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刮板输送转载机检修工艺和工艺流程图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8008150       资源大小:23.18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刮板输送转载机检修工艺和工艺流程图文档格式.docx

    1、1. 链轮齿面应无裂纹或严重磨损,链轮承托水平圆环链的平面的最大磨损:节距22mm时,不得超过5mm;节距22mm时,不得超过6mm(可用水平圆环链置于链轮上,检查圆环链上表面与轮毂的距离)。2. 链轮不得有轴向窜动。双边链链轮与机架两侧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大于5mm。3. 护板、分链器无变形,运转时无卡碰现象。舌板不得有裂纹,最大磨损不得超过原厚度的20%。4. 联轴器的弹性元件、剪切销的材质与尺寸均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5.防护罩无裂纹,无变形,连接牢靠。(四) 机身1. 刮板、链条1) 刮板弯曲变形不得大于5mm。中双链、中单链刮板长度磨损不得大于10mm。2) 圆环链伸长变形不得

    2、超过设计长度2%。链环直径磨损不得大于12mm。3) 组装旧链条时,应把磨损程度相同的链条组装在一起,以保证链条的长度一致。4) 刮板和链条连接用的螺栓、螺母必须型号、规格一致。2. 溜槽1) 溜槽平面变形不得大于4mm。2) 焊缝不得开焊,中板和底板磨损不得大于设计厚度的30%(局部不超过50%)。3) 溜槽和过渡槽的连接,上下错口不得超过2mm,左右错口不得超过4mm。4) 溜槽搭接部分无卷边。5) 溜槽连接件不得开焊、断裂。连接孔磨损不大于原设计的10%。6) 溜槽槽帮上下边缘宽度磨损不得大于5mm。7) 溜槽的封底板不得有明显变形。8) 开天窗槽的插板无明显变形,连接牢固无松动现象。销

    3、排(齿轨)座无明显变形和破损。9) 特殊槽(变线槽、抬高槽、连接槽)无明显变形,过渡顺畅。(五) 机身的附件1. 铲煤板(滑道)无开焊和明显变形,刃口无卷边。2. 导向管沿轴向弯曲变形不得大于4mm,磨损不得大于原导向管直径的20%。3. 挡煤板无开焊,无明显变形。电缆槽无开焊,其变形量不得超过原槽宽的5%,局部不出现棱角和弯曲。4. 销排(齿轨)磨损不得大于5mm。5. 电缆槽夹板无明显变形。三、 主要检修内容为:1. 对刮板输送(转载)机机头架、传动装置、链轮组件、拨链器、紧链器、舌板组件、液力偶和器、机尾部件等进行全面分解、清洗、检查、修理或更换;2. 对机头、机尾、过渡段、中部槽、开天

    4、窗中部槽等槽体的中板、底板、槽帮钢进行耐磨强化;3. 对大修检查合格的刮板输送(转载)机除锈、喷漆;4. 做好检修试验记录。四、 检修工艺流程图见附表五、 各主要检修工序工艺规程(一)冲洗刮板输送(转载)机1. 刮板输送(转载)机进入厂房,打扫刮板输送(转载)机上的浮矸、浮煤等,以减少冲洗工作量;2. 用叉车或天车将刮板输送(转载)机分段吊至冲洗室,用高压水(压力达到30MPA)冲洗刮板输送(转载)机上的矸石、煤尘以及其它杂物等;3. 清理地上的煤泥,并冲洗干净。(二)刮板输送(转载)机解体1. 机头传动部拆卸1) 用行车、钢丝绳将机头传动部吊至工作场地;2) 将钢丝绳穿入电机吊耳,行车缓缓起

    5、吊将其绷紧,拆卸螺栓,将抽出电机;3) 用钢丝绳将联接罩绑住,行车缓缓起吊将其绷紧,拆卸螺栓,取下联接罩;4) 用行车、钢丝绳将液力偶合器缓缓起吊将其绷紧,抽出液力偶合器,与减速器脱开;5) 用行车、钢丝绳将减速器缓缓起吊将其绷紧,用套筒扳手将拆卸,抽出减速器,与链轮轴组脱开;6) 用套筒扳手拆卸舌板与机头架的紧固连接螺栓,取下舌板,再取出拨链器;7) 用套筒扳手拆卸联接垫架与机头架的连接螺栓,取下联接垫架;8) 用套筒扳手拆卸护罩与机头架的连接螺栓,取下护罩和配重块;9) 用套筒扳手拆卸压块与机头架的紧固连接螺栓,取下压块,行车、钢丝绳将链轮轴组,缓缓起吊将其绷紧,从机头架的槽孔取出;10)

    6、 将所有拆卸的零部件分类存放,待拆解检测。2. 机尾传动部拆卸1) 行车、钢丝绳将机尾传动部吊至工作场地;2) 用套筒扳手将盖板、回煤罩的紧固螺栓拆卸;3) 用套筒扳手将盖板、回煤罩的紧固螺栓拆卸;4) 将所有拆卸的零部件分类存放,待拆解检测。3. 链轮轴组拆解1) 拆卸螺栓,将盖与轴承座分离;2) 钳子夹断堵盖螺栓的铁丝,梅花扳手拆卸堵盖螺栓,卸下堵盖;3) 用液压千斤顶、退卸套专用工具将推卸套取出;4) 取出轴承座,卸下浮封环,分别取出滚筒、距离套;5) 用铜棒、圆头锤将轴承取出,与轴承座脱离,将缩紧螺母卸下;6) 拆卸透盖的螺栓将其卸出;7) 用液压千斤顶、退卸套专用工具将推卸套取出;8

    7、) 取出轴承座,卸下浮封环,分别取出滚筒、距离套;9) 用钢丝绳将链轮体和轴吊起花键轴头朝上竖立,用垫块、八角锤敲击链轮体,使轴与链轮体脱离;10) 用梅花扳手拆卸键条的的螺栓,取出平键;11) 将所有拆卸的零件分类存放,待清洗检测。4. 液力偶合器拆解1) 用梅花扳手拆卸半弹性联轴器与后辅助室壳紧固连接螺栓,取出半弹性联轴器;2) 用活动扳手拆卸密封盖与后辅助室壳连接螺栓,取出密封盖;3) 用梅花扳手拆卸后辅助室壳与泵轮连接螺栓,取出辅助室壳体;4) 用梅花扳手拆卸泵轮与外壳紧固连接螺栓,取出外壳;5) 用铜棒、圆头锤取出轴承,将蜗轮取下;6) 将所有拆卸的零件分类存放,待清洗检测。5. 紧

    8、链器拆解1) 取出夹板与轴套连接的销轴,将丝杠组件整体取下;2) 拆卸端盖的螺栓,取下端盖;3) 拆卸夹板与钳臂的连接件,取下夹板;4) 拆卸压板与轴的紧固螺栓,取下闸盘;5) 拆卸制动盘与联接座的连接螺栓,将联接座取下;6) 拆卸制动盘与减速器轴端联接筒的紧固螺栓,取下制动盘;7) 拆卸丝杠组件手轮螺栓,取下手轮;将压紧螺母卸出,旋出丝杠;8) 将所有拆卸的零件分类存放,待清洗检测。6. 油缸拆解1) 用勾形扳手拆卸导向套,与缸体分离;2) 将活塞杆整体压出,取出压盘、活塞、导向套及密封件;3) 将所有拆卸的零件分类存放,待清洗检测。(三)轴类零件修复1. 轴弯曲变形的修复将轴装在车床或V形

    9、铁上,用千分表测量出轴的最大弯曲处并作出标记。用气焊枪中性火焰在轴的最大弯曲处凸面加热至450以上。操作中应按轴的直径大小选用合适的焊嘴。用千分表测量校直情况,若未达到预定标准,应在最大弯曲处凸面用压力机或专用工具进行加压校直。校直时要保持载荷一段时间。其反向弯曲变形量需大于原有弯曲量的10-15倍,并需在放置一定时间后进行复查或复校,弯曲变形量过大时应分几次压校。2. 轴径磨损的修复轴颈磨损量小于0.3mm,而其表面又需要具有一定硬度时可采用本工艺。镀铬层的厚度一般为0.1-0.3mm并留0.06的磨削余量,以便保证尺寸精度。当轴颈严重磨损时,采用等离子耐磨堆焊工艺修复,堆焊后机械加工至要求

    10、尺寸。(四)溜槽的修复1. 局部配件更换1) 溜槽对接处高锰钢端头断裂或严重变形的,直接用气割割下,焊上新的高锰钢端头;2) 齿轨座有开裂或严重变形的,直接用气割割下,焊上新的齿轨座;3) 侧面连接液压支架的耳板裂开或严重变形的,直接直接用气割割下,焊上新的耳板;4) 焊接时采用结506焊条,手工电弧焊。2. 中板、底板耐磨强化耐磨强化通过数控等离子熔覆设备进行,采用高耐磨陶瓷合金粉末进行熔覆。通过等离子束的高温将自熔性合金粉末与金属基材同时熔化,重新冶金后所形成的合金熔覆层。中板耐磨层的型式为“八”字形,耐磨层的方向是“八”字形的顶部朝向刮板运动的方向。底板耐磨层有两种型式。平行六道耐磨层及

    11、“八”字形耐磨层,根据底板磨损条件确定,磨损较严重的,采用“八”字形耐磨层。 对于机头、机尾、过渡槽、凸槽、凹槽等易磨损段,中板和底板的耐磨层熔覆道数应比正常情况下排列更密。3. 中板、底板更换中板、底板因磨损严重出现以下情况时,应整体更换:大面积厚度低于设计厚度1/2、链道有磨穿、严重变形。更换时,先划线确定切割范围,将气割小车水平摆放在中板或底板上,调整对准割嘴位置,保证小车轨道平行于切割路线。点火,缓慢移动小车,沿画定路线切割掉磨损中(底)板。根据要求,采用16Mn或NM360钢板,按照原设计厚度和换板尺寸切割下料新板,下料同时根据板厚制作适当坡口。新下料钢板在数控等离子熔覆设备上按标准

    12、进行耐磨熔覆。将熔覆后的钢板焊接在溜槽相应位置。焊接时应先对角点焊,最后再满焊。换板时,应分段进行,不可直接切割掉整个长度的中板或底板,以减小焊接变形。对于换板后变形较大的情况,应采用压力机进行整体校正。4. 槽帮钢耐磨强化在槽帮钢两端四个角易磨损位置,使用手持式等离子熔覆设备进行耐磨熔覆,每道耐磨层的长度为120mm-150mm。(五)液力偶合器的检修1. 将偶合器外壳上的油污、煤泥清洗干净;2. 拆卸时,螺栓、螺母和垫圈应做好标记,摆放整齐,防止乱放,组装时仍按原来位置对号入座。对带有平衡垫片的偶合器一定不要错位;3. 所有铆钉、密封件、胶圈检修时全部更换;4. 外壳与弹性联轴器传动板连接

    13、的螺纹孔损坏时采用焊补修复。易熔塞处铸铝外壳上的螺纹孔损坏时,允许加钢套或加螺纹钢丝来提高螺纹孔的使用寿命;5. 工作轮或外壳出现裂纹,但叶片完好时可采用焊补方法修复。目前较好的焊补工艺是手工交流氩弧焊。 (六)机头架的修理1. 机头架的变形机头架一般均由于颚口左、右侧板变形导致不能使用。当颚口侧板向内变形,即颚口的尺寸小于原设计尺寸时,采用千斤顶矫直,即将50T的螺旋千斤顶放入颚口内,在千斤顶的底部和上部各放1块垫板;然后使千斤顶稍带一点压力,以便千斤顶水平旋转时不致落到地面。这时,用乙炔氧气火焰对最大弯曲部位加热,当侧板加热到深褐红色时,温度约为550-580;接着即用千斤顶对颚口侧板施加

    14、压力,直到恢复到要求的尺寸。当颚口侧板向外变形时,即颚口的尺寸大于原设计尺寸时,采用压力机或锤击矫直。将变形的机头架放置于压力机工作台上,用乙炔氧气火焰对颚口侧板的最大弯曲部位加热,然后开动压力机,将变形处压直,使其恢复要求。2. 机头架的磨损机头架的耐磨修复同溜槽耐磨熔覆。(七)链轮轴组的修理将链轮轴组清洗后检查链轮、滚筒和链轮轴的磨损情况,分别进行修复。链轮轴修复按照轴类零件修复标准进行。滚筒通常磨损较轻,与链轮片配合修复。销孔有变形的,采用手电钻顺孔。链轮的三种损坏形式:1) 因链齿的磨损而导致链轮损坏;2) 轴承损坏导致链轮轴的过度磨损而报废;3) 由于链轮轴上的花键断齿、扭曲变形而使

    15、链轮无法使用。在链齿磨损处少、磨损量小的情况下,可对磨损的链齿进行堆焊。先用砂轮对链齿进行清理,使其裸露金属光泽;然后用不锈钢焊条对其堆焊,堆焊完后的尺寸应比原链齿的尺寸稍大点;再用砂轮将其修磨到所需要的几何尺寸;最后用事先作好的样板进行校验。当链齿的磨损处多、磨损量大时,可更换链轮片。先用乙炔氧气火焰将旧的链轮片割掉,余下的中间滚筒部分用车床清根,打倒角,然后从原损坏链轮中挑选出链齿尚能使用的链轮,取下链轮片,用车床将链轮片加工到新要求的尺寸,最后把加工好的中间滚筒部分和合格的链轮片组成整体,找好同轴度,点焊在一起,然后用不锈钢焊条焊接成形。焊接时,可采用分层对称的方法逐步焊接,以防焊后变形

    16、。(八)链轮轴组的组装1. 选择一块干净宽敞区域,所有零件在组装前必须清洗干净,保证所有二次使用备件达到使用要求;2. 检查各备件、二次使用备件及各零部件螺纹孔,并用相应丝锥过扣。3. 将键装轴上,用螺栓紧固;4. 行车、钢丝绳将链轮体吊装放在垫箱上;5. 用行车、吊环、钢丝绳将轴吊起花键朝上,放入链轮体中;6. 将O形圈放入距离套槽中然后整体装入轴中,与链轮体装配;7. 将O形圈放入滚轮槽中整体装入轴中,与距离套装配,用浮封环专用工具将浮封环压入滚轮浮封环槽中;8. 先将距离套放入轴承座孔中,再将轴承压入轴承座中,用浮封环专用工具将浮封环压入轴承座浮封环槽中,然后整体装入轴中与滚轮装配;9.

    17、 将退卸套装入轴中,与轴、轴承过盈配合;10. O形圈放入密封环装入透盖,将其与退卸套装配;11. 将油封装入透盖中,O形圈装入透盖槽中,放入密封环中,用螺栓与轴承座紧固连接;12. 锁紧垫圈、缩紧螺母与轴装配,压紧密封环;13. 将堵与轴装配,堵盖用螺栓与轴紧固连接;14. 轴的另一端装配方式与花键端相同;(九)液力耦合器的组装1. 选择一块干净宽敞区域,所有零件在组装前必须清洗干净,保证所有二次使用备件达到使用要求;2. 检查各备件、二次使用备件及各零部件螺纹孔,并用相应丝锥过扣;3. 将轴承分别装入轴的两端;4. 将外壳与蜗轮、轴装配;5. 将泵轮与轴装配,用紧固螺栓连接;6. 将O形圈

    18、装入外壳槽中,油封装入透盖中,用螺栓与外壳紧固连接;7. O形圈装入后辅助室壳槽中,油封装入后辅助室壳孔中,与泵轮、轴装配,用螺栓与后辅助室壳紧固连接;8. 弹性联轴器与后辅助室壳紧固连接;(十)伸缩油缸、限位油缸的组装1. 选择一块干净宽敞区域,保证所有二次使用备件达到使用要求;2. 检查各备件、二次使用备件及各零部件螺纹孔。3. 将内导向环、蕾形圈、挡圈、防尘圈分别装入导向套内孔槽中,再将O形圈装入导向套外圆槽中,将其整体与活塞杆装配;4. 将O形圈装入活塞杆槽中;将鼓形圈、活塞导向环与活塞装配,将其整体与活塞杆装配,在将压盘与活塞、活塞杆装配,用螺母、锁紧螺母背紧;5. 将装配好的活塞杆

    19、与缸体装配,用勾形扳手将导向套旋入缸体中;(十一)总装1 机头传动部:1) 用行车钢丝绳将机头架吊装,放入工作场地,拨链器装入机头架槽中;2) 将链轮轴组吊装,与机头架链轮槽装配,定位销装入压块销孔中,与链轮轴组装配,并用螺栓与机头架紧固连接;3) 将舌板和左、右压链块用螺栓与机头架紧固连接;4) 安装配重块和护罩,螺栓紧固连接;5) 安装联接垫架,螺栓紧固连接;6) 安装减速器,与链轮轴花键端配合,用螺栓与联接垫架紧固连接;7) 安装过渡法兰,与减速器配合,螺栓紧固连接;8) 安装液力偶和器,与减速器一轴花键端配合;9) 安装联接罩,用螺栓与过渡法兰紧固连接;10) 安装电机,与液力偶合器配

    20、合,用螺栓紧固连接;11) 将制动盘用螺栓与减速器紧固连接;钳臂与制动盘用螺栓紧固连接;将闸盘与减速器二轴装配,用螺栓与钳臂紧固连接;联接座与钳臂销轴连接;夹板与联接座紧固连接;丝杠组件与夹板销轴定位连接。2 伸缩机尾1) 用行车、钢丝绳将固定架体吊至工作场地,将活动架体吊装,与固定架体装配;2) 导轨与活动架体装配,用螺栓将其与固定架体紧固连接;3) 伸缩油缸与伸缩油缸耳座装配,用销轴连接插入开口销;4) 限位油缸与限位板装配,并用销轴固定连接并插入开口销;如杆和限位孔错位,用伸缩油缸进行调节;5) 限位油缸左、右护罩与活动架体用螺栓紧固连接;6) 伸缩油缸左、右护罩与活动架体、固定架体用螺

    21、栓紧固连接;7) 将链轮轴组吊装,与机头架链轮槽装配;8) 安装配重块、护罩,与机头架用螺栓紧固连接;9) 舌板放入机头架中,并用螺栓与机头架紧固连接;10) 左、右压链块与机头架用螺栓紧固连接;11) 其余同机头装配。(十二)空载试运转1. 减速器、液力偶合器等部件按设计要求注油。接通电源。准备好检验试验所需仪表,并在试验前进行测量系统检查和模拟标定。供电电压波动值不大于5%。测量功率用的电气仪表的量程与被测刮板输送(转载)机配套电动机相适应,精度不低于1级。2. 输送机正、反向分别空运转30min。3. 链轮转动灵活,与护轴板、拨链器之间不能有卡碰现象。4. 在空运转的同时测定机头所消耗的

    22、功率。轻型输送机消耗的功率不大于设计功率的35%,中型、重型输送机消耗的功率不大于设计功率的30%。5. 整机在空运转过程中进行检查,减速器、液力偶合器等不得有渗油、漏油现象。6. 随时检查减速器、液力偶合器及压链块部部位的温升情况。7. 输送机运转时,在机头测定噪声值不得超过90dB。六、 刮板输送(转载)机验收(一) 整机互换性、外观检验:1. 检修后的刮板输送(转载)机按色调和部位涂以保护漆;2. 相同型号的输送机部件、安装尺寸、连接尺寸保证相同,其同类部件应通用互换。(二) 动作试验1. 刮板链和链轮能正常啮合和脱开,不发生跳链现象。2. 刮板链和机头架、刮板、拨链器之间无卡碰现象,下

    23、链运行在中部、过渡槽等搭接处,应无刮卡性的撞击。3. 用秒表测定刮板通过10节中部槽的时间,测量三次求出平均值、偏差在标准链速的3%。(三) 零部件修复情况检验1. 修复后,中部槽、机头、机尾槽的中板和底板最薄处应不小于设计厚度的60%,耐磨修复应达到内部标准要求。2. 修复后,所有对接哑铃销座、齿轨座、耳板等连接件不得有破损和严重变形。3. 中部槽对接舌板无缺损,对接顺畅无凸台。(四) 密封性检验在空运转过程中减速器、液力偶合器、机头、机尾轴等密封处不得有渗漏油现象。七、 注意事项:1 天车司机在开天车时应严格遵守天车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以防出项事故。2 刮板输送(转载)机运转时,应禁止无关人员、物品进入运转区域,操作人员应按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发生事故。附表:刮板输送(转载)机检修工艺流程图机头架解体分类外部清洗入厂预检 机尾架校正喷漆*耐磨修复鉴定 清洗过渡槽中部槽拆解鉴定链轮轴组组装修复修理、修复拆解鉴定 拆解鉴定伸缩、限位油缸液力耦合器其他结构件*修理、修复补充喷漆*试运转*总装配验收出厂 注:带*号为关键工序


    注意事项

    本文(刮板输送转载机检修工艺和工艺流程图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