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西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新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7817766       资源大小:35.21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西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新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1、三、拓展1让学生介绍自己见过的有特色的民居。2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民居。四、作业:画画家乡的民居建筑1学生画,教师巡视辅导。2展示优秀作业,讲评五、课堂总结。第二课时一、 组织教学,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教师总结第一课时学习情况和相关知识,导入新课。二、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居住的建筑。1想一想自己居住或见过哪些自己喜欢的别具一格的民居,向大家说说。2展示我国传统民居图片,让学生欣赏。三、 作业1要求: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一幢自己喜欢的建筑,在美术纸上画下来。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强调:(1)关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2)完善构图,装饰纹样也可上色。3展示优秀作业,集体评议。四、全课小结。2

    2、 环境雕塑 1通过讲授、分析、比较等欣赏活动,让学生理解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与人的关系,认识环境雕塑与架上雕塑的区别,从而多视角地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2学会欣赏、评述环境雕塑作品。3体验到环境雕塑与城市、道路、绿化、建筑、广场和所在环境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环境雕塑方案的提出等活动,更加珍惜自然环境,珍视美术文化。【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环境雕塑的特点的认识。 难点: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雕塑与架上雕塑的区别。【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生活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我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学习和发展进行着各种活动。一个优美的环境,会让我们身心愉悦。

    3、环境雕塑是组成我们身边环境的要素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环境雕塑(板题)。二、新课1什么是环境雕塑环境雕塑是依托环境的一种造型艺术,常常作为点睛之笔美化广场、公园、校园、街道等,这些雕塑作品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展示不同的文化主题,凸显不同的文化内涵与魅力。2欣赏教材上雕塑()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欣赏图片,要求分小组讨论:每个雕塑是在什么地方,可能用什么材料塑造的,主题是什么,有什么象征意义。()每小组推选一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选择小组最喜欢雕塑汇报)。()其余同学补充,老师补充。()小结:环境雕塑要与环境协调,主要特点是与特定场合地点的(如绿色、生态因素)环境之间建立起亲密相融的关系,同时反映

    4、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表现出时代精神,这是环境雕塑的主要特征。1大家见过那些实物雕塑,给大家讲讲,让大家一起分享(提示:比如黔西的“九狮闹莲”“水西马”等。2教师出示一件架上雕塑实物和若干张环境图片,让学生观察后思考:这个雕塑放在哪张图的环境里比较合适,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评议。四、课堂作业1展示一幅环境图片,让学生设计一个雕塑放在这个环境里边,可以口头描述,也可以画出来展示给大家。2让学生为我们学校设计一座雕塑,可以口头描述,也可以画出来展示给大家。3 美丽的山峰【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掌握一些水墨知识,了解一些水墨山水画技法,能用新的技法创作别具一格的作品。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5、,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3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创作一幅美丽山峰的作品。教学难点:如何构图,使山峰变化交错有致。【教学准备】水墨画范画、宣纸、吹塑纸、毛笔、墨汁、中国画颜料等。一、组织课堂。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向学生出示有关山水资料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美丽的风光。三、小组交流,师生互动。师:你们到过什么地方旅游?在祖国的广阔大地上,山山水水各不相同,你能说一说你家乡的山水有什么特点吗?你能用什么绘画技法来描绘你喜爱的山水风景呢?四、感知体验,示范作画。1教师展示一些风景画作品,让学生对不同的山水景有不同的感受,在脑海里形成作品的构思。2介绍作品江作青

    6、罗带,山如碧玉簪。教参P243师作示范,边讲方法和步骤。(1)在吹塑纸上画出起伏的山峰。(2)按图形剪下,做成模板。(3)图上墨汁,提示要有浓淡变化。(4)用宣纸覆盖模板,拓印。(5)用墨和色添画其他景物,完成。五、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1)可选择多种形式作画,注意构图(山峰重叠,有高有低,有近有远,有集有散)。(2)分清主次。(3)近景用重色,远景用淡色。2展示优秀作业,学生进行互评。六、教师小结。一、组织教学,检查学习用具二、复习山峰的画法步骤谁来说说画山峰分哪几个步骤完成?三、学生创作1由于第一课时讲解山峰画法占用了一定的时间,学生体验笔法和墨色的时间较短,所以这节课同学们再来知己根

    7、据自己心中的想象,用我们上节课的方法,再创作一幅山水画。2学生完成,教师巡视,提醒要有自己的创意,要注意构图,注意墨色和色彩的变化。3展示优秀作业,让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4 农家乐【教学目标】 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利用绘画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2学习风景构图知识,远、中、近景的处理方法和树木的表现方法。3学习铅笔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懂得如何区别主次进行概括。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4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主体与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过程】 一、组织

    8、教学二、导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欣赏、认识、感受1互相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和图片,感受农村生活习俗和劳动场面。2农民除了节日开心,什么时候他们更高兴?(庄家丰收的时候)板书课题。3指名说说农民丰收日子的劳动场面。4指名模仿农民劳动的动作,看谁模仿得又多又像。5请大家在组里互相谈谈如何表现农家乐这一主题。四、教师示范1先画出景物的大形,构图时注意分好前、中、后三个空间关系。2细致刻画每组物品,注意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3上色,注意人物色彩和背景的对比,色彩要表现出丰收喜庆的氛围。五、学生作业1布置作业:发挥你的想象力画一幅表现农家丰收场面的画。2教师巡视,提示:大胆的把人物动态画下来,

    9、强调和色彩的搭配,合作作业的同学要做好分工。四、课堂小结一、引入 师出示一幅画上节课学生关于农家乐主题的作品,问学生: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乡 间玩耍)-主体 环境(乡村建筑)背景 师揭题:主体与背景(自拟) 二、讲授新课 A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 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 B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景? 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 C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认真观察

    10、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 D师生共同讨论作画步骤 先小组讨论、思考主体要画什么主体在哪些情况下出现(背景) 小组讨论分工问题。 可由一人或两人来画主体,剩下的同学画背景、上色。要做到主体与背景合情合理。最后画主体的同学剪下主体,帖于各个背景上。完成整幅图。 (分小组讨论交流创作的内容,综合练习,相互学习,培养协调能力。三、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以小组为单位,1人画主体,其余的画背景。1学生创作、师辅导 2作业展示、评价 3学生收拾与整理 5 水墨画树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范例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中国山水画的形式美感,了解写意水墨画树的基本方法。2过程

    11、方法目标:通过实物展示,观察树的外形及特点,再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尝试运用中锋、侧锋、点厾等国画技法表现树。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水墨表现树的过程,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了解树的外型特点,并且尝试运用写意技法中的中锋、侧锋和点厾表现树的方法。树木形态的把握、枝干的用笔、用墨方法,树叶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画面的布局。一、组织教学,检查教学用品。1出示几幅水墨树的作品来感受水墨画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课题水墨画树。 2欣赏教材上范画作品。 3揭题:水墨画树。三、新课1执笔方法:五指执笔法,教师示范:擫,是按、抵的意思,是指用拇指的第一节紧按笔管的左、后侧,力量由内向外。押,

    12、通压,是指食指第一节压住笔管的右、前侧,力量由外向内,与拇指相对捏住笔管。钩,是弯曲、钩住的意思,是指中指弯曲如钩,用第一节指肚前端钩住笔管外侧,力量从外向内,中指与食指合力,对着拇指,以更稳地控制笔管。格,是抗拒的意思,是指无名指用甲肉相连之处顶住笔管的内侧,力量从右内侧向左外侧推出。抵,是推、抵抗的意思,是指小指紧靠无名指而不接触笔管,以增强无名指向外的推力。2师生共同讨论怎样用简练的笔墨表现树。(欣赏教材上树的不同表现方法),教师示范。(1)树干的画法 (2)树枝的形态画法:A蟹爪之 B羊角枝 (3)树叶的画法A夹叶法 B点叶法3教师示范讲解画一棵完整的树画。(1)用毛笔画出树干。构图要

    13、饱满,枝干要舒展。(2)加深树干的颜色,用笔尖表现小树枝,注意粗细、浓淡的变化。(3)将笔肚沾满浓绿色,根据树干的结构与长势,在枝干上点画树叶。(4)用深色墨复点树叶,完成。四、学生作业用彩墨的方法画一棵树。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强调画出树的形态和美感。五、课堂小结,展示优秀作品。一、组织教学,检查绘画用具。二、复习导入1树枝有哪几种形态的画法?树叶呢?2今天我们继续用彩墨的方法来表现树。(板题)三、学生作业1用上节课学习的画树的方法,画一幅以树为主题的画。2学生完成,教师巡视,提示大胆用彩墨表现各种树,注意树枝的穿插。3展示优秀作品,集体讲评。四、课堂总结。6 梦想成真学会用废旧物品

    14、设计制作一件有主题意义的物品,合理选用材料,根据材料进行构思,设计、制作一件自己“梦想”的科学用具用品。在创作中启迪指挥,培养个性,锻炼手脑协调的能力。作品的创新构思和设计制作。寻找合适的材料,大胆构想,设计制作一件科学用具用品。一、课前准备。(一)师生共同寻找有关高科技产品的图片、画刊、插图、影视资料以及围绕本课主题的学习资料。(二)关注学科内容,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二、感知与启示 (一)以小组形式由学生共同展示所收集到的资料。(二)设置几个问题请学生思考回答:1你经常做梦吗?常常梦见些什么事情?2梦见的事情或情景一定是真的吗?为什么?3做梦和梦想是一回事吗?它们有什么区别?4古时候人

    15、们的想像和我们的梦想一样吗?5所有人的梦想都会变成真正的现实吗?(三)归纳学生的回答并作启发式谈话,引导学生欣赏本课的图片资料,导入新课。(四)直观地探究、辨别和赏析物象。三、探讨与交流。(一)依据教师的引导语和课本的欣赏图,学生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和体会感触。(二)归纳和提炼学生的见闻,突出“梦想”与“实现”的关系,提出只要有追求,梦想一定能成真。(三)简单介绍课本引导图中如飞机、宇宙飞船、哈勃望远镜的有关知识,适时进行德育渗透。(四)在主体感知的互相交流中,启发构思,扩大视野,开发创造力。一、设计创作。(一)讲述本课作业要求,布置学生进行设计创作。1构思:要设计一件作品,首先要有一

    16、个构想和构思。2设计大形:根据自己的构想,用笔描绘出一个大概形状。3制作大形:根据外形,合理选用材料进行制作。4装饰:大形做完后,进行装饰美化。5起名字: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名字。(二)学习设计制作方法,体验创作过程,实现个性表现。二、评价与交流。(一)学生展示自己设计制作的作品,并介绍自己创作的构想情况。(二)集体展示,师生共同欣赏评价。(三)教学理念:欣赏、评价作品,实现设计创作与语言互通,激发生学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7 瓦楞纸的创意1认识新材料瓦楞纸材质的特性。使学生了解可以应用各种各样的凹凸媒材,发现凹凸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2了解凹凸材的基本制作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

    17、样的凹凸材质,通过对身边材料的搜集、整理和组织,进行综合材料的造型。3尝试利用材质的特点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利用瓦楞纸的纸材的特点,进行艺术创作。纸材肌理与创作构思的巧妙组合。一、观察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瓦楞纸,说说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纸。2引导学生撕开瓦楞纸表面的纸片,讨论:这种纸和平常用的纸有什么不同?这样的纸还有什么用途?二、体验、探究1技法体验(可让学生自己尝试,教师总结。提醒安全问题)剪:用剪刀剪出需要的形状。刻:用美工刀的刀尖沿着所需图形的边线切割。撕:撕掉切割过的图形的表面纸片,让纹路显现出来。贴:可以使平面的图形增加立体感,使层次更丰富。欣赏书中作品,

    18、分析制作技法。思考讨论:怎样巧妙利用瓦楞纸的纹路组合画面。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技法。小结:粘贴时,后贴上的瓦楞纸表面的纹路方向和底层不同,图案才会明显。三、创作实践学生可分小组也可个人完成一件有凹凸美感的作品。四、赏析评价1学生介绍本小组作品或创作作品采用了哪些制作技法,有什么独特之处。2学生向同学推荐一件自己喜欢的作品(在同学作品中选出),说说喜欢的理由或提一句建议。(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学会肯定自己,欣赏他人。)五、小结拓展。1用凹凸的材质粘上颜料,可以拓印出有趣肌理的画面。2回家试着用凹凸的纸材拓印一幅画。六、小结8 斗鸡1知识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斗鸡这项娱乐活动,感受有趣的传统娱乐文

    19、化。2能力目的:用折纸或剪贴的方法做一只纸公鸡,并发挥想像,用喜欢的表现形式把公鸡装扮得更漂亮,锻炼手脑协调能力。3情感目的:感受民族传统文化,关注自然生态环境。通过观察、欣赏和想像,学习用折纸或剪贴的方法做一只公鸡。折纸或剪贴公鸡的方法。一、组织教学。二、引入新课,激趣导入。请两位同学上台表演“斗鸡”。提问:同学们看过真正的斗鸡比赛吗?三、讲授新课。1教师简单介绍斗鸡活动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教参P18)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出示公鸡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公鸡的外形特征及羽毛颜色,说一说公鸡的生活习性。3将美术作品中的公鸡变形,分为三部分:头、尾、翅膀。教师随即在黑板用简笔画描出。斗鸡的神态是怎

    20、样的?4教师再画出一只母鸡,让学生区分公鸡与母鸡的特征。5教师示范用彩纸折剪的公鸡,引导学生观察制作步骤。6启发学生想像用什么方法使这只纸公鸡变得更为漂亮。四、布置作业。用折纸或剪贴的方法做一只纸公鸡,并给它添上漂亮的羽毛。六、小结。二、讲授新课1展示学生作品,相互欣赏。2指名回答,谈谈自己的“公鸡”的特点。3自由玩一玩“斗鸡”游戏。4指名回答,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五、教师小结。9 古老的房子1认知目标:观察本地古老的房子,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家乡民居、建筑的一些特点与变化。2操作目标: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自己喜欢的老房子,培养学生的表 现能力、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学会使用线描的造型方法。

    21、3情感目标:通过画古老的房子,了解中国优秀的建筑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用线描的方法表现古老的建筑物。掌握建筑物的结构和造型,表现老房子的历尽沧桑的陈旧感和别具风格的古朴美,正确地表现建筑物。1课前观察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下来。2收集各个地方不同建筑、民居的照片、图片、邮票等资料。3铅笔,纸张等。一、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和变化 1展示作品,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 课前大家都观察了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了下来。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1)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2)在绘画、欣赏和评时的观察中,你觉得我们住的房

    22、子有什么特点? 小结:我们住的房子大多是楼房;也有的是平房,或者说砖瓦房,红红的瓦,白白的墙,这一切构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此外,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老房子,让我们去看一看。2通过比较,感知家乡房子的变化 (1)(出示制作的“老房子”课件)想一想:我们家乡有没有这样的老房子?你喜欢这样的老房子吗?它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 (2)同桌交流(可以结合课下搜集的照片或图片进行交流);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老房子?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说你当时的感受。(3)全班交流。生1:在我的老家农村见过这样的老房子,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历

    23、史久远。生2:我也是在老家见过这样的老房子,觉得非常得好奇,回家总喜欢到那里去看看。师小结。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门前的石狮子,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古老、新奇。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江南水乡,让我们一起来画我们家乡的老房子江南水乡。二、怎样用线描的方法画古老的房子(教师示范)A讲解线条画 1勾画外轮廓形及比例。2从主要部分入手。3线条明确,有密变化。4明暗对比强烈。B讲解色彩描绘的方法。在初步概括的线条画基础上作色,线条不要有明暗变化,只要线条明确。线条、色彩画分两种清淡,稍有色差及鲜灰变化。以色块为主的,线条只要框出结构即可,色块鲜明,对比强烈。用线描的方

    24、法画一座自己心中的老房子。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强调(1)遵循原则:整体局部整体 (2)用自然曲线好,不能用直尺。3展示优秀作品,请画得好的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一、 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绘画工具,养成良好习惯。二、导入新课。1问题:你见过的古老房子是什么样子的?你和家人住过老房子吗?老房子与城市的新建筑有什么区别?2出示古老建筑的照片资料,比如地方有名的古建筑,还有国内上饶婺源江湾,江苏吴江周庄等,供学生欣赏,感受老房子的沧桑感和古朴美,引入新课。3老师与孩子一起讲述古老房子的历史。4教师归纳总结,讲授新知。三、教师讲授画房子的方法,先外后里、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范画具有普遍特点的老房

    25、子。1画大形。用几何形概括画出外形,大体比例结构。2画局部。画出主要结构,房子的细部建筑结构线条。3画细节。刻画细节,看不清的部分想像完成。四、作业与展评。作业:用线条或色彩画出你最感亲切的老房子。要求:勾画大体轮廓时,抓住老房子的主要特征,忽略细节;大胆表现出古老房子的不同风格。作业展示评价:看学生的构图、线条是否肯定、流畅,能不能画出了古老的房子的韵味,色彩大胆醒目,表现形式等。六、课堂小结。10 漏印纸版画趣味多1了解认识漏印纸版画,对其产生兴趣。2学习纸板镂刻的方法,掌握用镂刻方法制作版画的技法。3培养学生自主创作、设计制作的热情和热爱生活、反映生活的美好情感。认识纸版画,掌握漏印纸版画技术。漏印纸版画版面制作和作品印刷技术的掌握。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1导言激趣,置疑引题 教师设计有关本课学习内容的小故事,提问:怎样用一张纸印制多幅相同的作品以及同时印出多种颜色?2学生回答,教师解答疑难。3欣赏鉴别,认识版种。(1)教师展示版画画册,播放音像资料,引导学生欣赏版画作品。(2)引导学


    注意事项

    本文(广西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新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