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规划说明书.docx

    • 资源ID:7875855       资源大小:56.97K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规划说明书.docx

    1、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规划说明书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规划说明书目 录第一章 基本情况 25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规划范围 25第二节 自然条件 25第三节 人口、用地发展现状 26第四节 旅游资源分布与评价 26第五节开发条件评价 31第二章 规划依据、指导思想与度假区发展性质 32第一节 规划依据、期限 32第二节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33第三节 发展性质、功能定位 33第三章 度假区市场定位 34第一节 客源市场分析 34第二节 目标客源市场 35第三节 市场规模预测 36第四节 度假区人口规模 37第四章 总体布局 39第一节 形象定位 39第二节 项目策划 41第三节 功能分区 47第四节 用地

    2、布局 49第五节 环境容量 57第六节 地块开发控制 59第五章专项规划 63第一节 生态规划 63第二节 绿化规划 64第三节 给水规划 65第四节 排水规划 66第五节 电力规划 67第六节 电信规划 67第七节 有线电视规划 68第八节 燃气规划 68第九节 防灾规划 68第十节 环境保护规划 69第六章 近期开发重点与投资分析 71第一节 近期开发重点 71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分析 72第七章 环境协调区规划 72第一节 环境协调区范围 72第二节 环境协调区景点组织 73第三节 环境协调区景观保护 73第四节 环境协调区产业布局控制 73第五节 环境协调区村镇布局控制 74第六节 环

    3、境协调区土地利用控制规划 75第一章 基本情况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规划范围浙江省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位于浙江省北部、太湖南岸,东起长兜港,南邻王家湾、邱城山,西至小梅山、黄龙洞西侧,北濒太湖,总面积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以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为主,包括度假区环境协调区(白雀乡全境43平方公里及长兴横山乡东部),总面积43.4平方公里。第二节 自然条件一、 地形地貌度假区地貌以水网平原为主,地势呈西高东低,西部为丘陵,约占15%,东部以水网平原为主,约占85%。主要河流有小梅港、长兜港;主要的山脉为弁山,海拔高程在70米-200米之间;母岩主要为砂岩、石灰岩和泥岩,土壤以红黄壤为主。区内除现有工程建设用

    4、地外,一般为农田,地面高程在1.63.1米之间。二、 气候本区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侯区,光、温、水等要素配合良好,体现光温同步、雨热同季的特征。该地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根据湖州市气象台多年统计资料:年平均气温15.8。c 左右,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7。c,最冷月平均气温3.3。c,无霜期265天,常年活动积温49005130。c;年平均降水量为1275.4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74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81%;全年盛行风向为东南风和东北风。三、 地质、水文本区在地质构造上位于杨子古陆、下杨子台褶带上,隶属于南京湖州隆断褶束。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分为孔

    5、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本区以前者为主,含水层由全新世的轻亚粘土、人工填土和淤泥质土组成,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1- 1.5米,局部地段不足1米。区内水网密布,主要河流是与太湖相连的长兜港、小梅港。小梅口历年最高水位为4.85米,最低水位为2.25米。四、 土壤植被规划区内土地肥沃,大部分地区为湖松土和典型的水稻土。植物资源丰富,天然植物种类较多,主要有马尾松、杉树等常绿针叶树和枸树、栗树等阔叶树种,也有少量竹类。而且人工栽培竹、桑、茶、果等经济林木的种植面积较广。第三节 人口、用地发展现状一、 人口现状度假区5KM2的范围内有村庄人口约2300人,主要为白雀乡的黄龙洞村、小梅水产村、湖滨村和横道桥村

    6、4个行政村的13个自然村人口,计534户2025人,以及长兴县横山乡图影桥村的部分村庄。 二、 用地发展现状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1995年6月开始开发建设,已经建成太湖山庄、太湖水上乐园、公安培训中心、太湖疗养院、望湖疗养院、交通宾馆,即将建成开放的有哥伦波太湖度假中心、涵碧山房等宾馆、度假村,总计用地13.75公顷。第四节 旅游资源分布与评价一、 旅游资源分布1、自然景观资源(1)太湖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清同治湖州府志载:“湖长五百里,周三万六千顷”。太湖蓄水量40亿立方米,水深1-2米,平均水位3.1-3.2米,1991年最高水位是4.75米。太湖浩瀚无垠,气象万千,早晚不同,四季各异

    7、,晴雨变幻多端,素有“无风三尺浪”之说;风雨大作时,更是乱石崩云,惊涛裂岸。远眺可见湖中渔帆棹影,水天一色。太湖视野开阔,白天这里可以观赏到日出日落的全过程。而且,由于太湖渔船作业,所以太湖的日出日落又比海上观日景象丰富;夜晚,月色如雪如霜,或明或暗,柔和明媚;月形时圆时缺,形影变幻无尽。(2)山体太湖旅游度假区西部为低山丘陵,小梅山、邱城山、黄龙山等均为弁山山脉的组成部分。乘船环湖仰望弁山,可见峰峦起伏,林木葱郁,果园成片;登山俯瞰太湖,只见波光粼粼、鱼帆点点,沿岸芦荡连绵,视觉效果极佳。(3)黄龙洞、黄龙宫黄龙洞位于黄龙山北侧陡崖下,直径14米、洞深37米。旧时称“金井洞”,是长江三角洲唯

    8、一的落水洞,洞底有一斜洞,下有四个支洞,均可行走。沿途可观赏绚丽多彩的溶洞景色。洞口有宋代书法家黄庭坚题写的“黄龙洞”名,还有十余处摩崖石刻,留有历代名人题写的诗篇佳作。黄龙宫位于黄龙洞的东南方,宫内有近百块不同形状的钟乳石,取小石击之,可敲击出悦耳的“响石音乐”,世称“中华一绝”。近年来,已组织力量对黄龙洞黄龙宫进行整修,并打一通道,使洞宫相通,黄龙洞又出现新的景观。(4)弁山石林弁山盛产太湖石,尤以弁山的大玲珑山、小玲珑山的奇石更著称于世。小玲珑山在白雀乡太史湾西杨桂山一带,大玲珑山距小玲珑山约3华里。弁山奇石在唐代已有盛名,宋时尤盛。据江南园林志记载,宋代著名学者叶梦得的“石林”,就位于

    9、此处。而今在弁山上偶尔尚能挖掘到断石残碣,有关部门已计划收集整理。(5)小雷岛小雷岛位于小梅口以东约9公里,面积约3公顷。小雷岛目前无人居住,只有一导航灯塔。植被为野草山花类,生物群落基本完整,生态环境良好,景观状态丰富,有悬岩峭壁、礁石、山涧等。2、人文景观资源(1)法华寺位于太湖山庄西南约4公里处的法华山东侧,南朝梁武帝时建造。据清同治湖州府志和重建法壶寺碑等史料记载:南朝齐时(480-502),达摩禅宗比丘尼道迹,云游至弁山的石斗山,见此山山清水秀,林深泉甘,遂在山腰结庐静修,昼夜虔诵法华经凡20年不缀。“每诵经时,有白雀旋绕,若听法状,故又称白雀寺”,山亦更名为法华山,俗称白雀山。梁初

    10、,道迹圆寂,“肉身不坏”,遗蜕藏宝龛葬之。梁大同元年(535),“龛上忽生青莲花,道俗异之,有司录实奏闻”,梁武帝萧衍下赦在此建法华寺。寺内有清、浊两泉,上有“青莲古洞”四字,寺庙历经多年,现存大雄宝殿、观音真身殿及客堂数间。(2)邱城遗址位于太湖旅游度假区的入口处东侧,面积约3公倾。邱城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距今50006000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分三层,下层属马家浜文化,中层属菘泽文化,上层为邱城城墙。春秋时吴王阖闾在此屯戊练兵。邱城至今保存尚完好,其北城地势较高,平面呈东西向的长方形,周长约1.5公里,城墙尚存800米,高8-10米,上宽5-8 米,底宽20-30米,有门11座;南城

    11、周长亦为1.5公里,城墙尚存800余米。现北城为茶园、松树、竹林覆盖,南城建成湖州造纸厂。“邱城遗址”碑在造纸厂专家楼东北,“阖闾练兵处”在现在的邱城山上。1963年邱城遗址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在邱城山与黄龙山的连接处,新建了度假区主入口城门式纪念建筑。(3) “石林精舍”、“弁山小隐”、“云林小隐”位于弁山,分别为学者叶梦得、书法家黄玠、书画家崔成健所筑,现遗迹不存。(4)项王祠、王二相公庙吴兴记载弁山 “有项王走马埒、饮马池”, “有项王祠、项王系马木,石间有项王马迹”。 在现太湖乐园的得闲楼址,以前还有一座“王二相公庙”,供奉“太湖船神王二相公”,现已毁。(5)太史慈墓法华山

    12、东面沈家洞,三国时东吴大将太史慈葬于此。(6)梅花洲、南横港梅花洲原与陆地连为一片,明嘉靖年间兴修水利,将长兴小梅山麓的小港与乌程(今湖州)的徐溇港连接而成。现南横港为航道,梅花洲开辟成太湖乐园。(7)环湖大堤、治太纪念碑环湖大堤是九十年代国家“治太”重点工程之一,度假区段长3.6公里,堤顶宽7米,堤内种植防护林带,堤外是芦苇水面。治太纪念碑在度假区中心地带,梅洲路与邱城路交汇处,碑高21米。(8)石室土墩位于弁山山顶和山腰,依山走势排列,呈圆形或椭圆形。经专家鉴定,这些石室土墩属西周至春秋时期墓葬群距今约2500-3000年。1997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民俗文

    13、化资源(1)“太湖船神”王二相公 有一年渔汛期太湖冰封不化,王二相公为保民生计,在湖中化开一条水道,渔民因此得以生存,后渔民筑庙供奉,香火极盛,周围地面的渔民每年都要祭拜。平时渔民出湖捕鱼,也要烧香祈求保佑。(2)“苍弁山神”项羽传说本地是秦末西楚霸王项羽起兵之地,弁山为项梁练兵演武场,至今,项羽被湖州人称为“苍弁山神”,吴兴记载弁山 “有项王走马埒、饮马池”, “有项王祠、项王系马木,石间有项王马迹”。 (3)捕捞节每年9月间太湖鱼汛,渔船开禁,千帆竟发,百舸争流,场面蔚为壮观,为太湖渔民的重要节日。二、 资源分布特征1、旅游资源品位较高,集聚性好度假区中大部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主要分布在西

    14、南部的弁山和邱城山上,各景点之间的空间距离短,区内旅游资源品位相对较高,其中邱城遗址、石室土墩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法华寺由南朝梁武帝赦建,黄龙宫被誉为“洞中音乐厅”, “项王祠”遗址、“王二相公庙”遗址反映地方风物;“梦得读书处”、“石林精舍”等遗址记录了弁山与历代文人士大夫紧密联系。2、山水自然景观结合紧密度假区内同时具备山、水、平原、岛屿等多种自然景观,水乡平原风光主要集中于东部,山地丘陵自然景观集中于西部。山青水秀,结合过渡和谐,湖光山色,浑然一体。3、自然与人文景观结合紧密度假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分布上距离很近,大部分距离不超过一公里,如法华寺、黄龙洞、邱城遗址等,近邻效应好。而且

    15、在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方,也同时分布有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物古迹,如邱城遗址、法华寺等。4、资源通达性高区内所有资源距离道路较近,游人可以很方便地到达旅游目的地。黄龙洞、小梅山等部分资源已经初步开发,陆续对外开放。三、 旅游资源评价度假区旅游资源评价主要从美学艺术价值、历史科教价值、生态环境价值、资源组合度、旅游开发条件五个方面进行。其中美学艺术价值包括观赏价值和游乐价值、康复价值三方面;历史科教价值包括历史文化和科教价值两方面;生态环境价值包括环境容量和气候水文两方面;旅游组合度包括资源数量、景点之间的距离,旅游开发条件则指交通、规模、住宿饮食、基础设施等参数的综合指标。根据以上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将

    16、度假区资源分类逐条评价,结果如下:(1)具有较高美学艺术价值的有:太湖、弁山、黄龙洞、黄龙宫、小雷岛、法华寺、邱城遗址、梅花洲等。(2)具有较高历史科教价值的有:太湖、环湖大堤、治太纪念碑、弁山石林、法华寺、邱城遗址、“石林精舍”、 “弁山小隐”、“云林小隐”、南横港、石室土墩等。(3)具有较高生态环境价值的有:太湖、弁山、小雷岛等。(4)资源组合度好的有:邱城遗址、阖闾练兵场、法华寺、黄龙洞、黄龙宫、太湖、小雷岛等。(5)旅游开发条件好的有:法华寺、黄龙洞、黄龙宫、邱城遗址、梅花洲、太湖等。四、 资源开发重点根据度假区旅游资源分布与开发价值评价,规划重点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是:1、一洞、两山、

    17、一寺即黄龙洞、黄龙宫、邱城山、小梅山、法华寺。2、一湖、一岛即太湖、小雷岛。3、观光农业区内通过整治、疏浚和开挖湖荡河道,连接区内众多的湖荡小岛、田园村庄、桑林鱼塘,开展游船、垂钓、观鱼、赏花、尝果、品茶、野营、野炊等游览活动,游客可参与农家的劳作,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满足现代都市人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愿望,展现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田园风光的独特风貌。4、特色产品太湖四宝:银鱼、白虾、鲚鱼、角鱼;湖畔三珍:温山御 、弁山杨梅、太湖百合。第五节 开发条件评价 一、 开发建设的有利条件1、区位条件得天独厚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太湖南岸,处于上海黄山和苏、锡、常杭州两条黄金旅游线路的交接点,

    18、是长江三角洲旅游网的中心地带。东邻上海,南接杭州,西达黄山,北与苏锡常隔湖相望。度假区距上海160公里,距杭州90公里,距南京220公里,距离湖州市区6公里,承东启西、贯通南北,区位条件优越。2、水陆交通便利度假区背靠南太湖交通走廊,面向太湖水面,水陆交通便利。104、318两条国道在湖州市区交汇后直通杭州和上海,杭宁高速公路从湖州城区穿过,湖盐公路在桐乡与沪杭高速公路接轨。湖州至无锡、苏州高速游艇将南、北太湖旅游区的时间距离缩短至2040分钟。通达的交通网加快了与本市其它旅游点(南浔、莫干山、安吉等)的联系,也加快了度假区与全国各地特别是苏、锡、常、杭、嘉、沪、宁的联系。3、生态环境优越本区

    19、依山傍水,小气候和水质、大气环境质量良好;度假区山体、植被基本保存完好,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区域。4、旅游资源丰富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可归纳为五大类,即以太湖为主体的湖滨景观,以黄龙宫、黄龙洞为主体的溶洞景观,以弁山、小雷岛、小梅山、邱城山为主体的森林山水景观,以新型观光农业为主体的生态农业景观,以治太工程为主体的水利工程景观,以法华寺、邱城遗址为代表的古文化景观。二、 不利条件1、度假区范围内现有人口密度较高,就地安置困难大,搬迁成本高。2、周围有部分厂矿对度假区视觉景观有较大干扰,特别是水泥厂的灰尘影响较大,矿山开采过度,岩体遭受破坏。 第二章 规划依据、指导思想与度假区发展性

    20、质第一节 规划依据、期限编制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规划的依据是:(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3)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4)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5)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6)湖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996-2010)(7)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政发97269号关于建立浙江省淳安千岛湖、嘉兴湘家荡、兰溪武义温泉、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的批复(8)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环保评估报告(9)国家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根据近远期规划相结合以利于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并考虑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本规划的期限是:近期:1

    21、998-2000年中期:2001-2010年远期:2011-2020年第二节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一、 规划指导思想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作为重要的浙北旅游中心,应充分凭借本地优势,立足华东客源市场,积极参与环太湖以及全国的旅游竞争,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南太湖山水文化为标志,以水上活动、会议度假和生态旅游为特色,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营建自然、悠闲、浪漫的度假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以带动整个湖州市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二、 规划原则1、生态原则根据度假区的资源特色,顺应国际旅游发展趋势,营建完善的生态环境,突出南太湖自然风光,发展生态旅游。2、可持续发展原则正确处理开

    22、发与保护的关系,使旅游资源永续利用。3、近远期相结合原则规划既具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又与实际结合,切实可行。在充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近期重点开发代表性项目及旅游接待设施,滚动开发,促使旅游度假区迅速形成规模,4、动态原则规划考虑到远期发展的多种可能,加大规划弹性和可适用性。第三节 发展性质、功能定位一、 度假区发展性质1992年国务院批准兴办11个旅游度假区,至1997年12月浙江省批准8个省级度假区,从而在环太湖一带形成三个国家级、省级度假区,即位于北太湖的苏州太湖(胥口)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无锡太湖(马山)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及位于南太湖的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省级)。各度假区经过数年

    23、的开发建设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接待能力,并开始接待国内外的游客。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位于浙江北大门,上海黄山、杭州无锡的黄金旅游线的交接点。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是环太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省旅游发展的重点。它与周边旅游度假区优势互补,各具特色,是太湖流域旅游经济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紧依中心城市,是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市“一城一区”用地结构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城即中心城区,一区即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 根据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的区位、资源条件,确定其发展性质是:长江三角洲及环太湖旅游圈以发展南太湖水上活动和生态旅游为特色的重要旅游基地,湖州

    24、中心城市以旅游度假为主的功能区。二、 度假区主要功能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其主要功能为以度假休闲和生态旅游为主体,是集水上运动、康体娱乐、观光旅游、商务会议为一体的多功能滨湖旅游度假区。第三章 度假区市场定位第一节 客源市场分析随着世界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现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正逐步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长江三角洲一带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人们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外出旅游方式也随之变化。人们开始由观光旅游向文化旅游和度假休闲旅游发展。回归自然、生态旅游;认同知识、文化旅游;康体保健、休闲旅游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旅游三大发展趋势。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25、经济较为发达,居民收入较高,生活水平已基本达到小康。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居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准之后就有度假旅游的潜在需求。湖州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产品主要以观光产品为主,度假产品的开发尚处于开创阶段。度假产品在总体上种类不够丰富、产品尚待完善,具有吸引力的度假产品还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度假旅游市场的成长发育。第二节 目标客源市场根据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的区位条件和本身具有的吸引力,将客源市场分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潜在市场三个类别。一、 一级客源市场:湖州市和上海市湖州市域人口255万,中心城市人口22万,湖州市是浙北的中心城市,但城市娱乐设施相对较弱,太湖乐园以及太湖水上运动项目开放以来,一定

    26、程度上弥补了不足。随着太湖度假区娱乐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湖州本地游客是度假区早、中期的主要客源市场之一。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距湖州160公里,车程2-3小时。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居民的出游水平也较高。1997年全市游客总量153.5万人次中外来游客为72.25万人次,其中上海游客逾50万人次;太湖旅游度假区开放两年多来,游客量为50余万人次,其中约30%来自上海。上海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性大都市,外资企业及外国政府和跨国公司驻上海的办事机构较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还会进一步增加。以自然风光取胜的湖州太湖度假区对上海的中外游客具有明显的吸引力。上

    27、海是湖州的第一大客源目标市场。二、 二级客源市场:环太湖流域及邻近的各大、中城市浙北、苏南历来是鱼米之乡、富饶之地,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杭宁高速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的建设、乍湖铁路的规划、宣杭铁路等级提高、横渡太湖高速游船的开通以及104国道、318国道的改造大大缩短了湖州与甬、杭、绍、嘉、苏、锡、常、宁等大中城市的时空距离,这部分游客有望增加。三、 潜在客源市场:转道来湖观光和商务旅游由于湖州位于上海黄山、杭州无锡的黄金旅游线的交接点,且邻近国际大都市上海和著名旅游城市杭州,经湖州停留的旅客和经杭、锡、沪等旅游胜地转至湖州的国内国际游客以及来湖出差进行商务活动的旅客是湖州太湖旅游度假

    28、区潜在的客源市场。 四、 目标市场定位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是以上海和本地为主要目标市场、逐步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的的旅游度假区;是以较高标准、较低消费为特色的休闲、游览基地;是以典型的南太湖山水文化特色面对国内外游客,以太湖风光和田园情趣面对上海游客,以新颖、独特的娱乐设施面对本地游客的滨湖旅游度假区。第三节 市场规模预测一、 游客规模预测1、年游客规模湖州市各旅游点1997年游客数为153.5万人次,其中市外游客72.25万人次,海外游客0.95万人次,国内游客比1996年增长了39%。太湖旅游度假区1996年8月至1998年10月游客近50万,约占湖州市同期游客人数12%。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是

    29、湖州市旅游业的龙头,是湖州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又位于湖州中心城市近郊,随着旅游知名度的提高,旅游设施的发展,游客人数近期还将有大的提高。根据湖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对全市年游客规模预测,考虑度假区游客的市场占有量随着时间延续、景区开发、知名度提高、人们度假休闲方式的转化,逐步提高。规划太湖旅游度假区年游客量近期占全市国内年游客量的12%,中期占15%,远期占18%;国外游客以全市10%计算。 表3-3-1 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游客规模预测年 份 湖州市域 (万人次/年) 太湖旅游度假区 (万人次/年)国内国外国内国外1997153.80.720*200032834020105479820.92020

    30、 160*2.3*注:1、为1996年8月1997年7月的统计数据。 2、2020年湖州市国内外游客分别以5%、10%的年均增长率计并推算至度假区。 2、日游客规模根据经验节假日游客约占总游客的70%,我国目前年节假日约为111天,其中约2/3属宜游日(1/3为不适游日,如雨、雪、风暴等),即约74天,因此预测宜游日日均游客人数近期为0.38万人次/日,2010年为0.79万人次/日,2020年为1.54万人次/日。旺季节假日游客人数按宜游日的1.8计算,则2000年达0.68万人次/日,2010年1.42万人次/日,2020年2.77万人次/日。普通日(除不适游日)游客人数2000年平均为700人次,2010年平均为1460人次,2020年平均为2870人次。二、 旅游收入预测度假区游客量根据全市游客量推算,近期(2000年)游客人数可达40万,其中本市游客约占50%,若以本市游客人均花费80元/人次,外地游客参照1997年国内外出旅游人均花费328.2元/人次估算,则太湖旅游度假区2000年旅游收入可达8000万元。中期(2010年)以本市游客约占20%,若以本市游客人均花费150元,外地国内游客人均花费400元/人次,国际游客人均500美元/人次(1997年湖州地区国际游客消费400美元/人次,参照美、日、西班牙、意大利游客人均消


    注意事项

    本文(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规划说明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