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历史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案人民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7961893       资源大小:39.2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历史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案人民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3)维新运动期间形成高潮,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4)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并按戏曲、电影等类别实现了专门分工。思维点拨报刊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新闻事业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影视最主要的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需求,其次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二、广播影视的普及1广播事业(1)1923年1月23日,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上海正式开播。(2)1926年6月1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3)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4)1928年8月

    2、,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5)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改革开放以来,广播事业有了新的发展。2电影事业(1)历程: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2)概况清朝末期:1896年8月,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了第一部影片定军山。民国时期:国产电影快速发展,产生了许多知名的导演、明星和电影作品。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但过分强调政治宣传作用而使题材单一。改革开放后:许多影片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上获奖,增强了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中的

    3、影响力。3电视事业(1)起步:1958年5月1 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2)发展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此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电视台纷纷成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天上卫星转发,地上有线网络传输”的广电覆盖新格局逐渐形成。20xx年6月9日,“中星9号”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直接服务于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卫星直播领域。目前,我国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易混易错在中国,电视的出现要比电影和广播晚。电影、广播、电视在中国出现时间分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20世纪

    4、50年代。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1发展状况(1)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2)截至20xx年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应用(1)政治生活: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2)经济生活:网上购物成为其兴起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商品交易形式。(3)其他方面: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博客、论坛、电子报刊等,都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3评价(1)性质:是一种互动媒体、信息渠道和生活平台。(2)消极:存在着信任度与安全感较低、网络沉迷情况等负面影响。(3)积极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知识网络

    5、(教师用书独具)知识精要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了一股办报的热潮,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2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不断更新,广播影视逐渐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3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互联网作为一种互动媒体、信息渠道和生活平台,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史料一要想预言互联网的发展,简直就像企图用弓箭追赶飞行的子弹一样。哪怕在你每一次用指尖敲击键盘的同时,互联网就已经不断地变化了。英国学者尼尔巴雷特(1)史料

    6、一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史料解读抓住“追赶飞行的子弹”等关键词来分析互联网的发展。【提示】现象:互联网发展迅速。原因:互联网集其他媒介的优势于一体,而且价格低廉;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人们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地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史料二进入21世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20世纪90年代,超市的购物方式在几年间就占据了主流市场。进入21世纪以来,网购渐成时尚,年轻人较之中老年人更喜欢网购。网购足不出户,网络几乎可以解决日常生活的各种问题,使人们更加依赖于电脑。网络传播各种各样的社会新闻,拉近了

    7、人们之间的距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文化展现了多种生活方式,文娱活动的丰富多彩,展现了不同的审美观念。网络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不再轻易相信某种宣传;网络改变了社会政治生活,促进了以民主法制为核心的社会进步。(2)结合史料思考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史料解读抓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展现了多种生活方式”“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的社会进步”等关键信息对史料进行归纳。【提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化;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民主法制为核心的社会进步。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原因、影响及应对之策(1)原因互联网集其他媒介的优势于一体,而且价格低廉。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

    8、受,人们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2)影响积极方面:互联网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获取更多的知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消极方面:网络不良信息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比如,使不少青少年迷恋网吧、荒废学业、误入歧途等。(3)应对之策顺应世界潮流。由于互联网具有极大的优势,我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互联网技术在各个产业中的应用,促进社会信息化发展,从而带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消除负面影响。针对网络的负面影响,政府必须加强管理,使互联网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同时,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科学、合理地使用

    9、互联网。大众传媒的变迁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1)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内容的新闻事业的功能,是报刊业的主要任务,它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有着重大影响。维新派、革命派曾以报刊为阵地,大造变法或革命的舆论。后来,报刊上开始登载商业广告、娱乐信息,而且比重日益增大,但新闻报道仍被人们认为是报刊的主要特征。(2)影视是带有政治导向的,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但其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消磨闲暇时光,发散剩余能量,转换情绪,获得修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影视中夹带大量商业广告,甚至出现电视商场的专题节目,引导人们消费。总之,影视对人们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

    10、(3)互联网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互联网的出现,将人类推向新的生存空间。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家中或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完成工作,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增加了乐趣。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1故都杂咏中写道:“啧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 A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B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C推动了社会新闻的传播D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C题干材料描述的是秀才不出门也能知道世界大事,这说明近代报纸推动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21877年申报专栏津门纪略记载说:“乡间妇女至沪佣工,当其初至时,或在城内帮佣

    11、,尚不失本来面目。略过数月,或迁出城外,则无不心思骤变矣。妆风雅,爱打扮,渐而时出吃茶回思昔日在乡之情事,竟有判若两人者。”这一描述实际上反映了()A作者对女子出外做工持反对态度B西方工业文明导致传统道德的崩溃C申报以宣传传统思想为宗旨D近代城市生活影响人们的社会观念D从材料“妆风雅,爱打扮,渐而时出吃茶回思昔日在乡之情事,竟有判若两人者”可知,这反映了从乡间到城市生活以后,人们的社会观念发生了改变,判若两人,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3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记载:“甲午以后,言维新变法者如狂,于是湘学报等恶旧俗而维新之是求,如保中国不保大清,变君主以为民主之说,亦时有流露

    12、。”材料中引号部分内容摘自()A申报 B时务报C民报 D新青年B申报是商业性通俗报刊,故排除A项;时务报是由维新派创办的宣传维新思想的报刊,故选B项;民报是宣传民主共和思想的报刊,排除C项;新青年前期是宣传民主科学等资产阶级思想的杂志,故排除D项。4历史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如中央电视台第六套电影频道的官方网址是“”,其中“m”为“movie”的简写,那么“1905”的寓意是()A这一年中国拍了第一部电影B这一年世界电影传入中国C这一年是世界电影诞生的年份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A“movie”翻译为电影,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5

    13、“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这是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A曹先生与徐小姐在剧院看电影B张小姐基本上是乘坐电车上班C谭先生积极收集全国各地的战况D夏太太在家收看上海电视台的节目D材料中提供的信息是1943年的上海,此时上海还不能收看电视节目,因此D项中的现象当时还没有出现。6电影搜索反映了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这表明() 网络具有迅捷传递信息的特点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

    14、弊端A BC DC网络是虚拟的,并且具有“双刃剑”的特点,故其不可能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说法错误,故排除含的选项即可,故本题选C项。7中国近代形式的报刊诞生于鸦片战争前夕, 出版地点遍及全国各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是鼓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这就是近代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方晓红中国新闻史材料二戊戌变法失败后,清王朝的反动腐朽愈来愈暴露,中

    15、国被瓜分的形势愈来愈严重。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都创办了白话报刊,它使民主革命时期的白话报刊又有了新的发展。从1899年到1918年,各地新创办的就有170种。北起哈尔滨,南到广州,东至上海,西达伊犁,遍布全国近30个大中小城市,甚至连最僻远的世界屋脊拉萨,也在1907年创办了西藏白话报。此外在日本东京也出现了9种中国白话报刊。王洪祥中国近代白话报刊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报刊这一传播媒介在当时发展的突出特点。(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白话报刊的发展有哪些新变化?(3)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民报宣传三民主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提出的政治背景。简要指出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分别对中国民主革

    16、命起到的作用。【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信息概括,报刊这一传播媒介在当时发展的突出特点是中国人自办为主;政论报刊影响最大;内容丰富,种类多,涉及面广;贴近民众。第(2)问,应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白话报刊的新变化有种类更多、分布更广、在国外出现。第(3)问,三民主义是在中华民族危机加剧,为摆脱危机,挽救民族危亡的政治背景下提出的。旧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指导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展开。【答案】(1)中国人自办为主;(2)种类更多;分布更广;在国外出现。(3)背景:中华民族危机加剧,为摆脱危机,挽救民族危亡。作用: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历史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案人民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