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共享教育优质资源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7859288       资源大小:27.9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共享教育优质资源Word文档格式.docx

    1、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7.1%。全区在职中小学(含特教)教职工3060人,专任教师2800人,其中小学1403人、初中833人、高中428人、中职126人、特教10人;全区幼儿园教职工1030人,其中专任教师540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曲江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科教兴区”的发展理念,2009年6月启动教育创强工程以来,先后投入教育创强资金2亿多元,通过强化政府责任、深化教育改革、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师资队伍等一系列举措,推动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内涵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区有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1所,省一级普通高中2所;广东省义务教育

    2、标准化学校29所,覆盖率为100%;市一级幼儿园15所。曲江连续多年高考综合评分名列韶关市各县(市、区)前列,连续多年被评为“韶关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韶关市高考优胜单位”,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教育收费规范县(区)”、“韶关市党政干部基础教育责任工作考核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目前,我区纳入创强8个镇中,已有7个镇成功创建为省教育强镇,2013年2月被广东省教育厅授予“广东省教育强区”称号。现将我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情况我区认真对照广东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督导评估体系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体育活动场地”、

    3、“实验室”等11项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进行逐校逐项自查,综合评估认定 1所完全中学初中部,8所初中,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7所完全小学全部达标。二、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差异情况我区根据广东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案要求,并按照2014学年初教育统计报表的数据,对区域内义务教育校际间资源配置均衡情况进行了8项指标差异系数的测算,测算结果为:小学综合差异系数0.37558,初中综合差异系数0.33597,均达到了国家规定。三、区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区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包括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四个方面,共25项指标。我区逐项自评

    4、打分,综合评分为97分。(一)入学机会 1.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教育规划和财政保障:我区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曲江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和曲江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要求,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部安排就近入读公办学校,2014年我区有异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4053人,与当地户籍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免费九年义务教育。2.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我区成立了由区分管领导任组长,以区教育局、妇联、关工委、团区委

    5、(志愿者协会)、各乡镇等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曲江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曲江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区教育局、妇联、团区委、关工委等部门分别出台了做好我区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等实施方案和计划,各学校每学期对留守儿童进行造册登记,加强跟踪教育和管理,各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手拉手”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活动。3.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不低于80%: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把特殊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以随班就读为辅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近年来,我区累计投入

    6、约244万元,改善区启智学校的办学条件。目前,我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139名,其中有61人(含送教上门)就读区启智学校,有69人随班就读于其他普通中小学,“三残”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4.92%。4.公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逐步提高或达到当年省规定要求:我区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从2014年起,将区域内优质普通高中曲江中学、曲江一中招生名额指标定向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的比例分别为30.4%、30.2%,2015年提高到40%,做到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各初中的比例逐年提高。5.学生免试就近入学,没有违规提前招生和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没有将各种学科竞赛、特长评

    7、级与学校录取相挂钩: 我区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行划片免试招生、就近入学制度,各中小学校无违规招生,没有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拔性考试,没有将各种学科竞赛、特长评级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录取相挂钩。(二)保障机制6.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我区成立了由区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区直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曲江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意见、曲江区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和曲江区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制度,督促相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为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组织保障。7.实行义务教育经费单列

    8、制度: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我区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银行融资、争取上级专项补助、依法依规征收和使用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等方式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尤其是向农村薄弱义务教育学校给予政策倾斜,为教育事业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每年向区人大会议报告教育经费财政预算草案,实行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8.义务教育预算内财政拨款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2012年2014年,我区义务教育预算内财政拨款增长比例分别为11.27%、16.83%、16.52%,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为6.33%、16.06%、15.85%,对比分别高于4.94%、0.77%、0.67%。

    9、9.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及增长率、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及增长率和达标情况:2012年2014年,我区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增长比例分别为:8.14%、17.44%、15.72%;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增长比例分别为: 0.05%、45.85%、39.17%,实现了逐年增长。10.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及增长率、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及增长率和达标情况:2012年2014年,我区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增长比例分别为:31.85%、25.21%、23%;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增长比例分别为47.33%、25.10%、17.17%,实现了逐年增长。11.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制定并有效实施了薄弱学

    10、校改造计划,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我区以创建省教育强区为抓手,通过开展标准化学校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2014年我区制定并有效实施了农村基本办学条件和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区财政优先安排300多万元(含中央专项资金)向农村薄弱学校、教学点倾斜,重点开展大塘、白土镇等19所薄弱学校基本生活、教学条件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薄弱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和信息化建设水平。12.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义务教育达到省级规定(粤财教200534号):2012年2014年,我区每年分别安排791万元、644万元、661万元税费转移资金用于义务教育,比例分别达93.83%、

    11、76.21%、78.22%,已达到省规定63.27%的要求。13.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班)生均公用经费达标情况:2012年2014年,我区拨付特殊教育公用经费分别为:19.775万元、26.775万元、41.213万元,生均达5500元、7500元、9500元,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付达到省规定标准。(三)教师队伍 14.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区政府出台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实现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以及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工资等制度,我区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已实现了“两相当”。2009年起全面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职工绩

    12、效工资和校长绩效考核制度,2013年起实行了省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人均509元,2014年人均703元,受惠教师达1005人。 15.学科教师配备合理,专任教师专业对口比例高:我区积极落实广东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粤机编办200873号),调整印发了曲江区教育局所属股级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韶曲机编2014129号)文件,从2009年起每年按需向社会公开招聘几十名新教师充实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每年采取从乡镇学校公开招聘或交流方式调配相关专业教师到城区各学校任教交流,从而使我区城乡学校之间的学科教师年龄、专业结构配备基本合理,专任教师专业对口比例高

    13、。16.加强教师培训,财政预算教师年培训经费占教师年度工资总额的比例达到1.5%以上:我区积极实施“强师兴教”工程,印发了关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实施办法、韶关市曲江区中小学校长管理暂行办法和制定了曲江区中小学校本培训实施方案等文件,每年有计划组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活动,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同时积极引进专家学者开展业务讲座。2012年2014年我区财政预算教师年培训经费分别为15万元、44万元、100万元,分别占教师年度工资总额的0.1%、0.3%、0.6%,实现逐年增长。17.建立并有效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含政策文件):我区已建立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定

    14、期交流制度,出台了曲江区实施区域内中小学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实施办法、曲江区开展城乡互助共同体实施方案,有序开展“城乡互助共同体”教师交流跟岗学习活动,同时采取挂钩结对帮扶方式,广泛开展校际间交流,充分发挥名校长、名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力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2012年2014年我区开展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岗位交流共9人次,教师岗位交流共195人次,占比达5%。18.师生比达到省定编制标准(小学师生比:城市达1:20.6;县镇、农村达1:23.3;初中师生比:15.3;18.1):我区小学师生比为1:15.92,初中师生比为1:10.72,已达到省定编制标准。19

    15、.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校际间均衡配置:我区制定了曲江区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办法,近年来,我区有区级以上骨干教师444人,其中城区学校227人,镇区乡村学校217人;有市、区级名校长12名,名教师104名,市级学科带头人26名。2014年出台了曲江区“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实施方案,成立了名校长工作室2个、名班主任工作室2个、名教师工作室7个,鼓励校长、青年骨干教师加入工作室,学习名校长、名班主任(教师)的先进工作经验与智慧。同时广泛开展校际间教师交流,促进教师均衡配置。(四)质量与管理20.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严格执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教学计划:

    16、我区中小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和省市相关文件开足开齐课程,统筹兼顾,加强中小学体艺工作,坚持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和“第二课堂”兴趣活动,确保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21.不存在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公办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得到基本遏制:我区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每年出台了义务教育学校秋季招生工作意见,实行免试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政策措施,全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不存在重点学校、重点班的现象,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不存在择校乱收费现象。22.学校不得占用学生法定休息时间集体补课,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区制定相关规定,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无出现占用学生法定

    17、休息时间集体补课或变相补课现象。23.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近三年我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100%。2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2014学年我区小学巩固率达97.70%,初中巩固率达140.50%。25.小学、初中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到95%:我区建立学生体质状况监测和公布制度,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2014年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为95.49%,达到省标准。四、主要工作特色与亮点 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按照全省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部署要求,以创建省教育强区为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

    18、入,强化工作责任,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全力推进教育创强和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五个三”的工作特色和亮点,即:“坚持三个先行”、“注重三个结合”、“建立三个机制”、“构建三个体系”、“坚持三个引领”。(一)坚持“三个先行”,切实落实党委政府教育责任我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摆在教育发展重中之重地位,坚持“三个先行”,切实落实国家及省、市有关政策要求,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坚持理念先行。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惠及人民群众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黄劲东强调:“教育关乎民族未来、关乎民生福祉。推进

    19、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区委、区政府立足全局,放眼未来的一项重大部署,是顺应科学发展要求的民心工程”。从党委政府到部门、从干部到群众普遍形成了办公平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共识。二是坚持规划先行。把发展教育事业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曲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了“党委统筹、政府负责、教育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近年来,由于我区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城区小学优质学位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

    20、益增长的需求,近四年间,我区按照人口变化和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加强城镇新建住宅小区教育设施配套建设,区政府大手笔投入近亿元,先后在马坝城西、城北片新建了九龄小学和余靖小学,有效缓解城区小学入学难、大班额等问题。三是坚持投入先行。我区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关键举措,确保义务教育经费逐年增长。2012年2014年我区义务教育预算内财政拨款分别为:1.6亿元、1.9亿元、2.2亿元,义务教育预算内财政拨款增长比例分别比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高4.94%、0.77%、0.67%。 (二)注重“三个结合”,着力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一

    21、是实施“强、并、增”三字方略相结合。我区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按照“因地制宜,先建后撤,稳步推进”的原则,大力实施 “强”“并”“增”三字方略,均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强”即强化薄弱学校建设。对原来办学条件比较薄弱的马坝中学、枫湾中学、枫湾中心小学、罗坑学校等乡镇学校,实施高标准配备设施设备和建设塑胶标准运动场,使学校的的硬件由“弱”变“强”;“并”即按照布局调整规划成功撤并了规模较小、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对交通不便、经济状况不好、不具备集中办学条件的地方,暂缓调整,保留村级教学点,优化了教育资源,实现了规模化办学;“增”即增建高标准的学校,增加优质学位。2010年投入4000多万元新建了规模42

    22、个班的九龄小学,2014年投入5000多万元新建规模36个班的余靖小学,有效缓解城区划片招生压力大、优质学校大班额等问题,从增量上为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更多入读公办优质学校的机会。目前,我区共撤并学校38所,其中初级中学2所,小学(含教学点)36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断优化学校布局结构,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二是建设标准化学校与推进教育信息化相结合。近年来,我区以教育创强为抓手,2009年至今累计投入2亿多元,用于改善全区各中小学办学条件,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其中新改造塑胶运动场11个,新建或完善理化生和科学实验室81间,新装计算机室32间、新添置学生计算机1786台、教师

    23、办公电脑768台,新装多功能课室15间,语音室21间,新装课室电教平台599个,新建音乐舞蹈室、美术室、心理咨询室和图书藏书阅览室各33间,新增纸质图书30多万册以及常规教育教学仪器一大批。全区29所完小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标准化学校标准,覆盖率达100%。全区10个镇(街)的中小学、教学点全部实现了“校校通”,完小以上全部实现了“班班通”;独立建有校园网13个,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平台,积极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上晒课活动,进一步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三是创新管理模式与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相结合。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办学管理新模式,从2011年起在马坝城区

    24、率先实施办学管理模式改革,采取“一校两区捆绑”、区域联动集约化办学等形式,将薄弱学校纳入具有优质教育资源学校管理,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一方面探索名校集团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曲江实验小学的品牌拉动效应,将马坝城区新建的九龄小学划归实验小学统一管理,实行一校两区“捆绑”发展模式,实施“同一法人、统一管理、统一师资调配”,在九龄小学直接植入实验小学先进的管理理念,以提升九龄小学的办学层次,使两校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历经四年成长,九龄小学先进的办学理念、高标准的办学条件和浓郁的“九龄文化”凸显出九龄小学的办学成效,成为本区域乃至全市教育界的窗口示范学校和品牌学校。另一方面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马坝镇是

    25、曲江区政府所在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占了全区总数的55%。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以马坝镇为试点,打破城乡教育二元分割格局。2010年,我区重新调整马坝城区学校布局,将马坝城区小学分成四个片区管理:即将原马坝镇西南片龙岗、石堡等村委的生源划归城南小学管理;将原马坝镇东南片南华、演山等村委的生源划归曲江三小管理;将原马坝镇东北片新村小学划归曲江一小管理;将原马坝镇西北片阳岗二小划归九龄小学管理;其他乡镇的村级小学、教学点划归镇中心小学管理,由此组成相互对应、紧密联系的区域联动的集约化办学模式,村级教学点与中心校主校区实现理念、管理、师资、设备等教育资源一体化,实现资源共享,彻底打破了城乡教育二元分割

    26、,积极推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 (三)建立“三个机制”,提升教师队伍均衡配置水平我区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工作,建立师资队伍的长效补充机制、培养培训机制和交流结对帮扶机制,大力提升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水平。一是不断加大教师队伍补充力度。自2009年开始,我区科学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教师编制,积极争取区委、政府增加编制,每年向社会公开招聘几十名大学应届毕业生,近几年累计公开招聘218名新教师分配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有力补充了乡镇农村学校老龄化、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尽量配齐配足各学科教师。目前我区小学、初中师生比分别为1:15.92、1:10.72,优于省定标准。二是大力实施“

    27、强师工程”培训计划。从2013年起,用五年时间实施“引才计划、育才计划、储才计划、优才计划、领雁计划”等五大培养计划,引进和培养一批教育名师、高级教师等高层次人才,建成一支德业双馨、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育人才队伍。设立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学科带头人等不同类别骨干教师系列,广泛开展“名校长、名教师(班主任)工作室”。目前有市、区级名校长12名,名教师104名,市级学科带头人26名,成立了市区级“名师工作室”11个。三是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我区从2008年开始,采取城乡互助共同体活动、城乡支教、结对帮扶学校等形式互派教师顶岗交流等方式,积极促进区域内校际间教师均衡配置,通过

    28、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进行互助交流、深度合作,帮扶薄弱学校提升教师整体水平。三年来,我区共有9名校长、195名教师开展交流活动。(四)构建“三个体系”,切实保障弱势群体教育权利我区在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都能就近入学的基础上,积极构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残疾儿童平等入学保障体系、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和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入学。一是提出“人人平等,人人共享”的入学保障体系。2014年我区接受4053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入学,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13%。建立以特殊教育为主,随班就读为辅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为广大残疾儿童提供免费入学教育,给予特殊关爱。目前,我区“三残”儿童入

    29、学率达到94.92%。二是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成立了由区分管领导任组长,以区教育局、妇联、关工委、团区委(志愿者协会)、各乡镇等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曲江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手拉手”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活动。三是进一步完善了“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免、补、助、奖”全方位学生助学体系。每年严格落实上级下拨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并及时发给每位贫困学生。2014年省下达我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资金101.23万元,直接受惠学生3688人;2014年接受社会各界资助总额234.55万元,其中资助贫困生金额175.33万元,受资助学生809人。(五)坚持“三个引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一是坚持理念引领。曲江文化底蕴厚重,内涵丰富,教育需发挥曲江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在改革和发展道路上确立科学发展理念。2009年以来,我区教育一年一个主题,分别提出“教育规范年


    注意事项

    本文(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共享教育优质资源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