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大外交读书笔记.docx

    • 资源ID:8001358       资源大小:27.9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外交读书笔记.docx

    1、大外交读书笔记大外交读书笔记【篇一:大外交读书笔记】 基辛格与“新全球均势”构想 大外交1读后感 可以说,基辛格是均势策略的集大成者。从均势策略来讲,他不是创造者,确是很好的继承者,从均势的形成,演变到书中所认为的动摇、分裂,基辛格在浩繁的历史资料中游刃有余的抽丝剥茧,获得需要说明自己论点的部分,将均势问题做了再明确不过的叙述。作为一个学者兼政客,丰富的实践经历和踏实的治学作风,让他具有一定的优势成就了这部巨著,给学人们献上实实在在的文化大餐。 大外交于1994年出版,中文本在台湾学者顾淑馨,林添贵合作翻译后由海南出版社于1997出版与中国读者见面,最新一版于2010年7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

    2、书的再版不但说明了其受欢迎度,更是说明了中国学者对外来经典著作虚心汲取。这本书洋洋七十余万字,所述历史绵延长达三百余年,其中包括具有故事情结的历史事实讲述,特色的人物构画,上下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对比,不同时代政策的对比,人物个性对政策制定的影响,以及不同人物的前后对比等。可以说,对比是本书的一大特色,通过对比基辛格将前后相差百余年的事件联系起来以更好的说明问题,如在书中作者提出:如果1918年巴黎和会上战胜国若也曾组成如维也纳式的同盟,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能不会发生2。虽然这种对比得出的结论有时候值得商榷,但在治学方法上可以给我们无限启迪。 大外交可以说是基辛格外交政治思想的集中体现,也可以说

    3、是其一生思想的总结,更是一个建立世界新秩序构想的背景分析以及实现此种构想所构画的蓝图。可以说,作为一个学者(虽然很多人不认为基辛格不是一名学者),他对世界大势发展的时时关怀以及文人所具有的人文关怀在本书中得以体现。曾作为美国政府的智囊之一的他虽然出发点仍是美国国家利益,但所面临的时代发展大势使他寻找一种可以即从道德上又从实力上可以名正言顺的维护美国利益的策略。作为一位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他将传统的“欧洲均势”发展扩展至“全球均势”。历史的发展和人生的际遇为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舞台,在尼克松第一个任期出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一职,在尼克松第二任期内以及后来福特总统任期内出任国务卿一

    4、职,真可谓使这位哈佛高材生风头出尽,博得声名。在中国问题上,他个人用均势的眼光对中国的认识清晰而透彻:“中国对我们重1要,并不是因为它力量强大,我们需要借助中国来加强我们在外交上的灵活性”1。因为“我们能随心所欲的选择时机干预世界事务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2”,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其他力量中心并努力在他们中间保持平衡3”。对于中美交往的问题他毫不掩饰的说明:中美两国的接近是由于客观的必要所使然,不是抽象的善良而是共同的利益,双方也共同认识到一种危险才促成两国关系的合作。他毕生致力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均势体系的构建,可以说和中国关系的缓和便是基辛格对新的均势策略的很好运用,这种努力在中美关系缓

    5、和和发展过程中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只不过因为种种因素的阻碍和两国间利益关系的向左使他并没有达到他所要达到的目的,比如想要用中国牵制苏联这个想法在最初时就被毛泽东主席否定:不要站在中国的肩膀上接近苏联4。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策略为美国解决当时的越南问题,中东问题和中美苏关系的 缓和具有一定的成效。 2同上 4引自中美关系史(19722000)陶文钊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1页 值得肯定的。基辛格认为,梅特涅模式建立后,维持了欧洲几十年的和平,以正统原则为各国利益协调的基础,通过国家间的结盟来约束和束缚来达到各国力量的均衡。梅特涅运用自己的外交手腕有效地调整奥国与俄国、普国及英国之间的关系;利用四

    6、国同盟保护地缘政治上的安全,又以神圣同盟保护国内的安定。与此同时并没有抛弃战败的法国,实为二战之所以爆发提供了经验。基辛格认为:如果保留一个对现实不满的对手,这就是逼迫对手去梦想恢复往昔的光荣,为再次征战埋下伏笔。因为凡有不服的国家几乎必可以找到不满的战败国为盟友1。由此可以看出注重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比是本书中作者的特色之一。相对于此的不列颠均势模式则是独立于大陆之外的自保模式,保证大陆内部各国处在均衡的状况下便是英国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而不主张过度的干预大陆事务,英国的这种策略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和美国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战略颇为相似。俾斯麦模式则是“尽可能多地多方面地建立亲密的国际关

    7、系,建立重叠的联盟体系,并运用有限的影响力以缓和交锋双方的诉求,以前述手段防范反对均势的挑战2”。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缺乏共同价值的基础上寻求与各国之间的共同利益以建立联系,但是这需要在众多的矛盾关系中分清利弊和果断的作为才可以维持,所以在俾斯麦之后并没有走的太远。难以满足各国要求。现如今及其以后一段时间内大国主导国际秩序是不会有大的改变,但是大国主导并不是意味着大国随意志而控制世界,在新的秩序构建方面,笔者是十分赞同基辛格的观点的:“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二十一世纪,与其他国家一样,必须学习在需求与抉择之间行走,在国际关系不变的常数与政治家的裁量会变的因素之间取得均衡体系”1。“

    8、具有美国这样理想主义传统的国家,不能以权力均衡作为新世界秩序的标准来制定其政策”2,但“美国要以道德共识去支撑均势,乃是合理的做法,美国必须尽其心力,在全球坚守民主政治信念的基础上建立最大可能的道德共识”3。基于基辛格出发点是站在美国方面的,但是这种新的环境下的均势构想并不是没有意义。 当前的这个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主宰世界也不能脱离世界,而是融入其中,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基辛格为美国设计的方案,也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全球化过程中,每个国家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基辛格这本书给我们无限的警醒,无论在任何时候,即使不是全球性的均势体系,地区性的均衡系统总是存在的,正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国

    9、家和地区间势力没有适度的均势保障是不利于整体发展的,未来的世界更需要协调各方力量的变化使世界在风起云涌的力量变化中保持相对的和谐,在没有超越国家力量之上的国际政府调节的情况下,从法理上讲,各国在地位和国家主权上的平等性使各国谁都不愿屈从于任何强国,但是在无政府状态下弱肉强势的丛林法则仍适用于当前的国际局势。新的影响因素不断涌现,而最基本的利益关系却没有改变,在地区间,在国家间,只有据自身相对均衡的力量协调彼此间的利益,或者是牵制,这样才会使整个世界处在一个稳固的关系网中,这样的关系网在没有被以外因素打破的情况下对于世界各国间的和谐相处具有很大的保障作用。 参考书目: 1 王绳祖 国际关系史(第

    10、十卷)m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6年3月版 3 同上第823页 8 韩一敏 略论尼克松均势外交战略中的中美关系j 榆林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 9 徐阳阳,“试析中美关系中的美国因素”j,传承 2010年第27期 10 徐刚雁“论中美关系正常化迟缓的美国因素”j,理论学刊2010年第12期【篇二:大外交读后感】 大外交读后感 当阅读完最后一页大外交时,我不禁为书中呈现出的大国间纵横睥睨,外交世界里的变幻风云所折服。全书的共三十一章,每一章都环环相扣,相得益彰,让人忍不住像走迷宫一般,对前路一无所知却又充满向往。从第一章开始,就如同一副宏大的画卷缓缓的展开,轻描淡写了诸国的外交历史,欲说还休的

    11、点画了他们的外交走向,让人忍不住往下阅读,一问究竟。细数大外交中提到的那些历史人物,现实主义如罗斯福,理想主义如威尔逊,战争狂人如希特勒,铁血睿智如俾斯麦等等,每一笔都宛如行云流水般传神的时那些原本写在平面上的人物立体化了,一个个仿佛呼之欲出。连斯大林一个狐疑的眼神,丘吉尔一个微妙的表情这样细节之处都被基辛格这样大师级的人物细腻刻画出。当然这幅画卷的背景也很广阔:如果以时间为主轴的话,从一战到二战到冷战,再到朝鲜战争和越战,以及后来的冷战。在这时空交错的画卷上,我们看到了外交场上风雨变幻,国家间关系微妙复杂。而国家命运的航船往往掌握在舵手掌权者手中,有人优柔寡断就有人蛮横霸气,有人微笑就有人哭

    12、泣,有人抓住历史的机遇就有人被历史所淘汰。大外交的执笔者基辛格沉着大气的勾勒出了整个如史诗般的一部二十世纪外交史。 我们从大外交里的来看一战:当史学家们还在为谁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负责而持不同意见争论时,基辛格却点出了“举不出是任何单一国家导致如此疯狂的迈向毁灭”。他从各国外交风格出发,把一战前欧洲诸国的心态都有条有理的剖析清楚来看,最后得出结论:“欧洲国家把均势扭转为武器竞赛,却未能意识到现代科技与大规模征兵,已使爆发全面性战争成为国家安全及整个欧洲文明最大的威胁”诚然,德国和俄国完全失去了节制。 从一战到二战,历史的车轮碾过一圈。其中发生的外交事件错综复杂令人眼花缭乱,更加扑朔迷离的是

    13、隐藏在背后的国与国之间的勾心斗角,博弈角逐。不得不说大外交作者基辛格独具慧眼,将这其中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看了个清楚明白:一战后法国饥不择食的外交政策,英国缘木求鱼式的均势外交,法德的苦大深仇,英法的历史恩怨,苏联的半路杀出,美国“理想主义”的游说,诸国对刚提出来的“集体安全”概念的摸不着头脑,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德国作为一个战败国的复兴。究其原因,一小部分在于于德国政府富有技巧的谈判,且善于拖延,“甚至大量印制马克纸钞,拿到公开市场上去购买外币来偿付,也就是大肆膨胀其币值,钱虽付的很多,实际上却没有太多资源流出。”更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德国钻了战胜国诸国间的矛盾,借了美国与苏联的东风。其中不得不提到

    14、的一个人是史瑞特斯曼,“他明白即使在凡尔赛的重重束缚之下,德国仍有实力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他并不像民族主义者所批评的,而且与纳粹的作风正好相反(后来纳粹的作风打断了以渐进且几乎必然是和平的方式),他靠着耐心,妥协及欧洲各国去的共识的有利环境,达到他的目标。心思敏捷使他能够以文字上的让步,尤其是在敏感而具有象征意义上的赔偿问题上,以此换取终止对德国的军事占领及促成长远的变革,这些变革必然能使德国居于日益重要的枢纽地位”。除此之外,基辛格还提到了史瑞特斯曼政策的成功推行和德国的复兴不能忽略德国资源丰富实力十足,凡尔赛合约反而增强了其地缘政治地位。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忍不住在心中赞叹到基辛格不仅是眼

    15、光敏锐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还是视角新颖的史学家,当然由于大外交这本书,他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角色又是一位文笔矫健具有感染力的作家。 相比于一战,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到的二战更为详细一些。可能是由于作为美国的前国务卿和一位出色的外交官,他有机会接触更多第一手的资料,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所以在他笔下评写二战前的背景和二战爆发后英法美苏与德国意大利从交涉到交锋,都有其独特而吸引人的观点。那些领导人的个人性格,决策能力,心里有着什么样的主意,在基辛格看来都仿佛了如指掌似的。比如说对于苏德协定的签约,基辛格就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是斯大林的待价而沽。对于二战中出现的那个全人类战争史上都罕见的战争狂人希特

    16、勒,基辛格的对其性格才艺的剖析可谓是入木三分:“有着草莽英雄的本能,以及对对手心理弱点其准无比的掌握,排除异己”。这一点可以在后边他利用英国传统的均势外交思想,法国求自保的心态,一步步的跨出了凡尔赛所划定的国界。可以说基辛格是用着刻画希特勒的笔,同时一笔一笔勾勒出英国法国所走的绥靖政策之路。当然,推行绥靖政策的国家不止英法两个,但历史赤裸裸的告诉了我们:这条绥靖主义之路走得并不会平坦,反而到后面极有可能引火上身,悔不当初。当然最为心酸和悲哀的,大概是那些诸如捷克波兰这样的小国家吧,他们成为了大国间政治的牺牲品,绥靖政策的祭奠品。像是可怜的战争屠宰场上待宰的羔羊,作为一个国家的尊严被践踏到最底层

    17、,这就是绥靖政策的另一个层面的表现。事实证明:短暂的苟且偷“安”不可能换来长久的和平。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通读大外交后我们会发现书中的一个小细节就会印证这句玄妙的话。一战前俄国在亚洲所向披靡的完成了扩张,它将远东划归为自己的地盘,认为其他国家无权插手,所以一旦欧洲望向东方它便有所不满。“这同样的问题又在二战结束后重演:西方盟国主张东欧的命运关系到欧洲的整体,斯大林却坚持东欧,尤其是波兰,属苏联的范围,其未来应与西欧民主国家无关”。斯大林也像过往的沙皇一般独断独行,以致西方势必形成某种军事联盟(北约)以对抗苏军的推进,解除苏联对一些国家的压制(表现为共产主义渗透的等)。从俄罗斯到苏联,一样

    18、的对领土贪婪渴求不容别人分一杯羹;从沙皇到斯大林,一样的对权力狂热追求唯我独尊的去统治国家。这两次大战的前前后后,经过一代的时间这个历史模式又重新现身。 合上这八百多页的书时,像是欣赏完了那幅宏大的画卷,每一笔都仿佛出自神手,飘若惊鸿,婉若游龙。作者在书中写出的那些发生在国家间的恩怨纷争,外交家们之间的纵横睥睨,领导人之间的明暗交锋,仿佛信手拈来的一个个深藏在脑海中的大大小小的故事,用一根或明或暗的线,穿成了精彩迭出,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的大外交,我想这跟线,就是基辛格所奉行的现实主义外交吧。作为一个现实主义外交家,他对理想主义提出了含蓄的批评,这点我们也可以在书中看出来。 博尔赫斯曾说:“我在

    19、心中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那么一幅如图书馆模样一般的天堂愿景图,大概是又一本一本好书拼凑而成的吧。大外交这本书从创作到完成的时间不长,但她在我眼里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好书。可以说大外交是我的一角天堂,但愿我能够在以后的读书生涯中邂逅更多的好书,让我的脑海中的天堂愈加丰盈、充实、美丽。【篇三:大外交读书笔记集锦】 基辛格笔下的越战以来美国外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基于大外交的分析 作者:黄涛 摘要:本文基于基辛格博士大外交一书第25至31章,对越战以来美国外交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试图在此基础上理解美国外交本质,文章最后分析了越战以来美国外交历史对于中国开展对美外交的启发意义。 关键

    20、词:基辛格;外交;美国;中国 大外交(diplomacy)一书是美国著名外交家、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的重要代表作。该书最初出版于1994年,中文版出版于1998年。仔细阅读下来发现,该书无论是英文版还是中文版,都具备幽默、风趣与智慧的特征。正如一则评价所言,“作者凭其致力于外交事务的亲身体验,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智慧和幽默的文笔,展示了自黎塞留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几十年世界外交政治的诸多重大事件,以其独到见解分析了世界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提示了美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提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实质”。(XX百科,“大外交”词条)可以说,该书不失为一本外交学力作。除此之外,这本书也是国际政治学乃

    21、至历史学的重要作品。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理解美国外交运作和外交思想的重要平台,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和中国国家利益息息相关的美国外交决策、外交思想真实情况。鉴于全书乃70余万字的鸿篇巨制,而本书评又有篇幅的限制,因此笔者与其选择对全书进行无关痛痒的、泛泛而谈式的评论,不如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对该书的重要章节进行深入思考。基于此,本文选择该书第25章至第31章内容进行重点思考,在这7章中(约占全书四分之一内容),作者系统论述、分析了自越战以来美国外交历史,在内容上有其完整性。本文主要意图是,试图理解这段历史时期内美国外交的变化以及美国外交的本

    22、质,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中国应该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对美外交。 一、从艾森奥威尔到里根:基辛格笔下的越战以来美国外交回顾美国介入越战,根据基辛格博士的理解,主要是基于普遍适用的价值观,目的在于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尤其是中南半岛的扩张。而之后美国历届政府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考虑,都维持了这场后面被认为是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进行的错误战争,直到尼克松总统艰难地将美国军队从越南战场撤出去。尼克松当时的举动虽然勇敢,但在美国政界却遭受到比较的质疑。尼克松的现实主义外交风格,显得与美国的理想主义传统不协调。基辛格说:“由于美国人对外交政策的思考,自从威尔逊总统以来即受自由派思想的影响,因此一下子尚不能接受尼克松

    23、式的外交政策。”(大外交,686)现实主义外交在当时美国备受争议也说明了当时美国理想主义在外交决策中占有重大的影响地位。基辛格博士在大外交第27章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描述了美国外交的一贯心态,或者至少在越战时期体现得特别突出的心态。他是这么说的:“美国太过理想主义,不能基于国家利益制订其政策,又在战略理论上太过执着于普遍战争的条件,以至于不能掌控她不熟悉的,可又政治、军事目标纠缠在一起的战略目标。美国人受到自以为其价值观可以普世通行的影响,过度低估了在一个深受儒教思想影响的社会要推动民主化的障碍,也低估了一个外力侵凌频仍的民族,追求政治目标时的意志力量。”(大外交,646)也就是说,尼克松前几届

    24、总统,基于意识形态和推广美式民主的目的而发动越战,体现了浓厚的理想主义。而尼克松则是现实主义外交的代表,他处处以美国利益为外交的目标和准则。尽管尼克松也多次公开谈论美国对外的目的不是贪图任何人的领土,不想主宰其他人民,所追求的是和平生存的权利,而且不仅是为了美国自己,也是为了全球人类,是为了维护和平和自由,(大外交,652)但在实践上他是现实主义做法。对于福特总统,作者着墨不多。基辛格博士对里根总统的外交有较多的评论。基辛格认为,里根总统总体上倾向于理想主义的,可以称之为现实的理想主义,而且里根对于苏联的瓦解有着真正的关键性的作用。对于导致苏联寿终正寝的重要因素,基辛格认为“真正发生扭转作用的

    25、却是里根”。(大外交,707)谈到里根的外交风格时,基辛格说:“如果说里根处理意识形态冲突的方式是简化版的威尔逊主义,他对此一斗争如何解决的观念也一样根基于美国的乌托邦思想。”(大外交,712)里根的个性在于他真心想在全球推广美式的民主价值,甚至不惜以强力要求美国的不民主的伙伴推行民主改革。比如他对智利、菲律宾的独裁政权施加强大压力要求推行民主化改革,从而导致两国政府被推翻。舍此,里根领导下的美国政府还帮助苏联的敌人,并直接与苏联展开军备竞争,最终拖垮了苏联。 二、从基辛格笔下的越战以来美国外交史看美国外交本质首先,以理想主义为根。美国无论是对外侵略,还是参加各种战争,参与各种国际纠纷,都打着

    26、人权、道德、人道和民主自由的旗帜。赤裸的现实主义外交态度或者口号在美国人民心目中很难被普遍接受,尽管这种外交的目标完全是为了美国人自身的利益。威尔逊主义传统在美国根深蒂固,威尔逊主义对人性持乐观态度,相信集体安全,相信民主自由和美好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强调通过司法解决争端等,同时威尔逊主义对美国人的道德优越性无比自信。 其次,相信美国例外论和美国的道德优越性。美国人坚信美国例外论(american exceptionalism),认为上帝眷顾美国人,美国这块大地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同,由此而来,他们认为美国人有一种道德优越性。这两种东西使得美国人容易以一种救世主的态度搞外交,自认为美国是全世界自

    27、由的灯塔,美国人的强大是全世界的福利所在。道德优越性推动美国积极干预世界事务,在全世界范围制造矛盾和灾难,尽管也给世界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后果。美国人常常或真诚或虚伪地在全世界以自由和人权之名,行“世界警察”之职能。 第三,美国外交始终不忘美国利益,现实主义巧妙躲藏于理想主义旗帜之下。实际上美国从未忘记其国家利益,美国人在世界上行侵略之举动比比皆是,比如发动美西战争,侵略古巴,侵略朝鲜,在新中国成立后封锁中国并干预中国统一等。与他国不同的是,美国的外交常常打着美丽的旗帜,具有非常强的欺骗性。美国人虽然自称从不为利益而战,只为原则而战。(大外交,751)但是实际上,如果独裁政权不关乎美国利益,则无论

    28、其如何侵犯人权,美国一般是不会去干预的。美国推广自由和民主的口号下,掩藏着真正的目的美国的国家利益。 第四,美国外交比较强调均势。无论是尼克松,还是后来的里根等人,都无一例外强调均势是世界和平的基础,美国外交的重要目标是维持世界均势。尼克松有一段话特别清楚地表达了美国人对于均势的认识。尼克松说:“我们必须记得,世界历史上享有相当长期和平的惟一时期,是实力均衡存在的时期。”(大外交,651)不过,实际上,现在美国追求的均势是一超多强下的均势,而非美国、俄国、日本、中国、欧洲实力相等的均势。 第五,美国外交关注世界形势,认为世界的稳定,尤其是那些偏远地区的形势与美国的安全和繁荣有重要关系。也就是说

    29、现在的美国走出了孤立主义外交窠臼,她关注世界,认为美国利益之维系还依赖全球的局势。第六,美国外交呈较大的波动性,受政党和民意影响比较大。在大外交一书中,我们看到美国不同的总统外交的风格和基调是不同的,美国外交受到国内政治的影响非常大,其中政党因素、民意和国会的作用比较大,甚至民意有时候成为决定性因素。任何一个美国总统都不能完全不顾民意而自行推行外交政策。 三、对中国对美外交的启示意义 第一,中国对美国外交本质应该有清醒认识。美国的外交深受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影响,美国外交可以说是一种带有理想的现实主义,其基本点在于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常常打着人权和自由的旗帜干预他国政治,而本质却在于获取美国

    30、的国家利益。对这一点,中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有的时候,美国人推行民主也不乏真诚,她真诚地以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应该推向全球,中国也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基于美国在外交中总是想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对方,中国政府在外交时需要对此加入注意,维护中国的社会制度和中国的生活方式。 第二,充分认识到美国外交的独特性。美国人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文化,强调美国例外论和道德优越性,她有其独特的外交逻辑,中国应该对其有足够的研究和把握。中国需要认识到美国和欧洲的外交风格并不相同,而且两者的利益也有不同之处。美国人对于欧洲的外交政策、外交传统有不欣赏的一面,自认为自己在道德上高于欧洲。 第三,中国对美外交

    31、应该重视长远利益。基辛格认为,美国在历史上曾犯了相关的错误,如对俄国外交,很多时候以俄国国内政治决定亲疏态度。基辛格强调美国的对俄政策应该配合长久利益。(大外交,758)实际上,这些经验对中国外交非常有启发意义。中美外交同样也不能以短期利益、短期问题为出发点,而应该首先考虑长远利益。中日外交也如此,对方都应该优先考虑长远利益。敌对的日本对中国是没有好处的。而目前而言,中国对美日的外交有时候有情绪化之嫌疑,对于长远利益考虑不够。 最后,加强对美国外交的研究。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美关系对中国而言非常重要,而高明的对美外交是维持良好的中美关系的基础。鉴于美国外交的复杂性,美国领导人更替对美国

    32、外交的决定性影响,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美国外交传统、美国领导人性格和政治观、美国外交制度等的研究,以期更好地发展对美关系,维护中国国家利益。 参考文献 2金正昆.外交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1). 3XX百科.“大外交”词条.网址: 4吴建民.外交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2(1). 5徐萍、李洪影.论美国外交的政治特征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4). 6习蕾.论美国外交中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j.青年科学,2009(7). 理想主义和虚伪无耻-读大外交 文爱谁是谁 最初看到这本基辛格的大外交还是好几年前在网上随意浏览时无意中发现的网上版本。当时便如获至宝,全心全意投入到阅读中去了。不过,很遗憾,网上的那个版本十分不全,因此最后十分的不尽兴。然后是三年到北京出差,在首都机场的书店里看见了这本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大外交,当即买下。很遗憾的是,买下之后,由于世俗生活的


    注意事项

    本文(大外交读书笔记.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