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2012.doc

    • 资源ID:7973506       资源大小:22.67MB        全文页数:7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2012.doc

    1、1总 则1.0.1 为了在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 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 1.0.3 地基处理除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外,尚应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 源等。 1.0.4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经 处理后的地基计算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 的有关规 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地基处理 ground treatment提高地基强度,改善其变

    2、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技术措施。2.1.2复合地基 composite foundation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的由地基土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2.1.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2.1.4换填垫层 cushion挖去表面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坚硬、较粗粒径的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的垫层。2.1.5加筋垫层 reinforced cushion在垫层材料内铺设单层或多层水平向加筋材料形成

    3、的垫层。2.1.6预压地基 preloading foundation对地基进行堆载预压或真空预压、或联合使用堆载和真空预压,形成的地基土固结压密后的地基。2.1.7堆载预压 drift preloading对地基进行堆载使地基土固结压密的地基处理方法。2.1.8真空预压 vacuum preloading通过对覆盖于竖井地基表面的不透气薄膜内抽真空排水使地基土固结压密的地基处理方法。2.1.9压实地基 compacted foundation利用平碾、振动碾或其它碾压设备将填土分层密实的处理地基。2.1.10 夯实地基 rammed foundation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

    4、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密实的处理地基。2.1.11 挤密地基 compaction foundation利用横向挤压设备成孔或采用振冲器水平振动和高压水共同作用下,将松散土层密实的处理地基。2.1.12砂石桩复合地基 sand-gravel columns composite foundation将碎石、砂或砂石挤压入已成的孔中,形成密实砂石增强体的复合地基。2.1.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 cement fly ash-graval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等混合料加水拌合形成增强体的复合地基。22.1.14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ramm

    5、ed cement-soil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将水泥和土按比例拌合均匀,在孔内分层夯实形成增强体的复合地基。2.1.15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 cement deep mixing composite foundation以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要材料,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将固化剂和地基土强制搅拌形成增强体的复合地基。2.1.16旋喷桩复合地基 jet grounting composite foundation高压水泥浆通过钻杆有水平方向的喷嘴喷出,形成喷射流,以此切割土体并与土拌合形成水泥土增强体的复合地基。2.1.17土桩 、灰土桩复合地基 compaction

    6、columns composite foundation用素土、灰土填入孔内分层夯实形成增强体的复合地基。2.1.18注浆加固 grounting consolidation将水泥浆或其它化学浆液注入地基土层中,增强土颗粒间的联结,使土体强度提高、变形减少、渗透性降低的加固方法。2.1.19 微型桩 micro pile用桩工机械或其他小型设备在土中形成直径不大于 30cm 的桩。2.2 符号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P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c 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2.2.2 抗力和材料性能Dr 砂土相对密实度;e 孔隙比;fa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7、pk 桩体单位截面积承载力特征值;fsk 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spk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Ip 塑性指数;qp 桩端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桩端端阻力特征值;qs 桩周土的侧阻力特征值;R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U 固结度;wop 最优含水量;q 压力扩散角;lc 压实系数;r d 干密度。 2.2.3 几何参数 A 基础底面积;Ae 一根桩承担的处理地基面积;Ap 桩的截面积;b 基础底面宽度; d 桩身直径;de 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有效排水直径;l 基础底面长度,桩长; m 面积置换率;s 桩间距;z 基础底面下换填垫层的厚度;3 基本规定 3.0.1 在选择地

    8、基处理方案前,应完成下列工作: l 搜集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上部结构及基础设计资料等;2 根据工程的要求和采用天然地基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地基处理的目的、处理范围和处理 后要求达到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等; 3 结合工程情况,了解当地地基处理经验和施工条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尚应了解其 他地区相似场地上同类工程的地基处理经验和使用情况等; 4 调查邻近建筑、地下工程和有关管线等情况; 5 了解建筑场地的环境情况。 3.0.2 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 选用处理地基或加强上部结构和处理地基相结合的方案。 3.0.3 地基处理方法的确定宜

    9、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根据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使用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土质条件、地下水特征、 环境情况和对邻近建筑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初步选出几种可供考虑的地基处理方案, 包括选择两种或多种地基处理措施组成的综合处理方案; 2 对初步选出的各种地基处理方案,分别从加固原理、适用范围、预期处理效果、耗用材料、 施工机械、工期要求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对比,选择最佳的地基处理方 法; 3 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和场地复杂程度,在有代表性的 场地上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 如达不到设计要求

    10、时,应查明原因,修改设计参数或调整地基处理方法。 3.0.4 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本规范确定的地基承载 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 2 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 1.0。 对具有胶结强度的增强体复合地基尚应根据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桩身强度 验算。3.0.5 经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 3.0.6 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后的地基 进行变形验算。 3.0.7 受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

    11、物及构筑物,当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时,应进行地 基稳定性验算。 3.0.8 存在较弱夹层地基处理设计时,对软塑、流塑状态的土层不仅应验算竖向力的作用效应, 还应验算水平力作用效应:对液化土层应验算地震作用效应。3.0.9 复合地基设计的地基承载力验算,除满足轴心荷载作用要求外,还应满足偏心荷载作用要 求。 3.0.10 处理后的地基整体稳定分析可采用圆弧滑动法,其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1.30。散体加 固材料的抗剪强度,可按加固体的密实度通过试验确定;胶结材料对整体稳定的作用可按材料 面的摩擦考虑。 3.0.11 刚度差异的整体大面积基础地基处理宜根据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进行承载力和变 形验算

    12、。 3.0.12 采用多种地基处理方法综合使用的地基处理工程验收检验时,处理地基的综合安全系数 不应小于 2.0。 3.0.13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A 的规定。 3.0.14 对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规定需要进行地基变形计算的建 筑物或构筑物,经地基处理后,应进行沉降观测,直至沉降达到稳定为止。 3.0.15 地基处理采用的材料,应根据场地环境类别符合有关标准耐久性设计的要求。 3.0.16 施工技术人员应掌握所承担工程的地基处理目的、加固原理、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等。 施工中应有专人负责质量控制和监测,并做好施工记录。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会同

    13、有 关部门妥善解决。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监理。施工结束后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工程质量 检验和验收。 4 换填垫层 4.1 一般规定 4.1.1 换填垫层适用于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的地基处理。 4.1.2 换填垫层根据换填材料不同可分为土、石垫层和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 4.1.3 换填垫层的厚度应根据置换软弱土的深度以及下卧土层的承载力确定,厚度不宜小于 0.5m,也不宜大于 3m。4.1.4 应根据建筑体型、结构特点、荷载性质、场地土质条件、施工机械设备及填料性质和来 源等进行综合分析,进行换填垫层的设计和选择施工方法。4.2 设计4.2.1垫层可选用下列材料:1 砂石。宜选用碎石、卵

    14、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当使用粉细砂或石粉时,应掺入不少于总重 30%的碎石或卵石。砂石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50mm。对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得选用砂石等透水材料。2 粉质粘土。土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得超过 5%,亦不得含有冻土或膨胀土。当含有碎石时,其粒径不宜大于 50mm。用于湿陷性黄土或膨胀土地基的粉质粘土垫层,土料中不得夹有砖、瓦和石块。3 灰土。体积配合比宜为 28 或 37。土料宜用粉质粘土,不宜使用块状粘土和砂质粉土, 不得含有松软杂质,并应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 15mm。石灰宜用新鲜的消石灰,其颗粒不得 大于 5mm。 4 粉煤灰。

    15、可用于道路,堆场和小型建筑,构筑物等的换填垫层。粉煤灰垫层上宜覆土 0.3 0.5m。粉煤灰垫层中采用掺加剂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性能及适用条件。作为建筑物地基垫层的粉煤灰应符合有关建筑材料标准要求。粉煤灰垫层中的金属构件、管网宜采取适当防腐措施。大量填筑粉煤灰时应考虑对地下水和土壤的环境影响。5 矿渣。垫层使用的矿渣是指高炉重矿渣,可分为分级矿渣、混合矿渣及原状矿渣。矿渣垫层主要用于堆场、道路和地坪,也可用于小型建筑,构筑物地基。选用矿渣的松散重度不小于 11kNm3,有机质及含泥总量不超过 5%。设计、施工前必须对选用的矿渣进行试验,在确认其性能稳定并符合安全规定后方可使用。作为建筑物垫层的

    16、矿渣应符合对放射性安全标准的要求。易受酸、碱影响的基础或地下管网不得采用矿渣垫层。大量填筑矿渣时,应考虑对地下水和土7壤的环境影响。6 其他工业废渣。在有充分依据或成功经验时,也可采用质地坚硬、性能稳定、透水性强、无 腐蚀性的其他工业废渣材料,但必须经过现场试验证明其经济效果良好及施工措施完善方能应 用。 7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所用土工合成材料的品种与性能及填料的土类应根据工程特性和地 基土条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 50290 的要求,通过现场试验 后确定其适用性。作为加筋的土工合成材料应采用抗拉强度较高、受力时伸长率不大于 4%5%、耐久性好、抗腐蚀的土工格栅、土

    17、工格室、土工垫或土工织物等土工合成材料;垫层填料宜用碎石、角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粉质粘土等材料。当工程要求垫层具有排水功能时,垫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在软土地基上使用加筋垫层时,应满足建筑物稳定性和变形的要求。4.2.2垫层的厚度应根据需置换软弱土的深度或下卧土层的承载力确定,并符合下式要求:pz + pcz ? f az(4.2.2-1)式中 pz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kPa);pcz 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kPa);faz 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 pz 可分别按(4.2.2-2)和(4.2.2-3)

    18、式计算:条形基础pz=b(pk- pc)(4.2.2-2)b + 2ztgq矩形基础pz=bl(pk- pc)(4.2.2-3)(b+ 2ztgq)(l + 2ztgq )式中b 矩形基础或条形基础底面的宽度(m); l 矩形基础底面的长度(m);p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kPa);pc 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kPa);8z基础底面下垫层的厚度(m);q 垫层的压力扩散角(),宜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 4.2.2 采用。表 4.2.2垫层材料的压力扩散角q ()换填材料中砂、粗砂、砾砂、圆砾、角粉质粘土.一层二层及z b灰土二 层 以砾、石屑、卵

    19、石、碎石、矿渣粉煤灰加筋上加筋0.252060.5030232825-3028-38注:l)当 z b 0.25,除灰土取q 28、一层加筋取q 25、二层及二层以上加筋取q 28外,其它材料均取q 0,必要时宜由试验确定;2) 当 0.25 z b 0.5 时,q 值可内插求得。4.2.3垫层底面的宽度应满足基础底面应力扩散的要求,可按下式确定:b? b + 2ztgq(4.2.3)式中b?垫层底面宽度(m);q 压力扩散角,可按表 4.2.2 采用;当 z b 0.25 时,仍按表中 z b 0.25 取值。整片垫层底面的宽度可根据施工的要求适当加宽。垫层顶面宽度可从垫层底面两侧向上,按基

    20、坑开挖期间保持边坡稳定的当地经验放坡确定。垫层顶面每边超出基础底边不宜小于 300mm。4.2.4 对于工程量较大的换填垫层,应按所选用的施工机械、换填材料及场地的土质条件进行现 场试验,以确定压实效果。 4.2.5 垫层的压实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碎石、卵石、砂夹石、土夹石、中砂、粗砂、砾砂、角砾、圆砾、石屑、粉质粘土、灰土、粉煤灰换填材料的压实标准可按表 4.2.5 选用。表 4.2.5 各种垫层的压实标准施工方法换填材料类别压实系数 lc碎石、卵石砂夹石(其中碎石、卵石占全重的 30%50%)碾压土夹石(其中碎石、卵石占全重的 30%50%)0.940.97振密中砂、粗砂、砾砂、

    21、角砾、圆砾、石屑或夯实粉质粘土灰土0.95粉煤灰0.900.95注:l 压实系数 lc为土的控制干密度 r与最大干密度 rd max的比值;土的最大干密度宜采用击实试验确d定,碎石或卵石的最大干密度可取 2.2t/m3;2 当采用轻型击实试验时,压实系数 lc 应取高值,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时,压实系数 lc 可取低值; 2. 矿渣垫层的压实指标可按最后二遍压实的压陷差小于 2mm 控制。 4.2.6 换填垫层地基的承载力应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4.2.7 对于垫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的建筑,在进行地基变形计算时应考虑邻近基础对软弱下 卧层顶面应力叠加的影响。当超出原地面标高的垫层或换填材料的重度高

    22、于天然土层重度时, 宜早换填,并应考虑其附加的荷载对建筑及邻近建筑的影响。 垫层地基的变形由垫层自身变形和下卧层变形组成。换填垫层在满足本规范第 4.2.2 条、 第 4.2.3 条和第 4.2.5 条的条件下,换填垫层地基的变形可仅考虑其下卧层的变形。对沉降要 求严格或垫层厚的建筑,应计算垫层自身的变形。 垫层下卧土层的变形量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的有关 规定计算。 4.2.8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所用土工合成材料应进行材料强度验算,并符合下列规定: TpTa(4.2.8-1)式中:Tp土工合成材料作用力(MPa),对于筋材可按下式确定:Tp = pzfs/m

    23、c(4.2.8-2)式中: fs 筋带的似摩擦系数,由试验确定;mc 土工合成材料筋材综合影响系数,宜控制在 3-8 之间,一般取 4-6;Ta土工合成材料筋材的允许抗拉强度(kN/m)。4.2.9加筋垫层的加筋体应设置在垫层的合适部位。一层加筋时,可设置在垫层的中部;多层加筋时,首层筋材离基底的距离宜取 0.3 倍垫层厚度,筋材层间距宜取(0.3-0.6)倍的垫层厚度,且不小于 200mm。对于土工带加筋,加筋线密度宜为 0.33-0.5。垫层的边缘应有足够的锚固长度或锚固措施。4.3 施工 4.3.1 垫层施工应根据不同的换填材料选择施工机械。粉质粘土、灰土宜采用平碾、振动碾 或羊足碾,中

    24、小型工程也可采用蛙式夯、柴油夯。砂石等宜用振动碾。粉煤灰宜采用平碾、 振动碾、平板振动器、蛙式夯。矿渣宜采用平板振动器或平碾,也可采用振动碾。 4.3.2 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试验确定。除接触下卧软 土层的垫层底部应根据施工机械设备及下卧层土质条件确定厚度外,一般情况下,垫层的分 层铺填厚度可取 200300mm。为保证分层压实质量,应控制机械碾压速度。 4.3.3 粉质粘土和灰土垫层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 wop 2%的范围内,粉 煤灰垫层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 wop 4%的范围内。最优含水量可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也可 按当地经验取用。 4.3.4 当

    25、垫层底部存在古井、古墓、洞穴、旧基础、暗塘等软硬不均的部位时,应根据建 筑对不均匀沉降的要求予以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铺填垫层。 4.3.5 基坑开挖时应避免坑底土层受扰动,可保留约 200mm 厚的土层暂不挖去,待铺填 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严禁扰动垫层下的软弱土层,防止其被践踏、受冻或受水浸泡。在碎石或卵石垫层底部宜设置 150300mm 厚的砂垫层或铺一层土工织物,以防止软弱土层表面的局部破坏,同时必须防止基坑边坡坍土混入垫层。4.3.6 换填垫层施工应注意基坑排水,除采用水撼法施工砂垫层外,不得在浸水条件下施 工,必要时应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4.3.7 垫层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

    26、上,如深度不同,基坑底土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 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垫层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 粉质粘土及灰土垫层分段施工时,不得在柱基、墙角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上下两层 的缝距不得小于 500mm。接缝处应夯压密实。灰土应拌合均匀并应当日铺填夯压。灰土夯 压密实后 3d 内不得受水浸泡。粉煤灰垫层铺填后宜当天压实,每层验收后应及时铺填上层 或封层,防止干燥后松散起尘污染,同时应禁止车辆碾压通行。 垫层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与基坑回填。 4.3.8 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1 下铺地基土层顶面应平整,防止土工合成材料被刺穿、顶破;2 土工合成材料应先铺纵向后铺

    27、横向,且铺设时应把土工合成材料张拉平整、绷紧,严禁有折皱;3 土工合成材料的连接宜采用搭接法、缝接法或胶接法,连接强度不应低于原材料抗拉强度,端部应采用有效固定方法,防止筋材拉出;4 应避免土工合成材料暴晒或裸露,阳光暴晒时间不应大于 8 小时。 4.4 质量检验 4.4.1 对粉质粘土、灰土、粉煤灰和砂石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可用环刀法、贯入仪、静力触探、 轻型动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检验;对砂石、矿渣垫层可用重型动力触探检验,并均应通 过现场试验以设计压实系数所对应的贯入度为标准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 4.4.2 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设下层土。 4.4

    28、.3 采用环刀法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时,取样点应位于每层厚度的 2/3 深度处。检验点数量, 对大基坑每 50100 m2 不应少于 1 个检验点;对基槽每 1020m 不应少于 1 个点;每个 独立柱基不应少于 1 个点。采用贯入仪或动力触探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时,每分层检验点 的间距应小于 4m。 4.4.4 竣工验收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垫层承载力时,每个单体工程不宜少于 3 点;对于大型工程 则应按单体工程的数量或工程的面积确定检验点数。在有充分试验依据时也可采用标准贯 入试验或静力触探试验。 4.4.5 对加筋垫层中土工合成材料应进行如下检验: 1、土工合成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破损、无

    29、老化、无污染;2、土工合成材料要求张拉平整、无皱折、紧贴下承层,锚固端锚固牢固;3、上下层土工合成材料搭接缝要交替错开,搭接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5预 压 地 基5.1 一般规定 5.1.1 预压地基是指采用堆载预压、真空预压或真空和堆载联合预压处理淤泥质土、淤泥、冲 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 5.1.2 对塑性指数大于 25 且含水量大于 85%的淤泥,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加固土层 上覆盖有厚度大于 5m 以上的回填土或承载力较高的粘性土层时,不宜采用真空预压加固。 5.1.3 预压处理地基应预先通过勘察查明土层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布、层理变化,查明透水 层的位置、地下水类型及水源补给情况等。并应通过土工试验确定土层的先期固结压力、孔隙 比与固结压力的关系、渗透系数、


    注意事项

    本文(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2012.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