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排版后史学史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7711996       资源大小:59.96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排版后史学史Word文档格式.docx

    1、汉献帝时任黄门侍郎、秘书监。献帝以汉书“文烦难省”,建安初年命荀悦按编年体改编汉书,前后三年,成汉纪30卷。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荀悦以汉书中的本纪为纲,将其书中传、志、表的内容加以概括,按时间的顺序,散放于帝纪各年之下。将80万字的汉书精简为18万字的汉纪,为用编年史体撰述断代历史创立了典范。7、郦道元 (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

    2、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8、裴松之 字世期,河东闻喜人。曾任东晋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南朝宋文帝时任中书侍郎。文帝以三国志过于简略,乃命裴松之作注。裴氏花了三年时间完成此注。裴注重点不在训诂名物,而在史料的补缺与纠谬,引用的书达200多种,搜集资料十分广博,其注文近于原著数倍。裴注被誉为南北朝三大名注之一。9、刘知几 唐代史学家。永隆年间(680年)以弱冠举进士,历任着作佐郎、中书舍人、着作郎,又撰起居注,兼修国史二十馀年。景龙二年(708年)辞去史职,从事私人修史工作。开元

    3、九年,六十岁时因营救长子犯罪流配一事而被唐玄宗贬为安州都督府别驾,不久去世。有史通传世,对中国唐朝以前的史籍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批评,是中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10、袁枢 字机仲,南宋建安人(今福建建瓯),世称西山先生。学识渊博,喜读资治通鉴写成通鉴纪事本末42卷,239个专题,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之征淮南。创造了纪事本末体。11、郑樵 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郑樵的著述达80余种但流传下来的仅有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六经奥论和通志等。通志为郑樵的代表作。该书收录了郑樵平生著述择要的“二十略”其中的昆虫草木略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专门论述

    4、植物和动物的文献。12、司马光 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二十岁中进士,为人谨慎踏实,为官直言敢谏,反对王安石变法,被外放到地方任职,六任冗官,注意力转移到中国历史兴衰的总结,皇帝后命设局专修。1084年完成,神宗起名资治通鉴。手稿现存于辽宁省博物馆和吉林博物馆。13、章学诚 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和方志学家。身处嘉乾汉学鼎盛之世,提倡“六经皆史”理论,治经治史,皆有特色。乾隆四十三年进士,官国子监典籍。后去职,五十三岁入湖广总督毕沅幕府,主修湖北通志。晚年目盲,著述不辍。以“六经皆史”说纠正重经轻史的偏失,反对“舍今而求古,舍

    5、人事而言性天”的学风。主张经世致用,阐发史学义例,表彰通史撰述,重视方志编纂,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的目录学思想,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历史学和目录学理论。代表作品为文史通义、校雠通义、方志略例、实斋文集等。后人辑为章士遗书刊行。章学诚为浙东史学学派主要代表,其著文史通义,共9卷,是清中叶著名的学术理论着作。以史意为宗旨,不仅继承了浙东史学注重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而且在史学领域创立了自己的尚意史学理论体系,对清代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后世称他为浙东史学的殿军。章学诚的经世致用思想:扶持世教,匡正人心;扭转僵化的考据学风;揭露和抨击不良文风。14、顾炎武:字亭林,学者称为亭林先生。江苏

    6、昆山人,(16131682)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和著名的史学家。顾炎武深感晚明以来文人空言误国,明确提出学术必须“经世致用”。 他的代表作日知录,是他一生考证史事的结晶,是一部包含学术思想、政治见解在内的重要著作。开创了考据学风气。15、黄宗羲: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黎州先生。浙江余姚人。与顾、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启蒙思想家和史学家。一生著作繁富,多至六十多种。如明儒学案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学术史著作、明文海、明夷待访录等。主要研究阳明学派,强调经世致用,批判理学,反对治学分立门户,为中国史学史开辟一个新领域学术史。史书:1、尚书 是一部综合性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上起尧舜下到春秋中叶的秦

    7、穆公期间1400多年的历史,其内容与甲骨文金文相参而证,是研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史料。其包含的体例有典、训、谟、诰、誓、命,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也开了编年体的先河,其中的禹贡关于九州的记载是后世大一统思想的根源。2、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8、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3、逸周书 原名周书,在性质上与尚书类似,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旧说逸周书是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是为“周书”的逸篇,故得名。今人多以为此书主要篇章出自战国人之手。4、春秋 是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现所知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蕴涵着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学著作。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14年(前481)。主要记载周

    9、王室和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一些自然现象,同时涉及各族关系、城筑、田赋、政治人物等。表述历史的方法上严格按照年、月、日顺序逐条记事,对后来编年体史书的发展有典范作用。其在对待史事处理、史书编辑上更是做出开创性的贡献。春秋的社会思想核心是尊周礼。孔子修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书籍来伸张“王道”。其内容重人事,把人事从神秘的气氛中分离出来,是它在历史思想上进步的方面,也是他在史学发展上的一个重大贡献。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由于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

    10、公羊传和谷梁传。5、左传 编年体史书,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工于记事,长于记人。内容多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等均有记述和评论。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史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单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

    11、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内容丰富,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这就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6、国语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体裁上分国记事。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齐、晋、郑、楚、吴、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国

    12、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7、竹书纪年 是战国时魏国人的一部编年史,开编年记事之通史的先河。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三家分晋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8、战国策 一部战国时期史料汇编,其作者并非一人,以记言为主,善于描写人物。西汉后期刘向整理得文三十三篇,按国别分为十二国策,

    13、定其名为战国策。记载了自战国初年至秦灭六国前240年间的部分历史。书中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情况和互相辩驳的言论。其思想内容主要是重士尚利,重权借。此书在文学上有较高成就:善于运用寓言和比喻说理,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叙事说理气势奔放、语言流畅,对后世散文、辞赋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前人称其为“辨丽横肆,亦文辞之最。”9、史记 作者司马迁。 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包含 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述了上起黄帝、下讫汉武帝三千多年间诸多方面的历史,内容丰富,堪称一部体大思精的百科全书。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其记录时间、范围广泛,事迹全

    14、面,人物丰富,涉及典籍面广,在史料搜集取舍上,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司马迁编写史记时,尊重史实,秉笔直书,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重视用社会经济生活来探索历史发展的原因,这些进步思想对史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0、汉书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著。它沿用史记的纪传体例,并改本纪为纪,改书为志,取消世家。由纪、表、志、传四部分组成,共一百篇。记载了西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0年的史事。在史记的基础上纠偏补缺,使用断代史,新增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对改革的评价较客观。但全书贯穿封建正统史观,又有封建神学色彩,且其中多用古字古义,比较难懂。班固去世时全书未完,由其妹班昭和马续续写完成。1

    15、1、东观汉记 我国第一部官修国史(本朝史),纪传体史书。记载东汉光武帝至灵帝的历史。汉明帝始修,思“光武中兴”名臣,命史学家在东观修史,首创“载记”体裁记割据政权。后汉书问世前,此书影响较大,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人多诵习。大部分已失传。12、汉纪 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共三十卷,记述西汉历史,作者是东汉荀悦。汉献帝觉得班固的汉书难懂,于是让荀悦根据左传编年纪事的体例写汉纪供他参阅。汉纪共约十八万字,不足汉书的四分之一。时间起于汉元年(前206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由于荀悦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让汉献帝了解汉书,所以主要是在对汉书进行删节的基础上完成的,内容和汉书基本相同,区别不

    16、大。就是对汉书的删繁捶腰,表达封建正统思想。 时人称此书“词约事详,论辩多美”。推动了往后编年体史著述的发展。13、后汉纪 编年体断代史,作者袁宏,共30卷,记事起于新莽元风四年绿林起义,止于汉献帝延康元年曹魏代汉。表达了笃重名教的思想,广泛收集东汉史料,注重君臣,父子关系,完备的编年体体裁,使之适合记王朝的兴衰。14、后汉书 纪传体断代史,现有130卷,包含10本纪、80列传、8志、无表,记述了东汉一代近二百年的历史。作者范晔被杀时表志未完成,这里是借用他人做的志。后汉书是中国史籍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它记事翔实,史料丰富,叙事以类相从,新创类传反映时代特点。对历史人物事件,从不同角度综述分析,

    17、便于了解东汉的社会状况。勇于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黑暗腐朽,反对佛教迷信,具有进步思想,文学成就也很高。缺点是以世家豪族的政治标准权衡人物15、三国志 作者陈寿,是一部纪传体分国史,仅有纪传无表志,包括魏书蜀书吴书共65卷。记事上起东汉末黄巾起义,下迄吴灭亡,西晋统一。三国志以魏为正统,魏国君用纪,蜀吴称传,但均用编年体方式,名为传实为纪。选材十分谨慎,如空城计等不确切的史事便不记载。并为各阶层的人物立传,内容简约,反应当时的社会风气。是现存唯一的记录三国历史的史书。16、三国志注 由于三国志过简,南朝宋文帝命裴松之作注。他引书200多种,补充三国志中的不足,纠正其中的谬误,还将自己的和引用的史评

    18、加入其中,注文四十余万字,是原著的两倍。三国志开创了注史新体例,对研究三国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17、魏书 北齐魏收撰,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内容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共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0卷。魏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也是它的重要性之所在,即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魏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其作者在反映时代特点方面的自觉性。除了它的列传具有比宋书更突出的家传色彩以外,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志。魏书的志,新增官氏志、释老志两篇,记述“魏代之

    19、急”、“当今之重”。反映北魏统治封建化、门阀化以及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重姓族,崇佛教,这正是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历史特点。 18、华阳国志 东晋常璩所著,共12卷。是一部专门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记录了从远古到东晋永和三年巴蜀史事,记录这些地方的出产和历史人物,是一部著名的地方史志。此书体制完备,内容丰富,考证翔实,史料可靠,是研究古代西南地方史和西南少数民族以及蜀汉、成汉史的重要史料。19、唐修八史 姚思廉梁书陈书;李百药北齐书;令狐德棻周书;房玄龄晋书;李延寿南史北史;魏征隋书,除南史北史为通史外,其余全为断代史。20、水经注 北魏时,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

    20、的一部地理学著作。水经作者不详,成书于三国时期,是一部比较简略粗疏的地理书,只记述河流137条。郦道元所著虽然以给水经作注为名,实际上是一部独立的、全新的科学著作。全书40卷,30万字,是水经原文的20余倍;记述河流水道多达1252条,是水经所记的10倍。水经注记载了我国古代河流分布情况以及与河流有关的人物事迹,传说,谣谚,名胜物产。是一部具有史学和地理学价值的名著,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21、洛阳伽蓝记 杨炫之著,伽蓝,梵文意为僧侣居住的园林,亦即寺院。该书共5卷,以记洛阳伽蓝(梵语佛寺)兴废沿革为线索,记载了洛阳城内外55所寺庙的情况、内容涉及到洛阳城市规模、外商来京贸易及各国风土人情

    21、,道里远近等情况。是一部中国古代城市地理史。作者写洛阳佛寺的兴废,实际上反映了北魏王朝的兴衰。其中记载了高祖迁洛、女主临朝、胡太后佞佛、王公贪暴、官吏枉法以及外国商人的活动等,可补魏书、北史之缺。22、“三通” 泛指唐代杜佑通典、南宋郑樵通志、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通典是我国古代保留至今的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历代典章制度。全书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每一制度皆条贯古今,溯源明流。通志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三皇,下迄唐朝的历史。纪传部分全部抄写旧史,无甚创新。惟有“二十略”记载的名物、典章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文献通考记载了从

    22、上古到南宋宁宗嘉定年间的历朝典章制度。全书分成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等二十四门,所载内容范围,远比通典广泛,所分节目比通典更加精密。23、史通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作者刘知几,共20卷,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纂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史通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在编纂上的特点和得失,认为这两种体裁不可偏废,而在此基础上的断代史则是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坚持直笔论,反对曲笔,并提出“三长论”,对后世影响深远。24、资治通鉴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撰。全书294卷。记载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后

    23、周世宗显德六年,共1362年的历史。司马光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编年史。宋神宗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其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且文字优美,叙事生动,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通鉴于叙事外,还选录前人史论,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史论,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一直受到此后史学家的推崇,成为后代编年体史书的典范。25、通鉴纪事本末 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袁枢根据资治通鉴记载的重要史实,以事件为中心,按照通鉴原来的年次,分类编辑,抄上原

    24、文及司马光的史论,每事标以醒目的题目,而本人没有发表意见,也没有加上一句话。这样,共编集了239个事目,始于三家分晋,终于世宗征淮南,记述了1300多年的史事,共42卷。对资治通鉴的校勘却起了一定的作用。通鉴纪事本末也有它的缺点。首先表现在取材上,袁枢所取资料,不过是有关诸侯、“大盗”、女主、外戚、宦官、权臣、“夷狄”、藩镇之类,其他史事,多略而不书。这不能不是一个欠缺。另外,它囿于资治通鉴范围,多属照抄,没有自取的第一手材料。其次,通鉴纪事本末记述的事与事之间没有联系,对于整个历史不能勾画出一个发展的线索,因此,它只能记述了“治乱兴衰”的现象。并且具有明显的敌视农民起义和大汉族主义的思想。2

    25、6、通典 是我国第一部,也是成就最高的一部典章制度专史。共二百卷,作者杜佑,记载黄帝到唐玄宗天宝末年,专门讲中国的制度,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八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十通”之一。也是研究唐以来制度的必读书。杜佑深刻认识到文学的社会功用,他写作通典是为了“征诸人事,将施有政”。通典在历史编纂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杜佑以前的典章制度史,基本集中于纪传体史书中的书志部分。在史实容量和撰述体例上都有诸多的限制,无力承担完整记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变化的任务,落后于社会的客观需要。通典把这一体裁独立出来,为这一体裁的成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从此以后典制史成为传

    26、统史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出现了一系列典章制度史的专书,丰富了传统史学的表现能力,也促进了史学服务于社会的发展。27、文献通考 宋元之际马端临编撰,是一部从远古到南宋宁宗时的典章制度通史巨著。通考分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国用、选举、学校、职官等24考,各门再分子目,使制度史的体例更加完备。该书取材极为广泛,引文摘取原文,叙述条例分明,对历代制度演变的评论具有颇多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对宋朝的制度的渊源变化,记载更为详细,是研究宋朝历史不可缺少的史料。28、通志 南宋郑樵撰,是一部以人物为中心从上古到隋唐的的纪传体通史。是自史记之后,现存的又一部纪传体通史性著作。全书200卷,包括帝纪、后妃传、年谱、

    27、略、列传五部分,500多万字。因为在典章制度方面的突出,与通典、文献通考并称“三通”。“总序” 和“二十略” 是全书的精华。书中敢于批判某些传统的思想,如反对主观和迷信,含有唯物主义的因素。通志的体例和编纂方法,在我国史学发展史上有过一定的影响。当然,它的体例和编纂方法也有不少缺点,仍然没有突破正统旧史的格式;在史料的考订方面,也有主观片面的臆断。由于郑樵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还有立场观点上的问题。例如,通志所载的有关农民起义的史料很少,而且对农民起义都称反、盗。此外,郑氏还存在着地理史观、宿命论以及复古主义思想等。但是,他在史学方面,特别是历史编纂学方面的贡献是应当给予肯定的,而且通志对于后代

    28、史学的发展也起过一定的作用。29、日知录 明末清初顾炎武一生治学心血的结晶,是一部读书笔记,30年间边读书边将心得记录下来,反复修改,汇集成书,生前未刻,死后由其学生潘耒出书,因读书所得,取“日知其所为”为日知录内容涉及:经义,史学,吏治,财赋,舆地,艺文,典礼等,是一部包含学术思想,政事见解的著作30、明儒学案 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学术史著作,系统总结和记述明代学术思想发展演变及其流派。共62卷,以王守仁心学发端为主线,将明朝200多个学者分成各个学派,成学案19部。每个学案前加一个序来阐发作者思想,介绍学者生平,学术思想,学术传承。31、元史 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全书共210卷:本纪47卷、志55卷、表8卷、列传97卷。记载了从成吉思汗元年(1206)元顺帝至


    注意事项

    本文(排版后史学史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