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音乐说课稿欣赏《瑶族舞曲》.docx

    • 资源ID:778985       资源大小:18.8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音乐说课稿欣赏《瑶族舞曲》.docx

    1、小学音乐说课稿欣赏瑶族舞曲音乐欣赏瑶族舞曲说课稿说教材 一、 说课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级小学音乐沿海版第十二册第三课欣赏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二、教学内容的作用和意义:国家教委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解全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教学目标。并明确了音乐欣赏的内容和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介绍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音乐教学大纲为我们的欣赏教学指明了方向。通过对瑶族舞曲的学习,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主自豪感、自信心。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良

    2、好习惯,让学生们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中去认识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用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音乐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正确的道德观念与高尚的生活情操。三、 教材分析:瑶族舞曲原为作曲家茅沅、刘铁山根据民间歌曲长鼓歌舞为素材而写成的管弦乐曲,后经作曲家彭修文移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乐曲为复三段体结构,感情丰富、音乐形象鲜明,生动地描绘了瑶族青年男女在节日夜晚欢歌漫舞的情景,表达了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四、教学目标:1、 体验瑶族人民在节日欢歌漫舞的热烈气氛,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民族音乐的爱国主义情感。2、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让学生体会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3、 了

    3、解和熟悉乐曲的主题,掌握瑶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节奏特点。五、教学重点:1、体会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2、掌握瑶族舞曲的节奏及音乐风格特点。六、教学难点:1、 分析作品内部的主题变化发展。2、 给舞曲创作打击乐伴奏谱。说教法大纲中指出:欣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教学中要以听赏为主。教师的讲解、提示,力求简明、准确、生动,富于启发性。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让学生体会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六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音乐知识不断积累,对乐曲各种音乐要素的分析能力不断增强,本节课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及已有的音乐水准进行教学,所以,

    4、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一、教师点拨、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想象力和观察分析力,让学生联想瑶族人民在表演歌舞时的情境,动手创作,动脑分析,动口说想象的思路,学生亲身参与乐曲的分析,创作,充分体现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二、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找出瑶族音乐的特点,并为舞曲创作伴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三、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手段,创设情境,以较多的信息量,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图形、图象、音频、视频等媒体,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感知音乐,更加了解音乐作品及音乐形象。四、奥尔夫音乐

    5、教育体系指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的音乐训练,依赖听觉、运动觉,以至于整个身体的感应来不断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力度、音色等多方面的鉴别。本节课采用奥尔夫教学法,运用民族打击乐器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多声部训练和合奏训练,加强对主题音乐的理解。五、注意从实际出发,创设情境,面向全体学生,启发学生动脑思维,采用尝试教学法,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动手进行音乐创作,观察分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都得到提高。说学法音乐心理学学科的研究指出:音乐欣赏应分成四个不同的层次,即从音响感知出发,进入感情体验与想象联想阶段,最后达到认识领悟音乐的思想,背景,意境,创作手法等理性阶段,只有把四者紧

    6、密结合,彼此影响,相互作用,才能达到一个感性、理性统一的“全方位”欣赏阶段,为此,我创设一个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一、 在教学中把教法与学法联系起来,有意识地进行学法的指导与渗透,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行“四多”,即多听、多想、多讨论、多创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二、教育心理学中提到联觉现象,即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我们利用多媒体助教的手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从对乐曲听觉上的感觉升华到对乐曲的联想,联想到瑶族人民表演歌舞时的情景。三、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变被动为主动。说

    7、教学程序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 先让学生讲对少数民族的认识和看法。2、 点题:瑶族舞曲。3、 看一组瑶族风情的介绍片段。引起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兴趣,点题,引起学生倾听的愿望。采用多媒体影像,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瑶族的风情及音乐特点。 二、欣赏全曲:1、 体会全曲情绪,说出音乐所表现的情景。2、 介绍作曲家和音乐创作背景。3、 介绍瑶族的民族风情和音乐特点。让学生感受舞蹈的热情奔放,从而感受乐曲的美妙之处,进入舞曲的情景。三、分段欣赏:1、 引子部分:633 633|633 633|17 1.2|3.2 3.2|2.1 1. 7 | 6 0 |A 先提问:引子部分的情绪、速度、拍子

    8、是怎么样的,引子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怎么样的情景。B听录音,请学生回答问题。引子描写的情景:在月光下,把人们带进了瑶寨。C 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找出瑶族长鼓舞的节奏型。 | | 2、音乐A段:第一主题:63 36| 2. 1 |72 17|6.5 3|6.7 12|3.5 32|123 21|6 0| A先提问:A段第一主题的情绪、速度、拍子是怎么样的,表现了怎么样的情景。B听录音,请学生回答问题。描写的情景:抒情、优美、瑶族姑娘翩翩起舞。C为第一主题音乐设计伴奏谱小铃:| | | |双响:| |铃鼓:| | |大鼓| | |注:大鼓模仿长鼓的节奏。 第二主题:63 2321| 61 63|63

    9、 2321|61 63|661 221| 25 3 |232 121|6.0 |A 听录音B再提问: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有何联系又有和不同。情绪、速度、拍子是怎么样的,表现了怎么样 的情景。描写的情景:热情奔放的小伙子加入姑娘们的舞蹈行列。C视唱第一、第二主题音乐,让学生从旋律和节奏上进行对比。D为第二主题音乐设计伴奏谱拍手:|2、 音乐B段:3 3- |1 1- |1 3- |33 1- |6 1 1 |3 6363|2.1 21|6 - - |A 提问:B段音乐与A段音乐有何不同。情绪、速度、拍子是怎么样的,表现了怎么样的情景。B 听录音,请部分学生回答。描写的情景:歌唱性跳跃的节奏,表达了

    10、瑶族青年对美好生活的憧憬。C 划拍视唱B段旋律。D 为B段主题音乐设计伴奏谱。小铃:|响板:|大鼓:| 启发学生的思维,运用联觉现象,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找特点,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 启发学生的思维,运用联觉现象,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展开音乐思维,运用联觉现象,想象音乐中所创设的情景。 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上对比音乐的联系和变化,增强对音乐的认识。 引导学生区别B段旋律与A段旋律音乐的不同拍子。引导学生对比音乐的联系和变化,增强对音乐的认识。采用奥尔夫教学法,运用民族打击乐器来加强对主题音乐的理解。 四、全曲欣赏:1、 带问题欣赏全曲,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2

    11、、 用打击乐器为乐器伴奏(学生根据不同音乐主题转换伴奏谱) 3、 请学生分析曲式结构复三段体结构:引子+A(a a)+ B + A用图形表示:引子+()+ 通过身体律动来体验瑶族歌舞的特点,增强学生对音乐韵律的亲身感受。 让学生分析、总结,用图形谱形象、直观地分析曲式结构。五、总结1、 让全体学生讨论对瑶族长鼓舞的舞曲节奏的认识和对瑶族音乐的体会。 2、 教师归纳作为本课的总结。 通过讨论来提升学生对乐曲的全面认识。 总结升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板书设计瑶族舞曲音乐结构、情绪:1、 引子部分:乐曲在模仿长鼓的节奏轻轻地奏出,描写了在月光下,人们进入了瑶寨。 2、 A段音乐:第一主题:抒情、优美,犹如一位美丽的瑶族姑娘在翩翩起舞。第二主题:热情、奔放,瑶族小伙子们加入姑娘们舞蹈的行列。3、B段音乐:抒情、安宁,歌唱性跳跃的节奏,表达了瑶族青年对美好生活的憧憬。4、A段音乐再现:把音乐推向全曲高潮,乐曲在强烈的全奏声中结束。说教育科研一、本课采用奥尔夫教学体系,运用民族打击乐器来加强对主题音乐的理解。二、通过尝试教学法的教学,指导学生如何自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精神、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三、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四、利用多媒体助教的手段,创设音乐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五、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率。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音乐说课稿欣赏《瑶族舞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