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7970510       资源大小:41.99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

    1、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第一 课 形体的组合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教学重、难点: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教学准

    2、备:各种形状的盒子、塑料瓶、易拉罐等、胶、剪刀等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教学过程:一、 导入阶段:1、欣赏几何石膏形体师问:看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生答:是立体的2、导入课题:形体的组合二、发展阶段:1、形体的特点: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可分为“自然形体”“几何形体”。2、形体的组合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建筑、雕塑形体等。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师小结:形体是建筑、雕塑基本结构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几何

    3、形体(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自由形体(自然界存在的)三、拓展阶段:1、怎样运用各种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四、学生作业: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教师巡回辅导。五、作品展示: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六、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七、教学延伸与拓展:用立体形状还可以创造什么作品。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理解形体的概念。充分展开想象,尝试用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各种形体进行组合设计。让学生感受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

    4、,许多物体多是各种形体的组合,感受性体组合之美。 一 、导入新课 师:出示范品实物 提问:这些高楼与上次我们做的高楼有什么不同? 小节:这些高楼要比我们上节课做的复杂的多,大多是我们平时见到的小盒子做成的。二 教授新课 师: 建筑物大都呈现一定的几何形体,形形色色的包装盒,经过剪贴,拼拼贴贴,再进行适当的附加装饰,每种风格别具一格的楼房、小屋就呈现在我们面前。师生共同分析模型特点,(边欣赏边分析)提问: 这组模型由几个盒子组成?它们的形状如何?小结:这些盒子形态各异的盒子,有的长有的短,因此把他们组合在一起正好可以表现出楼房的高矮不同。有的小盒子还可以进行变化组合。三、师生共同制作1、找一个大

    5、一些的盒子作为建筑物的主体,先想好你要做的大房子的造型,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位置剪开,剪掉多余的部分,方便其他盒子的组合。2、取一个小一点的盒子进行组合,可以将它竖着粘,也可以将它横着粘,可以根据需要组合二至三个盒子。3、找一些纸条,或有关建筑物的装饰品进行镶料,要注意将盒子的四周全部包住,给人整体的美感。4、将这些装饰物粘接到小盒子的边和角上。(师生共同讨论,怎样粘接更有创意?)5、教师提问: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大房子?学生讨论四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作业要求:1 用你手中的小盒子组合成不同的大房子形象。 2 仿照老师制作的范品制作一个大房子。五、小结。教学后记:第二课 抽象雕塑1、通过教学活

    6、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出抽象的雕塑。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认识抽象的基本特点。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各种线材、板材、块材一课时一、导入阶段:1、欣赏抽象雕塑看了这些形体,有什么特点吗?抽象雕塑1、抽象的特点:几何形体2、抽象雕塑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欣赏雕塑作品等。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学生讨论)1、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六、作品展示:2、学生代表向

    7、全班同学展示作品3、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七、收拾和整理:八、教学延伸与拓展:抽象雕塑作品可以运用在哪些地方、环境中。观察、收集我们的城市有哪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第四课 多样与统一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并利用多样与统一的规律,画一组静物。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多样与统一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取景框,进行构图训练。3、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利用视觉感受事物的不同和变化。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学会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对不同静物的观察。各种水果、文具

    8、、小器皿、写生用具两课时1、 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1、欣赏一组静物的变化看了这些变化,有什么想法吗?多样与统一1、学习知识窗内容:三个苹果的例子2、学生活动:把自己准备的实物进行组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才比较好看3、欣赏范画实例:画家是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1、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完成一幅静物写生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取景框,把要写生的对象观察下来。3、绘画步骤(1)摆好静物(2)用取景框观察静物(3)找出最高点、最低点、左右两侧的界线形成一个三角形(4)用笔从前至后逐个描画完成一组静物写生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写生工具。多进行观察和静物

    9、写生,锻炼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还可以进行风景写生。第二课时1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多样与统一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取景框,进行构图训练。3、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利用视觉感受事物的不同和变化。欣赏一组照片(感受照相取景)哪一张好看的,为什么?1、什么是静物画:静物画是西方绘画中的一个门类。它指以日常生活中无生命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也就是说从概念的意义上,西方的静物画与动物画只在极小的范围内有一定的重合现象。2、欣赏一组静物写生画哪一幅好看,为什么?3、观察静物的组成结构,学生讨论,教师总结。1、写生要注意什么?写生对象的真实性2、如何用线条表现静

    10、物?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等特点,来描绘写生对象3、写生步骤:(1)用取景框构图 (2)在画纸上定好写生对象位置(高和宽)(3)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描绘 (4)仔细描绘,做到统一有序完成一幅静物写生 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1、多练习线描,在静物写生的基础上,可进行风景写生。锻炼自己仔细观察生活的能力。2、讲一个科学家认真观察生活的故事。第三课 喜怒哀乐1、学生学会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及表现方法。学生能够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并掌握美术语言的表达方法。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之情,提高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掌握喜、怒、哀、乐表情的特征。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喜

    11、、怒、哀、乐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教具学具:颜色、油画棒、橡皮泥。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激情导入,体验色彩1、创设情景。(教师以谈话的形式与同学交流上课时的心情感受。) 2、体验色彩情感性。请学生在色卡中选出分别能体现出自己喜悦、愤怒、悲伤、欢乐心情的色彩。请学生把选出的色卡按类分别粘贴到黑板上。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所选择色卡的理由。出示课题。(喜怒哀乐) (二)观察表情,感受特征1、 做游戏,展示不同的表情。2、请学生根据不同的表情进行成语交流。(三)引导延伸,丰富内涵提示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都有心情和表情。三、学生操作,教师辅导可以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创作。展开丰富想象,根

    12、据作品创意表现不同的表情,并配以相应的色彩。题目自拟。四、作业展评五、课堂小结:学生学会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及美术表现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之情,提高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一、导入 观察表情,感受特征。做游戏,展示不同的表情。请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到黑板前根据对应的表情色卡用不同的形状在上面摆放出不同的表情,并对特征加以说明。请学生根据不同的表情进行交流。讨论人类与大自然的人文关系。从单纯的人物表情延伸到大自然的表情,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人文关怀精神。 二、学生操作,教师辅导。作业要求:、教师引领:时刻用轻松的语言引导学生,用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创作。3、作品展评

    13、,体会成功。互评 自评(说明创意或讲述自编故事) 教师讲评三、小结:四、课后拓展:1、回家后可以对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等进行人物头像写生,写生时注重分析不同年龄层以及男女性别差异之间的表情差异。2、可以适当进行速写练习,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好人物的脸部表情。第四课 夸张的脸1、引导学生欣赏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特点,同时观察人物的变化特点。2、指导根据学生自己的想象,同时模仿运用大师的表现方法和脸谱表现的特点,设计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培养对人物的审美情趣。3.启发学生观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用泥塑造型语言,夸张塑造,大胆趣味地表现人物头像,提高学生对人物特征的观察及立体造型表现

    14、力。指导学生模仿大师作品表现方法,设计有特点的作品学生大胆想象,设计富有创意和夸张的形象。陶泥若干,盘一个,放少量水,泥刀一把,木板一块(或报纸、布),椭圆形纸板(表面打毛)两块,阿福等作品若干。1、引导学生欣赏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特点,指导根据学生自己的想象,同时模仿运用大师的表现方法和脸谱表现的特点,设计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2、启发学生观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用泥塑造型语言,夸张塑造,大胆趣味地表现人物头像,提高学生对人物特征的观察及立体造型表现力。二、新授揭题:夸张的脸 1、欣赏课本中的范例:(1)头像:非洲尼日利亚雕塑,眼睛很大,脸异常饱满,脖子上挂的圈圈淹没了下颚,很好的体现了

    15、非洲某部落的形态。(2)青铜人头像:中国商代,嘴巴扁平且非常长,眼睛耳朵都超出正常人的比例,耳朵有比现代人经常说的招风耳更夸张的形状,且有很大的耳洞,眼睛呈三角形,暴出。这件文物为揭开四川三星堆文化提供了历史证据。(3)北方多闻天王:中国明代佛教雕塑,眼睛怒目前方,眉毛异常厚实,额头处可见到常人没有的圆形突出,这些特征都为了显示天王的尊严与不可侵犯。2、欣赏一些漫画人物头像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夸张。3、请几位同学做模特,对他们的某些特征进行夸张变形练习。游戏:做微笑、愤怒、哭泣等各种表情。观察五官特征。方法:观察-分小组讨论各种表情的五官特征-交流评价-欣赏图片4、提出作业要求:要求创作,画面

    16、构图安排得当;能概括表现人物表情;三、作业:绘出一幅奇特的形象。表现形式可以画,可以拼贴,可以拼贴和画相结合。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五、作业展评:六、课后拓展:1、用铅笔或钢笔临摹一幅自己满意的漫画作品。2、对着镜子画画自己带有夸张性的表情。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人物头像特征,进行夸张的表现手法;并尝试泥塑,进行头像立体造型。2.启发学生观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用泥塑造型语言,夸张塑造,大胆趣味地表现人物头像,提高学生对人物特征的观察及立体造型表现力。3.体验泥塑夸张表现人物头像造型的乐趣,培养对人物的审美情趣。一、玩泥游戏导入。(1)教师准备一盆偏湿些的小泥球,椭圆形的纸板。让学生分

    17、组进行游戏比赛,看哪组能快速把小泥球压成泥饼,以填满椭圆形纸板为胜。(2)请同学上台,做快乐的表情,看谁的表情最强烈。 2.观察人物夸张表情的变化特征,探究学习抓住特征进行变形的夸张表现方法。二、观察体验:提问:怎样让开心的表情更显开心?指名表演(2)分小组讨论,请代表发言:五官、发型怎样变形就更开心?可请学生上台修改眼或嘴的几种变化,学会举一反三。3)欣赏。简笔漫画人物头像。进一步启发学生,观察漫画家夸张的表现方法。得出夸张之艺术手法:变形法,如小的更小,圆的更圆,曲的更曲。(4)欣赏。对比欣赏漫画名人与真人头像作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的审美特征。是使人物更鲜明更风趣幽默更具感染力。 3.感

    18、受夸张的脸,鼓励学生夸张表现自己喜爱的脸。轻松一下,启发学生尝试做各种有趣夸张的表情,互相观察脸部形的变化特征。三、学习泥塑立体造型方法。(1)泥塑捏塑技法学习:对比漫塑人物和漫画人物不同点:立体造型与平面造型的区分。提问讨论:泥塑捏塑有哪些手法?总结:团、搓、压、挖等等。(3)教师演示:泥塑人物头像步骤方法。教师根据简笔画开心的人,用学生制作的椭圆形陶土,添加上捏塑的五官、头发。(4)讨论:两块陶土用水衔接会更容易牢固。讨论多种组合泥塑成型方法,如泥球和泥条组合成眼睛。(5)欣赏陶艺学生作品,启发:用泥塑造夸张的五官,有更多的变化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5.学生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完成创作。四

    19、、展示学生作品给自己的作品取名,进行评价。五、做一个轻松夸张的表情下课。第五课漂浮的画 漂浮的画 一教材分析:“漂浮”,这两个三点水偏旁的汉字组合,勾勒出了一幅漂在水面随水而动的优美画面,由此“漂浮的画”让我们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和创作的欲望这节课我试图通过“肌理”的一种制作方法吸附法的演示、实践、感悟、创新,向学生展示油漆和水之间密切而又美妙的关系,展现其肌理的美,同时让他们运用已掌握的色彩知识和配色方法,结合点,线,面的美术知识,完成心中“漂浮的画”。二、学生状况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漂浮的画”的制作充满了好奇心和表现欲,他们已基本掌握了色彩的基础知识和常用的调色配色方法,他们已不满足于仅仅

    20、拿笔调和颜色来作画,他们渴望用更新颖的方法更自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朝气和活力。这堂课用吸附法表现“肌理”的教学内容,正符合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能充分展示他们的艺术个性。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制作“肌理”的基本方法-吸附法。2.合理安排画面上的点,线,面,做到要有疏密变化。 过程与方法:分析观察生活中的“肌理”,了解PPT中美丽风景肌理形成的原理,通过演示、实践、感悟吸附法来制作“肌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肌理的美感,体会制作的快乐,展示学生的艺术个性。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如何帮助学生感受肌理的美,并运用吸附法制作简单的肌理作品。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制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

    21、和创造力。 2.合理安排画面的点,线,面。五、教学准备:教具:扁平盛水容器、油漆、汽油,竹签,白纸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3幅自然风景图片,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神奇魅力。图片美在哪里?有哪些景物的存在而让你感到美丽。每幅图片都由不同的点,线,面所组成,再加以漂亮的颜色搭配,而正是这种和谐的美丽让人身心愉悦。思考,我们是不是可以模仿,“制造”出这种效果呢? 1、演示:在玻璃试瓶里盛一定量的清水,随后滴入几滴油漆,让学生观察油漆和水之间的变化。 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 滴入清水中的油漆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一下子沉入水底;还有的在水中漂浮。 说明:这个演示是为了让学生看清油漆和清水之间的变

    22、化过程,从而激发 他们学习新知识新方法的兴趣。 注意:油漆中必须加入适量的汽油才会产生较满意的飘浮效果。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记录下油漆和水之间美妙的变化呢?(绘画、照片等) (二)新课:(板书)出示课题: 漂浮的画 肌理的自然属性: 广义的意义:“肌理”是某种物体上的纹理、质感,如树皮的纹理、质感,大理石的纹理、质感等等。 狭义的意义:它是绘画、雕塑等艺术创造所特有的形象化语言,如各种笔触、斧凿的痕迹、画面上的纹理等等。平时我们画画都是在纸上完成的,上了颜色万一画错了也很难修改了,今天我们要在水里画画,好处是哪里画错了,哪里不好看我们都可以修改,最后用纸把水面上的“画”吸附下来。(三)示范:教师

    23、示范油漆吸附法:用油漆倒入盛满清水的扁平容器中,用棒稍加搅动,在需要化开的地方滴上几滴汽油稀释,用纸吸附在水面上,完全吸附后小心取出,即可制作出一幅肌理作品。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以下几点会造成不同肌理的吸附效果: 1、汽油稀释的量: 加入汽油的量多,油漆滴入水面成散点状。 加入的汽油量过少,油漆成凝结团状。 2、水所处的状态: 水处于静态时滴入油漆。 水处于动态时滴入油漆,均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3、油漆滴入水面的距离。 (四)学生作业: 用吸附法制作一幅肌理作品,可以选用任何颜色搭配。要求运用已学的色彩知识和配色方法,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制作的肌理作品命名。 七、教学评价 本堂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堂中的评价以鼓励为主,由于吸附法制作肌理效果具有偶然性,学生初次尝试不太容易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师应多加鼓励与帮助,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文莲山课件 第六课 写意蔬果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写生的意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及重 要性。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掌握写生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的能 力。体会写生的乐趣。写生的基本方法 ;学会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静物几种静物、文具、小器皿、写生用具一 导入阶段:1欣赏一组照片(感受照相取景)略2


    注意事项

    本文(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