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初中物理复习讲义+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7863573       资源大小:511.20KB        全文页数:8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初中物理复习讲义+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项都不同5医生用听诊器可以清晰地听见患者心跳的声音,这是由于 A听诊器能自动收集有用的声音 B.听诊器减少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响度C.听诊器减少了噪声的干扰 D.听诊器靠固体传声效果好6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小实验现象。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曲线。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它

    2、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但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7小明用不锈钢尺和塑料尺设计了验证乐音的三个特征的实验,请你帮他简述实验的做法。8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9人体里许多器官,它们总在不停地运动,这些运动就引起了振动,人体器官里就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你能说出其中的三种吗?10小伟所在的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发现溅起了水花。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

    3、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于烧瓶中,轻轻摇一摇烧瓶,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酒精的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中的响声比原来小的多。实验三: 把自行车支起来,一只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拿着硬纸片,让纸片的一头伸到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要特别注意安全,不要把手伸到辐条中)先慢慢转,这时可以听到纸片的“轧轧”声;再加快转速,纸片发出的声调就会变高;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纸片就会尖叫起来了。以上三个实验中,能表明发声体在振动的实验是_,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_。声 现 象(参考答案)1振动 2.高低 大小 音色 3.强 4.A 5.B 6.B

    4、和D A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 7. 将不锈钢尺压在桌边沿,变换振动部分的长度,可体验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将不锈钢尺压在桌边沿,用不同的力拨动不锈钢尺,可体验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可由拨动不锈钢尺和塑料尺发出的声音不同体验物体的音色不同。8. 3000m 原因是月亮与地球的距离有真空的 9.略 10. 实验一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频率越快,音调越高。二、物态变化【考点聚焦】本部分涉及到的考点有:1 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2物质三态间相互转化及吸热、放热的情况。3晶体的熔点,并会查熔点表。4液体的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5液体的沸腾和沸点与压强的关系。6

    5、应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一、 温度1温度的意义2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3温度计:(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2)正确使用温度计。1熔化和凝固:(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条件;(2)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特点。2汽化和液化:(1)汽化:(a)蒸发:蒸发的特点及条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沸腾:沸腾的特点及条件;沸点与压强的关系。(2)液化:液化的两种方法。3升华和凝华1熟记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熔化、汽化、液化、凝固、升华、凝华。2日常生活中温度计如何正确使用:(1)“一看二清”。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2)“三要”。(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底

    6、;(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运用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以及图像判断物态变化和吸放热过程。4自然界中,常见自然现象和三态变化关系。5汽化两种方式的比较。6升华、凝华现象同其它物态变化的比较。7巧记物态变化特征,灵活运用和解释有关现象。蒸 发沸 腾不同点发生部位剧烈程度温度条件温度变化影响因素相 同 点1云、雾、雪、霜、露、雹、冰中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 ,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 ;由水凝固形成的是 。2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出来的气。用口“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 ,使水温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

    7、”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 ,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3如图1所示是晶体萘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80的萘是 A. 固态 B. 固、液共存状态 C. 液态 D. 以上几种说法都有可能 4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比乙盆里冰块多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在两盆里的冰块都还未完全熔化时,那么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高 B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水的温度高C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D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两盆水的温度 5. 探究 0水和0冰的有什么不同?器材: 水、冰块、容器(塑料杯、小口瓶、大口瓶)、布、锤子、纸巾猜想: 小组讨论:请根据已有经验,讨论水和冰的不同,并提出猜想,记下讨论的结 果,

    8、采用控制 相等,步骤:1.拿一大块冰和一杯水,设法把它们分别装满两个大小相同的容器,你有什么发现? 2.拿质量相等的一大块冰和一杯水,设法让冰熔化成水。看它们的质量是否相等。 3.拿质量相等的一大块冰和一杯水,分别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看哪个容器内物质先达到10。 水冰预想的情况比较的方法验证的结果6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中,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想: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A. 液体温度;B.液体的表面积;C.液面上气流的快慢;D. 液体的种类。(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量的酒精,把一杯放在烈日下,另一杯放在荫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酒精的多少

    9、。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 (选填“A”、“B”、“C”或“D”)。(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D。要求简要写出实验的方法。 7如图2所示,表示晶体的熔化图象的是(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8设计一个简易实验,验证“蒸发的快增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将设计思路及观察到的现象写出来)物态变化(参考答案) 1雾云露 云雪霜 雹冰 2.吹气使水蒸发加快,蒸发吸热 液化,液化放热 3.D 4.C 5.略 6. (1)A;(2)取两只相同的杯子,分别装上等量和酒精和煤油;(注意液体的挥发性相同)放在相同的温度环境下,一段时间后,用天平分别称出它们的质量,若相等,则与

    10、液体的种类无关,不相等,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7.D 8.提示:同样多的水倒在碟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里干的慢 三、光的反射【考点聚焦】本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光的直线传播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光的反射定律,会完成反射光路图4平面镜成像及其特点【呈现形式】常以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例如:对反射定律的实验验证可以通过实验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对反射现象和反射光路可以通过作图题进行考查。平面镜的成像的特点可以通过实验或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一、光的产生:光源二、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现象:(1)小孔成像;(2)影子的形成;(3)日、月食的形成;(4)三点一线。

    11、3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三线共面,两角相等,法线居中。”2 光的反射类型:(1)镜面反射;(2)漫反射。3 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1应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有关现象该类问题的解释掌握三点(1)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了什么物体;(3)说明出现什么现象和结果。例如:影子的形成。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因而当光在传播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正对准物体传播

    12、的光就会被挡住,在物体背光的一侧产生了与物体相似的暗区,这就是影子。2有关反射面的转动当反射面绕入射点转动时,注意法线也随着转动,且法线转过的角度同界面转过的角度相同,法线始终与界面垂直,弄清该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3判断平面镜的成像图是否正确(1)观察各像点是否用虚线连接。因成的是虚像,应当用虚线表示;(2)连接对应的物点与像点,观察它们的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物、像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4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问题(1)类型:已知物和镜画像;已知像和镜画物;已知物和像画镜(2)注意:物用实线,像及物像连线用虚线,镜面要打斜线。(3)具体作法:根据反射定律作图:从物点任意画两条光线射

    13、向平面镜,根据反射定律作其反射光线,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焦点,即为虚像点。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对称性)这里重点介绍利用对称法作光路图,就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完成光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利用对称法可以方便地解决四种类型的平面镜作图题:(1)确定虚像的位置;(2)确定观察范围或光照范围;(3)确定光路;(4)确定发光点的位置。在作图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对称法的核心是平面镜的成像规律,从根本上讲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1下列物体中,都是光源的一组是 A.太阳、月

    14、亮 B.月亮、恒星 C.太阳、点燃的蜡烛 D.闪光的水晶、开亮的电灯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海市蜃楼 B.小孔成像 C.手影游戏 D.穿过森林的阳光 3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 ,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若平面镜沿顺时针方向转动30度,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 .4.一竖直水井深10m,月球到地球间的距离是3.8105m,则月亮在井中的像离水面 m.在猴子捞月的故事中,猴子始终捞不到月亮,原来是因为 .5.人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在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大B.人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

    15、来越小C.人在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小D.人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大6.如图1所示,请作出三角形的像7.如图2所示中,作出S点发出的一条入射光,经反射面反射后经过P点 8.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3所示,这时的时刻应该是多少?请简述的判断方法,并请动手试一下. 9. 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现在由于屋子太小,前后两面墙间的距离只有3m.请你想办法,使得能在这间屋子里进行视力检测.请画出示意图,并写出计算依据.光的反射(参考答案) 1C 2.A 3. 09060 4. 3.8105 5.D 6.略 7.略 8. 10

    16、:51 9.略四、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现象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3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4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5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是填空题和简答题的最好物理模型。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在作图题中经常出现,特别是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路图,同时,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解决问题仍是这部分考试的重点。一、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河水变“浅”,游泳者看岸边的灯“变高”等。二、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

    17、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4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三、应用1凸透镜:(1)凸透镜的主轴、焦点、焦距;(2)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3)凸透镜的成像特点2光学仪器:(1)照相机;(2)幻灯机;(3)放大镜。3凹透镜:(1)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凹透镜的主轴、焦点、焦距;(3)近视眼的矫正。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像的性质位置应用举例正立或倒立缩小或放大实像或虚像同侧或异侧u2fu=2ffu2fu=f不成像f1一束光从空气中斜着射入某种透明物质,已知入射光线跟界面成37o,且它的折射光线跟反射光线垂直,则它的反射角

    18、为_,折射角为_.2当你漫步在池塘边,常会看到池塘中的“白云”和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的鱼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虚像;看到的“白云”是光的 形成的虚像(选填“折射”或“反射”)3. 请你对下列光学仪器归类:a近视眼镜;b老花眼镜 c防盗门上的“猫眼”;d照相机镜头。(1)类: (2)类 。4. 照相机照相时,如果被照的景物由远变近,应将镜头往 ,使胶片离镜片 些。完成这一动作是调节照相机上的 。5放大镜的原理是: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焦距时,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像。6投影仪是利用 透镜来成像的,它上面的平面镜的作用是 ,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7.焦距

    19、为10cm 的凸透镜,当物体放置在主光轴上距透镜16cm 处时,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像的特点是A正立、放大的像 B倒立、放大的像 C正立缩小的像 D倒立缩小的像8.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厚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则她在光屏上得到的像与未遮住前相比A所成的像只是上部一半 B所成像只是下部一半C所成像没有发生变化 D像的大小、正倒、位置无没化,但像更暗些9当物体在凸透镜中成实像时,像的大小会随物距的减小而增大,那么物体在凸透镜中成虚像时,像的大小与物距有什么关系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去探究。10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

    20、地记录在以下两个表中。透镜的焦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到透镜的距离像的正倒142047倒立16803026344022276018 11小明想替爷爷买一副老花镜,约了几位同学到眼镜店去选购。他看中一副样式新颖的眼镜,但不知道是老花镜还是近视眼镜,请你为小明提出一个既不伤害眼镜镜片,又能最简便最快的正确判断的方法,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光的折射(参考答案) 153度 37度 2. 折射 反射 3. 凸透镜:b d 凹透镜:a c 4. 前伸 远 调焦环 5.小于 正立、放大的虚像6.凸,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7.B 8.D 9.提示:f,物距越大,像越大;实验时,改变物距,虚像可以用眼睛观察其大小变化并

    21、得到结论10.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时,焦距越大,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11.可将眼镜稍靠近物体(如报纸上的字),看物体的像如果是正立的、放大的,则该镜为老花镜,因老花镜是凸透镜,当物体(或字)放在它的焦距以内时会出现正立放大的虚像。而凹透镜对物体只能形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五、测量的初步知识 【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3误差和错误。4长度的测量方法。 【知识结构】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主单位:米(m),其它单位km、dm、cm、mm、m、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基本工具:刻度尺;精密工

    22、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 3刻度尺正确使用: 会选: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最小分度值;会放:尺要放正,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会读:视线正对刻度线,读出准确值和估计值;会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二、体积的测量1体积的单位:立方米(m3)其它单位:dm3、cm3、mm3、L、mL。2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3量筒的正确使用: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要与液面齐平三、测量误差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差异2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减小。错误可以避免。3减小误差的方法:采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1单位换算:8.5m cm; 360

    23、00nm km 15cm3 m3。2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A、B两个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条 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 cm。3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图2的四种方法正确的是 4如图3所示,某同学用量筒、足够多的水,一定重的铁块和细线,测量某一木块的体积,所作的步骤如下:A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水的体积V1;B用细线栓住铁块,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并使之全部浸没,记下铁块和水的总体积V2;C取出铁块,用细线把铁块和木块捆在一起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3;D计算出木块的体积;以上步骤中多余的是 (填步骤前的序号)写出求木块体积的公式,即V= = cm35关于误差下列

    24、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D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6把一根刻度尺均匀但不准确的直尺跟标准直尺进行比较,当两尺零刻度线对齐时,不准确尺的30.00cm刻度线正好与标准尺的29.50cm刻度线平齐,由上面读数可知标准尺的分度值是 。若用不准确的直尺测得笔盒的长度为15cm,则用标准尺测得笔盒的长度为 cm。7有一个量程为1m的卷尺,请你设计一套简单的方法测出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写出必要的方法、步骤,并将路程表达出来。测量的初步知识(参考答案)1850 3.610-8 1.510-5 2.B 3.35 3

    25、.A 4.A V3-V2 15 5.C6.1mm 14.75 7.a.用卷尺测出自行车前轮的周长L;b.推车从家到学校,数出自行车前轮转动的圈数n;c.路程snL六、物质的物理属性【考点聚焦】1知道质量的单位。2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使用天平称质量。3理解密度的概念。4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5会用量筒测体积,会用天平和量筒测体积一、质量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单位:国际上通用的单位是kg。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1天平的正确使用(1)调节底座水平。(2)调节横梁平衡。(3)正确读数2测量物体的质量3液体质量的测量三、密度1 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

    26、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不同物质,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则是相同的。2密度的公式:m/V 3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m3。水的密度1.0103kg/m3 四、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测密度的原理:根据密度的公式m/V来测定。测量物体的密度时,需要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质的密度。2测定固体的密度3测定液体的密度 五、密度知识的应用 1求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2利用密度鉴别物质1给你天平、量筒和水,要测出金属块的密度, 判断是何种金属?写出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用天平称出的质量m(2)将量筒内装入一定体积的水V1(3)把金属块放入量筒内,计下水面位置的读数V2(4)算出金属块体积V金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初中物理复习讲义+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