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湘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之三Word下载.docx

    • 资源ID:7729230       资源大小:35.74K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湘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之三Word下载.docx

    1、拓展延伸。 1将学生作品张贴展示。2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进行交流。3欣赏世界各地有典型特征和特殊意义的包装设计。4课后通过上网查资料或去图书馆等方式了解关于包装的知识。各种包装设 计。课目 第 1课请到绿色商店来(活动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谈话导人 1上一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观察和收集街边、建筑物或商场里的广告设计,你们能谈一谈你看到的最感兴趣的一个设计吗?(学生回答、讨论) 2CAI课件:展示精美广告设计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广告的奇妙世界,了解广告画的组成要素图形、色彩、文字。3引入课题广告设计。各种精彩广 告设计,并配有广告语 的声音。课题广告设计 深人感知 1提问思考:它给你带

    2、来什么样的视觉感受,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教师小结:创意新奇,精美别致,视觉冲击力强。起到宣传商品、吸引顾客的作用。2欣赏分析,了解广告设计的组成要素。(1)商品的图形精美,有代表性。(2)精彩的广告语,要求:简洁、准确、生动或诙谐。(3)色彩视觉冲击力强,感染力充分。3制作过程 (1)构思:确定广告宣传对象(可以是学习用品、食物、服装等你所熟悉的物品),构思图画、文字内容和编排形式。(2)构图:用铅笔准确地在图纸上设计底稿。(3)绘制:选择上色工具,描绘制作。4游戏,启发思维。由一事物联想到相关的另一事物。你看到了某某,想到了某某,同教材示意图。旱现广告设计并用文字标示各部分 制作步骤。尝试

    3、作业 反馈指导 1尝试制作构思草图。2教师分析典型作品,解决疑难问题。(1)版画形式的合理。(2)文字大小、颜色、字体与画面的协调。(3)图形、内容、颜色与商品的匹配。广告版面的图形应与文字相巨配合、对比协调、形式均衡。4欣赏不同版面形式的作品。、 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 品。不同版面形式的作品及相对应的版式结构示意图。创造表现 评析交流 延伸应用 1讨论评议 互评:完成作业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上,可自由欣赏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师评:肯定学生的精心制作,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2渗透环保意识,提醒学生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4、3鼓励学生布置绿色商店,进行模拟交易 学生作业。课目 第2课城市灵光(活动一) 年级 6年级下册 欣赏导人 1欣赏香港和的城市建筑影视片段。问:在这些画面当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各种各样的城市建筑。) 2画面定格为香港银行大厦和东方明珠电视塔。教师做简单介绍:银行大厦:在大片闪烁着霓虹灯光的建筑群中,无论是高度。还是整体的风格造型,银行大厦都充分体现出了标志性建筑的独特风范和气势,为香港这座不夜之城增添了更加迷人的光彩。东方明珠电视塔:高耸在迷雾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是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雾色掩映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人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两个巨大的球

    5、体,以及仿佛马上就要划破云霄的高高的塔尖,突显出了它有着美好曲线的“身段”。3导人课题。建筑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它见证了人类社会漫长而伟大的发展历程。优秀的建筑往往能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甚至象征,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灵光”。板书课题。 课件1:香港和上景色的录像片段。课件2:图片显示:香港银行大厦和东方明珠电视塔。课件3:以艺术字形式出示课题城市灵光。交流感受 1讨论交流。同一小组的同学相互交换课前调查到的信息,分析这些建筑之所以成为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甚至城市象征的根本原因。2交流欣赏。每一组推选一位代表来介绍自己喜爱的建筑。强调抓住建筑的造型特点。3教师小结提升。 课件4:展示学生所搜集到的

    6、标志性建筑的图片 资料。绘画体验 1提出作业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试着描绘自己喜爱的建筑或者建筑模型。(2)注意抓住建筑最有特点的部分。(3)以记忆画为主,也可适当加入学生自己的 构想。2播放轻音乐,学生自由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5:播放轻音乐。展示评价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自由欣赏,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作业展示板。 第2课城市灵光(活动二) 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耿兴华 教学程序 欣赏分析 1学生通过课件欣赏各种形式以及各种材料制作的建筑模型。建筑的基本形一般有哪些?这些建筑模型分别采用了哪些材料来进行制作?你认为它们造型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学生分小组

    7、自由交流讨论。2教师归纳总结:建筑的基本形: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多面体等。建筑模型的制作材料:KT板、泡沫板、木材等。 课件l:各种形式以及各 种材料制作的建筑模型。各种 基本形以及各种制作材料的图片资料。课件出示课题 城市灵光。交流体验 1展示纸制建筑模型。其实,简单的纸材通过剪贴折压成型也能做出很多富有造型变化的建筑模型。2看一看、拆一拆、学一学。每一小组发给一座建筑模型,学生观察和讨论其制作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以拆开重组的方式更直观地掌握制作步骤。构思新的设计创意。3学生代表简单演示制作过程并总结制作方法:折粘剪整理成型。 直观展示纸制建筑模型。课件4:展示制作方法和步骤。自主创作

    8、(1)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合适的纸张,集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制作一件或多件建筑模型进行组合拼装。(2)注意加入自己独特的构思,设计出富有个性的作品。(3)巧妙运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纸或其他小饰品进行点缀。(4)制作的同时注意周边的环境卫生。 2播放轻音乐,学生自由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1完成创作的小组同学将作品摆放至教室中央,和其他小组的作品组合成建筑群。2自由欣赏参观,引导学生从造型的独特性、色彩的搭配等方面来评价作品。拓展延伸 课件展示用易拉罐、包装盒等各种废弃材料制作成的建筑模型:告诉学生除了各种纸材,我们还可以运用生活中许许多多废弃的材料来进行建筑模型的设计和制作,渗透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课

    9、件展示用各种废气物制作的建筑模型。课目 第3课俯瞰山川(活动一) 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张欣 情景导入 1师生看课件(飞机起飞的情景),体验从地面飞向高空,视角急剧变换的特殊感受。师生交谈俯视感受,了解俯视角度和平视角度的区别。2看课件(雪景视频),加深俯瞰的视觉感受。 多媒体播放两段视频 感受欣赏 结合教材和课件,对比欣赏、分析评述祖国各地的航拍美景。1欣赏地形图,了解俯视在地图绘制和运用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祖国的热爱。2欣赏黄河弯道的整体与局部,感受俯瞰全局的大气磅礴,再近观局部的细节变化。3对比欣赏江南小山与大西北的群山,感受江南小山的隽秀可爱以及大西北群山的雄伟险峻。4对比欣赏自然地

    10、貌和农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工地貌的壮观景象。 多媒体展示欣赏图片。对比分析 结合教材中的小训练和课件,对比分析对同一组石头不同角度的观察效果和感受,加深对平视和俯视现象的认识和了解。1看视频,师生交谈感受。2看一组照片,师生交谈感受。 多媒体展示视频 多媒体展示图片 欣赏评述 1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各种航拍和俯拍的摄影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2欣赏教师制作的课件中的图片集锦,谈谈自己的感受。 多媒体展示图片。拓展运用 将学生的思维引人到艺术表现的领域,通过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欣赏,升华学生对俯视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产生艺术表现欲望。1摄影作品欣赏:同一位作者的两幅作品,都是表现自行车,为

    11、什么拍摄角度不同?2动画作品欣赏:作者是怎么表现出俯视的感觉的?3绘画作品欣赏:如果这些画面采用平视角度来画,效果会怎样?说一说你想用俯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 多媒体展示摄影作品 多媒体展示动画作品。多媒体展示绘画作品 课目 第3课俯瞰山川(活动二) 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肖 华 欣赏感受 1课前布置学生广泛收集以俯视角度表现的一些摄影作品、动画作品和绘画作品。2师生看课件,欣赏老师收集的摄影作品:师生看一组图片,提问:这些图片都是以俯视的角度拍的吗?师生交谈区分视角的方法,需要抬头拍的是仰视视角需要低头拍的是俯视视角。交流尝试 1信息交流 (1)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自由提问(谈谈手中的作品为什

    12、么要采用俯视视角),集体解决。(2)分小组交流资料,自由提问,回答。2说一说你想用俯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学生边说,老师边从课件的图片资料库中调出合适的图片借以激发艺术表现欲望。3限时尝试绘画。 多媒体展示欣赏图片, 结合教材、课件和学生作业,对比欣赏、分析评述如何表现俯视角度的画面。1找别扭 (1)欣赏几幅学生试画的作业,请其他同学为其找别扭。(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俯视角度下景物视觉效果的特征画面构图:以地面景物为主,天空所占画面位置很少或没有。景物特征:景物整体缩小了,单个物体出现“头大脚小”的现象。(3)找出别扭的地方,并请学生提出修改方案。2欣赏河畔,并出示根据这幅图片画的两幅线描,问

    13、:这两幅画你喜欢哪幅?说说你的理由。(1)一幅画面线条组织疏密得当,显得有层 次,有主次。另一幅画面线条组织密集,显得杂乱,没层次。(2)启发学生在面对对象时要懂得取舍,合理运用线条的疏密等技法表现画面,增强其视觉效果及美感,不一定线条越多就越好。 多媒体展示图片 创作评析 1学生继续作业。2作业观赏交流,展开自评、互评。 多媒体展示学生作业。 将学生引入到不同生活场景中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视觉效果通过观察活动中经常变换的角度和位置,让学生获得一些意外的感觉,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欲望。1摄影作品欣赏。在生活中,你从俯视的角度看到过哪些有意思的场景呢?2几米漫画作品欣赏。作者为什么要用俯视的角度来画

    14、?如果用平视的角度呢?3影视作品(后天、阿波罗十三号、星球大战等影片片段)欣赏。利用俯视角度制作拍摄的这些影视作品又让你产生了什么感觉?有仕么新发现呢? 多媒体展示摄影作品。多媒体展示影视作品。课目 第4课画坛巨匠(活动二) 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尹红 赏画导人 课件出示毕加索的作品,学生欣赏。毕加索是世界画坛巨匠,是20世纪世界画坛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揭示课题:画坛巨匠毕加索 课件:代表作品 交流、讨论 (交流收集的信 息;了解画家生平故事、艺术风格特点。 分组交流、讨论、整合相关信息。l. 关于画家你知道些什么?2关于画家的作品你知道些什么?教师小结并简介毕加索的生平、艺术风梅及艺术成就

    15、,讲述有关故事。相关图片、解说 欣赏、描述 出示作品格尔尼卡,引导学生欣赏,进行直观描述。提问:仔细观察作品,画家画了些什么?请你描述。看了作品你有什么感受?(分组讨论,指定学生说一说。格尔尼卡作品及作品局部 赏析、评述 1教师简介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围绕“毕加索是怎样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进行分析评述。画面的形象是完整的,还是支离破碎的?为什么要这样画?画面为什么没有色彩?画家想表现什么?画面不同的形象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牛代表什么?马的嘶鸣象征什么?地上的战士为什么手执断柄的剑?你能找出画中哭泣的母亲和从楼上跳下的人吗?画家借此表现什么?3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再次欣赏

    16、作品。模仿、体验 尝试用立体派手法将静物、动物、人物形象进行分解,重新组合成一幅画。 相关范画数张 学习评价 用一句或几句话对画家或作品做出评价,也可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或收获。课目 第5课音乐会(活动一) 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杨哲 1一段节奏有起伏变化的乐曲中,学生随意用纸简进行排列组合,表达对乐曲的感受。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拼一拼,摆一摆,看一看,使学生在制作中感受创作的乐趣。3学生提出创作难点,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运用什么方法来制作。难点:纸筒怎样组合,才能既有起伏又美观?怎样将纸筒黏合牢固? 录音机播放乐曲。方法指导 1教师示范 (1)基本形的制作:将方形纸卷成纸筒。(2)把准备好的基

    17、本形摆一摆,摆出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3)黏结方法、插接方法的演示。2学生小结制作步骤 (1)制作单体数个。(2)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3)黏结要牢固。 视频展示台呈现。拓展思路 1出示三组用硬纸板切割制作成的立体构成作品。(1)一个基本形呈单一方向的反复排列。(2)基本形像围棋盘一样呈上下左右方向反复排列。(3)堆本形根据一定的数理比例的变化造成渐变的韵律感。2师:你觉得以上作品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3小结:单体一致,但排列方式不同。4拆掉一个作品,让学生重新排列。观赏教材 1把教材中的七幅图片分到七个小组。分小组讨 论交流对该作品的感受和理解。2学生评述。还可以让学生

    18、大胆根据自己的理解 为该作品配上一段乐曲,哼一哼,感受艺术上的交融。 再次作业 1播放茉莉花的乐曲,学生利用纸筒或纸片制作立体形,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播放音乐。评析作业 1欣赏、评析作品。2学习迁移。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如: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场面和画面。多米诺骨牌,申奥会上的扇子舞,古人的书法等等。3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图片欣赏。课目 第6课我来玩电脑(活动一) 贺佳妮 1课件,出示一张风景图片,然后展示通过 Photoshop处理过后的其他四种效果图片(色调变化、纹理变化、水彩变化、塑料化变化),请学生通过点击放大欣赏。2问:这和原来的风景画有什么不同?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吗?3其实

    19、运用我们手中的电脑和合适的软件,就可以轻松地达到这样的效果。4教师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当场示范怎么达到这样的效果。(一、打开Photosh叩,二、打开图片,三、在色彩平衡中改变色调。5小结:四个步骤,1分钟不到的时间,我们就可以把一张图片改变成我们所需要的色调和效果。这就是电脑美术的优势。想不想一起来试试呢?6那我们就一起来玩电脑吧!出示课题我来玩电脑。 教学课件: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系统:教师演示Photoshop软件功能 了解基本工具 1学习打开、保存、退出的基本方法。2介绍下拉菜单中“图像调整”和“滤镜”两个部分。3学习撤销操作的方法。撤销一步可以用快捷键Ctrl+z,撤销几步可以打开

    20、右边工具控制面板中的“历史记录”。把“历史记录”向上移动就可以了。“历史记录”可以清除鞠步记录。 多媒体展示系统:教师演示photoshop软件功能 尝试制作 1选择一张图片,练习改成你喜欢的样子,并给新图片取一个名字。2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看,说说自己通过什么方法改变的。可供选择的风景或静物图片。多媒体展示系统。游戏 1找一找书上的两个机器人,它们哪些地方不一样?一共有ll处,你能用铅笔把它们标注出来吗?2请最快的同学上台来标记给大家看。 教材。学习制作方法 1小结:后图是经过了Photosh叩修改变成的。通过修改,我们也可以把一些图片改变得不一样。2学生讨论尝试方法:选取工具栏中的仿制图章工具

    21、按住All键,点选图中需要复制的地方,然后放到另外的区域,按住鼠标移动进行复制 3学生尝试一个小图形,进行练习。学生作业 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供学生选择进行修改制作。2将自己修改过的画面和原画面一起上传到教师电脑中的共享文件夹中。图片 游戏、评价 1进行游戏:互相找找同学修改后的图片的区别。2说说你找到了哪些不一样的地方。谁修改得最精细。课目 第6课我来玩电脑(活动二) 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贺佳妮 游戏导入 1古代神话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拔一把身上的毛,吹一口气就能变出很多很多小猴子来。这个神话在我们的电脑里面变成了现实。老师这里也有一只小猴子,你能在电脑中变出很多很多小猴子来吗?(用软件

    22、PowerPoint制作)。2请一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可以用电脑里面最常用的什么功能?(复制,粘贴) 3请一位学生上台来演示制作方法。(先选中小猴子,选择“编辑”一“复制”,然后选择“粘贴”。不断粘贴,可以复制出许多小猴子。 多媒体展示系统。探索方法 1怎样让小猴子变高变瘦一点,或者变矮变胖一点呢?2学生回答并上台在教师电脑上尝试(选择图片以后,拉动图片周围的小方块就可以自由变幻了)。3教师演示,我们还可以对小猴子旋转、翻转,做出更多的不同样子的小猴子。 老师这里有很多可爱的小卡通人物,你们也来试试,用复制、粘贴、翻转等方法做出有趣的画面。提出问题 1提问:你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23、吗?2小结问题:有底色的卡通形象,复制以后,底 色也复制出来了,不好看。怎么办呢?解决问题 1学生小组内讨论解决方法。2小结归纳:有两种办法。(1)如果背景的颜色单一,点击“视图”一“工具栏”一“图片”。打开图片工具,选择设置透明色,可以把单纯的背景色去掉。(2)如果背景的颜色复杂,选用魔术棒橡皮擦工具,可以擦掉一块块相似的颜色,再用橡皮擦擦掉多余的部分。然后保存成JPG文档,插入PowerPoint就可以了。比较、欣赏 1比较三张图片,一张使用了背景,一张没有使用背景,一张背景比较花、乱。你更喜欢哪张呢?小结:有背景的图片更漂亮,但背景应该衬托主体图片,不能太花、太乱。2欣赏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和别的同学的作业。图片。设计制作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音乐和优秀图像画面。欣赏评价 介绍自己设计的图像,大家共同推选出最有趣的图片、最有创意的图片、最精美的图片。课目 第7课兵马俑(活动一) 年级 6年级下册 执教 尹海瑛 激情造趣 交流导入 1师生对话 师:有谁认识这个字“俑”?它是什么意思?生: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如:陶俑、女俑等。2导入课题 1974年3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


    注意事项

    本文(湘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之三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