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ppt

    • 资源ID:7801058       资源大小:688KB        全文页数:7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ppt

    1、教学要求,1、了解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产生背景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社会背景,深刻认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与时俱进;2、理解创新型国家和自主创新的内涵与特征以及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目标,把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与关键;3、重点掌握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明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方针与对策。,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思想,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容与特征,第三节 创新型国家建设,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思想,一、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毛泽东在新中国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观点,形成了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思想。,二、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三、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四、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2.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胡锦涛指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培养造就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人才直接关系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未来,直接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明天”。,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容与特征,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历史形成,(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背景,1、新中国建立之初,工农业停留在自然经济水平,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3、这种社会经济背景为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客观依据。,2、20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工作面临着国内改革开放、国外参与竞争的双重压力,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关键时刻,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应运而生。,3、世纪之交,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为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4、21世纪,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竞争全球化,胡锦涛提出了我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学技术思想。,(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1、毛泽东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强调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要重视科学技术工作,提出

    4、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中国化的理论先河。,2、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向现代科学技术进军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思想,对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有所发展和创新,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4、胡锦涛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提出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

    5、型国家重要战略,充分反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系统化理论。,(三)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内涵,1、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内容,(一)科学技术功能观,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经济和社会功能。,1、建国初期,毛泽东果断提出: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要研究原子弹。,2、邓小平多次重申和强调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3、江

    6、泽民在强调科学技术强国富民重要作用的同时,还多次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4、胡锦涛进一步认识到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二)科学技术战略观,1、毛泽东认为,要优先发展工业科技提升我国生产能力和防卫能力,并大力发展尖端军事科技提升我国国家地位和影响力。,2、邓小平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以及既坚持自力更生,又虚心学习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科技方针。,3、江泽民把科教兴国战略确定为新世纪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4、胡锦涛对创新型国家进行了系统论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

    7、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三)科学技术人才观,1、毛泽东提出,我们要搞技术革命,没有科技人员不行,并对科学家委以重任。,2、邓小平对科技人才非常重视,对科技人才的地位、科技人才的选拔、科技人才的培养教育、科技人才的使用管理作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3、江泽民十分重视人才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人才。,4、胡锦涛进一步肯定了作为新生产力开拓者的科技人才不可替代的地位。,(四)科学技术和谐观,1、毛泽东指出:“这是科学技术,是向地球开战如果对自然界没有认识,或者认识不清楚,就会碰钉子,自然界就会处罚我们,会抵抗”。

    8、,2、邓小平指出科技发展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处理环境问题的有效方式。,3、江泽民指出,我国科技发展必须坚持环境保护。,4、胡锦涛指出,要“发展相关技术、方法、手段,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保育发展体系”。,5、江泽民、胡锦涛还重视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胡锦涛强调发展民生科技,构建和谐社会。,(五)科学技术创新观,1、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2、邓小平提出要善于学习和引进,更善于创新,自力更生创新,

    9、树立高起点上创新的雄心壮志。,3、江泽民站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高度,把创新提到了关系国家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4、胡锦涛关于自主创新的思想,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指明了中国科学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三、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主要特征,第三节 创新型国家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一、创新型国家的内涵与特征,(一)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内涵,(二

    10、)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特征,1、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较高 一般都超过70%;美国和日本超过80%,我国为39%;,2R&D(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高。RD投入占GDP在2%以上;如2002年日本为3.35%,美国为2.79%,欧盟为3.0%,芬兰为3.0%,我国为1.3%),3、对外技术依存度较低 一般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仅为5%,我国为54%左右;,4、自主创新能力较强 世界公认的前20个创新型国家的发明专利占全世界的99%,而且技术含量高,多在高科技领域;,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国家创新

    11、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学技术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由五个部分构成。,1.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开发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风险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收益主体。,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有效地配置科技资源,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并使企业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2.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是国立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它还包括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12、、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知识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移。,3.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是满足国防和军队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员、科研生产单位、科学技术知识、设施及其环境的综合体。,加快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系统建设,是应对国际竞争、增强综合国力的客观需要,是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有效保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4.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是在一国之内的一定地域空间,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体系内,创造一种新的

    13、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区域创新体系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和重要内容;是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5.社会化、网络化的科学技术中介服务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是指在整个创新活动过程中,在各个环节上提供的与科技紧密相关的一切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之间、科技中介机构与国家创新体系其他系统之间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化的网络化的系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一般包括咨询机构、技术市场、工程中心、产学研联合体、创业中心等。,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4、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一)自主创新的内涵及类型,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类型 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的再创新和协同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如中国微处理器自主创新的历程:从无到有实现零的突破。,集成创新:是指通过对各种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技术(如中科院沈阳计算所自主研发的蓝天数控系统)。,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

    15、、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如鞍钢引进1780热轧生产线后,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700连铸连轧生产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协同创新:是指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聚集创新要素,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目标,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方针,4.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对策,(1)保障是建设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知识产权制度,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投入政策,税收激励政策,金融支持

    16、政策,人才培养政策等。,2、关键是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3、根本是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一是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二是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三是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四是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五是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4、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是基础,(1)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有关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氛围,它包括人们在创新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心理意识;,(2)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思考题,1.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2.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有何重要意义?,全讲结束,


    注意事项

    本文(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ppt)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