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0421农村医学专业课程整合方案优化后Word格式.docx

    • 资源ID:7875662       资源大小:877.06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0421农村医学专业课程整合方案优化后Word格式.docx

    1、三、课程整合原则(一)能力为本的原则 “能力为本”的农村医学专业技术教育需要打破传统的与五年制本科学校相同的学科课程构架,通过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的熟练掌握分析确定课程门类,按照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原则确定课程结构,根据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成长逻辑规律排列序列。(二)工学结合,能力为先的原则1.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社区、乡镇、村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的助理医师岗位需求为依据,以职业生涯为背景,以工作过程为框架,以项目任务为起点,强化实践技能训练。根据课程的不同性质与基本技能训练的要求,不断改革实验、实训内容和方法,特别是职业能力类课程,均应加强

    2、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创新思维能力。临床见习和实习要不断提高带教质量,多为学生创造实践操作的机会。重点加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的培养,并逐科进行严格的考核和临床能力评定。2. 以学生为主体,围绕目标,因材施教 牢固树立“德厚博爱,笃行弘医”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研究岗位所需,精选教学内容,突出能力本位。以学生“学得”为出发点,以自主学习、快乐学习为基本点,以培养创新性思维为提升点,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精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综合运用和创新各种教学方法,如:综合实训教学法、PBL教学法、床边教学、网络教学等,创造生

    3、动、直观、活泼的教学情境,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教学方法体系。3. 讲座辅修课程-“专业+专长”,助力学生能力提升。讲座、选修课课程是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开设的。在执行中应注意一是鼓励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根据兴趣和就业导向选讲座选修课程,二是讲座选修课程教学在课余免费安排,三是讲座选修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训、见习、实习均已在计划中统筹安排。(三)多元合作,加强技能培养1.“校院”合作与校教学实习医院一体化协作。按 2+1的培养模式,学生在完成前两年(即“2”)在校本部完成必备的基本素质教育课程、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后,第三年(即“

    4、1”)入驻教学实习医院学习临床技能,包括实训、见习,训练并形成初步职业能力。由临床带教专业教师授课,学生进入医院,工学结合,接触临床,感受真实医疗环境,了解病人和医疗过程,边学习边接触病人边实践。这个“1”是指第三年毕业实习,在医疗单位跟随临床医生,学习医疗过程,训练并形成初步职业能力。2.“校行”合作 与行业合作,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跟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与时俱进,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岗位对接;推进构建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实现教学过程与医疗过程对接;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以进

    5、一步深化与教学医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聘请高水平师资,充分利用县、市医院和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优质教学资源,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卫生人才。3.“校政”合作 2011年开始的订单定向免费培养乡村医生(纳雍班),是市卫生局主导,各相关部门配合,行业参与实施的项目。对此订单培养的的学生,在完成2+1模式的培养毕业后,将由市卫生局、纳雍县卫生局安排到相关教学医院进行全科医生规范化实习培训1年,通过到岗前的基层医生规范化培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实际工作能力,规范医疗过程,帮助毕业生深化对基层医学的理解,提升临床实际技能,为“用得上”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指导他们参加国家助理执业

    6、医师考试;然后进入乡镇卫生院工作。四、课程整合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一)明确课程定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农村医学相关专业课课程必须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需要的要求,参照国家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与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相关内容,构建合理的课程。(二)确立课程目标所谓“课程目标”就是预期的课程结果,即期望学生学习某门课程后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状态。1、知识目标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与医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英语、计算机和法律基础知识;掌握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农村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

    7、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知识;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掌握改善疾患残障及康复的有关知识;掌握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防治原则;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和筛查的原则。2、能力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运用中西医结合的适宜技术,对农村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能力;具备对农村重大传染病及时识别、早期处理的能力;具备处理农村常见急危重症、组织抢救与转送病人的能力;具备对常见致残疾病进行康复治疗及管理的能力;具备开展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工作、实施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的能力具备胜任农村卫生宣教、健康指导、预防保健等工作的能力;具备对未来职业生涯做出规划,终身学习的能

    8、力;具备在农村卫生服务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及利用网络资源等方式,在业务上继续提高的能力;具有处理好人际关系,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有组织协调及自我管理的能力。3、态度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备基本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具有诚实守信,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不过度医疗;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关心和救助老、弱、病、残及困难群体;热爱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具有扎根农村,为农村基层卫生事业贡献终身的信念。 (三)课程开发分析农村医学(乡村医生)专业调研报告,以满足农村医疗水平发展需求为基本原则,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基本要求

    9、,以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及实训基地建设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立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和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体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进行基于乡村医生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工作态度,行为规范及创新能力,能够在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等岗位胜任临床工作的中专层次、拥有较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四)、课程模块设置与基本要求1、课程模块设置由5个模块构成:基本素质(公共基础课)模块,职业基础(专业基础课)模块,职业能力(专业课程)模块,职业实践模块(毕业实习与技能实习)模块以及职业拓展模块。职

    10、业拓展模块包括选修课和讲座。各模块课程每18学时计1学分。表2 农村医学专业课程模块设置模 块性 质组成门数应修学分应修学时数占总学时百分比(%)学时总数理论实践理实比例基本素质(公共基础)必修课8325764101662.5:115.9职业基础(专业基础)376662561.6:18.4职业能力(专业课程)10488646382262.8:23.8职业实践(实践技能)毕业实习640140038.6职业拓展选修课和讲座76120802:3.3 合计391633626153820481:1.3100.0通过本课程体系运行,培养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卫生宣传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具有良

    11、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能够全面胜任农村卫生服务的高素质适宜人才,见图 1。图 1 农村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图根据学生的学识基础及职业成长规律,遵循“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并行”的原则,确定“二元三阶式”的教学目标,进行理论、实践、素质培养的系统化设计,形成有机衔接、相互支撑、完整统一的课程体系。见图 2图2 职业领域一工作任务一学习领域推导示意图构建实践能力培养教学课程结构: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按照职业岗位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不同目标,逐步增加实践教学占总教学时间的比例(见图3)。图3 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目标 根据乡村医生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整体目标,涵盖职业素质、职业基

    12、本技能和职业综合技能。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 按照乡村医生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乡村医生适宜的实践教学内容及方法。实践教学保障 包括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性教学文件(包括实验实训教材、讲义、考核手册等)和保障体系建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包括科目课程单项技能操作考核、临床实习前后分别进行的三站式综合技能考核、实习中的出科考核。理论教学系统的设计思路:遵循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临床专业知识,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的原则,建立理论教学体系,见图 4 。图4、理论教学系统化设计实践教学系统的设计思路:遵循从医学基本技能训练一临床专业技能训练一教学实习一毕业实习逐步递进的原则,形成以“应用性和实

    13、践性为基本特点,以实验、实训、实习相结合,校内实训、校内外交替、校外实践相结合”的与理论教学相伴行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 5 。图 5 实践教学系统化设计思路图(1)核心建设主干课程:正常人体结构、诊断学基础、内科常见疾病学、外科常见疾病学、妇产科常见疾病学、儿科常见疾病学、五官科学。(2)公共任选人文素质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医学伦理学(1学期1节)、科技论文写作、美育、德育选修、国情概要、演讲与口才(1学期1节)、人与自然 、社会学基础、文秘 、遗传与优生、性健康教育、营养与膳食指导、临床实习技巧、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应试指南。 (二)课程模块基本要求1.基本素质(1)德育:144学时,政治理论(

    1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概论)72学时。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72学时。讲授中职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法制观和职业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规定。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

    15、想道德品质和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解决学生成才成长过程的实际问题。(2)语文应用基础:在第一、二学期开设,72学时。讲授话题单元和应用文单元。话题单元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亲情、自然、生命、励志、和谐、审美6个话题展开;应用文单元依据学生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安排了日常文书、事务文书、医卫文书、求职文书4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教学。通过学习,以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水平和可接受能力为起点,以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和语文素养培养为基础,以语文应用能力训练为主线,以适应卫生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注重适用性、基础性、人文性、时代性和趣味性,提供选择性,力求满足各地区、各专业、各类学习起点水平的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需要;凸显学生学

    16、习主体地位,关照学生的就业需要、个性需求和发展需要。(3)信息技术基础:72学时,在一、二学期开设。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操作,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的制作、网络基础知识与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及利用网络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4)英语:本课程从听、说、读、写、译各方面实施中职英语基础阶段教学。以精读、阅读及听力为主,使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医学英语及有关的翻译技巧,加强学生人际交流方面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中职英语基础教学大纲里所规定

    17、的词汇和语言功能。 (5)体育与健康: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运动能力,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教育学生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掌握体育活动能力和科学健身方法,基本养成自觉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6)医用化学基础:32学时,在一学期开设。本课程从无机化学知识、有机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3个部分进行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医学基础课、专业课必备的理论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终身学习

    18、的能力。(7)数学应用基础:36学时,在一学期开设。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集合、函数、平面向量、数列。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概括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还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物理应用基础:40学时,每学期各开10学时。本课程教学的内容包括力学、分子物理学、电学、电磁学和几何光学5章。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主动、活泼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2职业基础课(1)正常人体结构:162学时,为核心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讲授人体各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机体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学会正确运用解剖学知识和

    19、术语。掌握各系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其调节。同时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自学能力,独立观察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2)生理学基础:72学时,在第二学期开设。其内容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其功能调节。使学生学习人体各器官的基本功能,认识机能与结构的联系,机体的整体统一性及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3)生物化学基础:54学时,在第二学期开设。讲授生物体基本物质的结构与功能、新陈代谢的过程和调控及生化药物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生物体基本物质(尤其是蛋白质、核酸)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及其提取、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及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

    20、规律、相互关系及代谢的调控等。(4)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使学生掌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5)病理学基础:通过病理学的学习,要求学生们掌握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发生、发展规律及临床病理联系,初步懂得从病理学方面认识疾病、分析疾病,并理解疾病的有关表象,为学好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6)生物学基础:54学时,在第一学期开设。其内容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生殖与个体发育,遗传的分子及细胞学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三种类型的遗传病及遗传特点,基因的本质和作用,遗传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系

    21、统,生物的起源和进化,生物与环境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7)药理学基础:90学时,在第三学期开设。讲授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各类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了解药理学基础理论新进展。熟悉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掌握常用药物的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具体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预防医学:90学时,在第四学期开设。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从群体的角度探索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相关问题(如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与

    22、疾病和健康的关系),预防疫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及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通过学习能开展健康教育和疫病预防。2职业专业课(1)基层卫生管理概论:34学时,在第三学期开设。基层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人们高度关注的社会热点,也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基层卫生管理是研究基层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应用学科,它运用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结合基层卫生事业的具体特点,探索最适宜的卫生服务方式,合理配置并及时提供卫生资源,最大限度地保障和提高基层民众的健康水平。是一个面向农村社区与家庭,整合妇幼卫生、卫

    23、生法律法规、康复医学以及新农合管理等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在教材编写和内容安排上,坚持贯彻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突出实用性、创新性、基础性、启发性的教材要求。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农村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与管理,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融为一体。(教材编写见附表5)(2)诊断学基础:144学时,为核心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也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其任务通过诊断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学会采

    24、集、综合、分析客观资料,以识别健康与疾病,提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临床诊断或初步诊断,为临床防治疾病提出重要依据。(3)常用护理技术:36学时,在第三学期开设。主要内容是生命体征测量与记录;注射及静脉输液技术;吸氧、管饲、导尿、灌肠法、洗胃、换药的技术;压疮护理;口腔护理;无菌技术操作技术;心电图基本操作方法等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主要目的是教授学生掌握常用的护理技能和技术。(4)传染病学:41学时,在第三学期开设。传染病学是一门临床医学,它是介绍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原因、规律及其的诊断和防治措施,达到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的科学。(5)内科常见疾病学:162学时,为核心课程,在

    25、第四学期开设。是注重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岗位技能的一门临床专业课程,并为全面素质的提高和毕业后适应职业岗位需求打下较坚实的基础。(6)外科常见疾病学:198学时,为核心课程,在第三、四学期开设。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树立外科无菌观念,掌握无菌操作规程,熟悉手术操作的基本程序与技能,掌握常用的外科学处理方法,了解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在教学中采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理论教学、影像观摩、实验室操作、临床见习等方式,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外科学理论、和较好的外科基本技能。(7)妇产科常见疾病学:90学时,为核心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

    26、诊治方法及孕期保健、计划生育措施。(8)儿科常见疾病学:是介绍新生儿至青春期小儿的生长发育、健康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疾病诊治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成为临床职业医师必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及儿科学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诊疗技能。(9)急救医学:34学时,在第四学期开设。是一门多专业的综合科学。是处理和研究各种急性病变和急性创伤的一门新专业,也就是指在短时间内,对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意外灾伤和疾病,所采取的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的科学。(10)五官科学:54学时,在第三学期开设。主要针对农村基层医师培养要求,重点介绍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临床表现、常见病因、诊断、治疗、预防及注意

    27、事项等有关内容。4.职业拓展 主要开设遗传与优生、皮肤性病学、科技论文写作、性健康教育、营养与膳食指导、演讲与口才、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应试指南等课程,同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开设美育、超声诊断、社会学基础、民俗与风情等讲座辅修课程,为今后的学生职业拓展奠定基础。5.职业素质主要开设演讲与口才、医学伦理学、人际沟通,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质。6.人文素质主要开设古典诗词品读、音乐赏析、社会学基础、名著品读、舞蹈赏析、化妆美容常识、美术赏析、个人形象设计、美育,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正确的审美观及其人生观和价值观。7.职业实践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临床医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医疗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危重症的初步处理。五、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 成立农村医学专业整合领导小组,教学副校长任组长,由行业专家、专业带头人组成,主要负责专业课程整合规划,课程体系改革和修订、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等工作。依据教学实习医院的师资力量与我校骨干教师形成专业课程整合组,负责专业课程整合的实施与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的创新等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2.制度保障 为使农村医学专业课程整合各个环节保质保量顺利开展工作,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如专业课程整合管理制度、课


    注意事项

    本文(0421农村医学专业课程整合方案优化后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