠕虫都是生物源性蠕虫。( )四、选择题(一)A型题(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制定的热带病研究培训特别规划,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重点防治的10种主要热带病中有7种是寄生虫病,他们是( )A. 疟疾、血吸虫病、淋巴丝虫病、盘尾丝虫病、利什曼病、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病B. 疟疾、血吸虫病、淋巴丝虫病、盘尾丝虫病、利什曼病、蛔虫病和钩虫病C. 疟疾、血吸虫病、淋巴丝虫病、盘尾丝虫病、蛔虫病、囊虫病和钩虫病D. 包虫病、利什曼病、蛔虫病、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E. 疟疾、血吸虫病、肺吸虫病

    8、、阿米巴病、利什曼病、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病2. 在我国危害严重、流行广泛、开展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是( )A. 蛔虫病、钩虫病、丝虫病、鞭虫病、血吸虫病B. 血吸虫病、钩虫病、黑热病、丝虫病、蛔虫病C. 血吸虫病、钩虫病、黑热病、丝虫病、弓形虫病D. 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钩虫病、丝虫病E. 血吸虫病、疟疾、钩虫病、蛔虫病、黑热病3. 生活史中至少有部分阶段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叫( )A. 专性寄生虫B. 兼性寄生虫C. 永久性寄生虫D. 暂时性寄生虫 E. 机会致病性寄生虫4. 寄生虫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是( )A. 终宿主B. 中间宿主C. 保虫宿主D. 转续宿主E. 以上都不是5

    9、. 可诱导超敏反应的寄生虫抗原成分是( )A. 仅有线虫的蜕皮液B. 仅有绦虫的囊液C. 仅有代谢产物 D. 仅有表膜和虫体内抗原E. 以上都是6. 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是( )A. 仅有地方性B. 仅有季节性C. 无地方性D. 无季节性E. 既有地方性,又有季节性7. 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自然因素主要有( )A. 温度和湿度B. 仅与湿度有关C. 与湿度无关D. 仅与雨量有关E. 与雨量无关8. 兼性寄生虫是指( ) A. 成虫和幼虫均营自由生活B. 雌虫和雄虫分别营自由生活和寄生生活C. 成虫和幼虫均营寄生生活D. 既可营自由生活,又可营寄生生活E. 以上均不是9. 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 )A

    10、. 感染保虫宿主的阶段B. 感染动物中间宿主的阶段C. 感染动物转续宿主的阶段 D. 感染医学节肢动物的阶段E. 感染人体的阶段10. 机会致病寄生虫是( )A. 偶然感染的寄生虫B. 免疫功能低下时致病的寄生虫C. 暂时寄生的寄生虫D. 免疫功能正常时致病的寄生虫E. 以上均不是11. 寄生虫能在自然界繁衍、生存,最主要的适应性改变是( )A. 寄生虫形态变化,以适应外界生存B. 对寒冷抵抗力强C. 对湿度适应性强D. 生殖能力增强E. 有多个中间宿主12. 寄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的利害关系是( )A. 一方受益,另一方无害B. 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C. 双方都有利D. 双方都无利E.

    11、双方无利也无害13. 中间宿主是指( )A. 寄生虫的成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B. 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C. 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D. 寄生虫的幼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E. 寄生虫的成虫寄生的宿主14. 有些寄生虫的成虫除能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体内,这些动物可成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播的来源,故称这些动物为( )A. 终宿主B. 中间宿主C. 保虫宿主D. 转续宿主E. 传播媒介15. 转续宿主是指( )A. 寄生虫的适宜终宿主B. 寄生虫的适宜中间宿主C. 寄生虫成虫寄生的不适宜宿主D. 寄生虫成虫寄生的适宜的脊椎动物E. 寄生虫幼虫寄生的非正

    12、常宿主16. 寄生虫的生活史是指( )A. 寄生虫的繁殖方式B. 寄生虫的取食来源C. 寄生虫生长、发育、繁殖的过程D. 寄生虫宿主的种类E. 寄生虫寄生于宿主的部位17. 人体寄生虫范畴有三大类( )A. 线虫、吸虫、绦虫B. 线虫、原虫、绦虫C. 原虫、蠕虫、医学节肢动物D. 原虫、线虫、医学节肢动物E. 蠕虫、吸虫、医学节肢动物18. 引起寄生虫流行的社会因素中不重要的是( )A. 经济条件B. 卫生状况C. 风俗习惯D. 生产方式E. 文化修养19. 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对宿主都是( )A. 异物B. 营养物C. 处理后可用之物D. 无关之物E. 废物20.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指( )A

    13、. 节肢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与感染B. 家畜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与感染C. 脊椎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与感染D. 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与感染E. 野生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与感染21. 带虫者是指( )A. 病人 B. 感染了寄生虫而未出现临床症状的人C. 无免疫力的人D. 易感者E. 以上都不是22. 能引起幼虫移行症的蠕虫是( )A. 蛔虫B. 蛲虫C. 丝虫D. 斯氏并殖吸虫 E. 美洲钩虫23. 幼虫移行症是指( )A. 蠕虫侵入人体后,在组织内移行造成的损害B. 蠕虫侵入正常宿主后,在组织内移行造成的损害C. 蠕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在组织内移行造成的损害D. 蠕虫幼虫侵

    14、入非正常宿主后,在组织内移行造成的损害E. 蠕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器官寄生而造成的损害24. 治愈后可产生消除性免疫的寄生虫是( )A. 日本血吸虫B. 疟原虫C. 旋毛虫D. 杜氏利什曼原虫E. 溶组织内阿米巴25. 蠕虫感染常伴有哪种血细胞增多( )A. 红细胞B. 中性粒细胞C. 淋巴细胞D. 嗜酸性粒细胞E. 嗜硷性粒细胞26. 人或动物感染血吸虫后出现的伴随免疫来源于体内的( )A. 活成虫B. 活童虫C. 活卵D. 死卵E. 死成虫27. 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应答多数属于( ) A. 固有免疫B. 排虫免疫C. 消除性免疫D. 非消除性免疫 E. 无免疫应答28. 下列寄生虫种类

    15、中,哪种生活史无世代交替现象( ) A. 疟原虫 B. 杜氏利什曼原虫C. 弓形虫D. 血吸虫E. 卫氏并殖吸虫29. 存在于宿主血液中的寄生虫抗原是( ) A. 功能抗原B. 排泄抗原C. 体抗原D. 分泌抗原E. 循环抗原30. 寄生虫发病率显著降低与下列哪个因素不直接相关( ) A. 普查普治B. 诊断技术提高C. 治疗方法更新D. 生活水平、卫生条件改善E. 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二)X型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免疫逃避机制主要有( )A. 抗原变异 B. 抗原伪装 C. 释放可溶性抗原D. 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E. 寄生部位的隔离2

    16、机会致病性寄生虫有( )A. 粪类圆线虫B. 刚地弓形虫C. 疟原虫 D. 包虫E. 隐孢子虫3下列哪些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 A. 疟疾B. 日本血吸虫病C. 蛲虫病 D. 贾第虫病E. 包虫病4. 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现象的是( )A疟原虫 B. 血吸虫C. 钩虫D. 蛔虫E. 弓形虫5. 宿主对寄生虫感染产生的免疫应答,结局可以是( )A. 寄生虫被损伤、杀死或清除B. 寄生虫出现免疫逃避、继续在宿主体内存活C. 宿主产生对再感染的免疫力D. 寄生虫与宿主维持相对平衡、互不影响和干扰E. 以上均不是6. 寄生虫分类中正确的是( ) A线形动物门B吸虫动物门C. 扁形动物门D. 棘头动物门

    17、E. 节肢动物门7. 寄生虫宿主类别分类中正确的是( ) A初宿主B终宿主C中间宿主D保虫宿主E转续宿主8. 寄生虫对宿主造成的机械损伤正确的是( ) A蛔虫阻塞胆管B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分泌溶组织酶致肠黏膜溃疡C棘球蚴压迫组织D囊尾蚴压迫组织E钩虫钩齿或板齿致肠黏膜损伤9. 寄生虫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有( ) A病原学检查B免疫学检查C分子生物学检查D活组织检查E动物接种10. 寄生虫抗原的特点有( )A具复杂性B具多源性C具有属、种间特异性D具有株间特异性E具有耐酸、碱或消化液破坏的特性11. 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包括( )A自然因素B社会因素C生态因素D人种因素E生物因素12. 寄生虫病的

    18、防治原则为( )A控制和消灭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改善不良饮食习惯D注意个人卫生E保护易感人群五、问答题1寄生虫生活史有哪两种类型?试举例说明。2寄生虫对宿主可造成哪些危害?3简述宿主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类型。4举例说明宿主的类型及概念。5医学寄生虫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举例说明。6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主要有哪些?7试述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及影响流行的因素。8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有哪些?9. 寄生虫有哪几类?各是何含义?10. 宿主对寄生虫产生的非消除性免疫主要表现为哪两类?试举例说明。11. 何谓寄生?寄生与共栖、互利共生如何区别?12. 何谓异位寄生?举出三个例子说明其危害。参考答案一、名词解

    19、释1. 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利也无害。2.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对双方都有利。3. 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产生损害。4. 寄生虫:在寄生关系中获利的一方。5. 宿主:受寄生虫寄生并受其损害的一方。6. 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7. 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8. 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除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其他脊椎动物,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9. 转续宿主:某些蠕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虽能存活,但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保持幼虫状态,当此

    20、幼虫有机会再次进入正常宿主体内时,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10. 生活史: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11. 感染阶段(感染期):寄生虫能侵入人体并能继续发育或繁殖的阶段。12.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可以在人和脊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寄生虫病。13. 带虫者:在隐性感染过程中,寄生虫在人体不出现临床症状,维持较低程度的增殖。14. 专性寄生虫:生活史各个阶段或至少一个阶段必须寄生,否则不能存活的寄生虫。15. 兼性寄生虫:既可营寄生生活,又可营自生生活的寄生虫。16. 机会性致病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出现异常增殖或致病力

    21、增强。17. 异位寄生: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内寄生的现象。18. 隐性感染: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体内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也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检测出虫体的现象。19. 幼虫移行症:不能发育为成虫的蠕虫幼虫侵入宿主体内后,幼虫在其体内移动所致的损害。20. 自然疫源地:在原始森林或荒漠地区,有些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可在脊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无需人的参与,当人进入该地区后,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通过一定的途径传播给人,这种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21. 带虫免疫:宿主感染疟原虫后,获得的免疫力对同种疟原虫再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能控制虫体密度,使其处于较低水平,该免疫力随着体内原虫的消失而消

    22、失。22. 伴随免疫:宿主初次感染血吸虫后,在成虫存活的情况下可对再感染的童虫产生一定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力不影响体内已存在的成虫,可长期存活和产卵,一旦体内活成虫被消除,这种抵抗力也随之消失。23. 世代交替:生活史中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二、填空题1. 疟疾、血吸虫病、利什曼病、淋巴丝虫病、盘尾丝虫病、非洲锥虫病、美洲锥虫病,疟疾,日本血吸虫病、黑热病、淋巴丝虫病;肝细胞和红细胞、门脉-肠系膜静脉、肝脾骨髓淋巴结的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系统。2. 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防治。3共栖、互利共生、寄生。4. 互利共生。5. 共栖。6. 寄生、获利方、受害方。7. 体外寄生虫、体

    23、内寄生虫。8. 兼性寄生虫。9. 专性寄生虫。10. 终宿主。11. 中间宿主。12. 保虫。13. 夺取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与免疫损伤。14. 基因变异、形态变化、生理与代谢途径的改变、繁殖能力增强、侵袭力的变化、免疫逃避功能的形成。15.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二分裂、多分裂、出芽生殖、多胚生殖(或蚴体增殖),结合生殖、配子生殖。16. 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土壤传播、经空气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经人际接触传播。17. 直接型生活史、间接型生活史、生活史是否需要中间宿主或媒介节肢动物。18. 低。19. 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偶然寄生虫、体内寄生虫、体外寄生虫(或暂时性寄生虫)长期性寄

    24、生虫、机会致病性寄生虫。20. 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转续宿主。21. 寄生部位的隔离、表面抗原的改变、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22. 免疫反应、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23. 寄生虫对宿主损伤(寄生虫病);宿主清除体内寄生虫病防御再感染;宿主杀伤大部分寄生虫,但未能完全清除,两者形成一定的平衡状态(隐性感染)。24. 消除性、非消除性、非消除性。25.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26.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生物因素。27. 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28. 控制或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9. 蠕虫感染(血吸虫感染)、原虫感染(疟原虫感染)。30. 皮肤幼虫移行症、内脏幼虫移

    25、行症。三、是非题1. 是 2. 是 3. 否 4. 是 5. 是 6. 否 7. 是 8. 否 9. 否 10. 是 11. 否 12. 否 13. 否 14. 否 15. 否 16. 是17. 是 18. 是 19. 否 20. 否四、选择题(一)A型题(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1. A 2. D 3. A 4. B 5. E 6. E7. A 8. D 9. E 10. B 11. D 12. B13. B 14. C 15. E 16. C 17. C 18. E19. A 20. C 21. B 22. D 23. D 24. D25. D 26. A 27. D 28. B

    26、 29. E 30. E(二)X型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 ABDE 2. ABE 3. BDE 4. ABE 5. ABCD 6. ABDE7. BCDE 8. ACDE 9. ABCDE 10. ABCD 11. ABE 12. ABE五、问答题1. 寄生虫的生活史包括直接型和间接型。直接型是指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或媒介节肢动物,如蛔虫、钩虫等。间接型是指完成生活史需要需要中间宿主或媒介节肢动物,如丝虫、疟原虫等。2. 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包括:掠夺营养: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生长、发育和繁殖,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需从宿主体内获得;机械性损伤:寄生虫在

    27、宿主肠腔、组织或细胞内寄生,引堵塞腔道、压迫组织和破坏细胞等机械性损害;毒性与免疫损伤:寄生虫的排泄、分泌物,虫体、虫卵死亡的崩解物,蠕虫的蜕皮液等可能引起组织损害或免疫病理反应。3. 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应答类型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固有免疫包括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作用,以及体液对寄生虫的杀伤作用等。适应性免疫是由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包括消除性免疫和非消除性免疫。4. 宿主有四种类型,包括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和转续宿主。终宿主是指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中间宿主是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除寄生于人体外

    28、,还可寄生于其他脊椎动物,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转续宿主:某些蠕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虽能存活,但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保持幼虫状态,当此幼虫有机会再次进入正常宿主体内时,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5. 寄生虫的传播途径有:经水传播,如饮用被溶组织内阿米巴成熟包囊污染的水可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接触含血吸虫尾蚴的疫水可感染血吸虫;经食物传播,如食入似蚓蛔线虫感染期虫卵的食物可感染似蚓蛔线虫,生食或半生食含囊尾蚴的猪肉可感染链状带绦虫;经土壤传播,如蛔虫卵在土壤中发育为感染期卵,经污染的手、食物或饮水而感染,钩虫卵在土壤中发育为感染期幼虫,经皮肤接触土壤而感染;经空气传播,如蛲虫卵可飘浮在空气中,并可随呼吸进入人体而引起感染;经节肢动物传播,如蚊传播疟疾和丝虫病,似蚓蛔线虫感染期虫卵经蝇、蟑螂等节肢动物的机械性携带而传播;经人际接触传播,如阴道毛滴虫可通过性生活而传播,疥螨、蠕形螨可由直接接触患者皮肤而传播。6. 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有:地方性:某些寄生虫病在某一地区持续或经常发生,与当地的气候条件、中间宿主或媒介的地理分布、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等因素有关;季节性: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在每年的某个季节出现高峰,与温度和湿度等气候条件以及人群的活动规律或生产方式有关;


    注意事项

    本文(寄生虫总论测试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