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东花城版音乐小学三年级下第六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772285       资源大小:29.24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东花城版音乐小学三年级下第六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3、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a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1)你听了歌曲的前奏音乐时联想到了什么?(2)“这些相同与不同的乐句在你听、唱后有什么感受?请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分析完毕后师进行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分析,师对学生鉴赏音乐的参与作出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多动脑筋。三、拓展(环保):布置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思考自己将如何用实际行动来爱护大自然?四、总结、下课 。教学板书:春天来了强弱记号 渐强记号 渐弱记号教学反思:经过教师引导学生能够带着自己

    2、的感情演唱歌曲,但在附点节奏处,有个别学生仍未能准确掌握。第二课时 学唱春天在哪里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教学过程: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里是一首活泼优美的歌曲,深受学生的喜爱。学习时主要掌握好XX X的节奏。1、读读、拍拍节奏学习歌曲前练习XXX节奏,进行朗诵,师指导学生读准、拍好XXX节奏。2、听唱歌曲师指导学生唱准嘀哩哩 嘀哩 嘀哩哩。这一句歌词。师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灵活清晰的吐字演唱。3、师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动作创编或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创编表演。4、拓展:看画寻找春天。师课前准备好一些关于春天的图画(如:枝头吐新芽、蚯蚓

    3、出土、农民春耕、春雨绵绵、春花开放等)和其他内容的图画,给每幅画进行编号,请学生看完后选出属于春天内容的图片。此活动意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春天的气息。如何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使我们四季永远都非常鲜明。三、总结四、下课 春天在哪里XXX 枝头吐新芽、蚯蚓出土、农民春耕、春雨绵绵、春花开放学生能积极“寻找春天”,并能画出“春图”。第二课 听听、唱唱、跳跳一、学唱歌曲瑶山乐二、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一通过欣赏乐曲瑶族舞曲、学唱歌曲瑶山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可创造性,学会举一反三。二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体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感知34拍起

    4、伏流畅的旋律特点,能用身体语言表现歌曲、感受音乐,并进行歌曲的创作活动。旋律中跳进和级进是本课需掌握的知识点。三通过认识音名在键盘上的位置,继而进行“玩乐器”的练习,培养学生动手演奏的能力;并结合乐曲中的动物,激发学生表达对动物的认识,自己如何爱护动物。四、进行环保教育瑶族舞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乐曲。1951年刘铁山根据瑶族传统歌舞鼓乐的音乐素材创作瑶族长鼓舞歌,1952年初在北京上演。同年茅沅据此改编为管弦乐瑶族舞曲。全曲为加引子的复三部曲式。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优美的旋律生动地描写了瑶族青年男女在节日夜晚身着盛装于月下翩翩起舞的欢乐场面.。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体

    5、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感知34拍起伏流畅的旋律特点,并进行歌曲的创作活动。教学重点1、 歌曲中音的跳进和级进的掌握。2、 音乐的创造性,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3、 “玩乐器”的练习,培养学生动手演奏的能力;学唱歌曲瑶山乐1、学唱歌曲瑶山乐(1)教师导入:“刚刚看同学们表演了精彩的长鼓舞,老师也很想给同学们表演一个节目,下面我为大家演唱一首瑶山乐”。(2)先用“lu”进行哼唱旋律,作为发声练习,训练学生声音的连贯性。(3)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和愉快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歌曲中多处出现连音记号,所以应注意声音的连贯和圆润。(4)鼓励学生把歌词直接套进歌曲中进行

    6、演唱,也可让学生自己创编歌词进行演唱。(5)指导学生随音乐的节奏和情绪自由律动。(6)歌曲瑶山乐是由乐曲瑶族舞曲的主题旋律改编而成的,说明了音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小组进行讨论汇报。(7)引导学生自己选择乐器、并自创节奏型进行伴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如: 铃 鼓: 0 X | 0 X | 三角铁; X | X | 双响筒: X XX | X XX | 碰 铃: 0 XX | 0 XX |和学生一起讨论做这些乐器的材料,我们要怎样保护我们的资源,不浪费。大自然中的这些资源是如此奇妙,能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带给我们这么多的快乐。四、总结五、下课 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

    7、来1、欣赏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1)欣赏巴赫G大调小步舞曲。请学钢琴的学生弹奏乐曲(教师自己弹奏乐曲),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挖掘学生潜能,真正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拓宽音乐视野。(2)哼唱第一主题旋律,熟悉歌曲旋律,感受34拍音乐起伏流畅的旋律特点,也为后面学习我们大家跳起来做铺垫。(3)结合音乐做43拍子的律动,并引导学生用动作感受旋律的高低起伏。感受43拍子舞步,鼓励学生动起来:开火车前后拍手。学生按横排坐,第一个人排第一下手(即强拍)另外两拍与下面的同学互拍,一直这样传下去。1、 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1) 歌曲简介。教师简单介绍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是根据巴赫的小步舞曲填词而成的。(2) 学

    8、唱歌曲。由于旋律学生已经很熟悉,引导学生自学歌曲,让学生之间互相聆听,互相评价。师在教唱歌曲时指导学生唱好跳音,跳音要唱得轻巧有弹性,并且要唱好5 1 1 和 1 1 1的音准。(3) 学习知识。学习级进和跳进。(4) 创编表演。鼓励学生自由组合,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歌曲。(如:小组进行重新填词演唱、舞蹈创编表演、用敲击乐器伴奏等)在理解和感受歌曲、乐曲情绪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5) 评价。对各组同学的表演做出评价,自评、学生评、教师评,给予最佳表演组的同学进行奖励。鼓励学生多跳多运动,锻炼好身体,少生病,减少吃药以及因此带来的副作用,也减少某些药品对自然的污染。

    9、第三课 多彩的乡音一、 学唱歌曲风阳花鼓二、 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重点 :掌握不同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学习草原就是我的家,描绘了美丽辽阔大草原的秀美景色,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电子琴学唱歌曲凤阳花鼓教学过程1、轻声播放高胡演奏的凤阳花鼓 旋律,提问:这首曲子旋律美不美,在哪听到过?师讲解美的民歌音乐有其流传美的内涵,这首优美动听的旋律蕴涵着一个美妙或凄婉动人的故事。2、师放课件凤阳花鼓讲述了旧时代劳动人民离乡背井外出谋生卖唱的苦难经历以及现在改革开放后风阳花鼓唱遍大江南北,让学生逐步了解音乐来自劳动人民创造的意义,它是一个地区劳动人民生活的写照,情感宣泄的一种表达方式。3、师带着愉悦

    10、的心情,深情地演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从教师声情并盛的演唱中受感染想歌唱。4、放凤阳花鼓旋律创设意境启发学生从曲调中,使学生为学唱歌曲做铺垫。5、学生模仿教师的范唱一句一句地学唱此曲。比比谁模仿得最好。6、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达歌曲内容及情绪。分组让学生按乐谱边唱边敲击小乐器等;让学生自带铜碟、不锈钢碟、陶瓷制的碟以及一对筷子,创编简易节奏律动边唱边表演,通过动手、动口、体验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歌曲的理解。讨论怎样保护我们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怎样保护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四、总结、下课 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1.师播放草原英雄小姐妹课件,教师描绘了美丽辽

    11、阔大草原的秀美景色,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放课件歌曲范唱。要求学生认真聆听。3、师钢琴伴奏,学生跟唱。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出现的不同节奏型;并处理好一音多词,引出难点。4、学生分若干小组即兴创作表演。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表演时一部分同学演唱,、一部分同学表演,一部分同学选择敲击小乐器的为歌曲伴奏,增加场景气氛。三、拓展:在情景画面中帮助学生了解蒙古族人居住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特色等, 启发学生是否了解别的民族,能否进行有创意地自由回答:自己如何表达对它的热爱之情?第四课 音乐幽默小品木桶有个洞学习歌词木桶有个洞和学唱歌曲木桶有个洞一、通过学唱木桶有个洞,学生能灵活运用力度

    12、记号,并巩固已建“小音库”中的音高和“认朋友”C、D、E、F、G、A。二、通过排演幽默小品木桶有个洞,学生能默契配合地参与表演。木桶有个洞是根据美国童谣创编而成,原本只有一个乐句“122| 3 5 5| 67 1 12|3 55|67 1|,后经创编发展,歌曲情感更为丰富,内涵更为风趣幽默。教学重点 培养小孩的幽默感 三课时 钢琴,录音机,教学课件,电脑 学唱歌曲木桶有个洞二、学习歌词木桶有个洞1、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风趣地朗读歌词。2、 学生也风趣地朗读歌词,在朗读过程中理解歌词内容。3、 个别学生风趣地朗读歌词,其他学生评价。三、学唱歌曲木桶有个洞1、 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安静地欣赏歌曲,并

    13、注意教师的语气。2、 学生轻声跟钢琴学唱歌曲。3、 引导学生用双响筒模仿老师将歌词唱出来。四、拓展:结合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稻草、水以及木桶,教育孩子们要节约,能修好用的物品就不要随便扔掉去买新的,不要浪费资源。五、总结,布置学生课后创编歌词。六、下课,听着歌曲离开音乐室。 复习歌曲木桶有个洞二、复习歌曲木桶有个洞1、 请个别学生用自己理解歌词含义的语气朗读歌词,师生评价。2、 学生欣赏课件的歌曲范唱。3、 学生用唱歌曲,注意将歌曲的情绪表现出来。三、拓展歌曲1、 学生展示课后创编的歌词,并演唱出来。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表现歌曲。3、 分组表现歌曲。四、延伸部分: 五师将学生分组,讨论如何

    14、排练音乐剧,把讨论的剧本写下来。六、总结:布置学生课后准备剧本的排练。七、下课第五课 动物人类的朋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学唱歌曲土拔鼠,能用体态感受68拍子的韵律。教学目标二:学唱歌曲小斑鸠对我说和绕口令练习,区分和节奏,并学会用活泼、天真的情绪演唱。 教材分析土拔鼠是一首小调德国民歌,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所作。小斑鸠对我说这首歌曲曲调欢快,采用24拍,歌曲把小斑鸠拟人化,特别是歌曲615(15)|615(1 5) ,演唱这首歌时,要将歌词要求的情节表演出来,音乐是将斑鸠要说的话夸张了,因此,要让学生将“词意”与“音乐情绪”较好的结合,才能体现这首歌的意境,表现出斑鸠活灵灵的音乐形象,歌词用

    15、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学生对小斑鸠的兴趣。海鸥这首儿童歌曲,在1982年全国少年儿童歌咏比赛中是一首被推荐的歌曲。二十多年来深受儿童的欢迎,歌曲的一、二乐句节奏规整,符合儿童语言特点,三、四乐句是第一、二乐句的展开,引入了新的音乐素材。“认朋友”和“玩乐器(二)”主要让学生认识音名A和B在键盘上的位置,然后让他们找到其他CDEFG的位置;在“玩乐器”中,让学生移换右手一指的位置,让原来C调的曲子在G调的位置上进行弹奏。同样的曲子,却能在不同的高度上弹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设计(一)学唱歌曲土拔鼠 1、课题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是否经常把喜欢的动物玩具带在身边?让学生畅所欲言导入

    16、歌曲。2、拍手游戏:教师把学生说到的小动物编成儿歌,可让学生结合课本P31做拍拍读读练习,建议两人对拍或三人轮拍,还可以一横排连拍。调动学生的兴趣,儿歌熟悉后边拍手边摇摆身体感受韵律。 3、听听动动:播放课件土拔鼠,师生随音乐律动,要求学生用心听,身体充分放松,通过摆动身体感受68拍子的韵律,注意培养内心节拍感。4、学唱歌曲:土拨鼠共有四个乐句。第一乐句(ab)、第二乐句(ac)、第三乐句(d+e)、第四乐句(d+f),可让同学分辨四个乐句中,哪些乐句是完全相同的,哪些乐句是部分相同部分不同的。运用这种相同与不同的辨识乐句与乐句的关系,培养学生从音乐审美中获得情感满足的同时,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与

    17、音乐的记忆能力。(1)先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用准确的情感和歌声表达歌曲。(2)用“LU”哼唱旋律。因为学生气息较短,按4小节换气学生不容易做到,可按弱起拍的规律,2个小节换一次气,统一在弱拍前换气,这也是本课的难点。(3)歌曲基调比较忧伤,要求教师多次范唱,感动学生,让学生模仿,达到效果。(4)歌曲熟悉后,可让学生选择适当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如让一些学生强拍拍击鼓心,次强拍敲鼓边;或三角铁、响板、拍手拍脚,再次感受68拍。(5)可让学生自己创编一个固定节奏型,边唱边鼓。 3 6 6 6 6 7i7 6 6 O O O O O O O O O O (二)学唱歌曲小斑鸠对我说1、听听议议,

    18、导入课题 教师播放课件小斑鸠对我说,以讲故事形式导入,学生边看课件边听故事,然后议一议,猜一猜小斑鸠对“我”究竟说了什么。2 、听听说说学生欣赏歌曲,谈谈自己的体会,并验证自己的猜想和感受歌曲的情绪。3、拍拍唱唱(1) 教师带领学生先做P33读读、拍拍绕口令练习。重点练习 下面这一句:X XX X X X XX X X X不 知是 猴怕 狗 还是 狗怕 猴(2)按节奏读歌词(3)教师范唱歌曲,要求学生边听边打24拍的强弱规律。(4)用师生接唱方法一句一句接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注意“服、咕、福、书、苦、五、足”等字的韵母“U”音,要求嘴圆,喉咙放松。(5)歌曲处理:唱熟歌曲后,启发学生带情感演

    19、唱。第一乐句唱得轻快、跳跃,唱出儿童内心的喜悦;第二乐句是问句,唱出少年迫不及待想问清对方说什么的心情;第三乐句不宜过强,活泼可爱,声音要有弹性;第四乐句有力上面的保持音,应唱得饱满有力,情真意切。4、自编自演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歌曲的表演形式。可以是歌表演,也可以是集演、唱、说、奏为一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谁的形式最新颖。5、互相评价,取长补短第6课 我们的节日能用愉快,活泼的心情演唱来吧!快乐的节日,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学唱欢乐歌,让学生感受轮唱形式的特点,能随欢快的节奏动起来,表达高兴的心情,充分张扬孩子的个性。教学设计(一)、学唱歌曲来吧!快乐的节日来吧!快乐的节日是一首反映

    20、“六一”儿童节的歌曲,节奏明快,旋律活泼欢悦,歌曲“啦啦啦,啦啦啦、”一字一音的处理手法,使歌曲形象显得分外热烈、活泼、表现出儿童欢庆自己节日时的喜悦心情,曲调优美,朗朗上口,易记易唱。歌曲结构为A(aaab)B(abcdef)。如何唱好歌曲A部这种同头换尾的音乐,怎样让学生在演唱时处理四个乐句的关系,同时感受音乐中起承转合的结构,B段的六个乐句又如何处理?教师应给出正确引导。1、 看图片配音乐。先请学生谈谈印象中一年里有哪些节日?最喜欢哪个节日?与儿童相关的节日是什么节?接着媒体展示有关节日的图片,如新年好、祝你圣诞快乐、每当走过老师窗前等,请学生为图片配上相应歌曲的音乐。并导入新课。2、

    21、听听想想。播放歌曲,要求学生听完音乐后,谈谈对歌曲的感受,这首歌曲描述的是哪个节日?怎样让自己的节日过得更有气氛。3、创设情境。为使“六一”儿童节过得更加热烈,请同学们用自己身边的东西设计现场,布置一个过“六一”儿童节的场景。(边听音乐进行)4、学唱歌曲。(1) 听老师范唱,边唱边跳,感染学生。(2) 分句听唱,难点训练、如:切分音和附点节奏的处理,“啦啦啦、”一段要启发学生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表达孩子欢快的心情,最后一句声音保持较强的力度。(3) 歌表演本环节可作为本课的高潮,挖掘学生特长,如有的唱,有的跳、有的敲,分工合作,让孩子们全身心投入,体验音乐活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5、评价同学们

    22、参与活动的表现要及时进行评价,能更好调动他们积极性(二)听赏二部轮唱曲卡农歌,学唱轮唱曲欢乐歌二部轮唱曲卡农歌是黄自先生为训练轮唱而创作的。歌曲共有四个乐句。歌词简洁,音乐朗朗上口,突出轮唱一唱一和的特点。欣赏完卡农歌后,安排了学生学唱二部轮唱曲欢乐歌,歌曲旋律很简单,只有两句,却能让学生感受卡农的特点和热烈、欢快的情绪。1、听听说说。教师播放二部轮唱曲卡农歌,让学生仔细聆听,然后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2、看看做做。教师出示各种颜色卡片:红、黄、蓝、绿等,各摆放在两行,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请课件制作配合)红、黄、蓝、绿、青、紫 红、黄、蓝、绿、青、紫教师小结,得出规律:卡

    23、农原意是“规律”,这首歌曲是黄自为训练轮唱而创作的,歌词本身就已揭示出卡农曲式的特点:虽则我先你后,各唱各的调子,其实只有一个旋律。教参后附卡农歌谱3、 听听拍拍。歌曲欢乐歌 ,由四个乐句(abac)组成,教师范唱,学生跟随音乐的拍节奏。 4、听听动动。 播放课件,要求学生用四个动作表现四个乐句,进行律动唱唱比比。学会歌曲后,可进行轮唱。轮唱时,要抓住第二声部的起音, 6、师生合作。请唱得较好的同学与老师进行轮唱练习。7、学生合作。把学生分成演唱组、乐器组、舞蹈组合作表演第7课 环球音乐探宝(二)漫游亚洲学唱歌曲恰利利、恰利,学生能运用已学过的节奏与“小音库”已储存的五个音,结合键盘,进行自主

    24、合作的学习。通过学唱歌曲红蜻蜓 ,学生能运用力度的变化来演唱歌曲,表达歌曲的感情,并巩固七个音名在键盘的位置。文知识。恰利利恰利是一首印尼民歌,歌曲标题是印尼语中的衬词,歌曲的节奏型是X XX X X | X X X|。全曲共五句,除第五句衬词的节奏有些变化外,其余全部都以基本节奏型贯穿全曲。第五句分成两个声部,第一声部先唱,第二声部是第一声部节奏的浓缩和模仿,用P的音量衬托在第二声部的长音中,好似回声的效果。表现出印尼农家人耕作播种的意境。教学中建议参考以下做法:1、 听中跳。教师播放歌曲伴奏,并和学生一起听着音乐做简易律动。如恰利利,恰利一曲的结构与律动图: a b :| c | 尾声 |

    25、2+2 2+2 1 + 1 1 + 1 1拍手、抖指 ; 跺脚、抖指 ;| A组蹲B组拍手 B组蹲A组拍手 按节奏拍手|全体一起按节奏拍手(全曲的脚步动作为踏点步)2、听中拍。先请同学们拍读歌曲中的节奏,充分感受和把握这一印尼民歌风格的特色节奏:24 X XX XX | XX X|。然后教师按歌曲节奏与旋律,打手号让学生唱出旋律。3、唱中弹。熟拍节奏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在键盘上弹出书48页的指法谱,边唱边弹。先把1指放C音上按指法谱演奏,再把1指移放G音上按指法谱演奏。让学生感受用相同的指法谱可演奏两种音高的恰利利恰利。4、自学歌曲。分小组让学生自学歌曲。自学歌曲时,学生可选择按歌曲节奏与旋律打

    26、手号唱歌词,也可选择按指法谱演奏学唱歌词。注意:要唱好“f”记号与“p”记号及印尼民歌风格。自学后分小组进行汇报演唱,演唱时要把轮唱部分的勤耕作的愉快心情唱出来。5、听中编。教师播放恰利利,恰利,请同学们听完后编故事。6、合作表演。同学们自选表演形式:弹琴、唱歌、舞蹈或自选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进行合作表演。(四) 学唱歌曲下雨了下雨了描述了一日本男孩想出去玩,但又因下雨及断了带的拖鞋不能出去的无奈情绪。歌曲形象鲜名,共三个乐句,简洁明了。采用了日本民间“都节调式”( 3 4 6 7 1 3 ),落音以4、7、3为主等,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1、听听动动。教师播放歌曲下雨了,和学生一起做乐句的体验活动。活动图谱如下:a | b | c :|2 + 2 2 + 2 2 + 2师生拉手围成圈,向左走;|高举手,作成拱形;| 原地踏步放下手,最后一拍并脚|2、听听想想。教师范唱歌曲下雨了,请学生想想歌曲内含是什么?教师范唱谱例参照见教参2、听听讲讲。教师播放歌曲下雨了,请学生讲讲日本小朋友唱的日本童谣下雨了是什么意思?3、听听唱唱。教师先范唱歌曲下雨了,再请学生随伴奏音乐朗读歌词,朗读歌词时,师生共同


    注意事项

    本文(广东花城版音乐小学三年级下第六册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